萬鼎1955年生於西安,師承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教授,西安中國畫院副院長。
從當代山水畫的語言程式上來講,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是對筆墨與色彩關係的處理。近百年來已有很多繪畫大家做出了充滿勇氣與智慧的嘗試,如張大千、何海霞、周紹華等畫家對於傳統筆墨與當代視覺體驗的結合方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在這一點上,當代山水畫家萬鼎也有其獨到的理解和有效地探研。
在萬鼎的山水作品中,另外一種具有強烈個人面貌的作品是潑彩與彩墨相結合的山水畫。從中能夠看出他早年在西安美術學院師從何海霞山水脈絡所獲得的理念思考與創作實踐。由於萬鼎出生於中國西北地域,所以他眼中的祖國河山更多展現的是壯闊與粗糲。
儘管這種特徵應和了長安畫派山水繪畫的藝術理念,但是萬鼎並沒有囿於地域性繪畫風格,特別是他早年經常到美國及歐洲等地考察、交流與展覽的經歷,使得他進一步從暈染與疊加的角度強化了色彩的流變性與視覺的衝擊力。與此同時,萬鼎從未放鬆對於山水造型的把握,沒有遊弋出傳統山水繪畫的邊界,從而體現出他作為中國本土山水畫家的文化自覺。
萬鼎的潑彩潑墨山水既有青綠與金碧的結合,也有水墨與潑彩的相融,畫面與張大千的潑墨潑彩有異曲同工之妙,卻不似其畫的無理路可循顯得更為沉穩。與何海霞筆下精神意象的秦嶺圖式相比,萬鼎又有別於其用線賦彩而更為濃重。
可以說,萬鼎於這二者之外,在運用水墨、青綠、淺絳、工寫、暈染等諸多技法下形成了某種瑰麗般的語言圖式,並在秀潤的水墨,斑斕的色彩間呈現一種山水新體,讓人在其中能夠得以體味中國美學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