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間歇性禁食,前幾年好像在中文網絡上更火一些,現在不太看到有人在討論,但其實真正比較起來它可能是比大部分市面上的飲食方式,更能帶來健康改善以及更良好減脂效果的做法。
間歇性禁食是什麼?
一句話概括,間歇性禁食是指周期性地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零熱量或極低的熱量攝入。不過這個定義對於我們一般討論的間歇性禁食稍微寬泛了一些不夠嚴謹,否則像是辟穀或者是隔日進食也能被歸在這個範疇之類了。嚴格點說,通常定義下的間歇性禁食,禁食的時間不會超過24個小時,一般都是在16-20個小時之內,而一天剩下的4-8個小時則是進食窗口期,你在這個窗口期可以正常進食,也就是一天之內,你是有時間可以吃東西的,至於具體吃什麼以及攝入多少熱量,則取決於你的個人目的。
間歇性禁食的好處,可能有以下這些:
1. 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
2. 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3. 幫助更好的減脂同時保持肌肉
4. 降低膽固醇水平
5. 促進身體更好的利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
6. 緩解壓力
7. 延長壽命
在某些情況下,禁食甚至能夠具有與批准的藥物一樣有效的醫學應用,例如抑制癲癇發作和癲癇相關的腦損傷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改善,但是上述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佐證。
而鑑於大部分想要使用間歇性禁食的人都是希望幫助自己更好的減脂,而在減脂的角度,這麼說吧,同樣的活動消耗情況,你一天正常三餐攝入2500大卡熱量跟採用間歇性進食的方式,在進食窗口期來攝入2500大卡熱量,第二種形式被認為會取得更好的減脂效果。假設你目前正常吃飯,體重都是保持在同個水平沒什麼變化,你只要採用了間歇性禁食來安排你的飲食,你可以跟之前吃一模一樣且一樣多的東西,但久而久之的你就能慢慢降低體脂,而如果你再適當的減少一些熱量,那麼減脂效果會更卓越。
關於這點間歇性禁食宣傳的作用,在小白鼠試驗中有著明顯的體現,而在人體試驗中,也有研究表明在肥胖人群中會看到類似的促進減脂的效果,但是對於健康體重的人群卻並沒有取得同樣的成績。所以我們目前還並不能說,間歇性禁食,真的就是一種更好的減脂飲食方式。
在我看來,雖然我看了很多關於間歇性禁食有效的研究,但我始終還是認為對於我們增肌減脂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遵循熱量守恆定律,當你身體最終攝入的熱量是相同的時候,你在什麼時候進食,進食了幾次,吃了什麼食物帶來的影響是極小的。
至於採用間歇性禁食被認為能夠幫助提高代謝這一點,我也是並不認同的,在進食影響基礎代謝的角度,真正有意義的是你吃下去了什麼,吃了多少,有著什麼樣的營養物質,這會影響到食物熱效應,從而影響到你的代謝。如果你吃下去的東西是一模一樣的,那你是早上吃還是晚上吃,中間隔了20個小時吃還是3個小時吃,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所以我個人並不覺得間歇性禁食在代謝能力上能夠帶來什麼顯著的幫助。
雖然我並不是間歇性禁食的信徒,但其實我稍稍嘗試過一小段時間,可能因為我並沒有特別嚴格遵循禁食要求,所以感覺並沒有很明顯。
針對間歇性禁食的研究也非常非常多,但至今仍然沒能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去解釋為什麼間歇性禁食能夠產生它可能存在的這些好處,也並沒有足夠權威的證據表明,禁食在食用食物相同,熱量相同的情況下是優於規律飲食的一種更好飲食方式。不過即使這樣,也不代表我就覺得間歇性禁食是沒有價值的,相反,就像我一開頭講的,它起碼比絕大部分曾經火過的飲食方式要靠譜,畢竟它跟常規的飲食本質的區別也就不過在進食時間的調整上而已。(而且禁食時間沒有長到離譜)
長期來看間歇性禁食對人的影響還在研究當中,不過從短期來看,間歇性禁食是一種值得嘗試的飲食手段,但就像任何一種飲食方式都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間歇性禁食也有它更適合以及更不適合的人群:
不適合的人群:
1.低血糖人群
2.有腸胃疾病或腸胃不佳的人群
3.體重偏低的人群
4.年長或年幼人群
適合的人群:
非以上人群的其餘人,如果想的話都可以嘗試一下間歇性禁食,但如果你希望把它作為更好的幫助減脂的手段,那麼我建議你在嘗試過控制飲食,保證適當熱量缺口,堅持規律運動,還沒法取得良好結果的情況下,再進行嘗試,否則我建議你先試試常規的做法,或者你也可以在平臺期或是其餘的特殊階段,比如馬上一周後要拍照等時間比較緊張的時候嘗試。
接下來,我們再講幾個關於間歇性禁食,人們比較常會有的問題。
會不會很難控制飢餓感
其實有很多的研究表示間歇性禁食反而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控制飢餓感,從而更好的控制熱量攝入,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我覺得其實也很好理解,當你需要在4-8個小時內吃下你本來在12-16個小時左右攝入的食物,那麼留給你在每一餐中消化食物的時間會更少,再加上你對飢餓的敏感程度可能也會因為禁食時間的加長而降低,那麼就可能在當下獲得了吃撐的效果,但又沒有吃到超標的熱量。
不過,在這點上,我們也可以認為,是我們在禁食時期多挨的那些餓,換來了進食窗口的暢快進食體驗,這筆買賣似乎也並不是特別划算,而且確實也有一部分人會難以忍受禁食期的飢餓感,反而導致進食窗口時難以控制食量,或者無法嚴格遵循禁食要求,沒法獲得它可能具備的好處。
這麼長時間不進食,不會分解肌肉嗎?
在傳統的健美飲食方式中,一天6餐是標配,甚至不少人會覺得進食頻率越高越好,否則肌肉很可能在你沒有進食的時候就分解流失了。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12-24小時的禁食,一般只會消耗50%左右的肝糖原,對肌糖原並沒有產生影響,更不用去擔心直接帶來肌肉組織的分解。
不吃早餐真的沒問題?
傳統的飲食觀念中一定程度也會高估了早餐的重要性,不吃早餐就會嚴重影響到健康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其實你仔細想想,一般人晚餐6點左右吃完,只要在這之後你不進食任何東西,那麼等到第二天早上8點醒來,你就已經是14個小時的禁食狀態,你早飯只要吃的再遲一些,或者等到中午飯再進食,那就也滿足了間歇性禁食的禁食時期要求。
使用小tips:長期使用比較推薦的是16個小時禁食,8個小時進食窗口的做法,一般而言的禁食期也都是推薦晚上6-8點後不進食,直到第二天的10-12點之後再進食,這是嘗試難度最低的一種安排。
關於間歇性禁食,這段時間看的相關信息有點太多,弄得我自己腦子裡也很亂,再加上也有點不知道大家感不感興趣,關心的又是些什麼,相信大家也能發現文章有點支離破碎不夠全面。今天就相當於先給大家大致介紹一下間歇性進食,如果你感興趣,希望了解更多,也有更多問題想諮詢,在文章下面留言告訴我,整理好之後我會在明天的文章中給大家詳細的解答。或者你有關於嘗試間歇性禁食的體驗也歡迎留言分享~
關於雙十二,我說過會有爆炸新品上新,噹噹當,這款護腕我從夏天就開始找工廠進行各種比較實驗,從用料的彈性耐用程度再到主色,魔術貼的牢固程度,再一輪輪篩選淘汰之後,最終,它離上市就只有半個月了,而決定它最終模樣的最後一步,交給你們來完成!!
— END —
聽說關注它,身材都變好了
不信?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