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損傷修復術後生物可吸收螺釘周圍放射環的意義

2021-02-08 醫學手繪

尾傾30°投照內排錨釘周圍的低密度放射環。

此文為文獻學習,相關內容來自Jin‑Young Park的《Radiolucent rings around bioabsorbable anchors after rotator cuff repair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outcomes》。

生物可吸收縫合錨釘與第一代的不可吸收錨釘相比,其抗拔除力量是近似的。它被廣泛地應用於肩關節肩袖損傷與關節盂唇的修復手術。生物可吸收錨釘周圍的小區域的骨質溶解是常見的現象。大範圍的骨溶解需要二次返修手術。而錨釘周圍小的放射環則往往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大多數學者認為錨釘周圍的低密度放射環是異物反應的結果,也有少數研究顯示其與肩袖修復術後再撕裂率存在正相關。《Radiolucent rings around bioabsorbable anchors after rotator cuff repair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outcomes》這篇文獻的研究目的主要是確定肩袖修復術後錨釘周圍的放射環與肩袖修復術後臨床效果的相關性。另外評估放射環在雙排縫合橋技術中經常出現的位置。
文章回顧性的分析了183例關節鏡下全層肩袖損傷修復手術的病例。該研究發現肩袖修復手術生物可吸收錨釘周圍的小的放射環並不影響臨床療效。在隨訪的初期發現的放射環直到隨訪終末期仍然存在,無大小的顯著變化。放射環的好發部位位於內排前方的錨釘。
討論一下,大多數學者認為可吸收錨釘周圍的骨溶解與異物反應和滑膜炎相關。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第一代的生物可吸收錨釘是含有聚羥基乙酸的,這種材料降解迅速,並且可引起炎性反應。Pilge認為骨溶解僅發生於肩袖修復術中使用的Bio-Corkscrew (PLDLP)的周圍,而同時進行肱二頭肌長頭腱固定手術使用的含聚丙交酯材料(PLLA)的螺釘周圍則不存在骨溶解現象。Burkart發現使用含聚葡糖酸鹽聚合物的可吸收縫合錨釘容易出現骨溶解和異物反應。
雖然錨釘周圍的放射環出現具有一定的偶發性。但是大多數病例往往於術後幾個月開始行主動功能鍛鍊時出現,並且放射環的好發部位位於內排前方的錨釘。所以該研究認為錨釘的載荷力量及其正常的吸收反應是引起錨釘周圍放射環形成的主要原因。相比盂唇修復手術,肩袖修復術中縫合錨釘的載荷力量要大很多。研究發現修復肌腱的內排前方的錨釘的張力最大。許多學者認為,肩袖損傷術後開始肩關節活動鍛鍊時,相對於肩胛骨平面,上臂更傾向於外旋而不是內旋活動,這樣會增加內排前方錨釘的張力。
當然放射環的出現還與個體因素相關,如肌腱與骨骼的質量問題及術後康復鍛鍊引起的併發症。有些病例在術後即出現放射環,這說明術中操作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觀察放射環最好的是通過肩關節腋位或30°尾傾位進行評估。



相關焦點

  • 肩袖損傷及肩周炎的檢查方法
    肩袖損傷最主要的症狀是肩關節疼痛,且經常在做過頂動作時加重,主動活動疼痛更加明顯,嚴重時夜間會痛醒(83%)。但是疼痛位置多不確切,成鈍痛、遊走性,多在肩關節前後邊緣,可放射到三角肌止點、肘關節、前臂等部位,需要與頸椎病鑑別。肩袖損傷通常導致肩關節無力、主動活動喪失,主要是前屈、外展、外旋或內旋力量弱。
  • 【開明e講堂】畢大衛:肩袖損傷如何看病和如何康復訓練
    A哪些情況易發生肩袖損傷肩袖損傷各種原因:• 肩部的各種外傷 • 投擲運動那樣的驟然發力 • 肩峰下撞擊引起的慢性損傷 •肩周粘連鍛鍊不當肩袖損傷有哪些表現:>• 肩部周圍的疼痛,尤其是夜間疼痛• 上肢抬不起來和各向活動受限,無力,穿衣困難• 肩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需與肩關節周圍粘連性炎症相鑑別)肩袖損傷如果診斷明確,大多需要手術治療。
  • 肩袖損傷該怎麼辦?
    肩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筋骨疼痛被稱為肩痛。肩袖是覆蓋於肩關節前、上、後方之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等肌腱組織的總稱。位於肩峰和三角肌下方,與關節囊緊密相連。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過程中使肱骨頭向關節盂方向拉近,維持肱骨頭與關節盂的正常支點關節。肩袖損傷將減弱甚至喪失這一功能,嚴重影響上肢外展功能。本病常發生在需要肩關節極度外展的反覆運動中(如棒球,自由式、仰泳和蝶泳,舉重,球拍運動)。
  • 肩袖損傷的解剖分析、自查與康復訓練
    >肩峰下撞擊、肩鎖關節形狀及外傷、肩胛運動異常、周圍肌肉不平衡、關節內損傷或病變、彈性負荷過度、反覆應力等。今天咱們就重點來聊聊肩袖損傷。 我們將從肩部的解剖學出發,使大家了解到肩袖肌群是什麼、周圍的骨骼、肌肉等組織;再從肩關節運動系統出發,使大家了解到肩部可以做什麼運動,是怎麼在運動中引起損傷的;再從病理學的角度,通過簡易自查,使大家知道針對自己的問題該何去何從;最後為大家準備了主動預防、自主康復等系列乾貨。
  • 肩袖損傷多久能運動?醫生:看具體損傷程度,一般不過這個時間
    肩袖是肩關節周圍的一種複合結構,包括四種肌肉: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袖也是很重要的一種結構,損傷後會對我們的正常活動造成影響,會有疼痛、水腫等現象,我們要及時進行處理,減輕不適,也防止損傷加重。肩袖損傷多久能運動?
  • 圖文 | 肩袖解剖及損傷查體方法
    盂唇使得肩胛盂的深度增加了50%,其作用相當於「護欄」或「止動墊」,可有效提高穩定性。由於肩關節骨性結構對穩定性貢獻很少,因此大部分穩定性是周圍肌肉和韌帶來提供。韌帶是維持肩關節穩定性的靜態結構,也是肩關節大角度運動的最主要穩定結構。肩關節韌帶主要有盂肱上韌帶、中韌帶、下韌帶、喙肩韌帶和喙肱韌帶。1、盂肱上韌帶就在二頭肌長頭起點之前經過盂上結節,到靠近肱骨結節間溝內側嵴小結節尖近端。
  • 肩袖損傷的診斷及查體方法技巧
    盂唇使得肩胛盂的深度增加了50%,其作用相當於「護欄」或「止動墊」,可有效提高穩定性。由於肩關節骨性結構對穩定性貢獻很少,因此大部分穩定性是周圍肌肉和韌帶來提供。韌帶是維持肩關節穩定性的靜態結構,也是肩關節大角度運動的最主要穩定結構。肩關節韌帶主要有盂肱上韌帶、中韌帶、下韌帶、喙肩韌帶和喙肱韌帶。1、盂肱上韌帶就在二頭肌長頭起點之前經過盂上結節,到靠近肱骨結節間溝內側嵴小結節尖近端。
  • 中醫院骨二科成功實施INFIX骨盆前環內固定支架微創手術
    骨傷二科陳洪傑主任高度重視此患者的治療,經充分術前準備,對患者骨盆前環骨折實施微創內固定手術,即經皮骨盆前環內支架固定技術(infix技術),僅用時30分鐘便成功完成了手術,僅2個2cm的手術切口,出血量約20ml,術後第二天患者即可床上坐起及翻身,功能恢復良好。
  • 肩袖疾病的認識
    儘管在關節鏡下進行肩袖修補是否需行附加的肩峰成形術目前仍存在爭議,但是對伴隨肩峰前緣骨贅的患者卻有很好的療效,並且必須要保證將肌腱從外部撞擊中松解。 肩峰側緣也是症狀產生的重要因素,在評價肩峰形態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在巨大不可修復或可部分修復的肩袖撕裂病例中,如果出現鉤型肩峰,喙肩弓應當被充分的保護。
  • 肩袖解剖、損傷查體方法及肩周炎的針刀與手法治療
    肩袖損傷最主要的症狀是肩關節疼痛,且經常在做過頂動作時加重,主動活動疼痛更加明顯,嚴重時夜間會痛醒(83%)。但是疼痛位置多不確切,成鈍痛、遊走性,多在肩關節前後邊緣,可放射到三角肌止點、肘關節、前臂等部位,需要與頸椎病鑑別。肩袖損傷通常導致肩關節無力、主動活動喪失,主要是前屈、外展、外旋或內旋力量弱。
  • 專注於關節韌帶損傷修復,蘇生生物能否引領ACL進入「國家隊」
    2011年,師從瑞士蘇黎世大學校長Hengartner教授和諾貝爾獎得主Horvitz教授的曾勝,依託這個世界排名第69位愛因斯坦母校的產研創新轉化技術,推出主打產品Sysorb二代可吸收界面螺釘,深耕韌帶再生、跟腱再生、十字韌帶重建等骨科關節韌帶修復。2015年,瑞士創新中心Switech成立,主要從事腱骨連接器的韌帶修復創新技術和器械研發。
  • 肩袖損傷的診斷及治療
    盂唇使得肩胛盂的深度增加了50%,其作用相當於「護欄」或「止動墊」,可有效提高穩定性。由於肩關節骨性結構對穩定性貢獻很少,因此大部分穩定性是周圍肌肉和韌帶來提供。韌帶是維持肩關節穩定性的靜態結構,也是肩關節大角度運動的最主要穩定結構。肩關節韌帶主要有盂肱上韌帶、中韌帶、下韌帶、喙肩韌帶和喙肱韌帶。
  • 禍根是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可引起肩關節功能的嚴重下降,其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徵:一、夜間出現明顯的肩膀痛;二、日常生活與活動中存在抬胳膊無力。常見是肩峰撞擊症候群 ),喙突撞擊是發生在肩關節前下方的撞擊,可引起肩胛下肌損傷。任何事物都具備兩面性,肩關節由於靈活性的需要,活動範圍接近360°,但也增加了肩袖肌腱與周圍結構撞擊的機會。
  • 肩袖的結構、功能、損傷機制與康復訓練方法
    大家都知道肩袖嗎?它的結構複雜性決定了在上臂過頭運動項目中肩袖撕裂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肩袖是人體十分重要的一個結構,在上肢和軀幹的連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並且它的存在滿足了人們對肩關節靈活性和穩定性的需求。但是,肩袖的位置和結構決定了它也是十分容易受傷的結構。那麼,肩袖的損傷應該怎樣康復呢?
  • 中英文字幕:SLAP損傷的修復(SLAP Repair)
    上盂唇前後方向撕裂(SLAP損傷),可在關節鏡下完成修補。
  • 可吸收骨釘
    近年來, 已有較多可吸收材料製作的骨折固定物用於臨床,並取得了較好的內固定效果。與金屬內固定物相比,其最具有臨床吸引力的優點是,接受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裝置進行骨折內固定的病例,在骨折癒合後無需再做一次取出手術。可吸收板、釘一般採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製成。聚乳酸對人體無毒性,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周圍組織的炎性反應和異物排斥反應。
  • 李博士手把手教你如何預防「肩袖損傷」
    通過前四期李博士給小夥伴們普及了什麼是肩袖及其有什麼作用、什麼叫肩袖損傷、通過什麼檢查可以確診、如何自查是否肩袖損傷(不要誤當肩周炎)及肩袖損傷什麼時候保守治療、什麼時候手術治療。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範肩袖損傷呢?今天李博士通過漫畫圖解就給小夥伴們科普一下!
  • 肩袖損傷的修復與縫合,怎麼做能更完美?
    向內、外旋轉肱骨頭,顯露肩袖撕裂部位,一般肩袖撕裂位於長頭肌腱後側,可以直接顯露於術野。清理大結節足印骨面,骨刀切除表面硬化骨,從大結節外側向關節面邊緣通過2mm克氏針鑽骨道,骨道數量根據肩袖撕裂的大小確定,一般每撕裂1cm,需要鑽一個骨道,縫線通過骨道後縫合肩袖。
  • 12 個體徵全面評估肩袖損傷
    肩袖又叫旋轉袖,是包繞在肱骨頭周圍的一組肌腱複合體,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組成,其主要功能是維持肩關節穩定和保證肩關節運動。
  • 抬手就痛,可能是肩袖損傷1
    肩袖損傷又稱肩袖創傷性肌腱炎。造成肩袖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內因包括肩袖肌力量不平衡、肩袖肌靈活性差、內在彈性負荷過度、血液供應差、組織退變;而外因則有肩峰下撞擊、肩鎖關節形狀及外傷、肩胛運動異常、周圍肌肉不平衡、關節內損傷或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