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將近,快來看看米飯的家鄉的年俗

2020-12-13 米飯的大學生活

浙江東陽年俗

民俗活動是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逐漸被大眾所接受,所遵循的一種文化,凝聚了農耕文明的精華,承載了人們對闔家團圓、身體健康、富足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浙江是一個農耕文明歷史悠久的經濟文化大省,比如在春節習俗方面,既有全國一些共同的習俗,同時不同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就比如我的家鄉--浙江東陽

一、抲年鬼

舊時,浙江東陽一帶,進入歲末臘月,民間有一種抲年鬼的風俗。抲年鬼從臘月初一開始,到十五結束。因為,這時候舊歲將要辭去,新年就要到來,為了千家萬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過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間之鬼抲除乾淨,以免禍患滋生。抲年鬼者,都為街頭乞丐或無業游民,頭戴一頂武狀元帽,臉掛一串紅鬍子,手執寶劍,腰系鐵索,很象鍾馗打扮,挨家串戶地進行吆喝抲鬼。後面跟一隨從,為其吶喊助威,主演者吆喝一句,隨從者接應一聲抲!這樣邊演邊跑,遍及全村角落,以示把鬼導、怪抲完斬絕。最後由各家各戶給予扮演者應有的謝情報酬。的

迎佛東陽境內廟會眾多。廟會中最盛大的活動是迎佛。迎神時,將廟中佛像抬出,或另塑小佛像放於形如亭閣的佛轎中 (行尊),繞街遊行,香燈引路,樂隊開道,旗、鑼、傘、銃等各式 儀仗在前,後有十字蓮花、十二花名、七朵花、八洞仙、打花鼓、 駱駝班、高蹺隊、臺閣、大頭舞等雜耍,獅子班、羅漢班壓陣。

演戲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跟隨奶奶去廣場上的戲場裡看戲,聽臺上的演員咿咿喂喂的,年少的我還不太明白具體在講一個什麼故事,光看那些花花綠綠的服裝和聽著那專業的戲腔,自己心裡已經是滿心的歡喜了。尤其是戲場外,有好多好吃好玩的小攤販在靜靜地等著我們小孩子的關顧,因此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期待戲場的到來,因為這樣,就可以和鄰居的小夥伴一起瘋玩啦

等長大了稍許,從奶奶口中才得知,臨近過年,村裡一些人家會邀請戲班來村裡,一方面大傢伙熱鬧熱鬧,另一方面是一種美好的祝願,祝福新的一年能夠心事順遂,萬事如意

迎胡公東陽民間最祟胡公大帝(胡則)。八月十三,俗傳為胡公大帝生日,這日,吳寧、懷魯、橫店、千祥、南馬均有胡公廟會, 尤以上盧社姆坑和橫店朝水殿胡公廟會最盛大。社姆坑廟會鄰邑 傘蓋,備旗幟,更裂帛三五丈,系之長竿,謂之長旗,各以本都所奉之神先日升廟中,謂之朝廟,次日迎回,鼓吹前導,先後雍 容,沙洲高岸,男婦聚觀。詠之者日:旌旗十萬搖千嶂,粉黛三 千錦繡堤,以為一方勝會,莫有過之已。終清一代,沿至民國, 盛況不減,每年都有十八路迎佛隊伍在社姆坑匯集,令人嘆為觀 止。橫店朝水殿廟會,永康、義烏、金華、仙居、天台、縉雲商 賈紛至沓來,八方珍異之物薈萃於市,民間歌舞和外來的文藝雜 耍千姿百態。尤為甚者,三個戲班三天三夜鬥臺競藝,方圓數十 裡的上百支武術羅漢班大會師。

迎胡公我也是曾經參加過一次的,聽長輩他們說,迎胡公是村村連著來,因此,相信能舉報迎胡公活動的村落必定是十分自豪與驕傲的。

五、饅頭焐肉

在東陽,饅頭焐肉為隆重宴席必用之食。饅頭是圓形,底平,面圓凸。凡喜事還要在圓凸面印上喜喜壽紅字。每人一隻。 熓肉用熟肉切成三角塊狀,每塊三兩至半斤,越大越體面,回鍋 燒至酥嫩。每人兩塊。

吃法:往往用饅頭墊夾熓肉吃。

其實過年期待的不就是大口吃肉麼,因此這種吃飯能滿足我吃肉的全部心理哈哈,小時候非常不喜歡吃,大概也是吃多了的緣故,但現在,好想立馬來個一口哈哈,看來我思鄉了呢。

六、紅色楊梅餜

楊梅餜是以紅白糖、芝麻等為餡的糯米糰子,外面粘上染紅的糯米,上籠蒸透。其表面鮮紅如楊梅,其內裡藏氣,其壁粘柔,其餡香甜。宴後,楊梅餜還用以饋贈親戚、本家和鄰裡。味道點評:東陽特色,這兩樣是東陽地區在大喜事的時候才會有的嘞,喜慶食品哦,一般吃吃飯是很少上桌的

說都楊梅餜我都流口水了,其實楊梅餜裡的紅糖水是我最喜歡吃的,甜甜的,吃到它感覺自己的整顆心都可以被融化哈哈

七、東陽土雞煲

鮮雞去羽毛、肚雜。置於瓦缽或砂鍋中,加醬油、黃酒、生薑若干,坐瓦缽於鐵鍋中,缽底墊碎瓦二三片,上覆鐵鍋密封,蒸二三十分鐘,香氣外溢即可。味道點評:東陽土雞煲是一道營養價值很高的菜餚。味道鮮美,雞肉酥而爛。這個在杭州也很容易吃到了,只要找家東陽餐館就行了。重點在東陽土雞,經過煒燉後,上面泛滿土雞才有的黃黃的油,香味不是一般的飼料雞能比的。

在記憶中,除夕夜前夕,奶奶家都會準備一隻東陽當地的土雞,叔叔伯伯們清理土雞,之後放在農家大灶上用柴火蒸煮,一直蒸到晚飯開席。因此,對於這道菜我也是很期待的,因為這隻雞已經融入了眾多配料的精緻味道,雞湯嘗起來也是鮮美無比。哈哈,不能再說了,說了又要流口水了。

制冬米糖凍米糖是用糯米和飴糖做成的,具體做法就是將煮熟的糯米飯晾乾,再把晾乾的糯米放入鍋中炒,炒爆開之後和飴糖拌均,放入冰箱冷卻後切成小塊,也是農家當地沒到過年佳節必備的一道,是約定俗成的一種傳統。因此,我很慶幸自己家基本上每年都會做上幾抽凍米糖,在這裡,我也是很敬佩我的爺爺,因為爺爺他會農家傳統的爆米花。因此米花、爆米花一些原料家裡是不用愁的,而做大的受寵者當屬我了吧哈哈,嘴巴壓根就沒有空過。糯米腸糯米腸,在我的家鄉,大多叫做豬大腸,農家大多用作過年時的食品。製法:將豬腸洗淨,把糯米和清水灌人腸中,用文火煮熟後即可食用。若將其切片烤制或油 炸,香味俱佳。味道點評:過年才有的吃哦,祭祖也要用切片用油煎成兩面金黃,又香又脆,好吃。 貼門聯、祭祖、吃年夜飯、守歲、放開門炮等,慶祝新春的到來。俗話講「五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音」,東陽人的年俗不僅相當豐富,還各鄉各異,甚至南鄉北鄉的年俗也有些許不同。但無論是怎樣的年俗,都是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因。有的或許會過時,但更多的,還需要我們去傳承和弘揚。備註:上述圖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繫米飯進行刪除班級:姓名:米飯學號:聯繫方式:百家號 米飯的大學生活年俗的來源地:金華東陽

相關焦點

  • 快來看看,這裡有你家鄉的年味嗎?
    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約定俗成過年是傳統,年味也該從傳統中尋找找回濃濃的年味重在傳統文化傳承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牧經學子來自全國四面八方跟隨他們一起感受各地的特色年味吧!
  • 又見鄉愁|快來看看山西各地有哪些奇葩年俗!有你熟悉的家鄉嗎?
    家鄉有句俗語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個正月裡,所有人家都會不斷走親戚或款待親友,處處都是歡聲與笑語。二、太原河西——羊肉餃子年味足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不斷進步,除了一些上了年歲的老人還會按部就班地遵循以前的程序迎喜神,大多數年輕人到了那一天雖然也要出門迎喜神,但不再向老人一樣中規中矩,放了鞭炮,鞠個躬也就了事,並且不再帶家畜迎喜神,而是帶著汽車、拖拉機、農用三輪車、摩託車、電動車等。
  • 又是一年「掃福季」:年俗在變化,年味未遠離
    年關將近,年味漸濃。伴隨著一年一度的集五福活動再次上線,不少網友們又開始忙著「掃福」。這幾年,每逢年關之際,各大網際網路平臺都會如期開啟「紅包大戰」。支付寶集五福活動,無疑是當中較為熱門的一個,不少網友甚至還視之為新年俗。
  • 家鄉的「家廟」(年俗故事)
    深宅大院又是一年新年到,每當這個時候,就常常想起家鄉的「家廟」。我們張姓是村子裡的大姓,全村2500人,能佔到三分之二以上,張姓又分四個「院」。是落居在這裡的老先人,四個兄弟分出來的四支,每支為一「院」。
  • 快看看你的家鄉排第幾?全省16個地級市空氣品質排名(2020年1-10月...
    快看看你的家鄉排第幾?全省16個地級市空氣品質排名(2020年1-10月)公布!註:➢ 空氣品質排名採用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大小來確定,指數越小表明空氣品質越好,指數相同的城市以並列計。
  • 【春節年俗】「小年到十五」年俗文化知多少
    年是中華文化的濃縮,年是中國人抹不去的心結,中國年俗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
  • 中國的年俗你都了解嗎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 炸麻葉,一種逐漸遠去的年俗食品
    比如,我的家鄉,人們必炸的一種面花叫「麻葉」。臨近年關,為了迎接春節,家家戶戶從早到晚忙不停。前一天還在收拾家裡,今天就得做一些吃的。小時候,每逢臘月二十七八,母親就會起得很早,然後和好一大塊面,說這天家裡要炸麻葉。聽到這話,我就知道,少不了要幫老媽擀麵切面坯,翻麻葉花,炸麻葉。
  •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月餅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月餅臨近中秋,最近最火爆的食物應該就是月餅了吧,大街小巷無處不在,然後這關於月餅的選擇也就開始了:到底吃甜口還是鹹口,又或者是甜鹹口,京式、廣式還是蘇式呢?下面我們就來細數全國最好吃的15種月餅,快來看看你家鄉的月餅有沒有在這裡吧!
  • 和美「星」年會,年「俗」我最牛
    捏麵人,比投壺,年俗遊藝快樂多。民樂起,唱歡歌,年俗文化樂傳播。英才之星迎新年,玩轉年俗樣樣牛。湘府英才小學一年一度的新年年俗體驗節,12月30日上午在學校籃球館舉行。趕年會的隊員們拿著用英才之星積分兌換的入場券有序進場啦!她們將體驗不同的新年年俗,寫下新年願望,積蓄新年新動力。
  • 「保障城市生命線 今年我們在杭過年」系列(四)新年話年俗 記憶深處難忘的「年」的故事
    記憶裡美好而有趣的家鄉情結,絕對少不了過年,貼春聯、做年糕、放鞭炮……而最難忘的還是那些獨具家鄉特色的美食、遊戲和溫情。智慧運維分公司2月13日上午組織「留杭」人員召開「新春交流會」,送上關心關愛,讓「留杭不孤單、留杭也精彩」,大家暢聊家鄉年俗。
  • 西安年·最中國 | 「神奇」的初九 一起來聽最有趣的年俗故事
    今日初九今天是新年第九天,大年初九在我國人們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數"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數字那麼今天又有什麼有趣的年俗呢?快戳↓↓的音頻一「聽」究竟吧主播小克和小雪繼續用青春的音色為你解鎖今天的年俗一起來聽↓↓↓"九"作為數不同於一般的數字,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一種神秘的數字,它起初是龍形(或蛇形)圖騰化之文字,繼而演化出"神聖" 之意,於是中國古代歷代帝王為了表示自己神聖的權力為天賜神賦
  • 二十年後的家鄉
    家鄉是我們成長的地方。二十年後我們的家鄉會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來一次時空穿越,去二十年後看一看吧。那時,我已經是一位博士後了,正在首都北京工作。有一天,我接到上級的命令去銅陵出差。聽到這個消息,我開心極了,終於可以回家鄉啦!要知道,我已經有很多年沒回家鄉了。
  • 輝煌70年 聽你講西安故事|品西安年俗變化 我們越來越愛過年啦
    ★耕耘成就夢想 奮鬥收穫幸福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西安報業傳媒集團特別策劃《輝煌70年 聽你講西安故事》系列報導。新聞是歷史的草稿,作為這座城市的記錄者,我們將重新挖掘城市「寶藏」,尋找西安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軌跡,「穿越」時間長河,去看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西安發生的那些事兒。
  • 家鄉的年味——雞湯燉蘿蔔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啊!
  • 家鄉往事:2008年春節記憶
    謹以我2008年的一篇春節記憶文章,來喚起大家對傳統佳節的美好念想及回憶,以飽滿的熱情努力工作,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每年幾乎所有的人感覺過的最快的幾天莫過於春節這幾天了,這不但是因為有了一個難得的長假,更重要的是能夠和家裡人過一個從小就迷戀的春節。
  •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
    社會在不停的進步,人也越來越文明,治安問題相對比前二十年那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來盤點下治安最好的和治安最差的十大城市吧!看看有沒你的家鄉。——治安指數:102、北京:名字決定它的一切,治安首當其衝,難怪華盛頓那些政客族人最喜歡往那裡跑,確實在那裡911離他們太遠拉——治安指數:103、蘇州(江蘇省):又是一個經濟怪物的誕生地,它的跳出在許多人的腦海並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概念,但它在如此快的發展速度裡治安仍然如此之好是讓人難以想像的
  • 「歡慶幸福中國年」年俗豐富多彩 年味撲面而來
    山東平陰:趕年集 品年味「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趙榮軒的孫子孫女們邊走邊唱。57歲的趙榮軒是山東平陰人,他所在的平陰榆山街道中橋口村,剛經歷了舊村改造,全家分到了兩套新樓房,老兩口做點小生意,生活還算紅火。平陰人習慣從臘月二十二開始逛年貨大集,這也意味著過年的開始。
  • 濃濃年味畫中來
    紅彤彤的窗花,喜豔豔的對聯,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和充滿創意的祝福語裝點著新春佳節的每一天。「年」給人的印象是多樣的,在詩人筆下,過年是「千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也是「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 家鄉年味/項冰
    家鄉年味/項冰 家鄉年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