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一杯星巴克拿鐵在中國的成本

2021-01-10 觀察者網

隨著更多中國人出國旅行、上網購物,許多人突然發現,從鞋子到嬰兒配方奶粉再到手機和汽車,他們購買各種普通商品的價格都要比別國居民高得多。就如《華爾街日報》形容的那樣,似乎政府徵收的稅費和進口關稅是造成這種價格差距的主要原因,但是迅速壯大的中國中產階級多年來一直願意為優質消費品支付更高價格,尤其是進口商品。

中國消費者掏的錢要比更富裕的西方消費者多得多的一個地方是咖啡廳。在中國,一杯大杯拿鐵的售價比美國要貴出近1美元。(別忘了,中國人均收入僅為7,500美元左右,而美國人均收入達42,500美元。)

去年星巴克公司上調在華售價,遭到了許多中國消費者的抱怨。他們在微博網站廣發哭臉表情,表達自己的「痛苦之情」。

新浪微博一位用戶說:以前更大杯的要貴2塊錢,現在要貴3塊;這太痛苦了。一位北京的用戶抱怨道,這時候物價管理部門上哪去了?其指的是為了防範高通脹衝擊社會穩定,中國有關經濟部門會阻止食品企業把漲幅轉嫁給消費者。

星巴克一位發言人稱,各個市場定價不同。她說,中國消費者喜歡座位很多的大門店,算在產品價格裡面的房地產成本也就更高了,而且對於許多中國顧客來說,星巴克門店是一個社交場所,可以坐下來與朋友及家人一起喝點、吃點東西。

與其他高端商品的消費人群不同,中國大陸的咖啡店顧客拿更高的價格無能無力。雖然為了買到更便宜的愛馬仕(Hermes)包具可能值得去一趟香港,但是如果只為了一杯更便宜的卡布奇諾,那就太遠了。

相關焦點

  • 揭秘:每杯星巴克拿鐵物料成本不足5元
    【揭秘:每杯星巴克拿鐵物料成本不足5元!】原材料成本計算:咖啡豆1.6元+牛奶2元+一次性用品1元=4.6元,每杯星巴克拿鐵物料成本不足4元,而在中國的定價為27元!此外業內人士透露,近幾年全球咖啡豆價格一直走低,而去年星巴克在國內連續兩次提價,幅度在每杯3-4元!
  • 一杯星巴克到底該賣多少錢?
    星巴克在華利潤居全球之首  據央視報導:一杯354毫升的中杯拿鐵,在美國芝加哥售價19.98元,在英國售價24.25元,在印度售價折15元,而在中國價格卻是27元(以上均按人民幣換算)。根據星巴克公司今年第二財季的報表,中國及亞太大區利潤率為32%,高居全球之首。  央視在調查中對一杯咖啡的成本進行了計算。
  • 運營成本高 為什麼中國星巴克咖啡那麼貴?
    運營成本高 為什麼中國星巴克咖啡那麼貴?來源:聯商網2014-03-11 14:00    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意識到他們為「振興」西方經濟起著重要的作用,從購買奢侈品到嬰兒配方奶粉,即便是一杯咖啡也不例外。  想像一下,走進星巴克點一杯大杯拿鐵需要27美元。你會覺得全球咖啡供應鏈可能已經崩潰了,或者以為自己穿越到幾十年之後的未來。但就生產力、物價、工資水平來看,中國人就承受著如此高價的咖啡。
  • 給我一杯拿鐵咖啡,不要牛奶!
    在國內你點一杯拿鐵,國人咖啡師會默認為您做一杯咖啡拿鐵,也會有顧客點到一杯抹茶拿鐵,居然沒有一滴咖啡在裡面???    是的,親愛的,可抹茶拿鐵完全不含任何咖啡。    拿鐵原名latte,實意為牛奶,抹茶拿鐵其實就是抹茶味道的牛奶.
  • 做一杯媲美星巴克的咖啡吧!
    其實想要享受美味的咖啡,只要稍加心思,移步到自家廚房,也能做出一杯味道絕佳的咖啡。對比 中國星巴克價最高中央電視臺報導稱,中國的星巴克咖啡價格,竟然比美國芝加哥、英國倫敦和印度孟買都要高。同樣是一杯中杯的拿鐵咖啡,統一的354毫升量,在中國的價格是27元,在美國芝加哥的價格為3.26美元,折合人民幣19.98元,在倫敦的價格為2.5英鎊,折合人民幣價格為24.25元。而在印度孟買的星巴克咖啡館中,中杯拿鐵的價格為135盧比,折合人民幣的價格僅為14.6元。
  • 同樣是星巴克,看看全球拿鐵咖啡最新價格差…
    ,比如同樣是喝星巴克的一杯咖啡,有些國家十塊就可以輕鬆享受一杯星爸爸,而有的地區卻要四十…根據網站Finder公布的全球不同地區的星巴克拿鐵價格排名榜,中國的星巴克價格排名第26位。星巴克全球價格排行榜從數據上看,全球賣得最貴的星巴克是丹麥的哥本哈根,一杯中杯拿鐵的價格為6.05美元,約人民幣43.2元,瑞士咖啡價格為5.94美元排名第二,而美國星巴克價格排在第16位。
  • 去星巴克喝網紅南瓜拿鐵,還是自己做一杯?
    去星巴克喝網紅南瓜拿鐵,還是自己做一杯?這也是星巴克官方宣布的售量最多的季節限定飲料。這款混合了南瓜、肉桂、肉豆蔻和丁香風味的拿鐵咖啡讓多少人奔赴星巴克的腳步拽也拽不住。可是比起來說「我請你去喝星巴克吧」,「來我家我給你做一杯手工限定南瓜拿鐵」,顯然後者更具吸引力吧。
  • 星巴克「中杯」究竟隱含了哪些秘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小咖啡的利潤率:日本經濟學家吉本佳生在《在星巴克要買大杯》一書中,就以日本的星巴克小杯(Short)和大杯(Grande)為例做了成本分析。首先,星巴克咖啡的成本包括商鋪運營成本:假設門店月租金為30萬日元,加上平均的人工費用,一杯咖啡(不同杯型的製作時間差別較小,運營成本差別可忽略不計)相當於承擔了200日元的運營費。 另外,吉本佳生假定飲料成本小杯拿鐵25日元,大杯拿鐵50日元。
  • 星巴克熱量驚人,一杯拿鐵相當於3碗米飯
    每逢聖誕節,星巴克、肯德基等快餐品牌都競相推出新品,從閃爍動人的禮盒包裝,到口味獨特的新飲品,無一不在烘託著歡快的節日氣氛。每家品牌背後的美食開發團隊也是費盡心思,在食物口感、外觀、香味上變換花樣,然而,熱量唯獨不是他們納入考量的元素。如果你曾為太妃糖拿鐵、海鹽焦糖熱可可的絕妙口感折服過,那是一定的啦!
  • 一杯星巴克該賣多少錢? 品牌附加值不容忽視
    從1999年在國貿一期的第一家店面算起,進入中國足足14年後,星巴克卻在最近一個星期迎來了從未有過的密集曝光率。  近日,「一杯星巴克究竟該賣多少錢」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  以成本、品牌、定價三個經濟學領域的關鍵詞為導引,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價格或許能剝繭抽絲般躍然眼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一言以蔽之:「商品定價並非『比價』那麼簡單。」
  • 星巴克最好的9杯假日飲料,喝在嘴裡甜甜的,有一杯專為中國定製
    杜松拿鐵,加拿大——這種飲料在歐美國家的星巴克裡都有賣,但是在加拿大卻是最火的。咖啡果凍星冰樂,亞洲——底部是果凍塊咖啡,上面是冰咖啡、香草奶油糖漿和鮮奶油,吃起來也很不錯。冷啤酒,南非——星巴克專門為南非人製作了一杯冷啤酒,裡面有各種香料、橙子和草莓塊,好吃又清爽,你想試試嗎?鹹焦糖布朗尼熱巧克力,歐洲——如果你喜歡吃甜食,那這杯鹹焦糖布朗尼熱巧克力會甜得你發膩,不過歐洲人確實喜歡吃甜食,反正我是吃不下它的。
  • 在中國,一杯星巴克利潤有多少?各國星爸爸售價居然差這麼多...
    嗯,沒錯,一杯30多軟妹幣的星巴克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算是個輕奢品,不僅考驗品味,還考驗個人身家財富。但是,中國星巴克價格還不是最貴的。對於收入水平一般般的墨西哥人來說喝一杯星巴克也要「斥資」6.07美元,約等於41元了。其他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歐美國家,在這些地方,一杯星爸爸也至少要花上35元。
  • 央視記者調查:星巴克咖啡中國市場高價
    美國:中杯拿鐵咖啡19.98元/杯 相當於當地白領月收入千分之一  在北京,我們的記者選取了這樣一杯354毫升的拿鐵咖啡,它的價格是27元。被採訪的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樣的價格有些高,那麼同樣是這杯咖啡,在其他三個地區的售價怎麼樣呢?先看一下美國芝加哥市的情況。
  • 1杯星巴克拿鐵外賣=3杯瑞幸咖啡?看到這我知道該怎麼選了
    消費者可以通過星巴克APP和餓了麼APP進入點單頁面,無需選擇門店,系統自動分析周邊門店運能後派單。星巴克專星送外賣產品的價格與星巴克門店一致,目前單筆外賣配送費9元。星巴克外賣出街,引得一眾粉絲叫好,有消費者稱:「早晨起床後每天在家喝星爸爸。」在實際運營幾天後,真實的星巴克外賣也清晰地呈現在用戶面前。
  • 羅永浩:給我一杯中杯拿鐵
    如果你不認識他但是混過B站你可能看過下面這段視頻雖然很好笑但其實這裡暗藏了不少小知識我們今天來聊一聊星巴克杯子大小到底是怎麼回事視頻片段裡提到的拿鐵和摩卡又怎麼區分?首先我們來看一眼星巴克杯子大小答案是「Tall」雖然名字叫「Tall」,大家都懂意思是「高的」但是在星巴克杯子裡代表的是「中杯」而服務員說的Grande是從義大利語來的在義大利語中Grande指「大」的意思據說也有因為英文裡grand是「大的」,「廣闊地」的含義Grande和grand拼寫發音都接近,因此選用Grande作為
  • 一杯星巴克咖啡引出的思考:是誰賺了我的錢?
    早上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點了一單星巴克外賣,大杯焦糖拿鐵。捧著咖啡喝下第一口,正咂摸著嘴,感慨幸福不過如此,這時,同事也拎著麥當勞咖啡走了進來。咖啡的原料,咖啡豆,的確品質有差異,但是攤到每一杯咖啡上,很難貢獻出十塊與三十塊的差距。是因為星巴克這樣的咖啡店裝修講究,顧客在為裝修的店面買單?咖啡生意可不是只做一兩天,裝修成本作為一次性成本攤到一段時期內的咖啡上,並不會成為影響咖啡價格的關鍵因素。
  • 星巴克出「牛軋糖拿鐵」啦!30+款牛牛星杯開掛了!
    女孩子手持一杯自帶粉嫩桃花的拿鐵,哪個角度拍照都超級甜!杯子的周圍都是燦爛春花,一步現一花的溫柔,帶給你2021穩穩的牛氣~隱藏的虎頭彩蛋款這款是星巴克中國首次上新的Kambukka吸管杯!賀新春的撞色印花杯身,還搭配羊羔絨材質的造型杯套,新的一年就要從內到外都超牛!
  • 星巴克的拿鐵和馥芮白,區別有哪些?
    你念念拿鐵的外國名字,「 Latte 」。它就是簡單的音譯,「 Latte 」的發音,翻譯成中文就是拿鐵。簡單、粗暴,沒內涵!要不是現在「拿鐵」這個名字成了習慣用語,變成一種經典咖啡的代稱,否則,真會被文藝青年們所鄙視。不過,也怨不得星巴克,早在星巴克進入中國之前,「Latte 」就已經翻譯成「拿鐵」,星巴克也只好拿來接著用。
  • 由營運成本及市場浮動所致 星巴克對部分飲品調價
    如果你習慣每天通勤路上到星巴克門店裡帶走一杯美式咖啡,那麼現在你需要為這筆消費多支付1元錢。從11月6日起,星巴克中國對部分飲品進行1元的小幅價格上調。例如大杯(Grande杯型)美式的價格從27元上調至28元,在星巴克獲得中杯(Tall杯型)拿鐵的花費也從過去28元變成了29元。
  • 日本人做液態膠囊咖啡,10秒做出拿鐵,3塊一杯讓星巴克很難受!
    說到咖啡,大家一般會選擇星巴克,畢竟星巴克的咖啡真的香。但是喝著喝著,發現每天幾杯工資就沒了,錢包實在承受不住。那我換成雀巢、麥斯威爾等速溶咖啡,不用擔心價格,就是味道不太好。當我看到速溶咖啡的成分表,我知道我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