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的潮汕地區,每年正月都流行著遊神,當地方言稱「迎老爺」,這是一種現在都無法考證什麼年代流傳下來的傳統,但是已經成為潮汕地區的一種文化,遊神的目的主要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潮汕每個村都有自己的老爺,比如土地爺(俗稱「伯爺」),還有三山國王,玄天上帝,元帥爺,將軍爺,媽姐娘,花公媽媽等等很多。都是潮汕人民心中信仰的保護神,每月的初一,十五,每家每戶都會去廟裡上香。今天作者就給大家講一下潮汕正月迎老爺的來歷,因為作者本人就是潮汕人,從小在潮汕的農村長大。
在潮汕地區,正月的「正」字,方言的意思是「精」,聽老人們說,為什麼每年迎老爺都是在正月,那是因為很久很久以前,每年年初的的時候,都會有大批妖精出來捉人,而在那時候人們就只有跑到外地去避難,等到正月過後才敢回到自己的村裡,後來村裡年紀大的老人就提議請神進來驅趕這些妖精,不用每年都要到外地去躲避。而驅趕時間就是每年的第一個月,正月,由於是驅趕妖精,潮汕人民也把那個月稱為
「精月」,也就是「正月」的意思,然而,潮汕的農村這麼多,要驅趕妖精,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每個村都要求先驅趕自己村裡的妖精,各村都爭先恐後地想要成為第一個驅趕的村,已可以先保本村的平安。
在這種爭執不下的情況下,後來有人提議以抽籤的方式來決定哪個村先遊神,這就有了今天為什麼有的村先遊神,有的要等到正月的最後一天。但是潮汕遊神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最早遊神的要等到正月初五,因為在潮汕地區,每年臘月二十四,村裡的神就要到天上去報告今年民情,要等到來年的正月初五才回到人間,所以只有等到神回來以後才可以迎老爺。
由於現代的很多年輕人都到外地工作和做生意,而且很多都是全家跟著去了外地,所以現在的迎老爺這個習俗也跟著有些變化,很多村為適應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和資源合理利用,通過「求勝杯」的方式,兩年或是三年才遊神一次,這樣顯得更加熱鬧,當然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不是所有的村都是這樣。但無論怎麼帶來一些微小變化,都是為了求平安,賺大錢,這是潮汕人骨子裡的文化信仰,而這種對神的敬重,也讓很多
外地人認為潮汕人很迷信,作為一個潮汕人,作者可以這樣跟大家說,這其實已經是潮汕的一種文化遺產,並不能用簡單的迷信來形容。今天就簡單給大家介紹這些,希望多關注我,給我點讚,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潮汕習俗也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