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晚飯前要多喝湯,有滋潤肺腑、抵抗秋燥的功效,那麼秋季晚飯喝什麼湯呢?喝湯養生大有學問,秋季的養生湯應該是「清潤」的。秋天適合喝什麼湯,秋天天氣會幹燥,身體就需要滋潤,經常喝適應的湯,能養生、美容、防衰老。下面小編為您推薦幾款適合秋天的養生湯。
蓮藕冬菇豬排骨湯
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芸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廣東民間每逢秋冬節日時都愛用蓮藕蠔豉為湯,即寓意「年年好事」,有益氣養陰、健脾養心的營養功效。入秋之時,最宜以菌菇為湯,菌類入湯又有養胃健脾益氣之功。
材料:蓮藕、豬排骨各600克,冬菇、蠔豉各40克,生薑5片。
做法:
1、各物洗淨,蓮藕刮皮、去節、切塊;豬排骨切段;冬菇、蠔豉稍浸泡。
2、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個小時,下鹽便可。
荷塘碧果甜湯
羅漢果肉性涼味甘,有消炎清熱、利咽潤喉的效用。它的果皮也可用來泡水或煲湯。蓮藕除了能潤肺消暑,還可健脾促進食慾。老年人常吃藕,也可以起到益血定神、延年益壽的功效。另外,此款甜湯的食材性偏涼,腸胃寒涼、易拉肚子的人不宜多食。
原料:羅漢果2個、蓮藕一節、紅棗10顆左右、冰糖少許。
做法:用清水洗淨紅棗後泡在水中備用,再把羅漢果外皮洗淨,用刀輕輕拍裂外殼,取出果肉。把蓮藕削去外皮洗淨後,切成薄片。然後將羅漢果肉和紅棗放入鍋中,加入1.5升左右的清水後,用大火煮沸,再改成文火煲煮20分鐘。最後把蓮藕片和冰糖放入,文火再煮15分鐘即可。
蘋果銀耳湯
蘋果中富含粗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協助人體順利排出廢物,減少有害物質對皮膚的危害。蘋果中還含有大量的鎂、硫、鐵,銅、碘、錳、鋅等微量元素,可使皮 膚細膩、潤滑、紅潤有光澤。銀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並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蘋果銀耳湯,清涼退火,益氣 生津。
原料:蘋果、銀耳、百合、蓮子。
做法:銀耳泡發4小時以上,切成小朵,蓮子百合用溫水浸泡兩小時。然後,將蘋果洗淨切塊,將銀耳、百合、蓮子放入煲內,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半小時。最後,放入大棗,倒入蘋果,放入冰糖,小火再慢燉一小時以上即可。
菊花蘿蔔湯
菊花性涼、味苦,入肺、肝、腎經,有清熱解毒、涼血的作用,胡蘿蔔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一根胡蘿蔔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可滋肝、養血、明目。β-胡蘿蔔素是強力抗氧化劑,可防止細胞遭受破壞引起的癌病變,預防早衰及白內障。菊花胡蘿蔔湯清淡、微甜、略帶清香,含維生素A豐富,可滋肝、養血、明目,常食可防止眼目昏花。
材料:菊花6克,胡蘿蔔100克,蔥花5克,食鹽適量,味精2克,清湯適量,香油5克。
做法:胡蘿蔔先洗淨切成片,放入盤中待用。然後把鍋放在火上,注入清湯,放入菊花、食鹽。待材料都煮熟後,淋上香油,撒入味精,出鍋後盛入湯盆即可。
奶汁百合鯽魚湯
鯽魚有健脾利溼,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產後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補中益氣,清熱利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健脾和胃
材料:鯽魚、木瓜、鮮百合、薄荷、鮮奶、蔥、姜、鹽少許。
做法:清洗鯽魚,將蔥姜改刀、木瓜切小片;鍋中放少許油將魚兩面略煎。魚熱水水鍋,大火燒開,加蔥姜,後改小火慢燉;當湯汁顏色呈奶白色時下入木瓜,並加少許鹽調味,加入鮮奶稍煮即可。出鍋前,放入百合即可。
夏枯草黑豆湯
枯草是廣東民間夏暑天常用於食療的中藥,屬清熱瀉火類藥材。中醫認為,它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黑豆為廣東民間常用的食補豆類,民間有人誤認為它是燥熱的,其實中醫認為它性平味甘,有補脾、利水、解毒的功效,適宜於脾虛水腫、腳氣浮腫者。中醫還認為它可滋腎陰、潤肺燥、制風熱 而又活血解毒。二者合而為湯,在這盛夏秋暑時用,還有補腎水、平肝火之功。
原料:夏枯草30克、黑豆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夏枯草浸泡、洗淨,用紗布或煲湯袋裝好,黑豆浸軟,洗淨,兩者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30-40分鐘,調入適量冰糖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