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故意挑刺顯示自己重要性的人,大多數人希望看到的都是精品,做一個簡簡單單的讀者。大多數客套話的背後,都藏著更深的要求。自己都不滿意的東西,就不要拿給別人看。
01大多數客套話的背後,都藏著更深的要求
說到給人改稿子,編輯遇到的應當是最多的了。在媒體的那些年,經常會收到各種投稿,大多數投稿,作者都會加上「請老師斧正」「請老師潤色」之類的的話。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句客套話,和大多數客套話一樣,背後都藏著更深層次的要求。而這些客套話的背後也隱藏了一句:「然後給我刊發出來。」這才是比較關鍵的含義。
所以,當一篇稿子到了編輯手中,如果刊發出來,你改或者不改,最終都很開心。一字不動,作者會很驕傲;改得面目全非,作者或許會說:「老師就是老師,出手就是不一樣。」
但這句話的背後可能是說:「看把我的稿子改成什麼玩意兒了!編輯了不起啊?」當然也有可能是真的覺得修改後的稿件好多了。
但是,如果稿子刊發不出來,可能就是你不夠意思了,有的會反思自己稿件不行,有的則會說:「讓你斧正,讓你潤色,你都沒動一下,看不起我啊!」
這個時候你說什麼都不是,總之人家給你投稿是看得起你,你不給人家發稿,那就是你的不對了。但是編輯也有自己的原則,太差的發不了就發不了,改也改不出一朵花來吧。
02自己都不滿意的作品,就不要拿給別人看
其實我自己也是經歷過被改稿的,所以也比較討厭被人改稿子,尤其是一些外行改稿子。對於新聞類的問題相對少一點,大不了是一些術語,自己一查就能懂的。
但是曾經遇到一個老編輯,非要把一個經濟學名詞、基礎工作名詞改成大家都懂的,比如「機會成本」「民行工作」等,他覺得大家不懂。但是到了文學類稿件,那就比較難搞了。
因為文學作品的個人情緒都是比較重的,要讓我「斧正」「潤色」你的稿子,那就得我認真去理解你的性格、寫作心情、狀態,甚至當時的環境等。
但是作品刊發又是給大家看的,我不能要求讀者來適應你,所以我一般都不會給人改文學類稿件,只說能用或者暫時不適合刊發。
那麼不適合的時候,就要指出問題,說重了傷面子,說輕了讓人覺得作品還可以,你還不給發,瞧不起人。你說這煩不煩,所以編輯最怕的就是「斧正」「潤色」之類的禮貌用語。
大家都很忙,除了那些故意挑刺顯示自己重要性的人,大多數人希望看到的都是精品,做一個簡簡單單的讀者。
所以不要拿自己都覺得不滿意的東西給人看,自己先多改,感覺已經夠滿意的時候,再給別人看,別人只需要點讚,豈不皆大歡喜。
肅竹2020.12.4於勉縣(原創作品,嚴禁侵權)
#為人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