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鑑 | 為啥別人的咖啡口感細膩絲滑,而我的百味雜全…

2021-02-13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在喝咖啡的時候,有時候會聽到咖啡老饕這樣評價咖啡「這杯咖啡有「雜味」」,但對於咖啡新手來說越聽越懵,那到底什麼是「雜味」呢?又是什麼導致了咖啡百味雜全或者不愉快的味道呢?

什麼是咖啡的雜味?

如果一杯咖啡入口有草青味、尖酸味、劣質泥土等等混雜在一起,不能夠清晰地辨認出咖啡風味的時候,這就是雜味。其實雜味是相對於乾淨度而言的,比如烘焙過度或不足、發酵過度的味道、藥味、黴味、燒塑膠的味道、洋蔥、土味、澀感等比較負面的味道。

咖啡有雜味或其他不悅感的原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排查。

從生豆的選擇上去判斷,是否有不良的成分或是味道;

從烘焙的角度來看,是否能表現出咖啡豆的原本風味、是否在烘焙的過程中產生對身體不適的成份;

從沖泡上分析,是否能萃取出優良的風味、而避免不好的成份萃取出來。

一、生豆品質問題

咖啡生豆,即咖啡果實的種子,咖啡樹吸收陽光、空氣、水、土壤養分後,進行一連串的化學反應後,就會有不同的化合物生成存留在咖啡生豆上,如果它是揮發性的芳香化合物,就能帶給咖啡生豆香氣,這與咖啡的種植有很多的關係,如果咖啡豆是種植在低海拔,通常咖啡豆會比較早熟,早熟的咖啡豆容易出雜味和澀味,而為成熟的咖啡豆會有青味和澀味,還會帶有雜味,生豆品種含有過多綠原酸,例如羅豆或相關雜交品種,而生豆處理完成後就會進入包裝銷售環節、運輸過程、倉儲環境處理不當也會產生雜味。

二、咖啡的瑕疵豆

咖啡從栽培、採摘到處理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易變質淪為瑕疵豆,而瑕疵豆本身咖啡的品質就不好,例如未成熟豆與異種豆,瑕疵豆有多麼的討人厭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畢竟一顆瑕疵豆就能毀掉你衝的好好的一杯咖啡……比如白目豆/未成熟豆,可以讓你擁有一杯帶著炒瓜子、稻草的味道,甚至還會出現鹹味的咖啡,生豆瑕疵率過高,自然衝泡出來的咖啡不會有愉快的味道。

再比如蟲蛀豆,喝起來會有酸臭,腐爛,刺嘴生澀的感覺;還有發黴豆,這種被黴菌感染髮黴的豆子,喝起來會有很重的黴味和藥味,還會帶著些類似冰箱的味道。

三、咖啡的採收及處理法

咖啡豆處理環境及工具未清理乾淨帶來的雜味,咖啡鮮果採收後放置的環境以及脫殼所用機器、彈篩網、泡洗池等未清洗乾淨,容易帶來不好的泥土味甚至是黴味,或者在統一採收的時候混入了一些沒有完全成熟的咖啡櫻桃,所以致使咖啡喝起來會帶有稻草味、草青味、尖嗆味等。無論哪種處理法,都有一個發酵過程,發酵技巧方式不對,如採收回來的咖啡櫻桃在加工的過程中如果是直接放在地上進行處理的話,會比較容易沾染上泥土的味道,另外,咖啡在處理過程中如果先採用烘乾機將咖啡豆的水分降低,然後再晾曬,這種人為催幹水分或晾曬環境出部分生豆出來的咖啡豆也會有雜味。

四、咖啡的烘焙

一般烘焙程度偏淺、發展不完全、脫水不乾淨、排煙沒有處理好都會容易導致咖啡有雜味或者其他不好的味道。

未熟的豆子會有很大的青澀味,在將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之後,可以根據咖啡粉的顏色進行粗略判斷。一般咖啡粉在研磨之後會呈現棕色、褐色、深褐色,但如果咖啡粉的顏色呈黃棕色,則說明烘焙程度偏淺,有可能出現烘不「熟」的情況。如果在烘焙的時候脫水不足,這時候的咖啡喝起來會有著些青草味,生澀、刺嘴的感覺,而烘焙不均勻的豆子,表皮通常偏深,而內芯偏淺,容易發生表皮灼傷,使得咖啡帶焦苦、煙燻味。

如果是整體烘焙偏淺,烘焙不均勻就會夾生,類似脫水不足,顯得風味發展不完全,植物風味偏強烈,尖酸而單薄。

另外,在烘焙過程中,排煙沒有處理好,烘焙出來的咖啡豆不僅會有生澀,還會伴有極強的煙燻感。

五、衝煮

排除瑕疵咖啡豆以及烘焙對衝煮品質的影響,以下情況也會導致咖啡有雜味、酸澀、苦澀等。

  1. 水溫偏高 / 持續加熱水溫

  2. 水溫偏低 / 熱水失溫太快

  3. 攪拌太多或太快

  4. 咖啡粉研磨度太細 / 太粗

  5. 衝泡的時間過長/過短

在衝煮的時候如果一不小心過萃了就會很容易出現雜味這種東西,畢竟咖啡裡面的可溶解物有30%,但其中美味的也只有20%,超過了這20%就會出來一些不好的味道,比如木質、苦澀等等雜亂的味道,或者咖啡衝泡太濃,讓有些味道喝起來像苦味或雜亂得讓你找不到主要的味道是什麼。

咖啡萃取的三種表現:

咖啡就是水經過咖啡粉,帶出咖啡粉裡的可溶性物質,我們就得到了一杯咖啡。而我們所調節的一切因素都是為了改變可溶性物質的多少,以調節咖啡的味道,畢竟咖啡粉中的可溶性物質並非全部我們需要的,因此,我們可以依據萃取物質的多少,來定義一杯咖啡的狀態。

1、咖啡萃取不足:咖啡的萃取率低於18%的咖啡,我們稱這杯咖啡萃取不足,在味道表現上為酸大於苦、如果不是加大粉量,則咖啡還會表現為咖啡濃度低,喝起來感覺有些水,同時,咖啡的甜度會相對明顯。

2、咖啡黃金萃取:這裡代表的意義則是在於咖啡最適合的萃取率,也就是在這個區域的咖啡味道是最美味的。這個萃取率則是18%~22%。在這個範圍內的咖啡味道表現為酸、苦、甜相對平衡,香氣十足而層次豐富。

  

3、咖啡萃取過度:咖啡的萃取率高於22%的咖啡,我們稱之為咖啡萃取過度,當然,咖啡最大的萃取率也只有30%,這個意思就是說咖啡豆最多只有30%的物質是可以溶解出來的。如果咖啡粉的萃取超過22%的咖啡,在味道上的表現則是苦大於酸、焦糊味、澀味、雜味、香氣單薄,醇厚度較高。

咖啡的萃取率太高,萃取出過多溶解物質,好壞風味都包含在內,最終產生苦澀味;又或是咖啡萃取率過低,萃取出來的風味物質過少而失衡,澀味因此更突出,最終產生酸澀味。如果細粉太多,衝煮的時候容易過萃,出現雜味的機率就會比較大,或者萃取的時間太長,也會容易萃取出那些不好的、雜亂的味道。

說到最後,不得不提一下平時杯測裡的「乾淨度」這一項,在COE評分表裡的第一位就足以證明了「乾淨度」是有多麼的重要。所謂的乾淨就是從熱到涼沒有出現缺點與汙損的缺陷味道,而且風味清晰讓人容易感受到。

咖啡乾淨度高等於風味的複雜度低?

乾淨度高的咖啡也可以擁有風味豐富、層次分明的表現。一支咖啡口感很乾淨,說的是沒有那些影響口感和風味的雜味和異味,這在各大書籍資料和杯測標準裡也有說明;而風味的複雜度,與咖啡的品種、種植條件、處理法以及烘焙手法都有相關,是一系列產生的結果。

咖啡品鑑的7項指標

①幹香氣Fragrance:烘焙豆研磨後所發出的香氣;

②溼香氣Aroma:咖啡液所發出的香氣;

③酸度ACidity:咖啡液的酸味;

④醇厚度Body:咖啡液的濃度及重量感;

⑤餘韻Aftertaste:即通常所說的回甘;

⑥風味Flavor:喝下咖啡後味蕾感知的味道及鼻腔感知的香味;

⑦味道平衡感Balance

而我們常說的「喉韻」一般分為甘、潤、燥、涼

①甘,即帶來的喉嚨回甘的感覺;

②潤與燥相對,潤即喉嚨有舒爽順暢之感,燥感則使喉頭難受,產生幹而燥的感覺,強烈者甚至造成吞咽困難,燥感除了喉頭極不舒服外,還會讓品飲者焦慮不安;

③清涼的喉韻是最好感受的,好比喝了薄荷水帶來的絲絲清涼。

在品嘗咖啡時經常說的回甘是指咖啡在口腔中和咽喉處,給大家帶來的餘韻。咖啡在喝下去後總會有一個味道從喉嚨處返回來,有的回味很持久很清晰,有的則很短暫很模糊。我們說較持久較清晰的回味是好的,這樣的咖啡質量較高。

品味前,先喝口開水,那樣的話對口腔的清潔有起做一定的作用,會讓咖啡在口中的感覺更加清晰。

舉個例子,如果剛煮好的一杯耶加雪菲,咖啡倒進咖啡杯後,溫度會下降到85度左右,先聞一下香氣,不要急於將咖啡一口咽下,應暫時含在口中,感受一下咖啡入口的味道,中段有哪些水果味,順不順滑,後段是否甜,是否有回甘,然後繼續小口小口地品嘗。

雜味其實就是包括了瑕疵風味但又不僅限於瑕疵風味,比如咖啡的木質味,這可以說是一個基調,是基本上每種咖啡都有可能出現的味道,只是不好的木質味喝起來就像爛木頭水一樣令人厭惡。而且雜味總是會給人一種十分雜亂的感覺,有種整杯咖啡的風味都被攪渾濁了的感覺在裡面。

一杯好喝的咖啡看起來是很簡單,不過是衝煮時自己稍微注意一下就好,但其實從採收的那一步就已經開始影響一杯咖啡的品質了,而衝煮只是展現整個過程的最後一步而已~

咖啡雜味或者其他不好的味道排查方法:

Tip1:你的咖啡設備用對了嗎?你的咖啡設備是否清潔?

我們通常用法壓壺、虹吸壺來衝煮咖啡,有的人還會用摩卡壺,使用摩卡壺要注意不要選用口味偏酸和偏苦的咖啡豆。

除了器具的選擇,咖啡器具的清潔也很重要。如果用一個不乾淨的咖啡機和法壓壺,肯定會影響咖啡的味道。另外,磨豆機裡的咖啡殘粉,也是影響咖啡口感的關鍵因素。

Tip2:你的咖啡豆新鮮程度如何?如何保證咖啡豆新鮮?

咖啡豆容易氧化,咖啡粉會吸附異味。儲存咖啡豆時要儘量避免暴露在外面,也要避免潮溼。陽光和高溫也是造成咖啡不新鮮的敵人,所以每次喝咖啡最好現磨,這樣能夠保證口感最好。

當咖啡豆出現焦苦或者夾生的味道,說明咖啡豆烘焙本身就出現了問題。通常比較大的連鎖咖啡豆會用這種重度烘焙的咖啡豆,為了掩蓋瑕疵。

很多人家中的咖啡機是滴濾式的,為了省事做了咖啡會放在保溫壺裡,過一段時間再喝,咖啡的風味就已經喪失了。

大部分咖啡館的用水都會通過軟水機和淨水機,在家中衝煮咖啡時使用的水水質並不是很好,自來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對咖啡的風味有很大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咖啡品鑑 | 聞香、嘗味、回味三步教你品鑑咖啡
    咖啡的風味問題困擾著好多同學,風味表上如此多的風味,我怎麼就喝不出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專業的感受,或者我喝到不是桃子味,而是李子味,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異,是文化生活飲食地域的不同,對同一杯咖啡的不同描述罷了,所以咖啡品鑑,最重要的是交流,說說你對這支豆子的感受不同,經歷不同,描述必然不同,但是,這樣交流可以帶來很多樂趣~~不是嗎?
  • 【5家咖啡攻略】¥2/杯!手磨咖啡,絲滑香醇!水果咖啡,清香甘醇!5家網紅咖啡廳等你來撩!
    專注高品質的特色咖啡靠味道與口碑,吸引無數吃貨前來打卡!店裡堅持使用冷萃咖啡,保留了咖啡本身的風味,經典的拿鐵咖啡滑潤香醇,口感豐富飽滿;融入鮮果的咖啡更獨特有氣質,喝起來口感細膩,順滑有層次!迷迭百香果蘇打,酸甜中帶有獨特的清香,還有滿滿的雞胸肉三明治,嫩滑飆汁!紐奧良烤翅鮮嫩多汁,甜中帶辣;烤薯角外脆裡糯,香氣四溢!
  • 從零開始學咖啡丨聞香、嘗味、回味三步教你品鑑咖啡,正確品嘗一杯單品咖啡
    ,是很正常不過了,而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咖啡品控師一口就知道咖啡裡有什麼風味了,初學者想練習感官,也是可以通過平常的訓練去增強自己品鑑咖啡這一方面,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如何正確去品鑑一杯單品咖啡?  結合了味覺、嗅覺、觸覺、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受    而品鑑一杯咖啡    初學者可以從聞香、嘗味、回味這三個步驟來學習:    首先,不要以為咖啡就一定是苦的,好的咖啡通常會有優質的水果酸質和甜味。
  • 張秀根教你品鑑:咖啡的不同味香
    咖啡是一種很潮流的飲品,一般作為高端人士與人炫耀來用。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人們介紹咖啡時用一些聽不懂的術語,比如咖啡花香,咖啡荔枝味、咖啡煙燻味等等,那麼針對這些一般人聽不懂的術語,張秀根老師作為對咖啡有一定了解的品鑑師,接下來就告訴大家一些簡單的咖啡品鑑方法。
  • 充氮冰咖啡更絲滑醇厚,這是為啥?
    就是會有氣泡而且更絲滑更醇厚的那種?Nate Armbrust,一位食品科學家和咖啡愛好者,正是他異想天開的想法,將咖啡變成類似啤酒或可樂這樣的充氣飲品。他首先嘗試的是碳酸咖啡,但是很快就發現這個想法實在是太蠢了,「咖啡加二氧化碳,破壞了所有咖啡的香味」,簡直難喝到流淚。後來他想到了著名啤酒品牌健力士(Guinness),這種啤酒充入的是氮氣,形成的小氣泡能讓杯子上部形成穩定綿密的泡沫層,使得啤酒的香氣和口感得到充分體現。
  • 咖啡風味品鑑攻略:解惑麵包師巧克力?
    」Bakers巧克力"是出現在1995年舊版風味輪中的用語,如果不清楚這個用詞的典故,不但很容易在品鑑描述咖啡中的巧克力味時,有隔靴搔癢之憾,也不容易與國際品鑑友人心有靈犀。還可能因為與"baking chololate"(烘焙巧克力)混淆,鬧了大笑話。
  • 憑什麼我的咖啡只有咖啡味!因為你花的錢不夠!
    在咖啡品鑑中,通常用調性來描述。打個通俗的比方,川菜中,我們有很多調性,比如魚香味,糖醋味。咖啡中,我們也會用,花香調性,水果調性,焦糖調性來描述味道。       當一杯單品咖啡擺在面前,你真的能品出它的好壞嗎?我們嘗到什麼?我們感覺到了什麼?
  • 咖啡品鑑師是如何品咖啡的?
    ,咖啡師會拿著一杯剛磨好的粉給你聞一聞,從幹香開始品鑑咖啡的第一步。油比水更黏稠,所以口感的值就會高於水,高品質咖啡的口腔觸感就會比低品質咖啡的口腔觸感更加的飽滿,更加的有份量,分值就會更高。有些咖啡喝起來就會覺得口腔裡非常的飽滿,而有些咖啡喝起來就會非常的水質,風味感飄忽短暫,前者為優,後者為劣。
  • 藍山風味速溶咖啡,香濃絲滑口感好,關鍵40包成本不足10元
    上班到下午4點的時候,是一天當中最易犯困的時候,瞌睡哈欠不斷,這馬上就要放假,手上的工作可要做完,立馬和姐妹們結伴衝泡咖啡,想著提提神,一杯速溶喝下去,不僅暖和了,確實也感覺瞌睡被趕跑了。其實一直都有喝咖啡的習慣,以前還是在星巴克或是其他咖啡店享用,但是隨著時間太緊張,根本沒法在咖啡店裡享受咖啡美味了,只能在公司裡選擇速溶咖啡,沒想到以往很不屑電動速溶咖啡,喝起來香味和口感,也是越來越醇正了,怪不得能夠熱銷一億杯。
  • 咖啡知識 | 新手如何描述咖啡風味?
    ,精準的描述出咖啡的風味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比如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喝不出你說的柑橘味、堅果味、巧克力味等等,那麼,對於咖啡新手來說,應該如何描述咖啡的風味?咖啡苦,很多人都認為咖啡中的苦味來源於咖啡因。但事實上,咖啡的香氣和味道,是在烘焙後才產生的。在烘焙過程中,咖啡生豆的水分慢慢釋放,重量減輕,顏色加深,體積膨脹,含有香氣的油脂慢慢釋放出來。咖啡的味道:入門者在品鑑咖啡酸味的時候,無需過於關注具體酸味的名稱,而應該學會區分:不舒服的酸、刺激性的酸、強酸、死酸和清爽的酸。
  • 五月的盛夏,來一口綿密絲滑的氮氣咖啡!
    這一杯,夏天開場慢速萃取 沁甘順滑用特別的加工方式賦予冷萃咖啡綿密的泡沫如天鵝絨般順滑 口感更自然甘甜用一杯「氣致咖啡」  致敬才是正經事!沒錯,就是星巴克剛不久新推出的人氣產品「氣致冷萃咖啡」。綿密順滑的口感,再加上細膩的,除了暑氣全消之外還多了分幸福甜蜜的感覺!
  • [敗家]咖啡鼻子(咖啡風味篇) - Le Nez du Cafe 36味聞香瓶
    我這樣回答主要是基於兩點:一是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所謂眾口難調就是如此;二是在大部分人對於咖啡風味的認知有限,或者說基本為零的情況下,你上來就跟別人說,這杯咖啡裡面有什麼什麼風味,什麼什麼調性,醇厚度不錯,後味很好等等~如果別人喝不出來你說的,整個局面就會很尷尬,最後的結局就會是,要麼人家為了顏面而去故作姿態的附和你,要麼跳出來去跟你爭吵你這是在扯淡。
  • 舊街場白咖啡哪個口味好喝,最佳拍檔絲滑榛果味
    隨著咖啡文化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咖啡也作為一種日常必需品融入進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一個需要戰鬥力的早上,還是一個悠閒的午後,一杯咖啡都能使我們倍感愉悅,給我們最舒適的陪伴。但黑咖啡甘苦醇厚,總是會讓一部分人無力招架,這時候,一杯絲滑醇香的白咖啡,剛好可以拯救你咖啡神經,給你更加優質的咖啡體驗!
  • 一杯咖啡一句文案,雀巢咖啡絲滑拿鐵收集了一萬個暖心故事
    ;我願闖入你的世界,打破你的單曲循環;陽光下是個孩子,風雨裡是個大人…….這些戳心寄語都寫在了雀巢咖啡絲滑拿鐵最近推出的H5《在這裡 遇見萬份驚喜》裡。雀巢咖啡在這個漸涼的秋日強勢突圍,用一杯咖啡引出了一群藏匿在網絡裡的隱形文豪!最甜不過網友,一句話傳遞小確幸廣大網友也許經常把毒雞湯掛嘴上,但他們卻在這次活動裡展現了最溫柔的一面,貢獻出不少溫暖的精彩故事,其中不僅有給朋友、同事和家人的寄語,也有對他們自己的期盼。絲滑的咖啡配上貼心的文案構成了網友們期待的一份有誠意的驚喜。
  • 國際咖啡品鑑師蝸居南寧10m²小店,一杯咖啡僅9.9元?!
    >還有Q-GRADER優質咖啡品鑑師給你出品,純粹本源的味道簡潔的店名,低調的門頭,琳琅滿目的用具擺滿了整個操作臺。還沒推門,手衝的咖啡那迷人的香氣已在門庭處縈繞。「The pure」,專指純粹、純淨的事物,「純本」也由此而來。老闆對咖啡有著追求完美的執念,專注純粹的口感。他一直堅持選用衣索比亞原生種的精品咖啡豆,並委託國際冠軍烘焙師新鮮烘焙。
  • 「咖啡知識」好喝的咖啡有什麼標準?
    正面評價:回甘、餘韻無雜、口鼻留香、持久不衰。負面評價:咬喉、苦澀、雜味、不乾淨、不舒爽。4.乾淨度乾淨度是指咖啡從第一口喝下到咽下後產生的餘韻感,幾乎沒有幹擾性的氣味與滋味,沒有令人不舒服帶有雜味的口感。正面評價:純淨剔透、無雜味、層次分明。
  • 瓜地馬拉咖啡風味 不同器具衝煮瓜地馬拉花神咖啡口感和風味區別
    瓜地馬拉肥沃的火山巖土壤造就了舉世聞名的口感,柔和、香醇略帶熱帶水果豐富的滋味,完美協調,加上一絲絲煙燻味,更強調它的古老與神秘。位於中美洲,墨西哥東南方的瓜地馬拉,擁有許多著名的上等咖啡栽植區。如果太高溫度會容易萃取出煙燻味和雜味,太低溫可能只會萃取到酸質,其他風味沒有等到更好地釋放。
  • 咖啡零點吧的咖啡口感怎麼樣?
    小吧的咖啡口感怎麼樣用戶的口碑最能證明這款由世界虹吸壺咖啡冠軍大賽冠軍團隊親手打造精選六國阿拉比卡拼配咖啡豆研製而成的現磨咖啡酸苦平衡,口感細膩我們來現場測試下小吧的咖啡口感製作一杯卡布奇諾把一根攪拌棒插在咖啡中間攪拌棒立了起來且紋絲不動是不是驚呆了?
  • 上海松江客戶端送出20個咖啡品鑑名額,速來報名
    此外,還有全球不同的優質咖啡粉在吧檯展示,客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咖啡豆的風味差異,從不同維度了解咖啡的色、香、味。店內咖啡師特別推薦了現磨焦糖瑪奇朵和拿鐵,手衝咖啡推薦貓屎咖啡和衣索比亞咖啡。以一國香天然礦泉水進行手衝而成的咖啡口感順滑,讓人口齒留香。
  • 成為咖啡達人的第一步:學會咖啡感官品鑑能力!
    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這味道很好,也很熟悉,但是我說不出來是什麼味道!」,所以,我們還是來學習一下吧。一、品嘗咖啡的感官其實咖啡的風味是味覺和嗅覺的綜合體驗,這跟每個人的風味記憶有關,是後天形成的辨別能力,當談論味道時,一般已經習慣把味道當作嘴裡的感覺來體驗。結果很多時候在描述滋味的時候不經意地把味覺與味道混淆,實際上味道是味覺與嗅覺的混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