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貝記錄南京大屠殺:一晚上僅安全區就有1000個女性被強姦

2020-12-23 中國網文化

本文中所記述的是德國外交部檔案中記錄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是以外交人員為主體的德國人群體對南京大屠殺的觀察、記述和分析,這是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另一個角度的證明文本。

這些材料作為第三方的冷靜證詞,證明南京大屠殺是無法抹殺的歷史事實。這些材料使用了「亞洲式的」、「中世紀式的野蠻」這類詞彙,並最早使用了「南京大屠殺」這一概念。它的核心價值,是以大量無可辯駁的一手資料,證明了日軍在南京屠殺、姦淫、搶劫、縱火的罪行,在翔實記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軍人遭受的苦難的同時,德國人士還注意到了大屠殺對中國人抗戰意志和愛國精神的激發作用。

今天來看這些史料中的觀察,仍然駭人聽聞、令人髮指。

德國人士近距離觀察南京大屠殺之時,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已經開始。這些觀察者,有些就是納粹黨員,像拉貝和施佩林,說他們完全不知道納粹在歐洲的暴行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對日軍的暴行加以「中世紀式殘暴」的評語。而且,從現有資料看,德國人在國際上較早使用了「南京大屠殺」(NankingerMassacre)一詞。

拉貝的記載

拉貝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所有德國人中,對南京大屠殺做出最詳盡記錄的。《拉貝日記》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逐日編年史和百科全書,日軍在南京每一種類型的罪惡幾乎都可以在《拉貝日記》中找到對應的案例。作為國際安全區主席,他需要關心數十萬難民的生計,需要日本方面哪怕表面性的最低程度的合作。而且,由於天天目擊日軍暴行,或看到有關報告,拉貝感到厭惡,他傾向於刪除安全區官員報告中那些令人反胃的文字。施佩林在報告中提到:「赤身裸體的日本兵趴在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身上」,拉貝認為這樣的句子應該刪除,所以拉貝對於日軍暴行的記述近乎超人地「平靜」——在他的日記中幾乎看不到形容詞。

1937年12月13日,拉貝等將1000名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安排在司法部大樓裡,日軍將其中的400~500名強行拖走殺害。拉貝「被這種做法驚呆了」。第一次的震驚很快被長期的噩夢所取代———日軍將一個中國兵綁在竹床上殺害後扔在拉貝居所附近一直沒有埋葬,在其後6周中,這具屍體成了日軍對拉貝的一個威脅性提示,告訴他12月13日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

果然,12月17日,拉貝記述道:16日夜僅安全區就有1000個女性被強姦;12月22日,拉貝記述道:在安全區的池塘裡發現許多被槍殺的平民的屍體,其中一個池塘就有30具,他們大部分被反綁雙手,有些人脖子上還掛著石塊。下關發電廠的43名工人被押到江邊槍殺,理由是該廠曾經是國營工廠。由於對下關至燕子磯一帶的大屠殺並不知情,1月3日,拉貝誠實地記述到:有關6萬中國人被俘或被殺的事,他並不知道,他擔心有2000名放下武器的中國兵和數千平民被殺,他祈禱:「但願就這麼多了。」

然而,1938年1月7日,他記述道,1個婦女因全家其餘17個親人被殺,恍恍惚惚地在街上瘋跑,另一個婦女的父母和3個孩子被殺,她用最後的錢買了棺木,日本人搶走棺木,並給出理由說:中國人不必被收殮。1月25日,他記述道,一個中國人給日本人幹了一天的活疲憊地回到家中,妻子端上幾碗稀飯,全家6口就指望著這頓飯,一個日本兵過來,在碗裡撒了一泡尿,揚長而去。2月7日,拉貝等在西康路附近的兩個水塘裡撈出124具中國人屍體,都被日本人用鐵絲反綁了雙手,他們先被機槍掃射,後被澆上汽油焚燒,因為要節約汽油,日軍將他們燒得半焦後扔進了水塘。

拉貝平靜地說:「人們也許會認為,日本軍隊都是由釋放出來的囚犯組成的,正常的人不會做出這等事來!」他同時為中國人的逆來順受而痛心,但這種痛心也是平靜的:「如果每起強姦案都能遭到致命的報復,那麼相當一部分佔領軍早就被消滅了。」

拉貝終於因為無休止的苦難而身心疲憊,他希望脫離南京這個讓人類對自己的同類失去信心的悲劇舞臺。回國前夕,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3000婦女哭喊著包圍了拉貝的汽車,他默默地下了車,徑直步行離開他擔任主席的國際安全區。

乘英國「蜜蜂」號炮艇離開時,他將一位一直隱匿在他家的中國空軍機長偽裝成自己的僕人帶出了南京。

羅森的記載

羅森在日軍進城前受邀登上南京附近江面上的英國輪船,這使他有機會稍微離開南京城中發生的暴行遠些。但日軍就在他眼皮底下用特有的方式做了提醒:「(12月12日)上午時分,在我們附近的拖輪和浮船上的日本步兵先是按照他們在陸地和帆船上的習慣殺死了幾個無辜的平民」,接著,羅森和英國官員要求返回南京的要求被拒絕了,「真正的原因是日本不想讓我們看到毫無紀律可言的日本部隊對南京平民百姓姦淫、燒殺和搶掠的可怕景象。」

12月21日,羅森乘坐英國軍艦前往上海,經過下關時,羅森「除了見到嚴重的破壞情況外,還見到了好多堆屍體———屍體穿的都是平民衣服」。

1938年1月9日,德國駐南京辦事處恢復工作。羅森給德國外交部的第一份正式報告提到,當外交人士提出重返南京後,日軍立即著手清除屍體。但這樣一個在世界近代史上沒有先例的屠殺,規模實在太大,持續時間太長,日軍無法完全消滅他們的罪證。羅森說:「日本軍隊放的大火在日軍佔領一個多月之後至今還在燃燒,凌辱和強姦婦女和幼女的行為仍在繼續。日軍在南京這方面的所作所為為自己豎立了恥辱的紀念碑。」

婦女遭受的苦難是最令羅森痛苦的:「不斷有婦女被送進美國教會醫院,直至昨天還是這種情況。這些婦女身心受到嚴重損傷,她們先是遭受輪姦,然後不是被刺刀殺害就是被其他物件打傷。一位婦女的頸部被割開一半,這位不幸的婦女還活著,使威爾遜醫生也感到吃驚。一位孕婦腹部被刺一刀,腹中的胎兒被刺死。送進醫院的還有許多被姦污的幼女,她們當中有一個先後被20人輪姦。本月12日我的英國同事、領事普裡多·布龍,英國武官洛瓦特·弗雷澤和英國空軍武官溫·沃爾澤在察看英美菸草公司帕森斯先生的住宅時發現一位中國婦女的屍體,一高爾夫球棒從下部直接插進這位婦女的軀體。每晚都有日本兵衝進設在金陵大學院內的難民營,他們不是把婦女拖走姦污,就是當著其他人的面,包括當著家屬的面滿足他們的罪惡性慾。」

日本人攻陷南京後,顯然認為中國必將求和,曾很無顧忌地告訴西方人士一些「秘密」,很不巧,羅森也知道這些「秘密」,並將其寫入給德國外交部的報告。

1937年12月18日到20日,羅森在英國軍艦「蜜蜂」號上避難,「在這段時間裡,日本海軍少將近藤對英國海軍上將(按:應為少將)霍爾特說,南京下遊的大揚子島(按:應指八卦洲)上還有3萬中國部隊,必須『清除』掉。這種『清除』或許像日本人說的『肅清』,就是殺害已毫無防衛能力的敵人,是違反戰爭人道的最高原則的。除了用機槍大批殺害外,還採用了其他特殊的殺人方式,如在人體上澆汽油,然後點上火。」事實上,從下關到燕子磯的長江沿岸,正是日軍屠殺國民黨徒手官兵的主要場所之一,也是相當數量的遇難者無法精確統計的原因。羅森對八卦洲屠殺的記載,補充了這方面的資料。

需要指出的是,羅森在記述南京大屠殺的過程時,體現了與拉貝一樣的嚴謹。當約翰·馬吉拍攝出那部著名的電影紀錄片時,他到實地進行了考察。「我也親自去了現場,察看了最近這個星期日日本一系列『英雄行為』之一的4個犧牲者。在那裡看到一位老人,背著兩把椅子,被一個日本兵毫無顧忌地用槍擊傷。他妹妹在日本人到來時藏在附近,並叫來了兩個熟人。這兩個人利用一扇門、兩個竹竿和一些粗繩綑紮成一副擔架。他們準備把這位受重傷的老人抬走。日本人見狀把這4人全部槍殺:受傷老人、老人的妹妹和兩個抬擔架者。」

沙爾芬貝格的記載

沙爾芬貝格的風格跟羅森不同,但對日軍暴行的揭露,並不遜於羅森。而隨著日軍暴行的積累,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其實像日本人的「政治犯」,或者,日本人是貓,而他卻像躲在洞裡的老鼠。

1938年2月15日,主張在日本軍方的限制下保持忍耐的沙爾芬貝格終於被允許進入中山陵地區,沿途所見給他上了一課。「我們一直到了遊泳池。寶塔附近馬路上美麗的垂柳全被砍光了,幾乎所有的別墅都已燒光。我們無法進入這個地區,因為到處還有許多零星的屍體,已經發黑,被狗咬得殘缺不全。」而被屍臭薰染下的南京城,處在非常危險的衛生狀況中,「現在天氣變化很大,像今天天氣就很熱,因為屍臭人們都不能上街。」

連被「恩準」參觀的中山陵地區都遺留大量屠殺的證據,顯然不符合日軍要給外國人士留下好印象的要求,清理屍體的工作於是加快了。3月4日,沙爾芬貝格報告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把屍體從城裡運走的工作也在抓緊進行。現在紅卍字協會已經獲得準許把3萬具屍體埋在下關,每天掩埋600具。屍體用草蓆包裹,只有兩條腿露在外面,草蓆包裡放有石灰,然後用車運走,埋在萬人墓裡,同樣加進了石灰。據說已埋葬了約1萬具屍體。」

克勒格爾的記載

1937年12月28日,克勒格爾在屠殺高潮期就開車去棲霞山察看日軍在當地的暴行,發現日軍「以『殲滅中共士兵』為口號,把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所有農民不加區別地槍殺在田裡」,但他謙遜地坦承自己「沒有勇氣逞英雄」。

克勒格爾的汽車被日軍搶走,僕人被刺刀威脅著開了門,交出了所有的東西。更嚴重的事情是,他的門口在數周時間內一直放著3具屍體。

他看到日軍搶劫、殺人、姦淫的暴行:

打仗的士兵和因為猛攻而給養不充足的部隊被放進了城內,他們對赤貧的居民和無辜的民眾進行了此前誰也沒有預想過的殘酷的打擊。他們從難民那裡搶米,只要是能搶的財產,諸如毛毯、西服、鐘錶、手鐲等,只要他們認為值得拿走的東西,都全部搶走。如果被搶者稍加猶豫的話,馬上就被刺刀刺死。很多人成為了這種野蠻行為的犧牲品。

犧牲者達到了數千人,殘暴的士兵闖入了難民區和錯綜複雜的民房。他們的目的是搶奪前面來過的士兵們剩下的東西。現在在城內,免遭入侵、沒有受到粗暴的搜查和搶劫的家庭已經幾乎沒有了。

對收容所的搜查根本不加分別,被隨意地重複了很多次,其結果是市民沒有開一槍的情況下,五六千人被槍殺了。為了省去埋葬屍體的麻煩,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河邊被槍殺的。這個數字是保守的估計。

另一個令人憂鬱的事態是,對多達幾千名的女性和孩子的虐待與強姦。確實,這種暴力行為在任何軍隊中都有發生。特別是在遠東。但荒唐的是對於幼小的少女和小孩施加的虐待、砍斷手足等毫無意義的殘酷行為。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皇國日本的軍隊在武士道和自古以來的武士精神指引下所做的。

日本右翼經常散布一種說法,說將南京燒成廢墟的大火是中國士兵所為。事實上,交通部等少量建築和城外一些民房是國民黨軍「焦土抗戰」的結果,而作為一個整體,克勒格爾1938年1月下旬的目擊證言是清晰的:

從12月20日起,日本人開始系統地燒毀這個城市,直到今天他們成功地燒毀了約1/3,尤其是城南的主要商業區,我們領地附近的各商店房屋和居民區都在其中。燒毀行動現在減弱了一些,就是說,他們現在還只燒毀一些至今沒有見到的和被忽略掉的單個房屋。更有甚者,所有房屋事先都被有計劃地通過組織的隊伍用卡車洗劫一空。

施佩林的記載

施佩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參加過青島戰役,在日本當過4年俘虜。因為終日驅趕日軍,救助中國難民,被國際安全區救濟委員會同仁稱為「會移動的堡壘」。

作為國際安全區650名中國警察的領導,施佩林表示「尊重和敬佩這些中國人,因為我經常看到他們無怨無悔忍辱負重的精神」。由於工作僅限於國際安全區,施佩林估計日軍殘酷殺害了5000至6000名平民:

20萬難民被趕出了自己家庭和房屋,其中有許多婦女抱著嬰兒,他們顫抖著依偎在母親的懷裡吸奶。他們只是逃出了一條命,其他一無所有,他們尋求安全和保護。

新年第一天,有幾個日本士兵胡作非為。一位年輕漂亮姑娘的母親喊住我,哭著跪下求我幫助她。我跟她來到漢口路附近的一處房子裡,我進屋時看到了下面的情景:一個日本兵脫光衣服壓在一個漂亮姑娘的身上,那個姑娘拼命地哭泣。我氣憤得用各種語言痛罵這小子。這個日本兵把褲子提在手上,轉眼間就匆匆地跑掉了。

身處如此令人無法忍受的苦難中,施佩林是少數一直保持高昂情緒的外籍人士之一。他自豪地說,「為了趕走闖入安全區百姓家裡野蠻強姦婦女和姑娘的日本士兵,我被中國平民叫去的次數遠遠超過80次。我趕走他們毫無困難。」

但日軍並不會因為施佩林的辛勤工作而停止他們的暴行,即使到1938年的3月,令人無法設身處地想像的暴行仍在持續,而施佩林也盡了當時最大的可能來拯救中國百姓:

德國施密特公司的房子裡住著代理人肖先生和公司的僕人,還有他們的妻子。日本士兵幾乎每天都闖進去,對德國人的財產進行洗劫和破壞,以極其卑鄙的方式強姦他們的妻子,公司代理劉先生的妻子哭泣著喊救命,她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她們跪在地上請求我幫助她們擺脫這些野獸的魔爪。———我把這兩個家庭收容進了我的房子裡。

陶德曼的記載

德國人士的報告,大多經過了陶德曼的中轉籤發。除了向官方、外界傳播這些駭人聽聞的消息,陶德曼的筆下,南京大屠殺是日本國民性的自然發展,他說:

悽慘的是日本陸軍在南京所作所為。在這裡,戰鬥的興奮早就已經過去,此時中國士兵像兔子一樣被分批帶出去,然後無情地槍殺了。

日軍一旦激怒起來就會做出比其他國民殘酷得多的事情。我想起了我任東京(德國)大使館參事官時發生的事情。那是關東大地震之後不久的事。為了殺害一個社會主義者領袖的家人,日軍軍官給他們家年幼的孩子們甜東西吃,在孩子們正沉浸在得到東西的喜悅中時,軍官從身後用繩子把他們絞死了。這種亞洲式的殘暴性在中國人民面前完全暴露出來了。在南京,很多平民被槍殺,包括歐洲人的住宅在內的房屋遭到了掠奪,中國女性遭到了強姦。據美國大使說,僅僅從美國傳教士們的家裡就有13名中國女性被日軍部隊強行帶走,對歐洲人住宅的掠奪現在仍在持續著。

同樣,陶德曼也注意到了大屠殺對中國國民性的影響:「中國覺醒了。日軍使埋藏在中國人民心中的、之前沒有發覺的愛國主義萌芽了。日軍試圖樹立獨立政府的所有嘗試,只產生出一種在日軍的刺刀下才會存在的虛像。」

這一發現,在美國人士的觀察中得到印證,《視野》記述道:「即使押往屠場的最後一刻,這些中國人臉上都流露著蔑視與反抗的神色,這也是我可以提供的最大的明證:中國終於成為我們西方人理解的『愛國』民族。」

大屠殺對新型中國國民的型塑作用,是過去長期被忽略的一個層面。陶德曼的觀察發人深省。 (本文作者張生是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教授,歷史學博士。轉自《人民政協報》)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區」 | 第五站: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部
    1937年冬,侵華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11月下旬,留守南京的20多位國際友人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    他們與中方人士一道建立了3.86平方公裡的安全區,託起了中國難民「生」的希望。
  • 紀念拉貝|拯救南京25萬中國難民的「南京好人」,值得我們銘記!
    他於1908年來到中國,並於1931年至1938年在南京擔任西門子有限公司代表。出於高尚的人類正義感和同情心,拉貝先生與在中國工作的十多名外國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並當選為委員會主席。他挽救了20多萬中國難民的生命,被譽為「南京的辛德勒」。1月5日,是拉貝逝世69周年。銘記不為悲愴,紀念只為自強!
  • 一名南京大屠殺中,拯救了20萬中國人的納粹黨人(中英雙語)
    1937年,侵華日軍侵佔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在中國工作的德國人約翰·拉貝,將自己的辦公室貢獻出來作為南京安全區收容難民,與其他善良的國際友人們協同,在其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裡安全區內,拯救了總數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
  • ...記憶」閱讀尋訪行動走進拉貝故居 銘記暴行中的善舉,呼喚世界和平
    讀書會成員和市民代表閱讀《拉貝日記》,回望歷史傷痛,緬懷拉貝等國際友人為南京難民所做的貢獻,共同呼喚世界和平。 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南京大學拉貝紀念館暨拉貝國際和平與衝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協辦,龍虎網承辦。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即將到來的12月13日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
  • 反映拉貝家族與中國友誼的展覽在南京開幕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拉開帷幕。展覽以「命運與共」為主題,展現了約翰·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與中國難民共命運的感人事跡,以及拉貝家族與中國延續至今的友誼。
  • 南京大屠殺記憶:4座紀念館、18處叢葬地、30處避難所
    在湖南路街道南秀村5號,南京大學天文系院內一座石碑默然佇立,上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及遇難同胞紀念碑」。這座1996年5月建立的紀念碑記錄了這片校園塵封已久的往事。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的德國人拉貝還在自己位於廣州路小粉橋的住宅內設立了一個小型難民所,收留救護了近百人,他的住所就是如今的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 在影像中祭奠同胞:那些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影視作品
    原標題:在影像中祭奠同胞:那些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影視作品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也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80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進入南京城,在40天內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南京30多萬同胞慘遭殺害。
  • 南京大屠殺記憶:4座紀念館、18處叢葬地、30餘處避難所、58處慰安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沉沒於血海之中。2014年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確立。在湖南路街道南秀村5號,南京大學天文系院內一座石碑默然佇立,上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及遇難同胞紀念碑」。這座1996年5月建立的紀念碑記錄了這片校園塵封已久的往事。1937年,戰爭的炮火蔓延至南京城。為了收容和保護來不及撤離的大批難民,當時留在南京的外僑代表共同發起建立「國際安全區」。
  • 在戰爭中曾庇護20多萬同胞,如今拉貝後代求助,中國藥企火線支援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近日,隨著新冠病毒持續在全球蔓延,拉貝後代託馬斯拉貝日前向中國駐德國領事館求助,稱目前他急需一種藥品,除了可以救自己和家人外,還想救他的患者,而這種藥品中國就有生產。中國藥企火線支援拉貝後代、免費贈藥引發眾多網友關注,一瞬間,人們都在好奇拉貝是誰?他的孫子又是誰,為什麼向中國求援?拉貝,原名約翰拉貝,生於1882年11月23日,是德國漢堡人,父親是一位船長,因為在1896年,父親不幸病逝,拉貝不得不輟學,以打工來維持生計。1908年,熱愛中國文化的拉貝和未婚妻來到了中國。
  • 拉貝後代求助,中國藥企火線支援
    1937年底至1938年初,南京大屠殺時,德國人約翰·拉貝(John H. D. Rabe)在當地建安全區,挽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時隔82年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日前,拉貝的孫子,作為海德堡大學醫院的大夫,最近來信求援說,需要中國生產的一組藥品。
  • 南京大屠殺見證者魏特琳:如果有10次生命,我將全部獻給中國
    在這危難時刻,竟有27名西方人留守在南京,其中一位是來自美國的傳教士明妮·魏特琳(Wilhelmina「Minnie」Vautrin,1886–1941)。她不顧自身安危,全心全力收容了一萬多名婦女兒童倖免於難,成為南京民眾心目中的女英雄。她所留下的日記手稿,忠實記錄了日本軍隊在南京的暴行,成為這場慘絕人寰大屠殺最有力的歷史見證。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帖子被認為是年輕一代牢記歷史的方式全文如下:「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這是你的自由但是南京大屠殺和她又有什麼關係
  • 拉貝曾救助25萬中國人,如今後人向中國求藥,中國藥企:免費捐贈
    拉貝與友人合照拉貝在中國的經歷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拉貝日記》,它的主人約翰·拉貝就曾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與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生、商人等共同發起建立南京安全區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前夕,拉貝從北戴河趕回了南京,被一些外國人推舉為南京安全區的主席。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我們來講四個故事
    今天是第七個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我們講述四個故事 觸摸歷史深處的深重苦難
  • 放心了,「中國的辛德勒」拉貝先生的後代安全健康
    可是,託馬斯·拉貝急需的藥品在中國國內也非常少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單位紛紛行動籌集到620瓶指定藥品30000隻口罩、200套防護服26歲他先後在北京、天津到南京工作、生活30年1937年,侵華日軍在南京屠城拉貝先生與多位國際友人自發成立國際安全區因為拉貝的特殊身份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南京開展
    今天(12月13日),《「命運與共」 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出。83年前,國際友人約翰·拉貝領導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以3.86平方公裡的區域,保護了25萬多中國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休戚與共的大愛精神。
  • 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
    展覽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主辦,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和德國海德堡拉貝交流中心承辦,重溫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時期與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歷史故事,號召人們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 拉貝先生的後代安全健康,被他救過的幾十萬中國人的子孫放心了
    拉貝後人的求助信息  也驚動整個南京城  不管是藥品,還是口罩、防護服  南京鼎力相助  南京市外事辦公室歐非處相關負責人說,  「收到消息後,我們立刻準備了捐贈方案:除了給託馬斯·拉貝及其親友、其工作的海德堡大學醫院準備醫藥物資之外,考慮到多年的友好交流,南京也想為海德堡市捐贈一些物資。」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每12秒,會有一滴水從高空落下 牆面遇難者遺像的燈亮起又熄滅1996年10月28日,《拉貝日記》發表。1997年,拉貝墓碑運抵南京,碑上僅書:「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