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顏色異常需警惕

2021-02-08 無錫嘉仕恆信醫院

大便的顏色、形狀和次數和很多疾病密切相關.比如:拉黑便可能是腸胃出血;拉血便可能是腸息肉;大便呈陶土色,提示膽管阻塞等等. 那麼,大便什麼樣才是正常?大便出現異常可能意味著什麼?

大便顏色的形成有諸多影響因素.正常的大便應呈棕黃色,這是因為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肝腸循環後,經過一系列化學變化,膽汁中黃綠色的膽黃素變成棕黃色,並隨大便排出體外.

  如果大便顏色很深,一般有幾種可能.

  第一是與食物有關,吃了豬血或動物內臟,大便會變成紅黑色;吃綠色蔬菜吃得多,葉綠素含量高,大便呈綠色等.

  第二是與藥物有關,胃病患者吃含鉍的胃藥,缺鐵性貧血病人經常補充鐵劑,大便也會呈黑色.炭劑、一些黑色的中成藥吃了也會拉黑便.這種黑便呈深淺不等無光澤的炭樣黑色等等. 如果大便出現異常顏色時,當心與某些疾病相關.

1可白色淘米水樣

即糞便呈米泔水樣無糞質的白色混濁液體,量多,常見於霍亂;白色油脂狀,量多,並有惡臭,常見於胰源性腹瀉或吸收不良綜合症.白色黏液狀,提示可能為慢性腸炎、腸息肉和腫瘤.

2綠色

呈水樣或糊狀,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見於消化不良、腸道功能失調等疾病.若綠便中混有膿液,則是急性腸炎或菌痢的表現.腹部大手術後或接受廣泛抗菌素治療的病人,如突然出現帶腥臭味的綠色水樣大便,並有灰白色片狀半透明蛋青樣偽膜,提示可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此外,吃了大量含葉綠素的食物,或腸內酸度性過高,也會使糞便變成綠色.

3黑色

如果出現大便黑如馬路上的柏油色,又稱柏油樣便,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出血大便.它包括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竇炎、胃黏膜脫垂、肝硬化十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但是,食過多的肉類、動物血、肝臟、菠菜,口服鐵劑、鉍劑、活性碳等,糞便也可呈黑色,應加以區別.

4淡紅色

像洗肉水樣大便,這種大便最多見於夏季因食了某些被嗜鹽菌汙染的醃製品.常見的有沙門菌感染引起的腹瀉.

5鮮紅色

常見於下消化道出血.外層粘有鮮血,量少,並伴有劇痛,便後疼痛消失,是為肛裂;若血色鮮紅,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塊,附在糞便外層,與糞便不相混,可用水將血液或血塊衝走的,有內痔出血的可能.痔出血的另一個特點是,常在便後滴出或射出少量鮮血,稍後自行停止;若血色鮮紅並與糞便混在一起,提示可能為腸息肉或直腸癌、結腸癌所至,直腸癌的血便中常混有糜爛組織.結腸癌的血便特點為鮮血,量少,伴有大量黏液或膿液.

6暗紅色

因血液的糞便均勻地混合呈暗紅色,又稱為果醬色.常見於阿米巴痢疾,結腸息肉和結腸腫瘤.此外,某些特殊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癲、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由於凝血機制障礙,亦可導致便血,這種便血一般呈暗紅色,有時也呈鮮紅色,且常伴有皮膚或其他器官出血現象.另一種情況是正常人進食過量的咖啡、巧克力、可可、櫻桃、桑果等也可出現暗紅色的大便.

送福利

無錫嘉仕恆信醫院無痛胃部疾病檢查活動火熱進行中,"C14呼氣檢測"、 "奧林巴斯Olympus無痛胃鏡"等多種檢查套餐傾情奉獻,網上預約檢查費享50元減免優惠.點擊下方領取卡券,即可參與!  

                     

相關焦點

  • 排便時,大便顏色有這4個變化,反映身體出現異常了,需留心
    比如大便顏色有變化,特別是以下四種情況出現,很可能就是癌變發出的信號:1、大便顏色發黑人大便的顏色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食物攝入的影響。如果近期吃下了大量動物血食物,它們在體內遊走的過程中,會發生反應與硫化物結合,導致黑便出現。
  • 體內有癌,大便告知,大便出現四種異常,需及時排查三種癌症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們常常告訴患者,在衝馬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因為當癌症來臨的時候,大便往往會出現異常,甚至會告知你,對於有些異常的信號,則一定不能忽視。
  • 大便出現這種顏色的時候 就應該警惕了
    易科軍指出,像小豐這樣能仔細觀察自己大便來關注自己身體健康的人不多,很多人不知道在醫療界大便素有「健康晴雨表」之稱,通過觀察大便的形狀、顏色等,就能初步判斷身體是否健康。正常情況下,大便顏色應該以黃褐色為主,如果近期大便突然有以下幾種異常顏色,當心就是疾病來報導的信號:1、大便呈紅色、有血液混合大便突然出現紅色,首先要排除飲食原因影響,比如一次性攝入了過多紅心火龍果、甜菜根等食物,食物中的天然色素就會與殘渣混合,從而改變大便顏色。
  • 嬰兒大便顏色異常怎麼辦?|奶粉智庫
    粉哥導讀:寶寶吃喝拉撒都非常重要,大便性狀,顏色等都糾結著寶爸寶媽的心,如何看待大便顏色異常?如何應對?
  • 新生兒大便顏色常識
    5、母乳餵養寶寶的解便次數很彈性,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一天2~5次,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的寶寶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 6、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正常顏色為土黃色。2、寶寶大便顏色發亮如果寶寶大便的顏色發亮,則說明寶寶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黏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3、寶寶大便呈綠色如果寶寶大便是綠色的,並且便便的量不多、黏液多,屬飢餓性腹瀉。
  • 大便出現這些顏色和形狀,暗示健康出現異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當你好幾天便秘終於有一天想大便了,結束後衝水的時候嚇了一跳,怎麼自己的大便顏色是綠色的?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吃了什麼壞東西了?或者自己身體出了什麼毛病了。一般來講,健康人的糞便形狀各異,顏色應是褐色或者啡色的,因為人體正常排洩的糞便中含有「膽紅素」,這是人體代謝的產物,是人體的紅血球分解而成的一種化合物,由於其有一定的色素特點,所以如果糞便顏色發生改變,則可能預示著健康出現了問題,比如綠色大便可能是身體給自己發出的警惕信號!
  • 大便顏色淺黃 大便顏色淺黃髮白是怎麼回事
    大便顏色淺黃雖然新生兒吃的僅有母乳和配方奶,但排出來的大便卻有很多種。寶寶大便的質地和顏色天天都會改變,讓爸媽很擔心,以下是大便的一些狀態:粘稠、黑色或深綠,胎便:新生兒第一次排出的大便。顆粒狀,黃綠色或棕色,過渡期的大便,出生後3、4天。
  • 大便出現3種異常,不論男女,快去查腸鏡
    如果能警惕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抓住蛛絲馬跡,及早進行就診檢查,一般就能獲得比較好的治療,達到根治腫瘤的目的。 發現結直腸癌的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觀察大便,但生活中,很多人並沒有養成觀察大便的習慣,往往就錯過了發現結直腸癌的最好機會。那麼,平時生活中,結直腸癌來「敲門」我們都有哪些症狀呢?具體觀察大便從哪些重點觀察呢?
  • 大便顏色異常,可能暗示體內「有病」?一文教你自測
    殊不知,大便排出體外時,還留給了你最後的「禮物」,通過觀察大便形態、顏色等,可初步判斷身體內存在的問題!就如開頭所說,大便就是食物消化後所剩餘的殘渣,在消化功能健全的情況下,大便應該是成形、軟硬度適中的狀態,而顏色則多時以黃褐色、金黃色等為主!
  • 肝若長了癌,大便會變色?大便顏色若不對勁,可能是肝在向你求救
    不過,無法通過疼痛感察覺,這並不代表人們一定察覺不了,肝臟出現問題,其實大便會偷偷的「告訴」你,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大便出現異常表現時,要格外注意肝部的情況了。肝臟出現問題,大便會出現什麼樣的異常?每天排大便後,先不要衝下去,要先看一眼大便的顏色。
  • 胃癌來臨,大便先知?排便時出現1個異常變化,或是胃裡有癌細胞
    其實這跟大便的「出生」過程有關係,因為大家吃進去的食物,都是需要經過胃,等到食物被自己的胃先消化了一遍,才會進入到腸道中進行二次吸收,從這個角度來看,大便的形狀、顏色,都會跟自己的腸胃有密切的關係,癌細胞都是比較「狡猾」的生物,在早期患者很難發現
  • 為何出現橙色大便?--大便顏色分析
    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可表明一個人的消化健康狀況。而橙色大便可能與飲食攝入有關。
  • 大便顏色有變化,若有這四種情況出現,或是癌變發出的信號!
    比如大便顏色有變化,特別是以下四種情況出現,很可能就是癌變發出的信號:1、大便顏色發黑人大便的顏色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食物攝入的影響。如果近期吃下了大量動物血食物,它們在體內遊走的過程中,會發生反應與硫化物結合,導致黑便出現。
  • 大便有這幾個特徵,說明你的腸道很健康,恭喜你
    2、大便顏色正常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大便顏色主要是以黃色、褐色等為主。受到食物色素的影響,大便短時間內會發生改變,但隨著食物殘渣完全排出後,大便顏色也會恢復至正常狀態。而相反的,如果近期大便都出現出了黑色,那就是身體異常的信號;大便發黑是典型的消化道出血症狀,受癌腫影響易導致腸道內出血,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又會迅速和食物殘渣中的硫化鐵結合,從而導致大便呈現出柏油樣狀態。
  • 「健康的」大便是怎樣的?7個標準供參考,若均滿足,身體還不錯
    拉大便是每天需做的事,想要了解身體是否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是觀測排出來的大便。根據大便顏色形狀和味道,能大致了解體內狀況,健康的大便需滿足7點,看看你的大便是否達標。健康大便需滿足哪幾點?2、大便顏色正常情況下糞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大便顏色深,呈現血便或黑色,說明胃腸道出血,這常見於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癌、痔瘡和腸息肉等。大便顏色淺,就如同陶土色一般,常見於膽道堵塞,如膽結石、胰腺癌和膽管癌。
  • 男人過了40歲,身體若有這6個症狀,需警惕,或是疾病來臨的信號
    特別是同時伴隨尿得多、口渴、乏力等症狀出現時,往往和血糖升高有關係,需積極進行檢查; 5、大便出現了異常:中老年是慢性腸道疾病的高發階段,特別是腸癌病發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
  • 新生兒大便常見的異常現象
    如果小兒是用母乳餵養的,則大便呈金黃色、稀糊狀;如果小兒是完全奶粉餵養的,則大便呈淡黃色、常常較幹可堆起來;混合餵養者則大便性狀介於以上兩者之間。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不定,一般為2-5次,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要多一些,有的新生兒每次換尿布時尿布上都有大便,如果大便較均勻、水分不多、不含粘液或者偶爾帶有少許奶塊,這都是正常現象。
  • 身上出現這5個異常信號,要警惕癌症「找上門」,別忽視
    其實,癌症也並非是毫無蹤跡可查,若近期有以下五個表現,就應警惕是癌細胞在體內作祟: 1、消瘦別忽視 2、糞便有異常 如果是大便顏色出現了改變,比如呈現出和「黑色柏油樣」,
  • 排便時,3樣大便需要重視
    而最終剩餘的殘渣和廢物則是停留在結直腸內,當大便積存夠多時,神經就會接收信號反饋給大腦,便意因此到來。但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並不會當天就完全吸收,其整個消化過程約是1-3天左右。所以,從科學角度來說,成年人每周維持3次以上的大便,就屬於正常過程。
  • 大便看健康:大便顏色不同,暗示不同的疾病,早發現早調理
    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大便就是身體代謝的廢物,對機體沒有任何益處。但殊不知,在醫療界大便素有「健康晴雨表」之稱,通過觀察大便的形狀、顏色等,就能初步判斷身體是否健康!正常情況下,大便顏色應該以黃褐色為主,如果近期大便突然有以下幾種異常顏色,當心就是疾病來報導的信號:1、大便呈紅色、有血液混合大便突然出現紅色,首先要排除飲食原因影響,比如一次性攝入了過多紅心火龍果、甜菜根等食物,食物中的天然色素就會與殘渣混合,從而改變大便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