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剛好》:一本拒絕傳遞價值觀的閒書,裡面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2020-12-22 蔥蔥談娛樂

我想25年前,孤身一人來京闖蕩的郭德綱一定沒想到,相聲會發展成今天這樣人盡皆知,他的德雲社能受到全國乃至國外的很多人喜愛吧。

1995年的時候,郭德綱從天津到北京尋求發展,可是,當時的相聲行業實在是不景氣,而且北京也是人才濟濟,初到北京的郭德綱沒有什麼名氣,就只能在北京茶館裡說相聲勉強餬口。

儘管在小劇場裡說相聲,但是郭德綱為人處世挺有其頭腦的,於是結識了很多的相聲同行,當時不得意的相聲演員們就互相的抱團取暖,成立了「北京相聲大會」,這個組織不是正式的相聲社團,工資也不是有著基本工資,工資是按演出次數給,演員不固定,俗稱走穴演出,這就是德雲社的雛形、

而郭德綱也是在這裡認識了偶爾來演出的于謙,不過相較於郭德綱只能暫時的勉強餬口,當時的于謙有著正式團體的單位,有著基本工資,當時過來演出也是應朋友邀請。但是,郭德綱與于謙在節目組的安排下一起搭檔演出,郭德綱意外地發現這個搭檔和自己很有默契。

2003年,德雲社正式擁有自己的招牌,官方說法是德雲社成立是在1995年,但是有這塊牌子是在2003年,這一年,郭德綱相聲還是不溫不火,但是卻發生了一件他人生中的大事,就是娶了京劇大鼓演員王惠,也不知道是不是王惠旺夫,從此郭德綱的相聲道路是越走越順。

2004年,德雲社擁有了固定的人群,收入也較為穩定,郭德綱這時才敢開口邀請于謙加入德雲社。後來經于謙搭線,郭德綱拜入北京相聲大師侯耀文的門下,一時間郭德綱漸漸的有了名氣。

在11月27日的時候,德雲社舉辦了傳統相聲瀕臨失傳曲目專場,演出的當天,200人的小會場,黑壓壓地坐滿了人,甚至於後來的觀眾因為找不到坐的地方,就坐在舞臺的兩側。

黑市上出現了德雲社的假票,郭德綱卻露出了笑容,因為這是德雲社火了,看著這熱鬧的場景,他想起了自己三次進京的坎坷,眼眶漸漸溼潤了。

2005年的時候,郭德綱被多個電視臺邀請說相聲,自己也有了很大的名氣,當時更是被北京電視臺不停的播放他的相聲,一時之間郭德綱名氣大燥。

早期的時候,郭德綱的相聲為了娛樂大眾,卻是有比較「俗」的地方,06年的時候,以姜昆等老牌相聲藝術家提出了抵制庸俗、低俗、媚俗成分,即「反三俗」,而這次的反三俗可以說矛頭直指郭德綱。

但是,郭德綱豈是老實的主?在08年的時候,郭德綱把那些反三俗的言論都編成相聲中的包袱,並在他的相聲劇場中說出相聲節目《我要反三俗》,用反諷刺的手法來回應姜昆之前的言論,這也是郭德綱和姜昆結下梁子的起因。

而郭德綱因為跟「三俗」有些關係,也因為相聲《我要反三俗》獲得了不少人的關注。

這也正式讓德雲社在北京相聲圈中有了一定的名氣和關注。

回顧郭德綱相聲生涯40年,可以說是人生坎坷、磨難頗多。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家徒四壁慘遭結髮妻子拋棄,而後又因為身邊人的支持和鼓勵步履蹣跚地走到了今天這堪稱輝煌的位置,這些無疑跟郭德綱懂得人情世故是分不開的。

郭德綱今時今日的地位,成績,無疑是讓人羨慕,嫉妒的。

他是個文化人,藝術家,他的相聲文化必定是下了苦功夫學過來的,他能出口成章,古語,經典詞句章口就來,這不是光看書就可以背下來的,還要去理解這背後的意思。

郭德綱值得讓他的徒弟敬重,值得我們尊重,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就像是郭德綱在他的寫的《過得剛好》一書中說到:我在私下裡,是一個特別無趣甚至說乏味的人,不會抽菸,不喝酒,當然了也不燙頭。

這本書中記錄著郭德綱的人生故事以及40餘年的事業感悟,原本他給書起的名字是《人在江湖》,後來編輯建議說《過得剛好》這書名更好些。

郭德綱也覺得這書名也符合這些年的經歷:

老郭十分慶幸,他一直在做著他喜歡甚至熱愛的事情,對於現在的生活,郭德綱很滿意,就像我們看到的書名一樣,過得剛好、

《過得剛好》雖然名義上是老郭的自傳,但是這本書更像是一部記錄著老郭心酸坎坷的奮鬥史。如同老郭所說的:人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心境和心態。

甚至於你可以把這本書當作是老郭的相聲一樣看待,因為書裡的文章如老郭在臺上說相聲一樣,幽默風趣,智慧非凡。

老郭在書中有這麼一段話是對這本書的自評:「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滿足你們對我合理的好奇心的同時,還能存在一點點其他的價值。「

並且還自嘲地表示:這是一本拒絕傳遞價值觀的閒書。

一如既往的郭德綱式幽默!

在《過得剛好》一書中,有著郭德綱自己「三進北京」的辛酸經歷,也有,得恩師侯耀文賞識拜入其門下的故事,跟忘年交張文順如何結識到創辦德雲社的故事,還有著跟老搭檔于謙之間發生的一些趣事。

文中不乏有對已故之人的緬懷,對過往坎坷經歷的感慨,在那些看似輕描淡寫的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辛酸。

郭德綱8歲開始學藝,如今擁有上億的資產,雖然學歷只有初中,但是卻是文化底蘊深厚,書中記錄著郭德綱曾走過的坑,這也許可以讓我們避免或者少走;書中他的為人處世,或許可以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加的順暢呢?

假如你對現在的人生感到些許迷茫,些許挫折與困難。

我覺得這本書很值得你仔細地品讀一番。

相關焦點

  • 郭德綱自傳《過得剛好》:人生最困難的生活狀態是,一切都剛剛好
    可就像郭德綱在他出的一本名為《過得剛好》的書中所言一樣:「我在私底下是一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不抽菸、不喝酒,當然也不燙頭。」這本書裡收錄了郭德綱記錄人生經歷、心路歷程的文章,原本他起名為《人在江湖》,可後來編輯建議換了一個書名《過得剛好》。
  • 郭德綱《過得剛好》一書出版,揭了誰的傷疤?
    名人都寫書,有的是閒得慌,寫了是讓粉絲深入了解自己;有的是缺銀子,想將名氣變成鐮刀割一茬麥子;有人是水到渠成,有了文字積累,又遇到了出版機會,兩美並一美,書就到了讀者手中。郭德綱出過不少書,其中《過得剛好》一書是情感最複雜、故事最深入、也是戾氣最重的書。一般名人出書皆滿紙感恩、堅持、夢想等字眼,而郭德綱在《過得剛好》這本書中所寫則寫到了一些得罪人的事,揭了一些人的傷疤,先舉個例子:
  •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北漂生活,如今《過得剛好》
    從無名之輩到相聲皇帝:47歲郭德綱北漂生活,如今《過得剛好》你可能沒聽過郭德綱的相聲,但你肯定聽說過「抽菸、喝酒、燙頭」梗。以前總覺得他說的相聲是逗人開心,歡歡鬧鬧,讓人覺得日子過得剛好。每日果腹的是幾捆大蔥和煮成糊狀的麵條,吃完了也不敢大白天出門補貨,因為門外就是破口大罵的房東,而他還得拖下個月的房費。可謂落魄至極。但往後的數年,郭德綱幹成了三件大事,讓他逐漸在北京站穩了腳跟。
  • 《What if》:一本閒得蛋疼卻又非常有趣、有料的好書
    但直到我長大到高中,卻都不曾摸過真正的傘。因為我們那裡是北方,乾旱,雨水少,風大,傘基本上沒鳥用,大家都穿雨衣,所以我也就沒有了親自實踐的機會。但在鐵軌上尿尿會不會被電著小雞雞這樣的事,我是的確擔憂過的。那時候去放驢,驢放出去不用管,我們一幫小孩就在鐵軌上用鐵絲讓火車輪壓刀片玩,有天,帶頭的奎奎建議我們排成一隊往鐵軌上尿尿。
  • 過得剛好:郭德綱的相聲江湖
    翻完了郭德綱的《過得剛好》,書名諧音他的名字,郭德綱。過得剛好,郭德綱好。這本書,無意之間翻到的,此書的編輯寫的一篇廣告,吸引了我。很多人留言,說他寫得不好,不像是書評,甚至讓他寫寫自己的勵志故事,覺得蠻有意思,就找來了這本書。這本書,很多文章,其實是郭德綱自己寫的,不同時間的文章的集合,有的甚至是微博文字。翻完,對於相聲世界,有了更直觀地理解。郭德綱在此書中說,他三進北京,委實不容易。
  • 「閒聽落花」的小說集:擅長寫古代言情,最喜歡最後一本
    「閒聽落花」的小說集:擅長寫古代言情,最喜歡最後一本hello,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給諸位小可愛推書了,今天要強推「閒聽落花」的小說集:擅長寫古代言情,最喜歡最後一本!最近還在鬧書荒的小可愛們還等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喜歡的就關注吧。
  • 心閒,閒適,看閒書。
    枕邊有書,睡前必翻上幾頁,不如此,夢就不踏實,倘有新書在等著,那個夜晚,就多了個盼頭。 古人曾述閒適之境:『閒暇時,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讀之,則心神超逸,鬚眉開張』。 身閒墨香,心遊天地,別是幽趣。
  • 止庵《沽酌集》:一本「讀書的書」
    止庵的《沽酌集》就是一本「關於書的書」,是一本「讀書的書」,但是它不是書評或者書介,就是讀書的一些感想。裡面收錄的五十四篇文章大多與書有關,或是書人書事,或是書評隨想。書中有對周氏兄弟、張愛玲、廢名、錢穆等現代文學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評與考據,也有對日、法、俄等外國文學、歷史、藝術作品的賞讀,同時也有相當篇幅的文章是作者買書、讀書、寫書、編書的心得。
  • 坦白來說,書只要有一本就夠了
    《陽》是「百鬼夜行」的番外篇,長篇裡的配角人物在《陽》裡成了主角,道出他們的過往。我是在沒有讀過長篇的情況下首先讀到《陽》的,但當時卻瞬間進入到故事裡,被那些悽美怪異的描寫吸引,雖然只能模糊理解故事架構,閱讀卻毫無阻礙、無法停止。《陽》裡面,我最喜歡《青行燈》《青鷺火》兩篇。今天是忌日。亡妻的忌日。我的妻子在大正十五年十月十四日過世了。婚姻生活不到兩年,很短暫。我們沒有孩子。
  • 凡夫俗子讀國學之論語篇——《論語》是一本越讀越厚的書
    文/王行健寫了三天的文章回過頭來看有了新的發現。一切創作都來源於「靈感」,而一切「靈感」都是過往積澱接受感官刺激後的反應。從我記事開始,老爸的床頭就沒斷過書。所以我雖學業不精(數理化對我猶如天書),可看「閒書」的興趣卻一直伴著我,閒的時候就想看看書或者一些影像資料之類。於是,閱讀量加上經歷與思考就有了這些關於《論語》的釋讀與感悟。《論語》成篇一定不是隨意的,不管輯《論語》的人是誰或者誰們,他或他們都一定是真正理解了夫子思想的精髓!
  • 《飢餓藝術家》:老莊哲學繁衍的嬉笑怒罵,交織荒誕怪誕的美之花
    作為卡夫卡在生命後半段裡寫的作品,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飢餓藝術家》,相較於他的其他作品來說,不是一篇典型的卡夫卡文章。它寓言般的敘事、簡明連貫的情節、難得的幽默筆觸,顯現出一種對著荒誕詭譎,縱情嬉笑怒罵之態。
  • 《沽酌集》出新版 止庵:讀閒書之道,首先在於挑選
    作者坦言:「以讀書之作論,大概我以往寫的書中以這本為自己最滿意,且涉及不少別處沒談過的,如歷史、思想,乃至飲食、服裝、日常生活等。每讀一書,必確實有些一己心得,才肯寫為文章。 」
  • 《兩隻狗的生活意見》又來蘇州,嬉笑怒罵裡皆是人生
    《兩隻狗的生活意見》是一出荒誕喜劇。作為喜劇,它幾乎每分鐘都有笑點;作為荒誕作品,它調侃中不失辛辣。《兩隻狗的生活意見》不是一部讓人笑過就忘記的作品。「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無論是人還是狗,都在這樣慢慢老去,但理想始終鮮活如初。
  • 《過得剛好》最辛辣10句話,暗藏處世之道,直戳40歲中年男人的心
    他親自寫了一本自傳《過得剛好》,裡面記敘了郭德綱由一名無名小輩成長為一名文藝界大咖的成長經歷。給大家分享《過得剛好》裡最辛辣的10句話,裡面暗藏處世之道,直戳40歲中年男人的心。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釣魚船。2.人與人之間要想詆毀對方最好的辦法是從道德方面進攻。3.人是不會變化的,無非就是朝代不一樣,年代不一樣。都看開了,也就這點兒事。別跟自個兒較真兒。4.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 李敖:活著,就得有料
    我覺得人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就是可以訓練自己的大腦,在大腦裡面裝東西,使大腦有思考的能力,使談吐有高度、有水平,這才是高明的人,否則的話,只是漂亮的動物。所以我在我的節目裡面苦口婆心地一再宣傳,要使我們的大腦能夠起飛。
  • 媽媽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小時候,她不厭其煩地給我們重複念著同一本故事書,公主、勇士、怪物、超人......長大了,我們卻在經常選擇性遺漏她「嘮叨」的微信。母愛是天生的,但沒有誰天生就會做媽媽,從不諳世事的少女,到無所不能的母親,媽媽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
  • 《DK幼兒玩具圖畫書——堵車了!》這是一本,小男孩都喜歡的書!
    最近,我們入手了一本英國DK公司出版的《DK幼兒玩具圖畫書——堵車了!》。這本書真是太棒了,深得孩子的心,可玩、可閱讀,還可以教會寶寶耐心等待的品格。封面相信經常買童書的寶媽都聽說過DK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集團企鵝蘭登書屋旗下的子公司,所出版的科普、百科、生活等圖書暢銷全球。DK圖書以信息豐富以及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設計聞名全球,是公認的出版屆美學標杆。《堵車了!》
  • 中式美學,最妙一個「閒」字
    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勝,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飲酒,閒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人生的樂趣,生活的美學,大多是在閒的狀態下實現的。閒情滋養情趣,而情趣之深淺,可知一個人是否懂得生活。在傳統文化裡,正業都是耕田讀書,功名利祿,為了賺錢蠅營狗苟,忙忙碌碌。
  • 文章頻道 - 2020日曆盤點:26款最美日曆書,挑得眼花繚亂!
    全網搜集最具特色的2020日曆書。信息來源於各品牌官方微信,點擊日曆名即可查看有沒有發現,日曆書上市的時間越來越早了?本應是年末的狂歡,今年各大日曆書卻在上半年剛過就陸續上市,仿佛在說:「2019也就這樣了,不如期待一下202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