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本是古代中國特色菜,如今為何成為了日本料理的代表?

2021-01-10 一個人談歷史啊

一提起日本料理,每個人都會立刻想到:壽司、鐵板、天婦羅、刺身、鰻魚、壽喜鍋。特別是這個刺身,已經成為日本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道菜。

日本自詡為「全能食魚國」,吃魚肉就是國粹,蒸煮燉炸等各種吃法中又最喜歡吃刺身,在招待外國客人時也以刺身為最高禮儀。可以說,刺身並非日本本土的美食,而是我國流傳千年的一道傳統菜——魚。

早在原始居民在河邊和海邊定居之後,人類就有了吃魚的歷史。常言道:「魚鳥牛羊,最鮮為魚」,保持最原始鮮味的吃法就是刺身。

刺身,也就是生魚片,在我國古代又被記為魚膾、魚膾或魚肉。

我們國家關於吃生魚片的最早的文字記錄,可追溯到《詩經·小雅·六月》:「吉甫燕喜,多受福。來來去去的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大魚大肉。侯誰來了?《張仲孝友》,這是《膾鯉》即生鯉魚片。《論語》、《春秋》、《孟子》等書中都有關於「魚」的記載。

魚生源於唐代傳入日本。」最早關於日本吃魚的記載,是在公元7世紀,是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最大的唐代。在「刺」字出現之前,日文的「切片」用漢字「切片」表示所有生切片,並沿用其在漢語中的意思。」

為何魚生到日本便會迅速走紅?必須從兩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日本屬於島國,國土多山林,又四面環海,且屬溫熱洋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人們常說,「幸運在山」,「幸運在海」,我們口中所說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他們發現,在山裡捕魚比在海裡捕魚來得更快、更多,魚很快就成為日本人餐桌上的主要肉食。

另外,日本人食用的魚類為海水魚,其攜帶的寄生蟲大多不能正常寄生於人體內,後來隨著冷凍技術和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這種寄生蟲的危險性又進一步降低,所以日本人吃生魚片顧忌不大。而且寄生蟲,也是我國明清魚生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一個重要原因。

明朝,人工養魚的數量開始增加,魚餌所用的人畜糞便多,因而寄生蟲汙染的情況時有發生;清代人口為歷代以來最多,人類活動範圍廣泛,使野生魚類與人畜糞便接觸的機會大,寄生蟲感染率也高。高寄生蟲風險的魚生因此退出中國飲食主流。

公元7世紀,日本天武天皇發布了歷史上第一條「食肉禁令」,規定:「自今及亦四月朔後,凡九月三十日前,莫食牛、馬、犬、猿(猴)、雞等肉,除禁例外,若有違者罪之,亦不得食。」此後,許多統治者也頒布了這條禁令,並加以補充。食肉禁令的產生是日本社會生活、文化和政治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社會生活因素

早先的「禁食令」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農業生產。例如,《天武天皇令》中明確規定,禁食四至九月份為禁食期,禁食對象僅限於牛、馬、犬、猿(猴)、雞,可耕地馱運牛馬,雞狗可隨時看地,豬、鹿等肉品也可全年食用。事實上,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不違農時,谷不勝食也;數魚不勝食也,魚不勝食也;斧頭不勝器也,山不勝木也」。

二、文化原因

公元5世紀左右傳入日本的佛教,很快就被各階層人士所接受。並且佛教提倡生者平等,殺生是罪,所以在後來的「食禁令」中,禁食的範圍越來越廣,對象越來越多。例如在《續日本紀》中也有關於保護豬的記載:「及買畿內民私養之豬,置之山野令遂命。」

三、政治原因

《禁食令》表面上是為了保護農業生產,宣傳佛教,維護民生,實質上是逃避不了統治階級維護社會秩序,鞏固統治的根本目的。所以,隨著「肉食禁令」的加強,來自深海的魚便承擔了日本人對肉類的需求,並最終成為了一種主流飲食文化。

生魚片起源於中國,這一事實得到學者們的普遍認同,並在東渡後傳至日本,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這並不是我們國家對傳統文化的輕視,而是它有自己比較適合發展的土壤。

魚生文化傳到了日本並得以傳承,這就像我們笑稱為「樂器之王」的嗩吶,其實是從波斯傳到中國,最後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現象之所以出現,不是由於各國對傳統文化的漠視,而是由於文化自身的發展,是文化和文化之間深層互補的結果。

當今全球化背景下,我們所要做的,不僅是重視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是要培育和鞏固跨文化性格,倡導新的文化發展觀,建立一種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從不同的文化中尋找共同點,把不同的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新近形成的融合文化下共同解決問題,尋求發展」。作家:蓬山遠校訂/編輯:莉莉絲

相關焦點

  • 「生魚片」本是古代中國特色菜,如今為何成為了日本料理的代表
    刺身,即生魚片,在我國古代又記為魚膾,膾或鱠。 我國最早的關於吃生魚片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詩經 小雅 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這其中「膾鯉」即生鯉魚片。後來春秋《論語》、戰國《孟子》都有過關於「膾」的記載。
  • 日本的生魚片其實源自於中國
    日本料理中的生魚片,吃法主要有兩類:一、刺身,即純魚片,用快刀將魚肉切成片狀;二、壽司,用切好的魚片半裹小團米飯。日本料理文化的名氣日盛,生魚片就成了日料的名片之一。很多人從而覺得生魚片就是日本的原創,其實不是的,生魚片最開始起源於中國唐朝!▍生魚片起源於中國唐朝我國食用生魚片的歷史,源遠流長。往上溯可至周朝,往下延及於當代。
  • 日本生魚片很有名,但是中國生魚片並不陌生
    很多人都不知道生魚片是怎麼吃的,古代中國有吃生魚的習慣,也叫「膾」,在唐代,國力空前,當萬國來到賀時,生魚的食用方法逐漸向日本傳播,經過食品原料展的改進和擴大,成為的聞名世界。有記載的刺身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從春秋時期開始,中國的人們就嘗試過生魚片的味道,此時,王公貴族和傭人都可以嘗到生魚片。吃生魚片的傳統在唐代得到了發揚,到了明代逐漸衰落,到清末從中華民族的主流飲食文化中消失了。在中國生魚片最繁榮的唐代,生魚片被傳給喜歡學習大唐文化的日本。
  • 生魚片,源自中國.
    提起生魚片,首先浮現在人們腦海裡的恐怕是「刺身」[(さしみ/Sashimi,沙西米]吧。如今的「刺身」,儼然已經成為當代日本料理的代表性食物。已很少有人知道,「刺身」竟起源於中國,而且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飲食方式之一。生魚片在古代中國屬於「膾」[kuài]的一種。
  • 日本飲食很清淡?那只是表象,這些料理最適合中國胃
    導讀:日本飲食很清淡?那只是表象,這些料理最適合中國胃文|吃不胖仙女各位看官大家好,歡迎閱讀由吃不胖仙女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日本飲食很清淡?那只是表象,這些料理最適合中國胃!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日本在發達國家是一個異類國家。
  • 美食 地球人都吃生魚片!
  • 日本生魚片的「魚四季」
    日本料理很看重季節性,他們認為符合當季時令才能感受這個時間最特別的滋味。最明顯就是吃生魚片是非常講究的,不同季節食用不同魚類,成為了日本人的最大美食追求,今天阿杏就來科普一下日本的「魚四季」!日本是四面環海的島國,因此魚類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不可或缺以及取之不盡的食材。
  • 刺身 ≠ 生魚片?日本料理何止壽司拉麵?一份日料菜單上,除了刺身和壽司,還包含多少種菜式?
    據說目前想見識一套規制完整的,只能到京都一家四百年的老店去了……本膳料理:鎌倉至室町時代,由幕府將軍和武士階層發起,重視君臣禮法的上流社會料理,如今只出現在極少數的大型婚喪節慶祭奠上。懷石料理:始於禪院茶道,因強調食材時令性而備顯清(成)貴(本),後世又融合了部分會席料理和西餐元素,逐漸脫離了單純的茶道,成為當代日本最顯格調的奢侈品式料理。
  • 古代吃魚趣談:為何唐朝老百姓不能吃鯉魚?日料生魚竟誕生於盛唐
    古代人們喜歡吃烤魚,就是將魚放在石板上,或者放在火上直接烤,並逐漸成為人們所喜歡的一種美食。魚類食物逐漸發展,使人們在飲食方面出現多樣化。根據出土的一些文物表明,殷商時代人們就比較喜歡吃魚,在相關器皿上也雕刻有「魚」的早期文字。《詩經》也記載了二十幾種魚類,也將這些魚類的名字、特點和使用方法進行詳細的記載。
  • 為什麼日本人愛吃生魚片,尤其是秋刀魚
    然而在世界各地,依然有很多人熱衷於生食,尤其是生魚片,而日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日本人喜愛生魚片,並非是心甘情願,而是迫於無奈。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西緣,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高達1000餘次,基本上平均一天三四次。
  • 為什麼日本人要吃生魚片,魚肉煮熟吃難道不香嗎?
    而這其中,日本料理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日本料理四個字,在很多人眼裡,便代表著壽司、生魚片和清酒。壽司看起來就是飯糰,很好吃,也最容易被國人所接受;清酒相比較於中國的白酒和很早就進入中國的啤酒、紅酒以及其他洋酒來說,雖然味道和口感有些怪,但喝著喝著也能習慣。唯有生魚片,因為是生食,對於幾千年來只吃熟食的中國人來說,還是有著一定的接受難度的。
  • 日本生魚片世界有名,但中國魚生也並非寂寂無名
    隨著日料的普及,大多數人對日本生魚片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生魚片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國古時就有吃魚生的習慣,那時還叫做「膾」,到了唐朝,國力空前,萬國來賀,魚生的吃法也就逐漸傳到了日本,經過改良和對食材的拓展,成為今天聞名世界的刺身。
  • 盤點日本料理之下酒菜
    枝豆在中國也叫毛豆。在日本的居酒屋,是不可缺少的下酒菜。日本男人愛喝酒,超市裡也經常賣已經鹽煮過的枝豆。就像中國男人喝酒時候,習慣來一盤花生豆一樣。枝豆一下就能端上桌,和啤酒又對味,又能大家一起吃,真是非常棒的下酒菜。日本在文化上同屬泛中華文化圈之內。不可避免的,這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和酒文化也傳承自中國。
  • 生魚片也可以這麼擺?把擺盤玩出了新高度!
    如今的「刺身」與「壽司」一道,儼然已經成為當代日本料理的代表性食物,這幾乎令人忘記了,生魚片曾經也是中國的古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生魚片在古代中國屬於「膾」的一種。所謂「膾」,按照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的解釋,「細切肉也……從肉,會聲」。
  • 全球7大「噁心」食物,日本生魚片上榜,排名第1的竟是中國的它!
    日本生魚片 日本料理以生魚片最為著名,堪稱日本料理的代表作 當日本食客吃生魚片的時候,一半被吃掉的死魚突然開始蠕動,
  • 這些神奇的日本調味料,是你成為「料理之神」的通關秘籍!
    其實,日本是個不折不扣的調料大國,據有關數據,在全日本的調料貨架上,知名大品牌和獨門秘方的各種調味料加起來有2600多種。在日本,只要想到一個菜,就會有專門的調料,只要用對了調味料,廚神級料理變得和做方便麵一樣簡單!(圖片來源:網絡)想成為日本料理專家嗎,沒關係!
  • 壽司和生魚片是兩回事!即便使用同樣的生魚片,但也是不同料理!
    只要說「Sushi」這個日語發音就能被聽懂,現在它已經是全世界有名的日本餐的代表了。在日本以外的國家,牛油果、奶酪、炸蝦等都成為材料,各國的飲食文化得到反映,壽司展現了其獨特的發展。現在,在海外的居酒屋或日本料理餐廳都能隨意品嘗到壽司了。從傳統的壽司店到迴轉壽司,甚至在便利店也有壽司了!如果您來到日本,那麼無論如何都請您品嘗一下地道的壽司。
  • 美國喜歡吃生牛排,日本喜歡吃生魚片,但都不及中國這兩種美食
    而日本國則喜歡吃生雞蛋和生魚片,他們善於製作各種生魚片料理,他們認為魚肉經過烹飪反而會失去它們自身特有的鮮嫩。日本人還喜歡用生雞蛋拌飯等,認為這才能夠體現出食物原來本真的味道。日本之所以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的雞蛋一般都經過紫外線滅菌處理,魚也是在經過審核標準的水環境中養殖的,並不是隨隨便便的魚都拿去做生魚片。
  • 日本料理,吃法還真的很有講究,看了之後你也可以在朋友面前顯擺
    魚生魚生也就是所謂的一系列生魚片,生魚片在日本的料理中可謂是非常的重要,達到了無可替代的地位。日本料理生魚片非常的講究,有些品種的三文魚不能急凍,不然的話肉質就會有所損害。醬油和芥末芥末和醬油是吃生魚片的必要調料。芥末當然是日本芥末,很多人第一次吃可能會很難受,但是當你習慣了這種味道之後能增加生魚片的鮮美,更能殺菌。
  • 日本料理將取代中國美食在世界的地位?網友:別傻了,根本不可能
    經常去國外旅遊的人就知道,現在中國菜在外面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且在國外可以到處看到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中國餐館,可以看出中國美食在外國人眼裡是非常重要的,日本料理說是將取代中國美食在世界的地位?很多中國網友說道:別傻了,根本不可能。之前小妖就在網上看到一篇報導,這篇報導寫的是日本料理將成為亞洲代表菜,並取代中國美食在世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