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快餐新模式,輕社交:快餐之上,大餐之下

2021-02-28 餐飲O2O

最近一年初創or升級的一批快餐小吃逐漸變成了3種模式,而且有融合趨勢,融合點也就是機遇點。

「 爆品型 」

以品類細分或爆款產品為基礎

做高價值感爆品

魚粉王,今年4月份的新品牌,上海晶品店和長寧來福士店都非常火爆。

現熬魚湯+一整條魚+鮮米粉。

端上桌時價值感極高,一條完整的魚躺在粉上。

 

魚粉王創新的度把握的剛剛好。

魚湯是你熟悉的,粉也是你熟悉的,有歷史淵源,有源點人群。往上加一整條魚就產生了不同。

但如果它只是放一些魚片,而不是一整條魚,應該不會有現在的火爆了。所以做創新,該發力的點一定要給足,壓倒性投入,弓拉滿了,箭射的才遠。

 

還有一個做粉的是香港肥汁米蘭小鍋米線,紅了好幾年。跟風的一大堆。

米線上面基本上是DIY麻辣燙,豐儉由人。

相對於魚粉王來說,也許口味上沒那麼鮮濃,但它勝在豐富。

 

中高端食材的大眾化也造就了一批快餐品牌,尤其是外賣店。收割的是認知紅利。

 

原本只會在大餐中吃到的中高端食材,快餐裡也能吃到了。目前還處於溢價和新鮮感紅利期。這得益於供應鏈的超速發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下半年火起來的,鮑魚撈飯、花膠雞飯、豬肚雞飯等。

紅利能持續多久可能品牌方自己也不確定,所以有些在用快招模式割韭菜,野蠻發展。

這類目前仍處於紅利期的爆品型模式,長期看是有隱患的。

1.這類品牌,菜單結構大都極其簡單,去了就吃這一樣,容易膩。

2.當新鮮感逝去,產品創新大都乏力,半年也不出個新款的比比皆是,營銷更新就更不用談了。

3.容易自嗨,有少數異想天開的產品/品類創新,毫無源點人群、歷史淵源認知。

4.堂食為主的品牌,選址極其重要。

5.這類品牌往往聚焦在產品屬性,只是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更好更有新意的快餐產品」,或者是「食材/產地等方面賣點更鮮明的快餐產品」,而縱觀整個行業,這方面的競爭已是白熱化。換句話說,這些已是標配。

6.容易被抄襲模仿,品牌護城河淺。

 

「 網紅型 」

把品牌體驗變得有趣好玩

先吸引特定用戶,後忠於產品

這類品牌,消費者往往是先被這家店的有趣靈魂or好看皮囊所吸引,再被硬核產品俘獲,產生復購。北京的23坐、北27號、南京的嗨皮兒,都屬於這一類。當時的出發點是為了解決麵皮品類過於小眾的問題。所以才想反其道而行之,重點放在如何讓品牌好玩有趣,借力遊樂園文化,讓嗨皮兒渾身散發著HAPPY氣質。讓年輕人先對品牌感興趣,再被滿分的產品俘獲,最後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品牌升級後這小半年,營業額穩定提升90%+,並且依然在持續上漲。在沒有投放任何加盟廣告、展會的情況下,門店自身轉化的加盟諮詢近百人。困擾嗨皮兒多年的冬季銷量差的問題、品類認知等問題全部被解決。你很難想像一個50㎡的快餐小吃品牌,開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的抄紙巷(街邊店),周六日需要排隊30-1小時。複製到3線城市江蘇淮安的商場裡,依然生意火爆。顯而易見的剛性需求:吃飽,好吃,營養,安全,產地……這是標配,不是標籤,太多品牌都滿足了。快餐小吃除了飽腹的飯這一基礎功能外,還是消費者投資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誰說快餐小吃就不能代表審美品味,身份認同,社交需求,情感共鳴?品牌綜合體驗,上一篇文章中詳細說明過,這裡不再贅述。嗨皮兒品牌升級剛完成的時候,生意也只是正常。因為選址在街邊,自然人流非常一般。事後分析是因為抖音上適合推接地氣、具有互動感、有強烈食慾的產品。而嗨皮兒的優勢不在此,優勢在於升級後的形象風格、品牌內容、產品塑造,這些更合適用圖片流展示,且對女生吸引更大。立馬測試了小紅書,效果非常顯著。實際上推廣上沒花多少預算,只是起到一個點燃的作用。配合常規大眾點評的一些活動,就完全引爆了這店。大家可以在小紅書和大眾點評上搜索嗨皮兒,查閱用戶反饋。大餐和茶飲已經早有許多用網紅方法操作成功的品牌了。也許是因為快餐小吃的利潤較低,整體塑造不如大餐和茶飲發揮空間大,所以屬於滯後發展。2019雙十一淘寶咖啡銷量第一,網紅零售咖啡品牌,三頓半的投資人前幾天的文章裡說的。既然周六日好不容易出門的少男少女會選擇一家人氣網紅餐廳去打卡,順便解決飽腹。那麼,就一定會有年輕人產生「微打卡」的需求,不想那麼麻煩,不想吃人均100+的大餐,就想二三好友,輕鬆自在的吃個有品質的小吃,隨便點一桌,不心疼錢包,還打卡了網紅,有照可拍,何樂不為。另外,誰規定打卡一定要周六日出行?工作日如果有可以打卡的品牌在公司附近出沒,也是一次極好體驗。為什麼說是相對市場空白,你可以在點評上試著搜索一下,北上廣深、各大省會城市,人均20-50的網紅小吃品牌數量有多少?再搜搜人均100+的網紅店有多少?1.產品力是基礎,產品和服務必須要配的上硬核網紅這四個字。4.要想做長壽的硬核網紅品牌,在團隊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斷了快招加盟的念頭吧。這類品牌的人均往往高於純快餐小吃,在40-80之間,菜品數量和大餐類似。嚴格意義上說,它們不能算做快餐小吃,但難有一個準確的詞去定義。它找到了一個市場的真空區域,快餐之上大餐之下,滿足了輕社交的需求。大餐級的環境、手工產品、服務,卻是60左右的人均。年輕人們一旦想出門或是出公司去一家餐廳吃飯,一般是2人以上同行,那麼有種需求就是:快餐面子上過不去,大餐時間成本又高了些。她們要的絕不是單純的飽腹,是中高品質的就餐體驗,大餐的確能滿足,但是大餐太複雜太慢,有沒有簡單快速,又有品質,能三兩好友一起吃,能點一桌豐富而又精緻的小菜的餐飲品牌呢?40-70之內的人均,小豐富,小精緻,小舒適,小份量,多選擇。蘇小柳工作日的生意已經非常不錯,然而它雙休的生意是工作日的兩倍以上。1.品牌的整體體驗塑造需要花時間打磨,把握不當就容易跑偏。原來很多港式茶餐廳的品牌定位也是如此,也許是做的不夠極致,更像快餐,而不是「更好版本的快餐小吃」。3.也許更適合地方類區域性的小吃品牌,這塊兒我還在思考中。這類市場目前也處於比較空白的階段。還可以用之前的辦法,點評看看40-70人均的輕社交餐飲品牌,有多少?這3類模式,有逐漸在彼此融合的趨勢,可以組合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模式1提供了更高價值感的快餐爆品,更專業,更快,更具性價比。模式2提供了更懂年輕人的體驗內容,產品是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模式3則提供了大於快餐小於大餐的輕社交場景,以及產品豐富度。我個人更傾向於用2去融合1和3,用2的思路創造有趣的體驗內容,使得1和3更被年輕人喜歡,品牌自帶內容和流量,這也是我們公司操作項目的理念。除模式之外,在項目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些具備共性的信息,分享給各位。拿谷田稻香來說,很多業內人一直認為,消費者對它的認知是米飯好吃。2019年,我不這麼認為了。變著法的說自己產品好,就能天下無敵的年代一去不復返。現在已經不是一句slogan就能忽悠消費者的年代了,吃到嘴裡的才是真的。從顧客的感受和我實際的體驗中,得到的答案是穩定的價值感。現燒感,我認為對於所有的快餐小吃來說,都很重要。它給消費者的感受很立體,觸覺、視覺、聽覺都有感覺。一鍋菜,端到她面前的東西是有「火「的,她天然會有「現場感」,這盤菜就像是活的,這就是價值。你會發現,和府撈麵、小滿手工粉、丸龜制面最近全都上了現燒鍋的產品。餐飲是一個落後的行業,信息的更新程度遠不如零售快消。不要老是盯著隔壁那家店,跳出行業去看看。養生、養顏類產品研發需要緊跟快消零售的步伐,但是前提是好吃。方便麵的新品味型和銷量最高款式的味型基本反應了國人的口味變化,以此可查漏補缺。肯德基原來是純快餐的屬性,但你會越來越發現,肯德基的屬性已不僅僅是快餐的屬性了,有點傾向於弱社交的方向發展,你看它的菜單變化就明白了。
傳統的快餐的人流高峰是午餐以及晚餐時段,但現在一些快餐小吃的人流不僅僅是這樣,肯德基除了中午、晚上的高峰期,其它的時間段也有不錯的客流。這是一個市場機會,明年可能會現在1線城市出現多個類似品牌。我們最近在打造的一個全案也是這個方向,如果有投資人感興趣,可以私信聯繫我。正巧,寫到這兒的時候,看到和府撈麵公眾號推送了升級版本的燒菜坊……一個是快餐產品天然更適合零售化,另一個快餐小吃的消費頻次更高,店數更多,基數更大,更容易建立認知。堂食,餐飲人從古至今已經研究了幾個世紀,天花板擺在那裡。如果,前兩個戰場你還能做的更好,找到更牛的增長途徑,那麼可以不做零售。不是所有的品類都能挑出一個合適的產品去零售化,也不是所有餐飲零售都只能賣吃的喝的。餐飲零售絕不是把產品放在門店裡擺著賣,它需要專業的人用專業的思維來做。燒腦社群裡有一個朋友是做韓國料理的,女性顧客佔比極高,他最近用店內轉化的用戶社群開始賣韓國化妝品,每天的銷售額可以達到2000。slogan寫的再好,不如把產品製作工藝做成動態造景。用在門頭下方,讓消費者親眼看見。不要說難,成本高,成都一個茶飲品牌圓真真,店裡不過十幾平米,門頭下方都單獨做了一個簡單的手作珍珠動態造景,一直有小姐姐在那兒做珍珠。品牌定位確定好了以後,會遇到現實中的各種限制性因素。有些細枝末節的可以適當調整,但一個完整定位裡最重要的幾個部分,必須堅定,全面落實,決不能妥協。有些初創品牌,因為拿了一個好位置,就把產品線和整體品牌定位調整了,最後交學費的很可能還是你自己。有些定位,對空間體驗和品質有要求,就不能被現實降低標準,否則最後誕生的品牌,和你最初設定相差甚遠,自然也無法檢驗定位、策略的有效性。我們有些朋友,做研發的時候,顧慮加盟商的可操作性,顧慮標準化,顧慮著顧慮那,就是沒有顧慮消費者。先盡力做到超越用戶期待的好產品,再去做標準化的調整。另外,半成品,始終還是半成品,經過消費者口味認可的,是極少數。不好吃,標準化、半成品就沒有任何意義,這還是順序。產品力制勝。大部分營銷學方法論,很多時候都是從結果倒推出來的。是逆向思維,不是正向思維。因為人們總是企圖找到一個確定的、完美的、用了就一定會成功的打造品牌和商業模式的方程式。不要盲目理論自洽,不要總是拿過去的範式套新的邏輯,那永遠產生不了新物種。


-end-


餐飲O2O「重振2020」專題文章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相關焦點

  • 控疫新形勢催生快餐新模式
    疫情之下,健康理念深植人心,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發生了不少改變,人們更偏好安全的就餐環境和營養健康的菜品。市場的改變,也促使越來越多餐飲企業開始新經營模式的探索。菜品70+,真功夫推出自選小份菜新模式你會想到踏入快餐店,映入眼帘的不是套餐菜單,而是幾排整整齊齊、小巧玲瓏的菜品嗎?
  • 創客便當郎:輕概念運營韓式快餐
    此外,便當郎木質感的器皿,還營造出一種年輕、時尚、活躍的氣氛。「便當郎不同於一般的快餐店,我是想通過不同的食材與差別化的菜單配置,採用小面積賣場,把韓國這種小而靈活的經營方式平移複製到國內。同時,將招牌可視性做到最大化,利用輕概念運營模式,把堂食和外送相結合,打造出國內快餐市場的新模式。」北京尚食臻品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尚食臻品」)創始人張陸告訴記者。
  • 白天做快餐,晚上變酒吧!老鄉雞能否打破中式快餐的邊界?
    與之前老鄉雞主打快餐的門店不同,這家新店不僅賣「下午茶」,晚上還搖身一變成「酒吧」,從早10點一直開到凌晨2點,粉色系的休閒風裝修,軟包卡座設計,一改之前快餐廳的模樣。那老鄉雞此次「快餐+下午茶+酒吧」的新探索,究竟能否打破中式快餐的邊界?
  • 警惕「健康輕食」的營養陷阱,或許比快餐更容易長胖
    調節飲食是減肥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輕食」控制飲食的熱量和脂肪等物質攝入不失為一種替代方法。營養網站《Eat This, Not That!》發文指出,遺憾的是,一些快餐店開發的「健康輕食」存在明顯的營養陷阱,實際的健康收益比不上新鮮食品,甚至並不優於常規的漢堡快餐。為什麼「健康輕食」並不健康?道理很簡單,這些快餐店推出所謂的「輕食」需要給消費者與漢堡薯條一樣的滿足感。
  • 快餐文化
    而且把數量多閱讀快卻沒有營養的當代文學與快餐進行類比,引申出來「快餐文化」、「快餐文學」等新詞。快餐快餐是指由商業企業快速供應、即刻食用、價格合理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的大眾化餐飲。具有快速、方便、標準化、環保等特點。如漢堡包、盒飯、華飛四季旺酸辣粉等。又叫盒飯。港臺一帶獲譯作速食、即食等,和便當有所區別,而消費者對快餐的理解是多種多樣的,遠不止外來語原意所能包容。
  • 投資特色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哪個好
    現在的人們上班工作壓力大、時間緊,沒有時間做飯所以快餐就興盛了起來,凡是寫字樓聚集的地方都有跨餐點的存在,但是市面上既有黃燜雞這種特色中式快餐,也有肯德基、德克士等西式快餐,那麼哪一種更受歡迎呢?
  • 【餐館】快餐 漫食
    那在這開店潮之下,還有多少美國本土快餐品牌可以期待呢?那就請收下這份非專業、非廣告、基於真實體驗的特別盤點吧。Five Guys 也是美國非常有人氣的美式快餐品牌,主打便是漢堡。在不少美國媒體人的網上測評中,Five Guys 的漢堡都力壓麥當勞,Shake Shack 等品牌奪得最佳。新鮮的食材和種類豐富的配料是其一大特色。
  • 快餐的價值輪:效率驅動,風味斷後
    還有一些快餐主體,因為產品在食材或工藝價值、稀少性及外部認知層面形成了一定正向的彰顯勢能,為顧客充當了【社交貨幣】,比如鮑魚飯、龍蝦飯等,再如90年代肯德基麥當勞所代表的炸雞漢堡等風味。多數情況下,發揮社交貨幣價值的是品牌,比如號稱早餐愛馬仕的桃園眷村。
  • 輕食風的美式食物,一起和快餐Say Bye-bye
    LET'S DELI美式輕食文_穿靴子的貓 圖_陳勝吳廣城市匆忙生活節奏的代表就是你的中飯有98%可能性被一頓外賣解決,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這些快餐越來越多地充斥你的現狀。告別美式快餐你可以叫我Let's Deli▼吃慣了正兒八經的中餐,我們就為你搭配不一樣的美式風情;覺得美式食物=快餐
  • 【文化之旅】快餐車革命
    在一位大膽廚師的靈感和社交媒體的推動下,一場快餐車狂熱潮流正在席捲全球。
  • 快餐菜單如何設計?
    文/賀習耀 黃劍 快餐,是一種便捷式的餐飲經營方式。設計快餐菜單,應充分考慮快餐的經營特色,全面了解影響菜單設計的諸多因素,只有遵守快餐菜單的設計要求,把握正確的設計方法,才有可能設計出營銷能力較強的各式菜單。
  • 最強蝸牛小丑快餐訪客解析 小丑快餐訪客玩法說明
    18183首頁 最強蝸牛 最強蝸牛小丑快餐訪客解析 小丑快餐訪客玩法說明 最強蝸牛小丑快餐訪客解析 小丑快餐訪客玩法說明
  • 全球最大中式快餐巨頭進入中國!能否「攪局」中國快餐市場?
    然而就在最近,它卻悄悄把步子邁進了中國快餐市場,在雲南昆明「低調」開店。究竟熊貓快餐在中國的店有什麼不同?又能否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呢?年入203億,「永不在中國開店」的熊貓快餐進軍中國!熊貓快餐是一個近40年的老牌餐企,成立於1983年。
  • 老鄉雞進軍深圳市場,中式快餐成為熱門賽道?
    中式快餐為什麼逐漸成為熱門賽道根據美團用戶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對中式小吃快餐的偏好佔比為85%,而西式小吃快餐的偏好佔比僅為15%,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國人越來越偏好中式快餐,而中式快餐品牌們近年來也在不斷的快速擴張,老鄉雞前後進軍北京、傷害深圳等地,也正式為布局全國打響了旗號。
  • 【快餐】澳洲快餐健康排行榜出爐 Domino's披薩墊底
    ,其中最不健康的快餐品牌居然是達美樂披薩。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經常吃快餐對身體不好,但是當你吃下薯條、漢堡和披薩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這些食物到底有多不健康嗎?近日,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澳洲所有的快餐品牌在健康方面都不合格,其中最不健康的快餐品牌居然是達美樂披薩。
  • 中式快餐加盟有成功的嗎 怎麼開一家中式快餐加盟店
    作為這一行業內,深受歡迎的分支,中式快餐得到了無數食客的喜愛,擁有龐大的銷售量。那麼,中式快餐加盟有成功的嗎?怎麼開一家中式快餐加盟店?中式快餐加盟有成功的嗎目前在不少城市內,能看到中式快餐加盟店的身影,用美味、新鮮的食物,打動了無數的食客朋友。
  • 快餐也能吃出精緻感?紐約三寶之一Shake Shack成功
    事實上,這家快餐品牌也只不過是熱狗小攤起家的。在品牌創立近10年後,Shake Shack成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價21美元,開盤後即飆升至47美元。被譽為「漢堡街特斯拉」的Shake Shack是有何魔力讓消費者如此著迷?
  • 連鎖超3000家,探尋本土快餐品牌派樂漢堡的擴張秘訣
    在國內,說到快餐巨頭,人們無疑會想到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等這些舶來的「洋品牌」。多年來,眾多本土的快餐品牌爭相擠進巨頭的爭奪行列。據統計,從1998年到2020年,國內出現不下800個快餐品牌,想要在這個市場裡面分一杯羹,但最後很多都是曇花一現,淹沒在競爭的洪流中。
  • 告別模仿西式快餐,迎來「現炒"時代!誰是新中式快餐之王?
    前有西貝4月啟動全新中式快餐項目「弓長張」國民食堂,6月份宣布入股快餐品牌小女當家;後有海底撈多個快餐麵館品牌:北京「十八汆」、成都「撈派有面兒」、鄭州「佰麩私房面」、西安「新秦派麵館」相繼曝光…… 巨頭入局,讓快餐之爭變得更激烈。
  • 快餐吃多小心營養失衡 注意5點讓你吃出健康快餐
    原標題:快餐吃多小心營養失衡注意5點讓你吃出健康快餐很多人因為生活節奏快,中午的正餐就拿快餐替代了。可是,經常吃快餐壞處多多。還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吃快餐還會影響心理健康,吃得越多越鬱悶!因此,小編呼籲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適時的對快餐說「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