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某學校驚了,一名同學以全校第二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並且成為了他所在學校的焦點。原來,這名男生在高一入學的時候常常考全班倒數第一,而這次高考卻以全校第二的成績成為了一匹」黑馬「。
他的數學老師評價說:「真是殺出一匹黑馬,一開始明不見經傳的,但看著他一步步穩紮穩打上來,就覺得這個孩子會出彩,不過沒想到會這麼出彩。」
然而,手機屏幕前的網友卻不淡定了,紛紛評論:「名校實驗班倒數第一與普通學校普通班級倒數第一能一樣嗎?」、「精英班的倒數第一至少能考重點本科的成績,而不是連本科都考不進去的學渣」、」名校實驗班倒數第一已經比很多普通學校最牛都學生還要牛了「,聽起來也都十分有道理。
面對一個熱點事件,通常是百家爭鳴,會有各種各樣的觀點出現,不常看到如此一邊倒的評論,難道這個考入清華的男生真的沒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嗎?
「能上實驗班說明底子很好」,可是底子好真的就代表可以一直學習好嗎?如果僅僅是靠底子好而不思進取,以前積累的知識總會有坐吃山空那一天,還記得中學時代學過的那篇課文《傷仲永》嗎?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幾年之後逐漸變成」泯然眾人矣「。由此可見,即便是有天賦,有基礎的天才兒童,長時間不學習,沒有日積月累,也是會歸平凡的,底子好並不代表一直學習好!
高一的成績真的和高考沒有半點關係嗎?高中的三個階段,高一,高二,高三,大家都知道,百丈高樓欲平地起,沒有很夯實的地基怎麼能夠迎風不倒,沒有朝朝夕夕努力的逆流而上,怎能一朝鯉魚躍龍門,經歷高考的考驗呢?
承認別人優秀很難嗎?確實很難,承認別人優秀需要寬廣的胸襟和非凡的格局,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年的高考作文管仲拜相的故事:齊桓公逃回齊國之後,打算任命鮑叔為宰相,但是鮑叔卻拒絕理齊桓公的美意,並且向他推薦了自己的好朋友管仲,還列舉出來管仲比自己優秀的地方。承認自己實力」不行「,放棄巨大的利益,還推薦自己的朋友,這樣寬廣的胸襟自古以來有幾人擁有?
難道大家是嫉妒別人考得好?可是評論的人大多是不參加高考的人,別人考得好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仔細看了相關報導,發現是報導內容不夠全面,有些標題黨的意思,才惹得網友們紛紛吐槽。
其實,底子好是一方面,但即便是精英班的同學也不能全都考上清華北大,所以這個同學還是有很大的過人之處,比如他分享給大家的這幾個學習方法:
逆襲方法之一,把當下的事情做好。在學習成績不好的階段,往往是昨天的知識還沒有掌握牢固,今天又有很多新的東西需要學習,他會選擇把舊的知識放一放,先把新的知識點給掌握好,等空閒的時候再去吃透舊的知識點。每天都要把當下的事情做好,才不至於積累下更多的難題。
逆襲方法之二,靈活規劃自己的時間。把大目標分成小專題,通俗的說就是把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再進行細分一下,分成一個個的小專題,再明確各個小專題的完成時間,有針對的進行學習,確保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逆襲方法之三,堅持不懈,任何努力都有價值,無論在成績優異之時還是在成績倒數之時,都不能讓自己放鬆,更不能自暴自棄或驕傲自滿,從高一到高三,每個階段的學習都有它的意義,把這一切融會貫通才能經得起高考的考驗。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取得成功,收穫果實必定要經過一番耕耘,任何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都過人之處,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