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李傲華 編輯:鄭方圓
全球新冠疫苗超級競技已經從研發階段正式走向了審批、落地。
圖片來源:pexels
當地時間周一(12月14日),首批輝瑞新冠疫苗將在美國正式開始接種。川普政府的「曲率疾速行動」負責人Gustave Perna表示,周一將有145個分發站點接收疫苗,周二(15日)送達425個站點,周三(16日)送達66個站點。該疫苗於12月11日正式獲得FDA的緊急使用授權(EUA)。
Moderna的新冠疫苗也預計將於12月17日接受FDA審核。年底前,美國或將有兩款疫苗可以獲得緊急授權。
國產疫苗方面,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滅活新冠疫苗近日相繼在阿聯、巴林正式獲批。而在11月25日,國藥集團副總經理石晟怡表示,國藥集團已經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的上市申請。
從進入臨床到大規模接種不足一年時間,監管部門如何保證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國何時能迎來首款上市的新冠疫苗?美國的疫苗審評和中國有何不同?
圍繞著上述問題,12月12日,在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和商圖信息聯合主辦的COVID-19疫苗/抗體研發與產業化論壇上,時代財經專訪了FDA前疫苗評審主管(CMC)和高級評審官員、四川安可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力。
圖片來源:COVID-19疫苗/抗體研發與產業化論壇官方
緊急使用≠正式獲批
時代財經:FDA授予一款疫苗緊急使用權(EUA),一般基於哪些因素考慮?緊急使用和正式的審批有哪些不同?
餘力: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疫苗對於疫情控制有什麼好處,能給病人帶來多少利益。
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可以為急需疫苗的人員提供及時的保護。但是這種授權不等同於通過了BLA(生物製品執照申請)的上市審批,兩者還是不一樣的。
緊急使用是基於目前已有的部分臨床數據對疫苗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根據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以及疫苗的生產來處理,在正式的上市註冊審批前,對特殊的人群做一個保護。
上市註冊則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對疫苗種子,也就是生產的材料來源、生產過程進行監控和檢測,甚至疫苗最後的包裝和廣告,全部都要進行審查審批,這是一個比較耗時的過程。
已經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接下來還要提交完整的臨床數據,還有CMC質量控制的結果,才能完成上市註冊申請。
目前獲批的疫苗估計都沒有完全完成三期結果,離正式上市審批還有一段距離。這時候給予部分疫苗緊急授權,有利於疫情防控和疫苗試驗。
時代財經:在正常情況下,FDA對一款疫苗的審批要需要多長時間?
餘力:IND(新藥研究申請)至少需要一個月,完整的BLA註冊申請需要一年的時間,即使是加速審批也需要半年的時間,因為審批涉及到很多不同方面的材料,是根據統計學、病理學等幾萬份臨床數據得出來的結果。
疫苗安全如何保障
時代財經:在新冠疫苗之前,歷史上還沒有過成功的mRNA疫苗。對於mRNA等新的疫苗技術,FDA怎樣去評估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餘力:mRMA疫苗是一個部分的核酸疫苗,不是一個完整的病毒,沒有致病性,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安全性問題,除非在製作過程中受到汙染,純化處理不夠好,導致出現質量問題。
通常來講,mRNA疫苗是不大可能會有嚴重的毒理反應,從致病性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
之前沒有批准過mRNA疫苗主要是考慮到它的效價問題。但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核酸疫苗技術在療效方面有所改進。如果這次mRNA疫苗能夠顯示出好的效價,還是能夠接受的。
Moderna和BioNTech的保護率分別達到94.1%和95%,但是觀察的時間還不夠長,從10月份到現在還不到3個月的時間。如果按照中國的標準,疫苗的保護期至少要半年,這都還沒有到標準時間,只是一個中期的數據。
不過新冠疫苗主要還是為了滿足應急需求,以目前疫情的形勢來看,沒有疫苗是無法控制疫情的。新冠疫苗也不是打一針就能終身免疫,接種後短期內還有發病可能性,說明這個疫苗目前還是有缺陷的。
時代財經:輝瑞疫苗在英國大規模接種後,出現了一些不良事件,這會影響到FDA對輝瑞疫苗的評估嗎?
餘力:在以後的BLA上市註冊批准當中,FDA會對這些做出嚴格的評審。
因為不管是IND還是上市註冊,都有臨床醫生團隊對這些數據做評估,考慮病人利益能否達到預期、以及副作用的嚴重程度等。
時代財經:第一批新冠疫苗已經陸續獲批。您認為第一批疫苗接種以後,全球疫情就能得到比較好的控制嗎?
餘力:我只能說希望如此。
業內有一種觀點認為,沒有活疫苗的話,是趕不走這個病毒的。現在的應急疫苗的保護力可能不太夠,免疫持久性比較差,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不能達到終身保護的效果,所以病毒在人群中仍然有持續傳播的可能。
活疫苗的保護力比較強,免疫系統會有記憶反應,接種以後,即使再遇到感染,免疫系統也能立即進行保護。
時代財經:現在已經有一批應急的疫苗了,FDA接下來會不會收緊緊急使用審批,要求以後申請的疫苗數據要更好一些?
餘力:不會的。只要疫苗的安全性好,或者預期能夠對疫情防控起到作用,緊急審批都會通過。至於哪一款疫苗更好,是由市場決定的,不是FDA說了算的。
美國採取的策略是這樣,先確定4條技術路線,在每條路線裡面,挑選2個臨床試驗比較快的,只要有一款足夠好的疫苗就行了。
不過他們的4條路線裡並不包括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生產比較麻煩,需要用到P4車間。其實一開始,我們國家也想做活疫苗,但是活疫苗減毒過程非常耗時,需要P3、P4實驗室,成功率也比較低,所以最後就不考慮了,集中力量做滅活疫苗。
中國疫苗何時獲批?
時代財經:我國的疫苗審批要求和FDA有什麼不同?
餘力:我們的審批的要求要更嚴格一些。
在IND審查的時候,我國往往會提前對生產GMP、生產的穩定性等進行審核。但在美國,這些一般是BLA的審核內容。因為在IND前,疫苗還沒有經過臨床試驗,不知道臨床會出現什麼結果,所以產品的生產程序還沒有固定,可以再改。但是國內是不允許再改的,IND是什麼樣的生產程序,BLA就是什麼樣的生產程序。
時代財經:中國生物的滅活疫苗上個月已經提交申請了,您預計大概什麼時候才會在國內獲批呢?
餘力:這就不知道了,要等官方消息。這個問題我也困惑,因為現在處於疫苗競賽,別的國家疫苗已經拿出來,為什麼中國還沒出來,我估計可能是三期數據目前還沒有出來。
我知道國外新冠試驗採取了一個比較高效的方法,就是給所有受試者的手機安裝一個APP,接種以後就需要每天記錄電子日記,將副作用等數據直接傳送到監管中心去,這樣在觀察期結束後,就可以立即獲得幾萬人的臨床數據。
以前臨床試驗要靠隨訪登記,管理人員再輸入到電腦裡進行分析,這部分工作就佔了整個臨床試驗的三分之一,過程非常麻煩。而利用現在的網絡技術,可以很快把數據信息都拿到,不知道我國的臨床試驗有沒有採取這種方法,但我推測這可能就是國外臨床試驗做得快的原因。
時代財經:有觀點認為,要滿足國內的疫苗需求,主要還是要看國產的疫苗,不要太指望國外疫苗會分配到中國市場。您怎麼看待這個觀點?
餘力:那是當然的。從政治的角度來考慮,我們也肯定不會把疫苗給那些對我們態度不友好的西方國家。不過這個還是要看疫苗最終的產能,如果產能足夠充足,那也是可能會在國內銷售的。
〖 時代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