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go first ×
I go first 不符合英語的語法習慣,完全是中式英語。我們和老外告別時,可不能這麼說。
其實,我先走了是種禮貌的說法,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先走,而是必須走。所以我們只需要翻譯為我得走了或我必須離開了就可以了。
下面這幾種翻譯就非常地道:
我先走了最常見的說法就是 I have got to go,這裡的 got 常常會省略。
在口語中, have got to 還可以縮略為 gotta,所以我先走了還有個簡便說法—— I gotta go.
I must fly 不是我要飛了,而是說真沒時間了我得立刻走,多用於形容情況緊急必須走的情況。
例句:
Thank you for your hospitality today, but I have to go.
謝謝你今天盛情招待我,但我要先走了。
我們在別人家做客時,離開時最好跟主人說聲我先走了,不辭而別就顯得非常失禮了。
不告而別的英文是 French leave,那不告而別和法國人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French leave 不告而別
an unauthorized or unannounced absence or departure
以前,由於法國人天性率真,不喜歡受拘束,他們在社交聚會上常常未曾與主人道別就私自離開。
後來,英國人就把不辭而別的人戲稱為 French leave,即法式離開,French leave 也就有了不辭而別的意思。
例句:
They took French leave yesterday, I did not see it coming.
我真沒想到,他們昨天會不辭而別。
after you 您先請
中國是禮儀之邦,謙遜禮讓是中國人的顯著特徵。為了表示恭敬,吃飯和過路我們常常以別人為先。但在國外,您先請不可以直接說 you go first.
這個句子是一個祈使句,聽上去就像是給別人下命令,有失禮貌,老外是不會這麼說話的。
您先請翻譯成英語就是 after you,意思就是我還是在你後面吧,您先請吧。
上面的例句 要這麼理解:
Can I pour you some coffee?
需要我給你倒些咖啡嗎?
Oh, no, after you.
不了,還是您先請吧。
例句:
Professor Robert, after you.
羅伯特教授,你先請吧。
You are really thoughtful,thank you.
你太體貼了,謝謝你。
come first 最重要的;擺在第一位的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or thing to someone
come first 和先來後到沒什麼關係,不能翻譯成第一個到的人。
come 不僅有到達的含義,還可以表示處於……位置。first 是第一,come first 應該理解為 most important of all,即最重要的。
例句:
Jim is a workaholic , so his career always comes first with him.
吉姆是個工作狂,對他來說,事業總排在第一位。
【日常口語系列】
今天的知識是不是很容易就學會了呢?別忘了在評論區提交作業哦。
這些短語和句子你都掌握好了嗎?最後留給同學們一個小作業:
Amy:I need to go home before dark, so I have to go.
Jack:Have a good evening.
這段對話應該怎麼翻譯呢?同學們可以在右下角留言區寫下你的答案哦, 老師會親自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