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澱粉吃多了容易囤積脂肪,導致體型發胖,除此以外,大量的澱粉攝入還會使體內的血糖升高。所以,在日常飲食中拒絕澱粉類食物的大有人在。然而減肥控血糖就一定不能吃澱粉嗎?當然不是,這其中包含很多對澱粉的誤解。
所有的穀類糧食,都是高澱粉食物,無論是大米小米,還是小麥粉玉米粉,其中75%左右的成分就是澱粉。再接下來就是薯類,紅薯、馬玲薯當中也都有大量的澱粉。還有各種雜豆中也是澱粉大戶,諸如紅豆、芸豆等,但是因為其中的蛋白質含量高,所以相應的澱粉含量就降低了。
除了這些常規的天然食物之外,還有很多人喜歡的加工過的藕粉、西米、葛粉以及烹飪用的芡粉,其中所含的澱粉量更為可觀,因為它們幾乎是提純的澱粉物質。
不吃澱粉當然是不行的,因為澱粉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來看看不攝入澱粉會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人類的身體經過千萬年的自我改造和適應後,已經變得非常聰明。米麵等食物進入身體後,會通過澱粉酶的轉化成為葡萄糖,為身體供能,而如果長期不吃澱粉類的食物,身體就會覺得又回到了饑荒年代,那麼就會主動降低基礎代謝率,儘量減少身體的消耗。但是,要想有效減脂就要提高基礎代謝。不吃澱粉雖然能讓體重在短期內有所下降,但長期下去無論從是健康還是減脂的角度,都是不可靠的。
澱粉對血糖的影響很大,血糖高的人一般會採取少吃主食的方法來控制血糖。但是如果完全不攝入,那麼身體就會將體內存儲的脂肪進行分解,大家不要以為這樣動用脂肪就能夠減肥,還能夠不讓血糖升高。
事實正好相反,如果長時間不補充澱粉類的食物,那麼身體就會採用應急措施,啟動其他的升糖激素來促進肝糖原的分解。所以,血糖不會因為不吃澱粉而降低,相反,長時間缺乏澱粉會增加飢餓感,並且更容易暴飲暴食,導致血糖急劇升高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我們的大腦大非常喜歡葡萄糖,如果拒絕吃澱粉類的食物,就沒有足夠的糖供應給大腦,那麼就會出現思維遲鈍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如果不及時補充,還會導致記憶力的下降以及煩躁易怒等多種問題。
無論是需要減肥還是要控血糖,都需要減少對純粹澱粉的攝入,但是並不意味著不吃主食。
上文提到穀物和豆類中都含有澱粉,所以不妨將二者混合,做成雜豆飯,既能夠保證澱粉的攝入量,又會增加飽腹感,因為豆類中富含的蛋白質是肌肉所需的必須營養,所以將穀物和雜豆摻和著食用無論是對減脂、增肌還是控血糖都更為有利。
在我國,土豆、山藥等都是作為菜餚來食用的,但土豆中的澱粉含量卻不容小覷。因此,如果發現飯桌上有土豆絲、燉山藥等菜品時,應該主動的減少米麵等主食用量,否則兩者疊加再加上油鹽等佐料,不僅是澱粉,這一頓飯的總熱量就都會超標了。
但是如果能夠有意識的將土豆、山藥和紅薯當做主食來代替米飯或饅頭,用無油無鹽蒸煮的方式來烹飪,那麼不僅不會超標,還會因為大量的膳食纖維攝入而受益,對減脂和控血糖都很有幫助。
無論是澱粉還是脂肪,都是人類身體必須的營養物質,但是身體很挑剔,多了會發胖,少了則營養不良引起各種健康問題,所以應該均衡的攝入。
如果正處於減肥期間,一味的放棄澱粉,拒絕吃主食,那對身體無疑是一種不可估量的傷害,不如將對澱粉含量的斤斤計較換成對食物質量的追求,在不改變飲食基本組成的條件下,將一部分大米白面換成各種豆類、薯類,這樣不僅能夠獲得足夠的澱粉,還能同時攝入更多的纖維素和維生素,以及其他各種微量元素。這樣才能做到不用忍飢挨餓也能快樂的減脂控血糖。
PiPi健康在2015年、2016年幫助上萬名有減脂需求的人通過科學飲食+少量合理運動成功減脂,減脂成功率達到92%,人均瘦身12斤。2016年,PiPi健康推出服務號,大家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報名參加PiPi健康減脂體驗營,迎接更完美的自己!
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