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圓肌--解剖與臨床

2021-02-07 庖丁解剖學

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人匪淺。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庖丁解剖學和您一起學解剖臨床!

  小圓肌(teres minor),位於岡下肌 下方,岡下窩內,肩關節的後面。起始於肩胛骨的腋窩緣上三分之二背面,經肩關節後部,抵止於肱骨大結節下部。


【神經支配】
  小圓肌接受腋神經支配

【作用】

  1、岡下肌是肱骨外旋肌,和3個兄弟(岡上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共同固定肱骨頭於肩胛骨關節盂。「盂」代表表淺的意思。
  2、小圓肌作用同岡下肌

 小圓肌解剖與臨床




【位置與結構】

1.位於岡下肌的下方,大部分被三角肌所遮蓋,為圓柱形的小肌。
2.起自肩胛骨腋緣的上2/3的背面,肌束向外移行於扁腱
3.抵止於肱骨大結節的下壓跡和肩關節囊。



4.小圓肌包繞在岡下骨性纖維鞘中,但與岡下肌隔以薄的筋膜層。
5.岡下間隙肌肉前方的疏鬆蜂窩組織在肩胛頸處相當發達,由此可與岡上間隙通過;
6.肌肉後方蜂窩組織在外側沿肌腱走行,可通過不大發達的岡下筋膜與三角肌下間隙相交通。




【神經】


【症狀表現】
  1.肩膀活動時無名指和小指麻木。

  3.小圓肌的勞損也常常引起無名指和小手指麻木或針刺感,且常常伴隨著肩背部疼痛發生。注意,胸小肌的勞損也能引起類似的表現。如果只是這兩個手指的麻木而不感到疼痛,則提示疼痛可能來自於背闊肌勞損

即日起,將從庖丁解剖學公眾號留言中,抽取幸運粉絲,被抽中者,客服將聯繫將贈送禮品一份!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積極留言和分享案例,討論案例!

一個好的方法技巧一定源於一個好的理論知識

記得關注我們,一起學習


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免費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肩痛手麻,肩外旋無力,小圓肌損傷該如何應對和預防?
    但是因為小圓肌是岡下肌的輔助肌,與岡下肌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很多人都只知岡下肌而忽視小圓肌。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小圓肌起自肩胛骨外側緣上2/3,止於肱骨大結節岡下肌下方。
  • 每日兩肌---岡下肌及小圓肌和大圓肌
    岡下肌處的扳機點容易在肩膀前側產生強烈的深層痛,或因為睡覺時壓迫到背部的扳機點產生不適。小圓肌上的扳機點也容易產生定位清楚的深層痛,在無名指及小指處產生感覺的改變,或造成四邊空間症候群(腋神經在小圓肌及大圓肌間收到夾擠)。
  • 【解剖基礎】詳解「小圓肌與岡下肌」
    不過,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想從一塊肌肉和大家聊起——小圓肌解剖小課堂:小圓肌解剖:向內附著於肩胛骨腋緣上三分之二,向外緊貼肩關節囊後部附著於肱骨大結節最下方的切跡。好,下面我們來說治療▼▼▼▼手法找到小圓肌解剖位置後
  • 肩關節手術入路的解剖與臨床
    本文原載於《中華解剖與臨床雜誌》2015年第1期肩關節作為人體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通過複雜的連接實現了穩定和運動幅度的最大化。臨床上使用多種途徑可顯露肩關節的前、後和外側結構。本文緊密結合臨床需要回顧肩關節常用入路的解剖徑路,從實用的角度總結肩關節顯露過程中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各種問題。1.1 肩關節的組成廣義的肩關節由肩肱關節、第2肩關節、肩鎖關節、喙突鎖骨間連接、肩胛胸廓關節和胸鎖關節6個關節所共同組成。這6個關節在結構上相互獨立,在功能上相互協調,任何一個關節病變都會影響到整個肩部的活動功能。
  • 岡下肌和小圓肌的作用和檢查
    附著點 岡下肌一端附著於岡下窩,一端附著於肱骨大結節中部;小圓肌一端附著於肩胛骨外側緣,一端附著於肱骨大結節下部作用 1.岡下肌是肱骨外旋肌,和3個兄弟(岡上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共同固定肱骨頭於肩胛骨關節盂。
  • 岡下肌、小圓肌
    小圓肌是組成肩袖的四塊肌之兩塊。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是把肱骨頭穩定在關節窩內。手臂運動到不同位置時,每塊肌都對操縱肱骨頭的運動方向發揮其特定作用。特別是岡下肌與小圓肌一起可使肱骨頭向後就位於關節窩內,並防止肱骨頭撞擊肩胛骨的喙突。        岡下肌是肩關節最有力的外旋肌之一,對上肢「預加載」後伸和外旋以利肩關節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如過頭投擲和擊打運動。
  • 臂部肌肉解剖
    >四邊孔:四邊孔是由小圓肌、大圓肌、肱三頭肌長頭和肱骨頸內側緣組成的解剖間隙。第二:對於沒有學習過針刀,解剖知識薄弱的學員,學習小圓針是你不錯的選擇!老師手把手帶教,每種疾病應對方法,進針點、進針部位的選擇,松解範圍,都會詳細講解,示範,而且學習期間可以帶病號,可加深對疾病的理解,如果第一次只學到70%知識點,可免費復訓,直到學會為止!
  • 尺神經解剖及神經卡壓點
    在上臂中段水平,尺神經穿行堅韌的內側肌間隔後位於其下方。大約70%的肢體在內側肌間隔遠側存在Struthers弓,尺神經由此弓下方穿過。Struthers弓由上臂遠端深部筋膜和肱三頭肌的內側頭肌纖維增厚而形成。當在內髁的近端進行解剖時,尺神經通常被肱三頭肌纖維和一些筋膜所覆蓋。
  • 岡上肌與肩關節活動的解剖學分析
    【廣州醫科大學11月13日】針刀臨床技能進展(臨床+實操+解剖)系列研修班  神經支配  岡上肌被肩胛上神經支配岡上肌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圖片順序和文字順序一致)共同形成肩部核心肌群,即肩袖。【廣州醫科大學11月13日】針刀臨床技能進展(臨床+實操+解剖)系列研修班岡上肌肌腱炎又稱肩袖斷裂,多在長時間肩袖損傷的前提下
  • 說肌( 1 ) - 岡下肌
    肌肉解剖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了,一位針灸醫生,如果「手無縛雞(肌)之力」,臨床就會經常碰壁。 岡下肌起於岡下窩,附著在肱骨大結節,我相信這些大家都知道的,再講這些起止點解剖就沒意思了,所以,解剖部分就忽略掉了。 岡下肌,他其實還有一位小弟,叫小圓肌。
  • 瑜伽解剖:肩袖肌群-瑜伽開肩,手臂舉不起來,肩部不穩定,肩胛骨疼痛,肩周炎,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甲下肌一定不要忽略
    肩袖肌群包含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甲下肌。分別來看一下這四塊肌肉,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位於肩胛骨的後側,肩胛下肌位於肩胛骨的前側。我們先來看下解剖。岡下肌、小圓肌主要功能是手臂外旋岡下肌、小圓肌,水平外展。肩胛下肌主要功能手臂外展手臂內旋。手臂內旋2岡上肌的激痛點,見下圖
  • 【專業乾貨】肩後疼痛小指麻,可能是岡下肌的同夥——小圓肌!
    其實我們肩部的一塊小肌肉——小圓肌可能就是那個「罪魁禍首」。小圓肌位於岡下肌的下方,大部分被三角肌所遮蓋,為圓柱形的小肌。該肌受腋神經支配,它的功能為外旋,內收肱骨;與岡下肌協同使上臂外旋。🔹使上臂在盂肱關節處外旋;🔹在上臂運動中輔助將肱骨頭穩定在肩胛骨關節窩內。由於小圓肌位於腋後,體積小且較為隱蔽,其損傷後臨床症狀亦不典型,因此易被人們所忽略。
  • 人體解剖全集
    ●上肢肌上肢肌包括肩帶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肩帶肌起自鎖骨和肩胛骨,止於肱骨。包括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和大圓肌。其中,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構成一種叫做「肌腱袖」(又稱「肩袖」)的結構,有加固和保護肩關節的作用上臂肌包繞肱骨周圍,分前、後兩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頭肌、喙肱肌、肱肌。
  • 屍體解剖——腰大肌、髂肌(髂腰肌)
    起點:第12胸椎 ~ 第5腰椎橫突、椎體及相應椎間盤外側止點:股骨小轉子功能·屈曲髖關節·外旋髖關節神經支配·腰叢·第1~4腰神經(L1 ~ L4)功能解剖腰肌纖維匯集並環繞在骨盆帶前緣。最後腰肌緊接著髂肌止於股骨小轉子。在走、跑和跳這類動作時,腰肌和骼肌共同屈曲髖關節。由於它們的協同作用和共同止點,腰大肌、腰小肌和髂肌一起組成髂腰肌群。它們除了有共同作用外,還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腰肌和髂肌將分別闡述。腰肌在姿勢中起著獨特作用。當人體站立時,腰肌和腰方肌及豎脊肌群一起,使骨盆向前傾。
  • 巧記Avellis症候群——從解剖到臨床
    原創 EVA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來自專輯神經影像室神經解剖,助力臨床。Avellis症候群為延髓外側症候群的一種,目前國內報導僅11例,通過以下的教學病歷,我們可加深對延髓結構的認識,提高臨床診療水平。
  • 人體肌肉解剖圖集
    岡下肌部位:肩胛骨岡下窩內。起點:肩胛骨岡下窩。止點:肱骨大結節。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外旋、內收和伸。小圓肌部位:岡下肌下方。起點:肩胛骨外側緣背面。止點:肱骨大結節。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外旋、內收和伸。
  • 梨狀肌:功能解剖指南
    在本文中,您將找到有關梨狀肌功能解剖的所有知識,包括位置,大小,形狀(外觀),功能(肌肉動作),插入,起源,神經支配和觸診。請記住,運動員,教練,健美運動員甚至是普通體育鍛鍊者都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肌肉,即使是那些不大又膚淺的肌肉。此外,我們討論了肌肉的臨床相關性。這種小肌肉經常對基礎神經施加壓力,引起類似於坐骨神經痛的疼痛。
  • 梨狀肌解剖、梨狀肌綜合症與腰腿痛
    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梨狀肌綜合症是指由於梨狀肌損傷而壓迫坐骨神經所引起的一側臀腿疼痛為主的病症。 梨狀肌主要是協同其它肌肉完成大的外旋動作。坐骨神經走行恰好經梨狀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可見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非常密切,梨狀肌若受損傷或梨狀肌與坐骨神經解剖發生變異就可能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而發生各種症狀。二. 腰腿痛絕大部分會牽連梨狀肌我們了解了梨狀肌的特殊解剖部位,就不難看出它與坐骨神經關係非常密切。
  • 臨床康復:肩痛不一定是五十肩!!認識岡上肌激痛點
    需要注意的是,激痛點並不一定就是痛點,很多人在臨床上只處理了痛點,這樣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肌肉損傷導致的疼痛,可以通過找到激痛點來處理。岡上肌是旋轉肌的一部分,旋轉肌主要有四條: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
  • 圖文詳解「小圓肌與岡下肌」
    不過,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想從一塊肌肉和大家聊起——小圓肌解剖小課堂:小圓肌解剖:向內附著於肩胛骨腋緣上三分之二,向外緊貼肩關節囊後部附著於肱骨大結節最下方的切跡▼▼▼▼所以,肌肉筋膜的緊張也就成為四邊孔卡壓腋神經穿行的重要原因而這其中我們的小圓肌,就尤其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