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要入手人生中的第一頂帳篷,打開網頁搜索,就會被琳琅滿目的品類和各種參數殺個措手不及。雖然很多時候買貴的基本不會出什麼錯,但是對於剛入門的露營玩家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頂符合自己需求的帳篷。
針對露營新手,姨丈著重整理了幾個選購帳篷時要考慮清楚的基礎要點,希望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露營入門:
選帳篷可不比找對象,特別是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更需要你理智戰勝情感,不要盲目跟風或者只看顏值,所需即所得。當然你要是預算超多,那就當我沒說。
露營常用帳篷類型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不同類型的帳篷。
圖片來源:https://fr.wikipedia.org/wiki/Tente
球型帳篷
這類帳篷內部擁有自由度很大的活動空間,外觀看起來有一種太空基地的前衛感。
以The North Face Geodome 4為例,內帳僅由五個主杆和一個赤道杆組成,這種獨特的張力結構擁有極佳的抗風性。不過這種類型搭建起來對新手不太友好。
The North Face Geodome 4
圓頂型帳篷
目前比較常見的帳篷,拆裝較簡單,抗風性也不錯,一般為雙杆交叉支撐。帳篷內空間較為寬敞。
Coleman
隧道式帳篷
帳篷空間足,獨特的前廳方便儲物。但是不能自立,必須依靠帳釘和防風繩固定才能成型,固定點要比圓頂帳篷多。
DOD KAMABOKO
屋脊式帳篷
早期徒步或者登山帳幾乎都是這種結構。它的重量可以做到非常輕,構造也簡單。但是空間和抗風性都差強人意。不過,現代屋脊式帳篷作出了很多改進,比起從前實用性增加了不少。
Nordisk
A型帳篷
傳統造型帳篷,很有原始感。大多數A型帳篷兩側比較傾斜,內部空間很小。
季節
在這一議題下,你率先要考慮的是你喜歡在哪個季節出遊。帳篷一般分為兩季帳(春、夏)、三季帳(春、夏、秋)和四季帳。
露營者中最主流的就是三季帳,能夠滿足基本需求,搭配睡袋、睡墊,冬天也可以使用。
NH挪客Mongar 2三季帳篷
三季帳篷基本上都是雙壁設計,即可通風又可保溫防冷凝
如果你有一點大膽的想法,想要嘗試登山或是去很寒冷的地方露營,那一定要選擇四季帳篷。相對三季帳來說,四季帳的帳杆支撐結構和粗細更能對抗冬季的極端天氣。為了保暖,犧牲了一些通風性,比較密閉。春夏很容易變成燜燒帳,所以天氣暖和的時候多用內帳,或者是半開門。不要覺得四季帳是全能型選手,如果不是環境差異很大的地方,三季帳其實就足夠了。
Sierra Designs Convert 2
出行方式
從省事兒的角度來說,姨丈當然建議各位能夠擁有代步工具,這樣對於帳篷的選擇範圍也更大。還可以嘗試逐漸流行起來的搬家式露營,家都搬了,也不在乎帳篷這點重量了。
只要有徒步最好還是選擇輕量級的帳篷,多一份重量,痛苦是double的。當年姨丈去FUJI,去的時候一腔熱血還能背得動,回家的時候寧願付郵費也果斷選擇寄回國內。
@一帳Camplus 攝於FUJI ROCK音樂節
露營地點
在市區公園露營是一種很奇妙的經歷,即便在城市的車水馬龍中,也能找到與自然之間的聯結。對帳篷的選擇可以更加隨意,喜歡好看的還是便宜的看你的心情。一般也無法在公園過夜,一個天幕就很享受啦。
在開始一場悠閒的露營之旅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露營的人數,它決定著帳篷的大小。一般帳篷都會標明是幾人帳,一名成年人比較舒服的帳內活動空間大概是60x200cm的面積,除掉裝備所佔位置,實際使用的時候再減去1~2人,才是一個比較合適寬鬆的帳篷大小。
另外,如果不喜歡火車上鋪那種憋屈感,就一定要選擇比較高並且帳內上層空間賦予的帳篷。
HILLEBERG ATLAS
入門級玩家最好不要選購比較難搭建的帳篷,一開始就受挫可能從此也就想跟露營say goodbye了。把過多時間放在搭帳篷上,消耗體力不說,還會失去很多樂趣。
不同的帳篷有不同的搭建方式,在購買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要因為看起來不錯就貿然剁手。現在最主流的圓頂帳篷,2~6根營柱x型交叉穿過帳鉤或者管套,基本就能自行站立,再將營繩地釘固定好,一個戶外的庇護所就完成了。這樣的帳篷上手其實不難,不過還是建議在真正露營前,在客廳裡嘗試練習一下。
《搖曳露營》
想要偷懶的小夥伴們,一頂自動杆的快速帳蓬可以完美解決你們的搭建難題。一按一提之間,一個戶外的臨時營地就完成了。
既要考慮車載收納也要考慮放家裡是否太佔地方了。像是Coleman Darkroom六人帳,看起來很帥很想擁有,但是撇開價格不說,收納尺寸在1.32m以上,想塞進車裡需要花一番心思!
想要野,就不要偷懶,啃一啃枯燥的帳篷功能和參數吧。
帳篷的材質影響著帳篷的價格,即便是同一材質,因其製造工藝和技術的不同,也會使不同品牌的帳篷產生價格差。與此同時,材質也決定了帳篷的重量、防水防潮、隔熱、穩固以及透氣性。這裡我們先了解一下帳篷的構造。
點擊查看大圖
帳杆的差異性
鋁合金:價格偏高、重量較輕、韌性佳。這種材質的帳篷杆多用於適合高海拔或者寒冷地帶的露營帳蓬。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價格也較之前有所下降,漸漸普及起來。
一些高端品牌會選用特定廠商供應的鋁合金帳杆,圖為DOD採用的DAC帳杆
玻璃鋼:價格便宜,重量偏重、韌性稍差。玻璃鋼脆如其名,適用於低強度的戶外活動,雖然是個脆皮,性價比卻很高。
布料及防水處理
一般市面上的帳篷面料多用尼龍、帆布(牛津布)和滌綸
尼龍:也叫聚醯胺纖維,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面料,顏色多樣鮮亮,看起來也光滑,最重要的是它張力和強度都不錯,同時不怎麼吸溼,天氣寒冷遇凍不易硬化。
帆布(牛津布):帆布雖然耐用,但是質地比較笨重,價格也偏貴,比較適合有車一族。現在帆布多用於帳底。
滌綸:這種布料彈性好,耐磨耐腐蝕,質地也很輕,比較適徒步登山的野營者使用。
@一帳Camplus 攝於FUJIROCK
而內帳的作用是防蚊蟲和通風透溼,通常採用有良好透氣性和一定保溫能力的滌塔夫,如果只有防蚊蟲的需求,紗網內帳就足夠用啦。
好不容易過了帳篷面料這關,又會被標籤上多少D和多少T這樣的參數搞迷糊了。
溫馨提示
前方大量枯燥數據來襲,請深呼吸保持耐心~
什麼是D?
簡單來說,D是丹尼爾(Denier)的縮寫,表達的是單位長度內絲線的重量,D前的數字最大,絲線就越粗,也越耐磨,同時也越重。兼顧成本、重量和耐磨性,一般帳篷會採用150D或者70D的尼龍
什麼是T?
而T一般指滌塔夫(Polyester taffeta),是一種仿絲綢面料的尼龍,T前數字越大,相同面積的布料密度越大,同時抗撕裂的能越強。
防水係數
在關注面料參數的同時也應該關注防水係數,這是選購帳篷是最重要的一點。防水係數在1500~2000mm比較好,底部防水主要用於防止反潮,最好是在2000mm,但是也可以用防潮墊彌補不足。
另外,為了加強防水效果,有的帳篷會在縫線上使用防水膠,這種細節很容易被忽視,但是真正使用的時候就知道縫線防水有多重要了!
了解以上這些要點基本就夠用了。為了讓大家對帳篷選購有一些更具體概念,姨丈特別邀請幾位戶外玩家現身說法,聊聊他們第一帳的選擇。
他們的帳篷選擇
採訪/整理:一帳Camplus
口述:林霖、自由之魂、項劍
圖片來源:林霖、自由之魂、項劍及網絡
Q: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第一頂帳篷吧。
A:從露營這個意義上來說,第一頂真正的帳篷是牧高笛的冷山三的一款小帳篷。當時我還是和家人以輕徒步或者去海邊這樣的戶外活動為主。所以就買了一個這種小型的、大概能夠三人使用的帳篷。空間範圍各方面都還不錯,也足夠實用。
圖片來源@林霖
Q:您選擇帳篷比較關注的點是什麼呢?
A:一開始選擇帳篷時,其實就是要符合當時的需求。我當時主要就是公園黨啊或者海邊露營一晚上這樣,是比較基礎的露營,所以在帳篷的選擇上就主要關注能不能容納三個人。防水性也很重要,因為夏天的時候多雨水,防水係數肯定要看的。
圖片來源@林霖
Q:如果讓您推薦入門帳篷,您會推薦哪一款,聊聊您的推薦理由吧。
A:對於剛入門的玩家來說,更希望能夠體驗露營的趣味性。上來首要考慮的可能就是價格。露營帳篷的價格從幾百到上萬不等。初級玩家確實沒有必要選擇一個特別高端的帳篷,這樣的帳篷也要求你有一定的經驗。
圖片來源@林霖
所以我會比較推薦國產的品牌。如果你對露營的需求一般般,簡單當個公園黨,迪卡儂幾百塊的就可以。不過要是有一定的要求,或者希望嘗試野外露營並且不徒步的話,可以試試自由之魂雲圖plus 30D或者40D那個版本。它的好處是比較輕便,一開始玩露營不太會重裝出行。
這個帳篷裡面還可以直立,在裡面待著活動比較自由。再有一個就是這種帳篷既有內帳部分,又有客廳和天幕。我跟朋友講露營,肯定是要多去感受大自然。那麼你一定會需要一個空間比較舒適,帳內帳外都能休息的地方。像雲圖plus這種,因為有客廳的部分,即便遇到雨天,也可以坐在外面聊天兒。
Q:對於想要嘗試露營的新手,您還有什麼建議嗎?
A:選擇帳篷的時候一定不要只看它好不好看。剛玩露營,體驗感很重要,適合的帳篷能帶來更好的戶外體驗。預算充足的話選擇當然更多,在沒有多少預算的情況下,儘可能去選擇像自由之魂這樣比較專業的戶外品牌,它的帳篷價位和類型還是很豐富的,各方面綜合來看也很不錯。
圖片來源@林霖
Q: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第一頂帳篷吧。
A:我的第一頂帳篷是2000年用的美國品牌Eureka!的一款雙人帳篷,名字是APENLITE-2,因為我覺得它很酷。
Q:您選擇帳篷比較關注的點是什麼呢?
A:因為我是專業的帳篷設計師,我優先選擇設計,外觀,功能,材質,其實就是會看的比較全面。
圖片來源@自由之魂
Q:如果讓您推薦入門帳篷,您會推薦哪一款,聊聊您的推薦理由吧。
A:如果徒步登山的入門我推薦自由之魂的穿山甲2.0,因為它性價比很高,搭建簡單,又比較均衡;如果家庭露營我推薦雲途plus,尤其是70D版本,頂級的品質,功能齊全,而且很漂亮。如果僅僅是體驗露營的入門玩家,繁星3人帳是不錯的選擇。
Q:對於想要嘗試露營的新手,您還有什麼建議嗎?
A:對於新手最重要是嘗試搭建比較簡單的帳篷,然後功能性和品質好一些的,這樣其實會避免短時間內反覆投資
圖片來源@自由之魂
Q: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第一頂帳篷吧。
A:第一頂帳篷是NH挪客青雲徒步帳篷,當時為了去西藏,徒步念青東的一段冰川路線,因為重量較輕、體積較小、性價比高所以選擇了這款帳篷。
圖片來源@項劍
Q:您選擇帳篷比較關注的點是什麼呢?
A:我一般會根據使用場景用途來選擇。比如高山徒步帳篷,需要考慮重量輕便、面料防水等級高、合金骨架抗風、易搭建等。如果是周末營地帳篷,關注的重點會放在帳篷造型上,比如是抗風能力強的,隧道式客臥兩用帳篷,還是易於搭建的金字塔造型帳篷。他們的共通點是使用空間大,可供4-6人露營活動。
Q:如果讓您推薦入門帳篷,您會推薦哪一款,聊聊您的推薦理由吧。
A:入門營地帳篷,推薦日本的TENTMARK TC金字塔帳篷,重量輕,易於搭建,收納摺疊後體積小,帳篷內可放置柴火爐取暖。
圖片來源@項劍
如果說是性價比較高的,可考慮迪卡儂的快開帳篷,內部帶防止光線層,適合一家人周末露營,優點是便宜,而且不需要搭建直接拋開成型。對露營品質較高的可選擇北歐的NORDISK白熊復古帳篷,顏值較高,品質過硬。
圖片來源@項劍
Q:對於想要嘗試露營的新手,您還有什麼建議嗎?
A:對於剛入門的人來說,優先考慮的是使用環境、用途、時間等。登山露營,可選擇輕便的徒步帳篷,家庭周末露營可選擇空間較大的營地帳篷。選擇帳篷,需考慮帳篷收納時的體積重量,和搭建後的使用空間之中尋找一個平衡點。
雖然帳篷的品類很多,分分鐘引發選擇恐懼症,也沒必要因此退卻。一帳戶外交流群的帳友們常說,裝備這個東西就要多用,才知道什麼是適合。當你開始邁出嘗試的第一步,就離你理想的一帳之地更近一步。就算買完了使用後還是覺得不合適,大不了就去一帳夜市群裡轉手嘛。
歡迎大家留言區一起探討各種露營問題。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幫助剛入門的玩家們找到合適的人生第一帳~
猜你想看
資料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nt
https://goodlifenote.com/how-to-pick-a-tent/
https://www.wikihow.com/Choose-a-Tent
《輕鬆玩露營》 作者 和田義彌(日)
《戶外運動與拓展訓練》 厲麗玉
加入一帳Camplus戶外交流群
一帳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