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人追捧英國茶?中國的茶難道不如外國的好嗎

2020-12-12 騰訊網

小約一直都不喜歡有人說中國人如何追捧xxxxx如何如何的話,雖然說「追捧」一詞不管是聽起來還是看起來都算是中性詞,既沒有那麼強的褒義,也沒有那麼強的貶義。但小約就是不喜歡,要說中國的xxxx深受xxxx所追捧,那倒是小約喜聞樂見的。

本來追就是追求的意思,捧就是奉承的意思。中國的茶難道不如外國的好嗎?為什麼要說中國人追捧英國茶呢?喜歡可能是有,但應該不至於到達又追又捧的地步。再者說了,英國的茶還是從咱們中國這裡傳過去的呢,他們追捧咱們還差不多。

要小約回答這個問題,想都不用想當然是否定的答案。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人們的整體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就比如從前有許多的人不捨得吃,也不捨得喝,而現在呢,看看餐桌上那些四菜一湯、雞鴨魚肉,不管三七二十一吃飽喝足了再說其他的。

或者說在這個過程中,英國的茶受到了一部分消費者的喜愛,甚至也有開屬專門的英式茶餐廳,但中國泱泱大國,這才能佔到多大點呢?也有一句話說得好,喝茶就好好喝茶,不必說什麼你啊我啊的這種形式主義。中國茶和英國茶的喝法是截然不相同的,這或者就像是歐洲人能夠接受5分熟的牛排,而大多數國人最低也要7分熟或者8分熟。這跟牛排其實並沒有關係,關鍵還是人的理念不是。

就喝茶而言,中國人更多的是清飲,也就是單獨品一種茶,要喝烏龍茶就是烏龍茶,要說喝白茶就喝白茶,不會像英國茶那般喜歡拼配後再經過調味。這也並不是說英國拼配的茶就不好,我們也知道英國人三大經典之茶有伯爵茶、英式早茶和晚茶三種,通常會加入一些其他的花啊或者橘柑之類的來混合調和之後進行飲用。

所以,不要輕易的說什麼追捧不追捧的,沒什麼實際意義的。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中國人追捧英國茶?中國的茶難道不如外國的好嗎!
    小約一直都不喜歡有人說中國人如何追捧xxxxx如何如何的話,雖然說「追捧」一詞不管是聽起來還是看起來都算是中性詞,既沒有那麼強的褒義,也沒有那麼強的貶義。但小約就是不喜歡,要說中國的xxxx深受xxxx所追捧,那倒是小約喜聞樂見的。
  • 茶、茶文化源自於中國,那麼英國的茶好還是中國的茶好?
    英國的經典茶式多是拼配之茶,而中國的茶多飲用純粹的茶湯,裡面不會加入其他。 在骨子裡,小約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國人,有一些保留下來的傳統,別人不遵從可能沒什麼,但不會允許自己不遵從。
  • 一個英國立頓茶,幹趴7個中國茶廠,憑什麼
    懸壺高衝、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每個環節都能讓茶的色香味更濃鬱。拿起、放下,頃刻間仿佛讓人從中明白很多道理。中國有數以千計的茶山,不計其數的茶園和各式各樣的茶葉,據說中國人一年要喝掉200萬噸茶葉。茶葉作為中國傳統的優勢產業,產量可以說佔世界的40%以上,安溪鐵觀音、武夷大紅袍、西湖龍井、雲南普洱、信陽毛尖等等更是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
  • 英國人不理解:中國人都這么喝奶茶的?怎麼和我們的下午茶很像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著很多差異性,就像是文化方面的差異可謂是千百萬種,各國各地各區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而這一方面在飲食文化差異方面,可以說,就單單是在中國,在飲食文化差異上,說幾天都說不完。
  • 立頓打敗中國7萬茶企?如今的它舉步維艱,中國茶卻蒸蒸日上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12年一輪迴,現在,終於該到「破咒」的時候了。 要解咒,先得回溯一下立頓是如何火爆全球的。 立頓的第一個絕招:包裝思維,讓喝茶變得簡單 立頓的創始人託馬斯·立頓是一位商業奇才。
  • 快意人生,不如吃茶去
    不如不想,不如不睬,不如不看,不如寄情山水,不如快意人生,不如,吃茶去。——許嵩《不如吃茶去》作為一個純正的中原人士,既不靠山也不臨水,不知何時開始戀上這杯茶,這杯源於中國遠古時代,蹣跚而來,不慌不忙地向全世界訴說一片樹葉故事的茶。
  • 英式下午茶適合現在的中國人嗎……
    還有上海名媛拼單下午茶究竟是為了什麼?現在,大家提到的下午茶,一般是指的英式下午茶在中國的一種傳播。大家有可能會問,茶葉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嗎?怎麼會學習英式下午茶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後來西方國家逐漸強盛,在全球到處侵略,荷蘭人通過東印度公司擴大了茶葉進口,並且在中國學習了種茶、採茶、制茶工藝,在印度種植炒制茶葉運往歐洲。現在,雖然咱們茶葉產量最大,但是世界上人均消費茶葉最多的國家是土耳其,第二名是愛爾蘭,第三名是英國,中國只排在第十九位。
  • 英國茶的頭牌,憑什麼是它?
    英式茶最重要的拼配和調味兩大工藝,在伯爵茶的身上得到了完美和諧的統一:以拼配紅茶為基底、加入香檸檬/香柑精油(Bergamot)調味,就得到了伯爵茶。因此,伯爵茶是拼配茶,也是調味茶。1 |伯爵茶和伯爵,有關係嗎?
  • 在英國,哪些茶值得buy? 悅活
    面對眼花繚亂、精緻又討喜的各類英國茶,該如何選擇?
  • 以立頓為首英國茶憑什麼能打敗四千多年的中國茶?
    文中提到:「中國每年茶產業產值為300億元人民幣,而立頓茶葉年產值約23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整個中國茶產值的三分之二。中國每年產茶120萬噸,僅有30萬噸出口,雖然產茶麵積世界第一,但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卻較弱。」這在當時被用作證實中國茶行業出口發展低迷的事實。
  • 中英兩國都有喝茶的嗜好,愛喝龍井的中國人怎麼看待英國的下午茶
    不管 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認為酒有獨特的作用或魅力。 人生需要精神慰藉和享受,因而都對美酒充滿了無盡 的情思。 再看對茶的嗜好。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 小說中描寫茶的地方甚多,涉及的茶類也很多。
  • 伯爵茶 英國茶之經典
    如果是一個生長於茶文化大國的中國人來到英國, 發現自己來到一個同樣熱愛喝茶的國家也許是能夠消減一些離愁別緒。直到初嘗第一口英國的茶飲,與眾不同的口感與味道,在度過剛入口時的驚異後或許你便會沉迷於它的回甘而不可自拔繼而上癮。
  • 英國人不理解:中國人都這樣喝奶茶的嗎?跟我們下午茶很像
    而在美食方面,僅僅是中國這個國家,地區的差異性是不可小瞧的,全國的當地美食如果真的要總結起來的話,可以說是根本說不完。大家生活在中國的話都知道我們的傳統飲料是茶,也是世界上產茶大國之一,各家各戶都不可或缺的都是茶,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會選擇喝茶。然後說到喝茶這件事,我們肯定也會想到英國這個國家。
  • 英國人:千萬別喝「英國茶」,小心喝到羊糞
    來自中國的飲料徵服了英國,這讓少數英國名流不滿,而喬納斯·漢維是其中最氣急敗壞的一個,我們在本文第二個小節將專門講述他如何跟英國「擁茶派」學者爭相發表文章隔空罵戰了一年多。「擁茶派」們斷言:茶葉的溫和品格作為一種文明會影響個人性格,與此相反,酒卻經常導致暴力和錯誤;茶葉使人們較為節制,減少酒徒的出現。因此飲茶得到女性、醫生、公職人員和教會人士的青睞。喬納斯·漢維卻覺得,這正是中國人的陰謀,誘惑英國人喝茶,讓英國人變得柔弱,「茶葉是中國人削弱敵手的致命武器,茶葉所向無敵,是中國人對付其他人的利器。」
  • 英國人來到中國後,大量購買這種產品,直呼:中國人太幸福了
    英國人來到中國後,大量購買這種產品,直呼:中國人太幸福了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變得越發密切,很多外國人在這期間也來到了中國遊玩,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了解到了許多有關中國的文化
  • 早餐茶?伯爵茶?英國紅茶全攻略
    英國早餐茶(Breakfast Tea)和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相信很多小夥伴看著Tea House菜單寫的早餐茶和下午茶心裡一萬個問號:難道是早餐喝的茶和下午喝的茶?然而並非如此!早餐茶和下午茶可不是按就餐時間命名的,茶水的濃烈程度才是名字的由來。早餐茶在英國又叫開眼茶。
  • 英國皇室最愛的伯爵茶,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伯爵茶的確得名自19世紀英國首相格雷伯爵二世。但說到名字的由來,往往都會出現很多不同的版本。比較常見的一個版本,是說格雷伯爵二世派外交使節造訪中國,偶然搭救一清朝官員,為答謝救命之恩,該官員把珍藏多年的紅茶配方送給了伯爵。
  • 星巴克要來中國賣「冰搖茶」 傳統國茶該何去何從
    2016年8月30日,咖啡巨頭星巴克宣布旗下高端茶品牌茶瓦納(TEAVANA)正式進軍中國,首先推出兩款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冰搖茶產品。 首次亮相,茶瓦納推出了兩款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冰搖茶產品——冰搖桃桃綠茶(或烏龍茶)和冰搖柚柚蜂蜜紅茶。
  • 英式下午茶的前世今生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喝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夏商周,而在唐代茶文化傳到日本和朝鮮,直到1610年,茶葉通過海運從福建出發,經荷蘭人之手遠渡到達歐洲。而「茶」的英文是「tea」,也是源於廈門話「茶」的變音。
  • 英國的下午茶文化讓人羨慕
    英國人愛喝茶是世界聞名的。茶的故鄉並不在英國, 而是在中國。中國是種茶、制茶和飲茶最早的國家。據說茶是查理二世的王后凱薩琳帶到英國的。凱薩琳出嫁時從東印度公司購買了中國紅茶,把它帶到英國王宮。她把喝茶當作一種宮廷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