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熊準備用1年左右的時間,一周直播2次的頻率,在享泰極社群用免費直播的方式,帶領中醫愛好者系統學習中醫入門課程。周一內容為中醫基礎入門,周三內容為五運六氣。歡迎大家掃碼關注享泰極公眾號,進入公益學習群。
論相火
張國松,易法銀
I 摘要:相火理論是中醫學的重要理論之一,一直以來中醫學者對其有多種不同的觀點。通過追溯相火淵源,剖析相火內涵與特徵,深入探析相火的生理作用和劉完素、張子和、李杲、朱震亨、張景嶽、黃元御六位醫家的相火觀,以期更深入了解相火理論,並進一步指導臨床實踐。
「相火」一詞首見於《素問》七篇大論,由於七篇大論乃唐代王冰補入,故兩漢至晉唐未有論及相火者,直至王冰註解《素問》時以五行之中火分君相,始有「相火」稱謂。《素問·天元紀大論篇》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問·六微旨大論篇》亦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
1 相火的內涵與特徵
相火是能夠溫潤內臟,推動臟腑功能活動之少火,此火源自腎之命門,且為兩腎所主,燻蒸散布於機體各個部位,如經脈絡脈、肢節、臟腑等,並為心之用,以潛藏守伏狀態為佳,因此,有此火才能生,有此火才能化,有此火才能動。
相火特徵有五個方面:第一,具備火的一般特徵,屬少陽,為暑。第二,守位稟命,位藏於地下,宣行火令,需水精之氣的涵養。第三,有正邪兩重性,而其關鍵在於得其位又得其平為正,否則為邪。第四,少陽相火為正氣時,主長養萬物;為邪氣時,成暑熱之病,其病近,其害速。故《素問·六微旨大論篇》曰:「非其位則邪,當共位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第五,相火為病的治療原則,《素問·至真要大論篇》曰:「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以酸復之」;若寒反勝之,則「治以甘熱,佐以苦辛」。
2 相火的生理作用
相火為生命的原動力,凡生命的形成、胚胎的發育、人體的代謝等,皆相火所為。正如《醫學求是》所言:「人身自幼至成人,生長之機全賴少陽相火,形體既實,……用為生育」。
2.1 相火以位,產生熱能
表現為溫肌膚,暖臟腑,推動機體的功能活動。相火為體溫之源,陽氣之基,人身通體皆溫者,全賴相火為之維持。相火的溫運動,未嘗不取氣於命門,且衛起下焦,其用在「溫分肉,充皮膚,肥揍理』(《靈樞·本髒》),雖曰水谷之悍氣,未嘗不受相火薰陶。陽和之正氣的相火,與心君之火共同起著溫養推動五臟六腑乃至全身機能的作用。人之所以富有生命力,乃因氣化活動的存在,而氣化活動主要表現在陰陽水火的升降出人,其原動力是「少陽相火」,因此,相火以位,中節而動,常用不衰,即按一定的節律運動著,發揮其正常功能,其中包括按一定節律發出生理性性衝動。
2.2 相火屬少陽,為生命之根本
就先天而言,誠如《醫貫》所謂與生俱來的先天無形之火,即兩精相搏時的火氣與動力,乃生命之源;就後天而言,又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所謂「火為陽,陽為氣,……少火之氣壯,……氣食少火,……少火生氣」之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動力。一般而言,腎為先天之本,但「相火居於腎陰,如龍雷潛於水中;命門源於腎陽,如真火燃於爐內」,相火稟命於命門,腎中相火潛藏默運於水中為常,少陽相火以生發活動,流暢通達為平。脾胃為後天之本,但「飲食人胃,猶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借少陽相火之無形者」,此「火以生土」之理,故相火實為脾胃之根基。
2.3 相火化生氣血
《醫門棒喝》曰:『君火為體,相火為用。」人之心火名為君火,而其運用施為化生氣血者,相火之功也。心主血,相火代君行令亦主血;心立陽氣,相火乃陽氣之所化。由於相火實施化生氣血的功能,故《醫碥》曰「水火為氣血之原」。君火為相火之統帥,相火為君火之根基,只有君相二火互相養育溫化,才能行使其主持陽氣、化生血液的作用,反之「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為血虛之病」。
2.4 維持人身陰陽水火的動態平衡
根據「相火之下,水氣承之」之理,人身相火亦需水精陰物的涵養承制。少陽為人身之樞機,啟樞運陽,閉關行陰,統攝水火。相火燻蒸,氣布水行,則三焦清利,五臟元真通暢,是以氣機之升降出人,血氣之運行往來,無不取決於相火之盛衰。《醫律一筏》云:「相火察命於命門真水,先天水火原屬同宮,水以火為主,火以水為原。」《醫學實在易》亦云:「冰即是精,火即是氣,陰陽水火,互相資生」,而又有「氣即為水」之說,故陰陽、水火、精氣等組成人身的基本物質或表徵人體的基本功能,其間並無截然界限,而是互相資生,互相轉化,以達陰平陽秘的狀態。人之始生,全賴相火與陰精的施化;人之既成,尤需相火與陰精的平衡。相火在水精的涵養下,才能維持其生發活動、流運通達的平常狀態,而防其偏亢,生養萬物,人身相火陰精亦由此承制機制而達到內穩態。
3 歷代名醫相火觀
3.1 劉完素論相火
劉完素尊崇《黃帝內經》少陽相火說,主火熱訛《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曰:『雖君相二火之氣,論其五行造化之理,同為熱也。」極力推衍火熱為病的廣泛性,倡導六氣皆從火化,並指出其治療宜鹹宜辛宜酸,宜寒宜涼。另外,劉完素率先提出命門相火說。《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曰:「右腎屬火,遊行三焦,興衰之道由乎此,故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門相火也。」《素問玄機原病式》中還明確記載了其推理過程,曰:『秦越人以右腎為命門,楊上善注命門為小心,而小心為手厥陰包絡之髒,故與手少陽三焦合為表裡」。心為君火,故包絡三焦為相火。劉完素此合右腎、命門、小心、包絡為一物,又以小心與心字面相對為相火,似欠說服力,然而由於腎陽的客觀性,命門相火說得到後世醫家的廣泛認同。
3.2 張子和論相火
《儒門事親》除沿襲《黃帝內經》少陽相火說外,又以肝、膽、三焦、包絡為相火,其曰「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得其平,則烹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臟腑,而津液竭焉」,且「膽與三焦尋火治,肝與包絡都無異」。
值得指出的是,張子和認為「相火猶龍火也」,為病急猛,治療時雖用涼藥,不可冷服,應「使藥常極熱」,方能防其扞格。張子和援物比類,以龍火喻相火。這種認識至朱震亨時即肯定下來,《格致餘論》曰『相火,天火也」「見於天者,出於龍雷,則木之氣;出於海者,則水之氣也」,後世遂以相火為龍雷之火。
3.3 李杲論相火
李杲首提相火元氣之賊,他在《醫學發明》中基於「兩腎有水火之異」,接受了張潔古、劉完素「右為命門相火」的觀點,並確立其方治,如相火亢盛者,「當以味補腎真陰之虛而瀉其火邪,以封髓丹,滋腎丸,地黃丸之類是也」。如相火陽精不足,則「宜用辛溫之劑」,如還少丹,八味丸等,不能用「辛熱之藥」。然而《脾胃論》中又以陰火為相火,如「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以飲食勞倦,「陰火乘其土位」,所形成的內傷熱中證為相火之邪。治以甘溫除熱,甘寒瀉火。
3.4朱震亨論相火
朱震亨首倡相火論,提出相火易動這一核心觀點。《格致餘論》曰:「相火天人之所同。」其含義有二:一為正常的陽氣之變動,所謂生於虛無,守位稟命,因其動而可見者。朱震亨從太極動靜立論,認為相火在天為生陽之氣,即六氣之火;在人為寄於肝、膽、腎、膀朧、三焦等部的陽氣,對人體生理活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二為賊邪之火。在天為六淫之火,乃由天造;在人為五性厥陽煽動之火,出自人慾。
《局方發揮》云:「溼熱相火為病最多。」而相火之變,多煎熬真陰,必然形成陰虛之病。一方面,朱震亨強調藥物治療,分實火虛火邪火立方,如「實火可瀉」,黃連解毒湯之類;「鬱火可發」,李杲昇陽散火湯、火鬱湯之類;「虛火可補」,「治以鹹寒,佐以甘溫,收以苦甘,和以甘淡,補以陰血」,陰精虛而有火者,大補陰丸;陰血虛而有火者,四物湯加知母黃柏等。另一方面,朱震亨又強調精神調攝,《格致餘論》曰『人心聽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靜」。
3.5張景嶽論相火
張景嶽以燥、寒、溼為陰,火、熱、風為陽,三陰三陽以成「天和」。《類經》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釋火分君相之理。《景嶽全書》曰:「諸家鹹謂相火寄在命門」,其實「君相之義無藏不有」,「蓋言其大體則相火當在命門,……析言職守則臟腑各有君相,謂志意所出無不以乎形質也。故凡以心之神、肺之氣、脾胃之倉凜、肝膽之謀勇、兩腎之技巧,……此皆從位字發生。而五臟各有位,則五臟各有相」。從其性質而言,「君相之火正氣也,正氣之蓄為元氣」。張景嶽所謂元氣即命門之火,曰「陽在下者為陰中之陽,故曰相火」。命門兼具水火,相火主歸命門,但包括諸臟腑的功能活動。
張景嶽認為,相火為病,其化實,曰「化實者有形也,故其為寒為熱必著於血氣,……故火邪之為病,必依於有位有形之相火」。如在腎則為遺淋帶濁,人肝則為吐衄虛勞,人脾則發熱痰涎,至肺則喘嗽暗嘶等。相火之治,亦「須治以有形之物」,火盛者瀉以苦寒,火衰者助以甘溫,如二陰煎、苓術冤絲丸之類。
3.6黃元御論相火
黃元御以相火學說闡釋人體生理病理。其學術觀點有三:一曰天人同氣,相火從化《四聖心源》雲「在天為暑,在地為火,在人為三焦,手少陽以相火主令,足少陽膽以甲木而化氣於相火。」手厥陰雖屬火,但從足厥陰母氣而化風,風火兩性共存,故曰:『髒有心主相火之陰,腑有三焦相火之陽也」。二曰君相同氣,相為君佐《素靈微蘊》云:「君相同氣,有感必應。」《四聖心源》亦曰:「相火即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則君火根深而不飛揚」,故君相兩火運行體中,共同發揮生生之機的作用。三曰土金降蟄,相火下根。《四聖心源》云:「木火之升機在己土,金水之降機在戊土,己土左旋則和煦而化陽神,戊土右轉則凝肅而產陰精,……脾升胃降則在中氣,中氣者,脾胃旋轉之樞紐,水火長降之關鍵」。相火在金水的收斂下,隨太陽而下行,歸於命門,根在癸水。水升火降,坎離既濟;火秘水溫,陰陽平衡。
其論病理,亦從脾胃中氣立論。認為相火上炎乃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失決斂所致;相火上炎則氣逆、血動、風生、溼阻等,五臟之陰並耗,如爍心液、刑肺金、克戊土、燥肝陰、洩腎精。相火上炎乃虛陽上浮為多,實證者少。《四聖心源》云:「病於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病於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已。」黃元御用柴胡芍藥湯治少陽相火病;用白茅湯加黃芩、三黃瀉心湯治相火極旺;用奔豚湯治氣火上衝;柴胡芍藥半夏湯「培中氣以降陽明」,脾腎陽虧,相火上炎者宜。其他如柴胡地黃湯、炙甘草湯、豬苓湯之類,相火傷者宜選用。黃元御認為,柴胡、黃芩、芍藥、白頭翁、黃連、黃柏、豬膽汁、生梓白皮等均有清瀉相火的功效。
4 小結
劉完素首提命門相火說,並把相火與腎、命門、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聯繫在一起,對後世朱震亨相火論和明代命門學說的形成有啟迪之功。張子和提出了相火的正化和對化問題,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相火包含了三焦與膽,其對相火的認識更加深刻。李杲提出相火元氣之賊這一著名論斷,並確立其方治。朱震亨首倡相火論,相火易動為其核心內容。張景嶽首提五臟均有君相的說法,指出「君相之火,正氣也」。黃元御以相火學說闡釋人體生理病理,並運用到具體病症之中。因此,相火之論從唐以後經後代各醫家發揮闡釋,逐漸完善,內涵更豐富,也更貼合於臨床。各醫家之論互有千秋,尤以朱震亨、黃元御論述最為具體,宜進一步研究以指導臨床實踐。
飛燕餅,20多種藥食同源食材組方,可用於痰溼體質調理!可代餐,輕食飽腹。
保質期9個月,因近效期(保質期截止2021年3月6日),現超低價處理。
識別上圖二維碼,立即購買!
5盒(每盒200克,每盒可代餐5頓)包郵價120元,10盒包郵價190元,平均每次代餐低至3.8元。數量有限,搶完為止!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