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背後還有一顆地球,太陽中唯一看不見的,難道是第九大行星?

2020-12-08 數學不太好的小Q

對科學界來說,可以發現第九大行星不僅是科學榮譽,更是對太陽系領域的新認識,但是數百年以來,這顆行星卻始終沒有被發現的痕跡。由於現代天文望遠鏡的發展,可以讓我們觀測到銀河系中心恆行圍繞著黑洞公轉,人類科技的進步,推動了我們進發宇宙的步伐,我們甚至觀測到1.34億光年以外的GN-Z11。

太陽的後面真的存在行星嗎?理論上是不可能的,1767年數學家歐拉根據二體引力場推算出幾個位置是引力平衡點,推算出L1、L2、L3、L4、L5,歐拉發現L4和L5是最穩定的,其餘3個點受力是直線方向,所以很可能離開這個區域,打破平衡。而L4和L5是可以長期存在的。

如果真的存在第二個地球的話,那麼它很有可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然後與地球相撞,如果地球到達L4和L5,那麼它會穩定嗎?其實還是不穩定的,到達行星級別的天體這本來就是一件是不可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太陽的雙胞胎行星論,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與否,或許不久後就能知道
    這與Cfa天文學家先前所作的研究結果相符合,該研究表明,我們的太陽在數十億年前失去了一個與之及其類似的伴星。 實際上,在2018年有天文學家在觀測到一對距離地球約184光年的孿生行星後宣稱他們已經找到了太陽的同胞。Siraj說:「在雙星消失之前,太陽系已經捕捉到了它的外層天體,即奧爾特雲和第九大行星。」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行星軌道,這顆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南十字座,也是其恆星HD 106906周圍唯一發現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因為其在遠離恆星的位置上才被科學家關注,最初發現這顆行星時一度認為其軌道正在脫離恆星,在通過14年持續觀測後才確認了
  • 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顆胡柚般大的黑洞嗎?
    最近有人驚呼,科學家們正在執行一個LSST搜索計劃,讓太陽第九大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邊沿的黑洞現身。那麼如果這顆黑洞真的存在,地球有危險嗎?這個說法當然有些驚世駭俗。2020年5月,人們觀測到了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黑洞,坐落在望遠鏡座,隱藏在被命名為HR 6819的恆星系統,距離我們約1000多光年。人們發現它,並不是這個黑洞本身有任何蛛絲馬跡,而是HR 6819三合星系統中可見的兩顆恆星怪異的運行軌跡,它們圍繞著一顆看不見的空間運行,由此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毫無蹤跡的巨大引力源只能是一顆黑洞。
  • 太陽有多大?假如太陽是一顆宜居行星,週遊世界有多難?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巖質行星,而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就是太陽,太陽有多大?它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從距太陽約1.5億公裡的地球上來看,太陽不過如同一顆彈珠,大小與月亮等同,但實際上太陽之大是地球無法企及的。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地球確實是太陽系當中與眾不同的一顆行星,近些年來科學家們積極地想要尋找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這些行星被稱為類地行星,如果可以發現一顆和地球環境極為相似的星球,這也就意味著在太陽系內很有可能會有其他的生命存在。
  • 除了太陽以外,我們星系還有「第二太陽」
    在2006之前,所有與天文有關的書籍,對於太陽系行星的描述都是九大行星。除了我們現在所了解到的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顆冥王星。這是因為冥王星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而且在它的附近發現了更多的星球,從而推動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定義了行星。根據重新定義的行星,冥王星正式從地球九大行星中除名。
  • 太陽系發現未知第九大行星?且慢下定論
    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後,這兩位天文學家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一顆未知行星在背後默默地發揮引力影響。據推測,這顆可能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因此其引力將顯著影響位於柯依伯帶幾顆「矮行星」的運行軌道。
  • 簡直就是生命的禁區,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
    1930年3月13日,冥王星作為第九大行星被發現的消息曾轟動全世界,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一次會議中,又被除名踢出九大行星,這其中發什麼了什麼?難道是冥王星有什麼可怕之處嗎?年3月13日向哈佛大學天文臺宣布發現第九大行星的消息。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表親」給天文家提供了重要線索
    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些天體是在響應一顆尚未被觀測到的行星的引力,這顆行星被稱為第九大行星,它在非常、非常遙遠的軌道上運行。另一些人認為這些奇怪的物體是對其他小物體累積的引力做出的反應,而不是一個大的行星。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研究人員稱,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系外行星的新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一顆行星會被踢到太陽系的遙遠邊緣,而不會被完全拋出。
  • 如果八大行星,有一顆突然消失不見,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
    太陽系是地球所在的恆星系統,除了地球這顆生命星球之外,還有其它七大行星。太陽加上八大行星組成了太陽系的主體空間結構,而太陽系這個恆星系統也是非常穩定的一個星系,正是有了這樣的穩定空間結構,才能夠孕育出地球這樣的智慧文明星球。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多可怕?
    冥王星,2006年以前它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以人類之名)。冥王之名源於古羅馬神話,陰間之神,布魯託,猶如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閻王,掌管著黃泉之畔。冥王星就像幽冥一樣荒蕪、冰冷與寂靜,然而最終卻被推下神壇,這一開始就是個誤會。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起初太陽系內並不是八大星而是九大行星,說起第九大行星,很多小夥伴們都能脫口而出冥王星,由於和其他行星不同,在2006年將冥王星在太陽系內除名,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個冥王星,古代的羅馬神話中,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名字叫「閻王星」,閻王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們有一種恐怖感覺,我們只聽它的名字,能夠感覺它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冥王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恐怖。
  • 它為何從「九大行星」除名?科學家發現了什麼?
    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們便對地球和宇宙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陽系曾經有九大行星。從2006年以後,冥王星從其中除名。有人說這是因為冥王星實在太恐怖了,與8大行星格格不入,這是為什麼呢?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雖然該系統總體上與太陽系非常不同,但HD106906b的巨大軌道讓人想起天文學家一直在尋找的假想中運行軌道極大的第九大行星。研究人員表示:「HD106906b與宿主恆星相距甚遠,且其運行軌道高度錯位,就像對第九顆行星軌道的預測一樣。問題在於,這一行星是如何形成和進化並最終形成了目前的形態。」發現和確認系外行星有兩種方法是最常用的:中天法和擺動法。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
  • 地球是死去的恆星嗎?太陽死去會成為行星嗎?看完你就知道答案
    我們人類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會遵循這一發展規律,那麼同樣在宇宙中太陽以及我們生存的地球,他們都是有一定壽命的。我們的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曾經霍金預言地球末日即將到來,引發了全球的恐慌。除了地球會面臨著毀滅的危機以外,太陽的壽命也只有將近100億年的時間,而如今太陽已經步入中年時期,也面臨著中年危機。
  • 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開始聚攏人馬單幹
    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命名為矮行星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在天文學上有什麼意義嗎?為什麼要這麼歸類?在上學的時候一直是背誦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但在2006年冥王星被天文學家們投票,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不只一顆行星,還有一顆6倍地球質量的潛在行星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只有4.22光年,它也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攜帶地球前往的地方,4.22光年的距離也使得地球航行了2500年才得以到達。那麼比鄰星系是怎樣的情況呢?那裡有行星存在嗎?行星上面有生命存在嗎?
  • 如果第九大行星不存在,那該如何解釋一系列被探測到的奇異現象呢
    如果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人類該如何才能探測到他的身影?早些時候,以掀翻了冥王星的行星寶座(註:冥王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著稱的邁克·布朗(Mike Brown)團隊和康斯坦丁·巴蒂金(Konstantin Batygin)共同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們發現了冥王星軌道之外存在第九顆行星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