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單身女神終身未嫁,她們重新定義了女人

2021-03-02 正反讀書

不久正反君分享過一本叫《單身社會》的書,書中分析了全球範圍內「單身社會」的崛起: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選擇獨居生活。

與此相應的是,今年4月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我國的上班族當中,沒有性生活且單身5年以上的比例高達30%,單身10年以上的有12%。

據民政部門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單身人士超過2億,其中約2000萬的青年過著獨居生活。去年,「空巢青年」一詞開始走紅;而今年的「單身稅」事件更是刷屏朋友圈。

雖然不少人奉行獨身主義,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將來,人類社會的主流估計始終不會變:絕大多數人的一生,結婚成家過日子。但我們要理解、尊重那些「獨身者」的選擇。

尤其女性。女生並不一定要依附於男人依附於家庭,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今天和朋友們聊的下面這七位終身未嫁的單身女神,她們的生命裡沒有婚姻,卻活出了別的意義、別的精彩,她們重新定義了生而為女人的價值~

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是一位被學生稱之為「嫁給教育」的女教育家。在民國時期,曾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男有蔡元培,女有吳貽芳

吳貽芳對學生的管理雖然嚴格,但同時也對學生們那顆年輕的心充滿了細緻入微的關懷,敢於在那個封閉守舊的時代,為學生們開設「戀人專室」

當時,學校有些學生和金陵大學的學生談戀愛,經常晚歸爬窗戶進宿舍。吳貽芳擔心學生的安全,便將宿舍樓下的會客室隔成許多半封閉的小間,設有桌椅專供戀人聊天。晚上九點前,女同學可以帶男朋友在裡面交談。

可成人之美的吳貽芳卻終身未嫁,曾有人問吳貽芳為何單身,她回答:我在等一個合適的人。

這是她唯一的一次回應,但大家清楚她這是在敷衍,所以始終沒人知道她內心是怎麼想的,只是見她投身於教育,如此快樂充實,也不再過多關問。

後來,金陵女子大學舉行吳貽芳主校二十周年紀念活動,學生們別出心裁,編演了一出話劇獻給他們敬愛的老校長:

吳家小姐才貌雙全,登門提親的人踏破門檻,她始終不肯點頭。最終,「教育之神」登門求愛,吳小姐欣然首肯。

這個摻雜著詼諧與感動的故事,在當時傳為佳話。但這其實也給我們打開了另一扇理解生命的門:愛情和婚姻不一定非得發生在世俗意義上的男女之間,也可以發生在我們熱愛的事業上,只要自己過得幸福快樂就行

被尊稱為「生命天使」、「中國醫學聖母」的中科院女院士林巧稚,她雖然一生未婚,卻親自接生了5萬多嬰兒。

她生命中最大的樂趣,便是專注於婦產工作與醫學慈善,連每年的生日,她都喜歡堅守在產房一線。她說:

我到產房過生日更有意義。為難產的孕婦接生,當小寶寶在我生日的時候降臨人世,那哇哇啼哭聲是最動聽的生命讚歌,對我來說,那是最好不過的生日禮物了。

林巧稚就這樣徹底投身於治病救人,無論白天黑夜、嚴寒酷暑,還專門為交不起錢的病人免費治療。她特意為此準備了一個出診包,包裡總放著錢,以便隨時接濟貧困百姓。

因此,直到晚年她都未曾婚嫁,她家裡的電話放在床頭,醫院有嚴重的病例,就整夜地守著電話等消息,她曾跟人打趣說:「我的惟一伴侶就是床頭那部電話。」

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女士,雖然性格直爽,感情豐富,但如今年近80高齡的她,依然未婚。她說:

我不是獨身主義者,只是生活沒有賦予我這個機會。我沒談過戀愛,至今還沒有一個人能闖進我的生活。既然已經這樣安排了,就不必勉強,一切順其自然吧。

雖然沒能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但吳儀女士的生活:在任時一心投身為國為民,寄情於國家之發展與富強;

退休後學鋼琴自娛,還學習中醫和打網球.生命始終在精神內涵上持續延伸著,這樣的人生,相當的飽滿和豐富

姿容優雅清麗,才華名震文壇的民國奇女子呂碧城,被盛讚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與秋瑾並稱「女子雙俠」,曾傾倒名士豪傑無數。

就連當時統治階層的權貴,如袁世凱之子袁克文、李鴻章之侄李經義等人也對其傾慕有加!但呂碧城卻選擇終生未嫁,其原因正如她所說:

她擇偶的標準,既不在乎門第如何,更不關心錢財多少,而是要品味的切合與精神的交流。因為她想要的愛情,是要有靈魂內涵的深度參與,而非只是兩個身體在肉體和生活上的淺層次結合。

可惜,滿足她這個條件的男士,要麼錯過了,要麼一直沒遇著,所以她寧願孤獨終老,也絕不將就。

她一生獨以詩詞為伴,以文學自樂,並以文載道,致力於女性解放和女性教育,開創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的先例。

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817年),英國女小說家,《傲慢與偏見》的作者。

簡·奧斯汀的母親曾竭力撮合她與上層社會的有錢人,但她不接受沒有愛情的婚姻,認為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

後來簡·奧斯汀對愛爾蘭年輕律師湯姆·勒弗羅伊一見鍾情,奈何緣分弄人,兩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

當時,簡·奧斯汀在致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表達了這份無奈與傷心,她寫道:

終於,這一天還是到來了,我將與湯姆·勒弗羅伊告別。而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一切都已結束。一想到這些,我不禁淚流。

初戀以被迫分手告終,此後簡·奧斯汀為愛堅守,終身未嫁,將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學創作。

這也許正如《何以簫聲默》中所說的那句話: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

葛麗泰·嘉寶(1905年-1990年),好萊塢巨星,有冰美人之稱,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5名。

嘉寶生性內向,離群索居,喜歡獨自一人。有次被記者問及愛情婚姻問題,她回答說:

愛情,當然,我曾想愛過,誰沒有戀愛過?結婚,我說過好幾次了,我不知道,我喜歡孤獨,我不喜歡總和人呆在一塊兒。

不過,她終究還是對幫助她走上影壇的啟蒙老師斯蒂勒動了情,她自己也曾說過:

「假如我愛過什麼人的話,那就是斯蒂勒。」1928年斯蒂勒病逝後,嘉寶傷痛不已,發誓終生不嫁,獨自了此一生。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嘉寶離開好萊塢,拒絕所有接訪,獨自一個人生活,與孤獨為伴,終身未嫁。

芭芭拉·麥克林託克(1902年-1992年),遺傳學研究領域第一位獨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可以說芭芭拉把整個生命的每分每秒都耗在了科學研究上,對她而言,愛情和婚姻怎及科學之樂。

克林託克在1950年和1951年發表的兩篇有別於傳統科學觀念的論文,幾乎使所有人都認為她也許是發瘋了

儘管不被理解,但麥克林託克卻不改初衷,堅持她的試驗結果。不久她又有新發現。由於與傳統遺傳學觀念相悖,這使她限於孤立無助的境地。人們用懷疑、驚訝的異樣目光看待她。

從此,這位原來在美國遺傳學界享有盛譽的女科學家,經受了她一生中相當長時間的孤寂和苦悶,朋友和同事大都和她漸漸疏遠。

她只好離群索居,幾乎成了孤家寡人。唯有科學研究的樂趣陪伴著她,不過,這就夠了


< END >

文中插圖來源網絡

人讀書越多,越不會被外在環境困擾,越不會被寂寞、孤獨這樣可怖的東西所折服。因為,書籍逐漸在人的心靈裡建造了一個完全獨立於外界力量的王國。——王強

智者說,改變自己的方式有三種:讀書、歷練和交友。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讀書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

周國平、嚴歌苓、韓少功等「名家帶你讀經典」,長按右下方二維碼,識別進入:

相關焦點

  • 終身未婚,7位單身女人決定抱團養老
    在NHK短片《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中,這種養老模式真的被七位勇敢的老太太實現了:10年前,這7位女性購買了同一幢公寓的7個單間,組成養老姐妹團「個個Seven」。團員年齡從71歲到83歲不等,6個終身未婚,1個離異單身。無依無靠的她們,決定成為彼此生命中最堅實的支柱。
  • 女人一輩子不結婚,最後會過得怎麼樣?這是三位過來人真實的故事!
    /1/ 前幾天被邀請回答一個問題關於「終身未嫁的人會幸福嗎?」 我一直覺得,幸福與「終生未嫁」,與「有沒有結婚」無關。因為「婚姻」從來不等於「幸福」二字。
  • Twins成員阿嬌恢復單身,直言終身不嫁,女強人不婚主義盛行為何
    阿嬌2001年從Twins組合出道,我記得2002年是她們專輯發行最多的時期,基本三個月就會發行一張,足見當時她們的人氣有多旺盛。如果不是因為一場意外的負面新聞,阿嬌也不會事業一落千丈,名聲也飽受爭議,如今隨著時間的流逝,阿嬌逐漸的復出,也開始了新的人生,新的戀情,但是看似婚姻生活幸福的她,為何要說出終身不嫁這種言論,我們來捋一捋她和丈夫之間的關係,據說阿嬌以前買名牌包從不看價錢,但婚後為照顧老公的情緒,她會很克制自己的消費。
  • 39歲阿嬌宣布終身不嫁,單身不是失敗的象徵,單身時代來了!
    39歲阿嬌宣布終身不嫁,宣言賴弘國沒有挽回的餘地,生不生孩子以後隨緣,據悉,今年5月阿嬌已經與賴弘國籤署秘密分居協議,結束一年多的分居關係。是被婚姻嚇成什麼樣子,一個女人說出「我想我不會再結婚了,結過一次就夠了,我覺得自己不適合結婚真的沒有必要了」,阿嬌曾經凍過3顆卵子,經歷過情傷後坦言生孩子隨緣,阿嬌經歷了什麼樣的婚姻歷程我們無從說起,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段婚姻是不幸的,沒有使雙方滿足。
  • 39歲阿嬌終身不嫁!昔日女神決定過單身生活了
    39歲的她宣布終身不嫁。這麼多年了,應該淡忘了吧,你看阿嬌並不開心幸福,你看她眼神就知道!阿嬌老公親口說,她不愛我,當初沒結婚時就後悔了,不過應為籤了婚禮真人秀才跟他結婚的。阿嬌被問道和陳冠希拍照片的事情,痛哭流涕地對媒體解釋,說自己很傻很天真!
  • 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丨自立共生,結伴老去
    日本政府表示,有意願工作的人,可以到70歲才退休,或者終身不退休,但這並不是應對人口高齡化的良策。在日本,人們稱老年人為「高齡者」,雖然只是稱謂不同,但「高齡者」這個說法讓人感到更多的尊重,人們也樂於探討要如何應對變老和應該怎樣度過晚年這樣的話題。
  • 這4位女神級忍者為何嫁不出去?香燐被渣怕了,綱手為愛守寡
    這4位女神級忍者為何嫁不出去?香燐被渣怕了,綱手為愛守寡!
  • 那些堅持終身不嫁的人,到了老年是什麼感受?兩個女人說實話
    楊麗萍其實結過兩次婚,但是為了藝術、為了保持自己的身材她放棄了要孩子,尚且被別人這樣說,那些堅持終身不嫁的女人,就更加不要想旁人會如何說三道四了。那麼她們到了老年是什麼樣的感受,會不會感到後悔當初的決定呢?兩個女人說出實話,或許能對你有所幫助。
  • 假如安又琪嫁了,《十周嫁出去》會被承認成功嗎?
    文/達達經典浪漫喜劇《欲望都市》中的女主角凱瑞,曾經有過這麼一個觀察:如果是一個男人在女人窗下丟石子、表現得熱情而魯莽,他會被認為是浪漫的騎士。而同樣的場景換成女人,她的形象要麼與饑渴掛鈎,要麼就會變得不端莊。
  • 終身未嫁的「童貞女王」—伊莉莎白
    在英國的歷史上,有著為數不少的女王,但有一位是終身未嫁的女王,她就是伊莉莎白一世,她也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於1603年3月24日在里奇蒙王宮去世,她終身未嫁,也被稱為「榮光女王」、「英明女王」。在英國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期間,英語中出現了一個新成語叫「eat no fish」(不吃魚)。 它產生的時代背景是這樣的,伊莉莎白一世即位後(1558―1603在位)面臨的首要任務是處理遺留的宗教問題。
  • 這位終生未嫁的小腳老太太,憑什麼被世界公認為「智慧女神」?
    然而,在民國時期,卻有一位終生未嫁的小腳老太太,一位看似普通的女性,卻被世界公認為「智慧女神」。我輩當自強這位傳奇女性,名叫吳貽芳。小時候的吳貽芳生在清朝末年的吳貽芳與當時的普通女子一樣,從小便被纏足,可就是這樣一個小腳孤女,今後的日子裡在國際上大放光彩,雖然終身未嫁,卻成為了世界公認的「智慧女神」。
  • 把「西裝」重新定義性感的11位女性偶像明星
    誰認為西裝是男人的專屬,並且主要是男性服裝,現在則需要重新定義。 隨著時間的流逝,女人們將西裝變成了自己的西裝,她們像一個做生意的商場女強人。 麗莎擁有女神的身材,而西服則更凸顯了這一點。 作為說唱歌手,她的造型無止境,一旦穿上西裝,她簡直是勢不可擋。 4.
  • 「一輩子嫁不出去真慘」,這群50+女人狂打他們臉
    日本有部紀錄片《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就是記錄了7位單身女性(年齡從71歲到83歲)一起養老的生活。《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她們中有談過戀愛但不想結婚的,也有離婚後保持單身的。《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在這裡,她們的基本理念是「自立和共生」。她們既有個人的私人空間,保證了每個人的私密性,又會一起旅行,一起看煙花,一起喝下午茶。
  • 國漫「終生不嫁」的女神,焰靈姬算一個,最後一個竟不是人類?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你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隨著國漫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經典作品,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在國漫對於美女的創造越來越新穎,出現了很多女神人物,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三位國漫女神都是終身不嫁的,一起來看看吧!
  • 「自梳女」為何終身不嫁?
    所謂自梳女,也叫媽姐或姑婆,多見於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如南海、東莞、番禺等),是指女性在適婚年齡,把頭髮盤成髻,以示終身不嫁,晚年會搬到「姑婆屋」或者「女仔屋」終老。自梳女為何會選擇終身不嫁?她們有著怎樣的生活軌跡?為何這一群體主要存在於珠江三角洲?《走近西樵自梳女》一書作者徐靖捷,通過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自梳女的走訪,為我們解答了這些問題。
  • 阿嬌宣布終身不嫁的背後,我看到了女人的真正價值
    就在前幾天,39歲的阿嬌鍾欣桐宣布和賴弘國離婚後將終身不嫁,阿嬌說:「我認為我不會再結婚,結過一次就夠了,我覺得自己不適合結婚,沒有必要。」我不知道婚後的阿嬌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對婚姻如此失望,自從「陳老師」事件過後,「很傻很天真」的阿嬌用了10年的時間才能到了賴弘國。
  •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愛情無論愛得如何死去活來,走進婚姻這所殿堂,總會有人覺得遺憾:恨不相逢未嫁時。有這種遺憾的原因是什麼呢?此刻你眼中的女神,當她成為你的妻子時,將跌落神壇,變成普通女性。若是出現另一個女人,你的佔有欲又會滋生出來。|神秘感得不到的才惦記,是自己的不珍惜!
  • 有人說她是世界上最愛貓的人,為了養貓她終身未嫁
    每個人心裡對愛貓這件事,都有著不同的定義,有人覺得給貓好的生活條件就是愛,有人覺得每天花時間陪著它就是愛,就像今天小汪要講的這個人,雖然很多人對她愛貓的方式表示不理解,但她依然被大家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愛貓的人!丁世英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普通,但在中國愛貓圈子裡,她真的太有名了。
  • 是她們定義了法國時尚!讓10位法國女人為你的衣櫥增添靈感
    法國女人向來以優雅著稱,獨有的時尚原則讓她們隨便穿都是街上最時髦的存在。在女生每日穿搭都毫無頭緒的時候,法國女人才有這種煩惱,她們穿得簡單卻不失優雅;即使沉悶的上班生活,她們也總是讓人眼前一亮。法式風情從來不是可以捏造,你不需要早上花費大量時間只為了能維持數小時的微亂髮型,也不需要找到一件恰到好處的寬鬆針織衫而跑斷了腿,更多的是她們的態度。
  • 這個日本單身女人養老團,幹得漂亮!
    日本國民臺NHK推出了一個短紀錄片《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7位女性,年齡從71歲到83歲,6個終生未婚,一個離異單身。10年前,她們購買了同一幢公寓的7個單間,組成養老姐妹團:個個Seven。姐妹團的發起人是今年78歲的村田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