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丨自立共生,結伴老去

2021-03-03 太平洋玫瑰

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截止到2017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了3557萬,其中女性人口突破2000萬,佔總人口的28.1%,創下歷史新高。

據統計,在日本大約有600萬老人獨自生活,「高齡化」已經成為日本最嚴峻的社會問題。

得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已達到84歲,很多人沒有子女,孤獨終老。

日本政府表示,有意願工作的人,可以到70歲才退休,或者終身不退休,但這並不是應對人口高齡化的良策。

在日本,人們稱老年人為「高齡者」,雖然只是稱謂不同,但「高齡者」這個說法讓人感到更多的尊重,人們也樂於探討要如何應對變老和應該怎樣度過晚年這樣的話題。

2018年12月28日,在日本NHK電視臺播出了一部名為《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的紀錄片,講述七位高齡單身女人,既自立又共生的晚年生活,引起了很多反響和熱烈的討論。

長期供職於NHK的村田幸子,今年78歲,是一名廣播主持人。她現在的工作是通過廣播,報導高齡人士問題。

她稱自己為「不折不扣的後期高齡者」,能夠深切的體會高齡者真正的感受。變老的感覺很複雜,有時是令人厭惡的,有時還有些悲哀和悽涼。

10年前,因與三位投緣的友人出遊,玩得非常盡興,村田萌發了要一起這樣快樂生活下去的想法。

隨後,她們召集了另外四位女性,並把自己的團體命名為「個個seven」,「個個」代表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即使沒血緣關係,個體和個體之間也可以彼此尊重,相互扶助的生活下去。

雖然有些人是初次見面,但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發現彼此志趣相投。

她們都曾是職場女性,有報社記者、廣告策劃、諮詢顧問、企業宣傳、公司理事,有些年逾八旬,仍在工作。

七人中有兩人有過婚姻,剩下五人終身未嫁,現在她們都是單身貴族。光陰似箭,如今她們的年齡從71歲至83歲不等。

決定在一起生活和真的在一起生活是不同的,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既能保持獨立又能相扶相依呢?

她們七人開始了一種全新模式的嘗試,在同一幢公寓樓裡分別購入了不同房間,彼此來住相交,稱為「友鄰」。

友鄰生活的基本理念是「自立和共生」,雖然共同居住,但每個人都自立生活,這是友鄰生活的宗旨。

中國有句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她們比鄰而居,定期在公寓的公共區域聚會,既有獨立空間又有集體氛圍,兩全其美。

她們的日常生活是這樣的:彼此共享家門鑰匙,如果有什麼需要就使用SOS呼叫,小到送一罐茶葉,為外出者澆花,大到生病求助,都可以在咫尺間實現。

雖然也有摩擦碰撞,有與人相處的艱辛,與人保持適當距離的困難,但七個人的關係卻堅不可摧。

她們每年一起旅行,一起看煙花,一起談論人生,一起慢慢變老,轉眼間已過十年。

加入友鄰生活,個人有個人的原因,但目的卻是一致的。

71歲的川名,離異,育有一女,早已長大並獨立,只剩下她孤身一人。前段時間,川名在夜裡被從未有過的劇烈頭痛折磨,使用了SOS呼救,友鄰田矢快速前來幫她,使她得以脫險。

73歲的一之坪,是在大家庭中長大的,年近六旬時才開始初次獨自生活。她曾在夜深人靜時獨自痛哭,因為漸漸變弱的身體,因為寂寞,因為擔心孤獨終老。

78歲的村田,是七人行的發起人,她做過三次股關節手術,一次腸癌手術,一次胃癌手術。幾次手術,讓她深深的懂得個人努力的局限性,每次病癒,她都要被迫對自己的生活做些改變。

79歲的安田,已有輕度腦梗的症狀,獨自生活讓她感到不安,擔心自己發病時無人在旁,死後變成一堆白骨也很難被人發現。

81歲的市川,是高齡福利機構的理事,以前總是充滿正能量,但最近變得沉默寡言。這幾年,她身體漸弱,健康惡化,去年剛剛退休。

83歲的清田,兩年前患癌,現在仍住在康復中心,她努力與病魔抗爭,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

七人之中,只有田矢的身體稍好,經常為她們跑腿幫忙。

她們,都曾單槍匹馬闖蕩生活,如今年華老去,來日無多,每日與衰老和疾病抗爭,所幸的是,她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外出歸來時,看到友鄰的燈光,會覺得溫暖安心,即便沒有見面,也有一種親人就在那裡的踏實,這也是結伴而居的初衷。

定期的聚會,她們會閒聊,也會有意識的談到寂寞、生死、生前預囑這樣的話題。

寂寞是高齡者最大的問題,年老本身和衰老帶來的寂寞,讓人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有時會坐立難安。

年老時,前路無望,對想做的事心有餘而力不足,因身體虛弱失去與人交往的能力,使寂寞加劇。

她們交流如何緩解寂寞,有人說,可以讓心靜下來,用閱讀來打破孤獨;有人說,感覺失落頹喪又無能為力時,只有靜待時間去解決,假以時日,焦慮的心會變得平和。

除了病痛和寂寞,人生很快就要終結的恐懼也如影隨形,沒有人能逃過生死,刻意迴避只是自欺欺人。

七人結伴之初,一之坪恍然覺得她們會永遠生活下去,如今年齡漸長,她明白總有一天,大家都會消失,開始是走一個、兩個,直至最終所有人都會消失在這人世間。

她希望自己的離世順序是居中的,不是最早,也不最晚的那個,她不想一個人挺到最後。

79歲的安田對生死的態度要豁達很多,她說,想度過讓自己信服的每一天,並珍重每一天。

一定要快樂的度過今天,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明天一定會來。

美國電視劇《欲望都市》講述了四位單身大齡女性的故事,她們最終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愛人和生活,但這只是戲劇。

劇中說,單身女性的路從來都不好走,所以我們需要很多的鞋。

年輕的時候,很多很多的鞋就可以幫我們走過那些艱難的路,年老的時候,卻要很多很多的情才能讓時光不寂寞,餘生不孤單。

老來食無缺,唯有情難寄。人最大的絕望,就是在年老無力又命不由己的時候,發現身後空無一人。  ----摘自網絡

如果這份情不能從親人處獲得,也可以從友人處獲得,就像這些友鄰一樣。

這雖是少數派的生活選擇,於整個社會而言,個體行為的影響力是微小的,但對於整個高齡群體而言,她們的生活模式又是合理且可借鑑的。

每個人都希望在夜歸時,看到一盞明燈,在脆弱時,找到一個懷抱,友鄰七人行,告訴我們另一種可能也許有一天,親愛的友人也會是一種歸宿。

相關焦點

  • 海外養老觀察丨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
    在中國人傳統觀念裡「兒孫繞膝、子孫滿堂」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標配,如果單身獨居,又無兒無女,那肯定會被認為悽慘悲涼。可日本國民臺NHK推出了一個短紀錄片《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卻完全顛覆了人們之前的想像。這七位女性,年齡從71歲到83歲,六個終生未婚,一個離異單身。
  • 終身未婚,7位單身女人決定抱團養老
    你是不是也幻想過,退休之後和姐妹們住在一起,「抱團養老」?在NHK短片《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中,這種養老模式真的被七位勇敢的老太太實現了:10年前,這7位女性購買了同一幢公寓的7個單間,組成養老姐妹團「個個Seven」。團員年齡從71歲到83歲不等,6個終身未婚,1個離異單身。
  • 「不結婚老了怎麼辦?」這個單身女人養老團,幹得漂亮!
    文章轉載自:看書有道 ID:iikanshu日本國民臺 NHK 推出的一個短紀錄片《7 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記錄了這個故事。姐妹團的發起人是今年 78 歲的村田幸子。幸子年輕時因為醉心於工作,不滿女性結婚後,必須辭職回歸家庭的傳統風氣,選擇了終生未婚。
  • 「不結婚老了怎麼辦?」這個單身女人養老團幹得漂亮!
    2004年開始,這群「老年單身貴族」在一起相處、磨合,並且尋找適合養老的公寓,直到2008年,「個個Seven」正式成團,開啟了美妙的同居養老生活。櫻花季,一起旅行,節假日一起看煙花。這群從年輕時,就習慣了獨立自強的女性,一起打造「自立與共同生活的住處」,期待完美地度過人生的秋天,不給任何人增加負擔。年輕時,她們都是獨當一面的女性——村田幸子是NHK電視臺的播音員。
  • 7個單身女人「抱團養老」走紅,網友說「看到這樣的姐姐,我再也不怕老了」
    在日本有7位單身老太太,七八十歲還過著瀟灑的生活,染髮化妝,健身旅行、喝茶看風景……11年前她們搬進同一幢公寓開啟「抱團養老」的生活,即便一直單身,身體也日漸衰老,因為有了相互的陪伴,她們也不用擔心毫無尊嚴地老去,而是將晚年活出優雅的味道。
  • 「不結婚老了怎麼辦?」這個日本單身女人養老團,幹得漂亮!
    這群從年輕時,就習慣了獨立自強的女性,一起打造「自立與共同生活的住處」,期待完美地度過人生的秋天,不給任何人增加負擔。年輕時,她們都是獨當一面的女性——村田幸子是NHK電視臺的播音員。你瞧,81歲的奶奶,都在努力期待明天會更好,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看80歲老奶奶們戴的珠寶首飾,20歲的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活得太「糙」?
  • 「一輩子嫁不出去真慘」,這群50+女人狂打他們臉
    日本有部紀錄片《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就是記錄了7位單身女性(年齡從71歲到83歲)一起養老的生活。《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她們中有談過戀愛但不想結婚的,也有離婚後保持單身的。《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在這裡,她們的基本理念是「自立和共生」。她們既有個人的私人空間,保證了每個人的私密性,又會一起旅行,一起看煙花,一起喝下午茶。
  • 美文I 「不結婚老了怎麼辦?」這個日本單身女人養老團,幹得漂亮!
    日本國民臺NHK推出了一個短紀錄片《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7位女性,年齡從71歲到83歲,6個終生未婚,一個離異單身。10年前,她們購買了同一幢公寓的7個單間,組成養老姐妹團:個個Seven。姐妹團的發起人是今年78歲的村田幸子。
  • 12個家庭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葬在一起…
    然而,50多歲的臺灣人李偉文卻認為,在人生的快樂存摺中,錢不需要太多,「朋友」才是豐富老年生活的泉源。因此,他從三十幾歲起,就進入準備退休的進行式。自然,他花最多心思準備的,不是金錢,而是可以一起老去的朋友們。
  • 長期單身的女性,不要人老珠黃時,才會明白是「共生效應」的結果
    孫女士今年32歲,她同樣是一個不婚主義者,她認為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當一個女人進入婚姻之後,就會被限制時間和自由。隨著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的選擇單身,那些分分合合的例子也讓她對愛情不抱有任何的希望,甚至她的思想非常悲觀。
  • 12個家庭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還要葬在一起……
    因此,他從三十幾歲起就進入準備退休的進行式自然,他花最多心思準備的不是金錢,而是可以一起老去的朋友們他還發起了一個「一起變老」俱樂部12個家庭,他們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還要一起葬……李偉文說他們選擇在城市,而不是農村是更為現實的選擇因為到了七八十歲後大家不會有體力種田此外,也要考慮交通醫療資源及其他生活便利性
  • 7個單身女人同居,80歲還染髮、美甲、逛街過著神仙生活!
    她當時就想,如果朋友們以後能住在一起就好了,大家可以互相照應,互相陪伴。 雖然只是一瞬間的想法,卻讓她看到了嚮往的生活。 都說女人一輩子不結婚,老了孤苦無依,會很慘。 可是她偏要打破這個偏見。
  • 12個家庭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葬在一起…
    然而,50多歲的臺灣人李偉文卻認為,在人生的快樂存摺中,錢不需要太多,「朋友」才是豐富老年生活的泉源。因此,他從三十幾歲起,就進入準備退休的進行式。自然,他花最多心思準備的,不是金錢,而是可以一起老去的朋友們。
  • 【養老】太潮了~12個家庭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葬在一起
    自然,他花最多心思準備的,不是金錢,而是可以一起老去的朋友們。他還發起了一個「一起變老」俱樂部。12個家庭,他們相約一起住,一起結伴老去,死後還要一起葬……這是某一天,李偉文和朋友們一起旅行時,突然靈光一現的產物卻一下子擊中了大家的心,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想法。於是,想法就變成了現實……前幾年,李偉文與一群老友,一共12戶,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 單身女人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圖片來源:網絡作者丨柚子0164歲的卞阿姨最近有點火。因為一句「出嫁幹嘛?自己一個人不要太開心哦」(圖片來源:澎湃新聞)卞阿姨在上海開了一家奶茶店。自己做自己賣,因為物美價廉,很受歡迎。前些日子,有記者去採訪她。
  • 7個單身女人同居10年,80歲還染髮、化妝,將生活過成了詩!
    有那麼一群人,選擇找一處房子,與朋友們像友鄰一樣同居,回歸初心,過互幫互助的晚年生活。 這種養老模式有點像co-living(共生居住),貼近每個人的獨立生活需求,卻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從血緣中脫離,構建友鄰型社區。
  • 5位50歲單身姐姐同居引爭議:和閨蜜一起養老,到底有多酷?
    快過年了,「單身狗們」(比如華妹),又要經歷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夢魘。 單身的生活自在愜意,但相信每個單身的人,都曾在腦海中划過一絲對未來的焦慮:如果一輩子不結婚,老了怎麼辦?
  • 7位單身奶奶同居日常曝光:不結婚的老年生活也太太太爽了
    也就是說,在日本不單單是老齡化嚴重,無兒無女的單身老人更是越來越多。 於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開始為一人不便的老年生活做開打算。 「不結婚。老了怎麼辦?」 有七位平均年齡80歲的日本奶奶,就發起了一個新形勢的單身養老團。
  • 一輩子不結婚的女人,晚年會悽慘嗎?聽聽3位女人的心裡話
    對於那些選擇一輩子不結婚的女人,晚年會不會過得很悽慘?我們來聽聽三位3個過來女人說的大實話。 李女士37歲 那我反問一下,結了婚了,就一定過得不悽涼嗎? 這些年,我們看到了很多女性,從恐婚到遲婚,再到拒婚,而且有一大批女生以單身為榮,什麼尊貴單身,勝者為王等等。都是對結婚的一種抗拒,婚姻觀念正在慢慢發生變化。 我們也看到,很多結婚的夫妻,到年老仇恨越來越大,甚至一對夫妻一年根本說不了幾句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 女人長期單身,是什麼後果?三位女人說出實話
    為什麼往往是那種經歷過失戀的女人,更希望儘快找到新的戀情。那種一直以來保持單身的人,卻仿佛沒多大興趣?其實主要吧,領略過愛情的美好滋味、對於男性已經產生了某些心理依賴的女人而言,自然不習慣突然恢復單身的那種心理落差;但是一直以來沒有這種期待的女人就不同了,根本不知道的好,便不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