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收縮」的矛盾

2021-02-12 Cuesssss

還記得最初學習離心收縮時,覺得這個肌肉行為很難理解,肌肉在一邊被拉長、一邊收縮。但是,在做例如二頭彎舉這個動作時,又能在控制啞鈴下放的過程中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肌肉的張力。

後來,我也跟很多人一樣理所當然地繼續用這個詞。

直到最近,受到了Bill Hartman的啟發,又促使我思考了很多關於離心收縮的問題,最初的那個疑問還是存在,我只是選擇了忽略。但我們現在或許有一個更好的模型,可以用來解釋傳統的離心收縮描述的肌肉行為。

這就是我想要在這篇文章裡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從字面來看,離心(Eccentric)的意思是遠離中線;收縮(Contraction)指的是縮短並靠近中線;那麼離心收縮,指的是遠離身體中線的時候靠近中線?——這好像沒有道理啊,因為合力只能有一個方向。

或許我們要先看看,傳統的離心收縮描述的是什麼肌肉行為。

先說離心一詞,描述的是肌肉長度增加的過程,以二頭彎舉為例,就是啞鈴下放的過程。這樣的下放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手臂完全放鬆,讓手臂跟隨重力自然下墜,這種情況下肌肉沒有對抗負重的張力;另一種是有控制地退讓下放,肌肉仍然保持一定張力。

雖然這兩種都叫做離心,但是它們之間明顯存在不同。傳統定義的「離心收縮」,指的是第二種情況。

那我們由應當如何解釋「離心收縮」時肌肉有張力的事實呢,這證明一定有收縮的存在。

如果我們能夠將離心和向心這兩個詞所描述的主體從肌肉更換為肌纖維,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離心收縮的意思。

在二頭彎舉舉起啞鈴的過程中,二頭肌群中的一部肌纖維向心收縮,舉起的負重越重,調動的肌纖維數量就越多,這個向心收縮的力就越大。然而,在退讓下放時,真正在發生的事情是:其中一部分肌纖維仍然保持向心收縮的狀態,但有另一部原本在收縮的肌纖維完全離心放鬆!在退讓下放時,由這些向心與離心的肌纖維組成的二頭肌作為整體正在被拉長,但部分肌纖維仍然保持向心收縮,這就是我們感受到的張力。

Bill打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比方:「這就像是10個人一起抬一輛車,然後突然有4個人說我不幹了,但另外6個人仍然在用盡全力跟車對抗,因此這6個人每個人都需要承受更大的力,當這6個人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克服車的重量時,這個時候車就會慢慢落回地面。」

如果你做過離心訓練,那麼你一定深有體會,重量下放的過程比舉起重量更困難,很多的肌纖維損傷也發生在離心階段,這也是為什麼傳統的「離心訓練」可以有效地促進肌肥大發展的原因——這些保持向心收縮的肌纖維承擔了更大的負荷。

因此,肌肉是向心、離心收縮的肌纖維的集合,但不存在真正的「離心收縮」。在力量訓練中,我們唯一在訓練的是肌纖維的向心收縮能力。

我們可以用離心與向心,來準確描述肌肉在某一瞬間相對另一個瞬間所處的位置。

二頭彎舉的頂峰收縮是二頭肌群的最大向心位,在啞鈴下放的某個瞬間,我們可以說二頭肌群處於相對於頂峰收縮的離心位。二頭彎舉的最低點是二頭肌群的最大離心位,如果我們將這個位置作為參考點,在把啞鈴舉起的某個瞬間,我們可以說二頭肌群處於相對的向心位。

記住,肌肉離心和向心位描述的是一個相對另一個位置的變化。

在肌肉收縮時,與肌肉相連的結締組織會共同作用,呈現出不同的動作特性。結締組織包括筋膜、肌腱等。

因此,我們再來描述由肌纖維收縮速度不同,引起的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兩種不同行為。

由於結締組織的粘彈性(Viscoelasticity)特點,當我們的肌肉快速收縮時,與肌纖維相連接的結締組織會表現得更堅硬,偏向於彈性組織,這有助於對抗並克服阻力,我們把這個描述為結締組織的克服行為(Overcoming Action),並可以將引發結締組織克服行為的肌肉收縮叫做(Overcoming Contraction)。比如用二頭彎舉舉起啞鈴的過程中,二頭肌纖維就在做克服性收縮,使二頭肌腱表現出克服行為。

對應的,如果肌肉發力速率變慢,結締組織會表現得更柔軟,偏向於粘性組織而更容易發生形變,這有助於我們吸收外力、製造緩衝,我們把這個描述為結締組織的退讓行為(Yielding Action),並將引發這種結締組織退讓行為的肌肉收縮叫做(Yielding Contraction)。二頭彎舉的下放過程就是一種退讓性收縮,或者當我們將啞鈴保持在某個位置不動時,也是一種退讓性收縮,使二頭肌腱表現出退讓行為。

如果用這個體系來描述傳統的「離心收縮」,那就是肌肉處於相對的離心位,並正在進行退讓性收縮。

因此在描述動作時,我們可以描述某個肌群當前是處於向心位還是離心位,它正在進行克服性收縮還是退讓性收縮。

記住,不論是克服性還是退讓性收縮,受力的肌纖維都在縮短,不一樣的只是肌纖維收縮速率快慢導致結締組織特性變化,決定了最終表現為克服外力還是吸收外力。

當我們用這個體系更準確地描述某一瞬間的肌肉和結締組織的行為以後,我們將能夠減少很多疑惑、更精準地理解動作發生的過程,並對動作問題做出有更有效的幹預。

參考文章:

Concentric vs. Eccentric Orientation and Yielding vs. Overcoming Muscle Action

https://billhartmanpt.com/concentric-vs-eccentric-orientation-and-yielding-vs-overcoming-muscle-action/

相關焦點

  • 到底什麼是離心收縮
    ,如何掌握離心收縮,離心收縮對訓練有什麼作用,對增肌有什麼作用等等,下面這篇文章會為大家全面的解釋什麼是離心收縮。離心收縮其實就是負向進行的訓練方式,向心運動肌肉收縮力量大於複合抗阻力量,肌肉縮短,肌肉產生的力量大於外在負荷伸展肌腱的力量。有氧訓練基本都屬於向心作用。離心運動肌肉收縮力量小於外在負荷的阻抗力量,肌肉拉長,肌肉力量小於外在伸展肌力量。比如臥推向下階段就是離心收縮。
  • 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對肌肉形態的影響
    肌肉內的機械感受器不僅對刺激強度的大小和持續時間敏感,而且對所施加的肌肉收縮類型也很敏感。肌肉的收縮類型分為向心、離心和等長。拿健身訓練中常見的二頭彎舉舉例子,把啞鈴舉起來靠近肩部的過程是向心收縮;緩慢控制速度把啞鈴放下的過程是離心收縮,拿起來舉著不動叫等長收縮。離心收縮的強度大約比向心收縮高20%~50%,並允許在活動期間施加更重的負荷。
  • 【術語解釋】什麼叫離心收縮
    離心收縮在《肌力與體能訓練》一書中的概念是:肌肉離心作用(Eccentric Muscle Action) :肌肉收縮力量小於外在負荷的阻抗力量,肌肉被拉長,此時肌肉產生的力量小於外在負荷伸展肌腱的力量。舉重訓練時的動作向下階段是為離心收縮,在標準動作中,肌肉施於離心作用是為了抗抵使負荷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所以離心作用時,必須穩定地阻抗向下負荷而非快速放下負荷而衝擊地板。
  • 什麼是離心收縮?有什麼作用?
    一、什麼是離心收縮離心收縮,有人稱為離心作用(Eccentric Muscle Action
  • 離心收縮還是向心收縮更容易讓肌肉變大?
    純離心收縮訓練、純向心收縮訓練、離心向心結合訓練,這3種方式,哪種更有利於肌肉增大?很多實驗都發現,單純離心訓練,使肌肉增大最多,甚至比離心向心結合訓練時肌肉增長的更多。過去認為,這跟肌肉損傷有關,看起來似乎和所謂超量恢復原理不謀而合。但後來發現,離心訓練更容易引起肌肉增大,可能主要跟肌原纖維Z線分裂有關。
  • 第十四期:什麼是向心收縮,離心收縮
    conceNtRic是「短縮性動作」或「向心收縮」,是指肌肉在發力的同時縮短的動作。
  • 離心收縮訓練對肌肉生長的好處遠遠大於向心收縮
    經常看到有的文章會提供肌肉的向心作用或離心作用,或是有人稱為向心收縮或離心收縮,有的網友看到心這個字,認為是靠近心臟的動作即稱為向心收縮
  • 離心收縮?你真的懂嗎(中)
    離心收縮的好處上篇: 離心收縮?你真的懂嗎(上)4、離心階段 使用較少的能量 離心與向心另一個差別在於動作中的離心階段消耗的能量(ATP)較少。這很重要,因為這意味著你可以從事更多的離心鍛練,影響其身體組成、肌力及尺寸的進步。
  • 充分利用離心後的等長收縮進行訓練
    離心等長收縮(EI)包含:受控下的離心收縮和持續一定時間的收緊  每個EI需要保持2-7秒,並動用到所有人體七種基本運動模式  理論上來說,最優的做法是閉上眼睛做EI,因為身體能比眼睛更快感知到動作變形  EI練習能夠一定程度上替代拉伸、靈活性練習、泡沫軸放鬆及其他一些矯正性練習  EI能夠增強運動質量,提高運動表現
  • 離心收縮訓練,讓你的肌肉生長速度加倍!(值得精讀好文)
    經常看到有的文章會提供肌肉的向心作用或離心作用,或是有人稱為向心收縮或離心收縮,有的健友看到心這個字,認為是靠近心臟的動作即稱為向心收縮
  • 利用自重訓練增肌的關鍵——離心、向心收縮(囚徒健身)
    您可以隨意擺動,使用所有的力量、或者做伏地挺身上下來算次數,不在乎離心收縮,只在乎次數。你做的很快,動作也沒做全手臂沒有完全伸展,或者,你做動作的時候,你可以儘量慢一點!    你可以做許多次,對吧?那麼你是不在乎離心收縮做40個,或者是,更好地做到儘可能慢點、儘量的控制節奏。短期來看,有什麼好處,長期呢?
  • 【每日一健】充分利用離心後的等長收縮進行訓練
    :jstvlinge)☞☞也可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直接關注●∞ ∞●∞ ∞●∞ ∞●●∞ ∞●∞ ∞●∞ ∞●有兩個技巧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頂峰收縮和極限拉伸,這個內容說的就是在離心極端的拉伸,等長收縮的內容,一起看看那吧,相信你會在訓練上有所提高。
  • 健身視頻:認識肌肉的向心和離心收縮!
    作為健身愛好者的你,鍛鍊肌肉在看一些健身文章,或者一些運動知識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向心收縮,離心收縮到底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 彎舉要做慢才能讓手臂更快變粗,離心收縮的重要性很多人還不知道
    其實刺激肌肉時,伸直手臂的過程比彎曲手臂更重要,因為這屬於離心收縮。1、離心收縮的好處做一個彎舉動作肱二頭肌經歷了兩種收縮: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彎曲手臂就是向心、伸直手臂就是離心。與向心收縮相比,離心收縮時肌纖維承受的張力更大(研究表明大約高50%),肌纖維的破壞更明顯,所以無論是對促進肌肉體積還是力量增長,離心收縮效果都更顯著。
  • 什麼是離心訓練?離心訓練到底有什麼好處?
    當然這不會給你帶來好處,更不能提高你的體格.只懂得拿起來不懂得放下去算不上一個優秀的健身者什麼是離心收縮:等張收縮分為向心性收縮和離心性收縮。    我們把下放的訓練動作叫做離心收縮,比如:肱二頭肌彎舉啞鈴下放、深蹲時下蹲的過程。也就是韋德訓練法則中的其中一條。   離心訓練要怎麼做呢?
  • 等長收縮與等張收縮
    在所有訓練體系裡,被人熟知的有向心、離心、頂峰收縮,可是等長收縮與等張收縮卻很少被人提及。
  • 肌肉的訓練-等長收縮與等張收縮
    我們肌肉的訓練,主要分成兩種方式,等長收縮和等張收縮。而其中的等張收縮又可以分成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我們來觀察一塊肌肉,肌肉的構成就好像我們的麻花辮子,或者碼頭看見的纜繩一樣。在肌肉不斷被拉長的過程中,就說明兩端正在離開這個中心,所以叫做離心收縮。當肌肉被縮短的過程中,說明兩端正在往中心靠攏,所以叫做向心收縮。如果你一直保持肌肉繃緊,不進行任何運動,也就是等長收縮。
  • 為什麼離心訓練那麼重要?看完你就知道了
    肌肉收縮有幾種形式,分別是等長收縮,等張收縮,等速收縮,其中,等張收縮又分為等張向心收縮和等張離心收縮。
  • 肌肉收縮的類型
    (1)等張收縮  又稱動力性收縮。啞鈴的肘彎舉就是肱二頭肌的等張收縮。等張收縮又可進一步分為向心收縮、離心收縮和等動收縮。  向心收縮是指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張力大於外加阻力(負荷)時,肌肉長度縮短,並牽拉骨槓桿做向心運動。向心收縮是人體得以實現各種加速運動的基礎,如跑步時後蹬的力量。  離心收縮是指當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張力小於外力時,肌肉雖然積極地收縮但仍被拉長。
  • 多效神奇離心運動訓練,之一,好處都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