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的讀音是「en」?這或許是近代人最容易忽視的錯誤

2021-01-07 網易

  「嗯」這個字怎麼拼?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是「ēn」,但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至少目前是錯誤的,「嗯」真正的讀音讓人感到意想不到,正確的讀音到底是什麼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輸入法中的「嗯」

  一、嗯

  其實嗯這個字在網際網路興起時代之前,是一個出現頻率很低的字,最起碼在書面文裡面很少出現(當然,小說中,描繪對話的時候會出現這個詞),不過,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以及網絡聊天的普及,這個字變得頻繁了起來。

  1、被誤解的發音

  很多人認為嗯這個字讀作ēn,其實是一種想當然的行為,因為這個字的拼音和「恩」的拼音是截然不同的。

  嗯這個字表示在聊天的時候,需要應和或者敷衍的時候才會用,在當代網絡聊天的時候,這個字往往也會總結聊天的內容。

  嗯的相關讀音有ēn,èn,這個讀音需要張嘴,並通過喉嚨發出,仔細想想:如果我們在和人聊天的時候表示應付,說「嗯」的時候,會不會刻意張嘴並用喉嚨發出èn的聲音?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

  因為,嗯是需要不張嘴,只需用鼻腔發出這個音節,並且,仔細對比一下會發現:嗯和èn之間,讀音確實存在巨大的差異。

  

  圖片:和人聊天劇照

  2、嗯的拼音

  那麼,嗯這個字,它的正確拼音應該是什麼呢?其實,在一些比較老的字典裡可以找到這個字的正確讀音:ǹg——既ang/eng這些拼音的末尾部分,因為,ang/eng/ying/ong這四個拼音,本身都是用鼻腔發聲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幾乎每個人打字的時候,包括大慧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只要是想拼寫嗯這個字,都是使用en而不是ǹg?甚至如果用一些軟體拼ng的話,可能會出現那個、哪個、拿個這樣的詞組,就是看不到嗯。

  

  圖片來源於網絡:漢字「嗯」

  二、嗯的變化

  其實,漢語的發音,千百年來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否則,大學的中文系就不會設立古漢語這門課程了。

  1、語言的作用

  前些年網上有些熱血青年提出了「雅言運動」,意思是現代的漢語和古代漢語存在巨大差異,比如古漢語的入聲詞在現代漢語裡已經不存在了,因此,為了傳承華夏文化,應當發起雅言運動——所謂的雅言運動,指的是復興古代漢語。中年人會覺得這個主張很可笑,所謂的可笑,主要體現在兩點:

  第一,從殷商時代到明清時代,漢語都可以叫做古漢語,但這期間的漢語也是不同的,比如周朝人說話,漢朝人未必聽得懂;唐朝人說話,明朝人也未必明白什麼意思。如果復興古代漢語,那麼,應該復興什麼時代的?

  並且,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差距超乎很多人的想像,比如太和世這兩個字,在現代漢語裡,在讀音方面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是,在古春秋時代,這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

  所以,學習古漢語的難度,不亞於學習英語、俄語這些外語,甚至對於北方人來說,學習客家話、潮汕話的難度,也未必亞於學習一門嶄新的外語。

  第二,語言屬於工具性質,其目的是為了溝通方便,既然如此,只要現代漢語能夠承擔溝通和信息傳播的功能,就足夠了。

  

  圖片:學習古漢語劇照

  2、嗯的音變

  在網際網路時代,軟體開發商為了照顧絕大多數讀者,在輸入法方面可以很方便的輸出自己想要的文字,因此,會針對個別十分怪癖的讀音,在拼音上進行修訂,因此,嗯的拼讀,就從ng變成了en。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哼,現代人拼寫哼,往往是heng,但是,哼的正確拼讀是hng,換句話說,heng對應的字是橫、恆、亨這些字。而這些字的讀音,和恩的拼讀過程類似,都需要張嘴,而hng,其實也是不需要張嘴,通過鼻腔發出聲音。

  但語言作為工具的屬性,原則上應當以方便群眾為主,因此,在拼音輸入方面,哼、嗯這些字的拼讀,都得到了革新,其實這是一種人文關懷、社會進步的體現。

  當然,語言學專業的人,需要知道這些拼寫的特殊性,而對於非語言學專業的人來說,不需要考慮這些。畢竟術業有專攻。並且,如果強迫主流掌握這些並不屬於剛需的常識的話,這和孔乙己對著小夥計鼓吹茴字有多少種寫法是沒區別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嗯」字音變

  3、當代漢語修訂

  其實,即便是最近這幾年,很多漢字的標準讀音也相繼發生了改變。

  比如紀曉嵐的紀,是讀作第三聲,不過,由於《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深入人心,人們跟著電視劇裡面的發音,認為紀曉嵐的姓氏是第四聲,事實上,早在這部電視劇播放之前,在我國民間,也有很多人習慣上把紀這個姓氏讀作第四聲。因此,紀這個姓氏的讀音,也在事實上從第三聲變成了第四聲。

  而國家有關部門出於對客觀現實的尊重,以及對歷史發展的認同,於是修訂標準音,順應潮流,將紀的標準音正式修訂成了第四聲。

  還是那句話:語言的作用是工具,需要照顧主流群體,所以,在主流需求之下,做出適當的變革,也是無可厚非的。

  當然,還有的文字,其讀音發生了面目全非的變化,比如她這個字,相信每個人都知道,讀作ta,代表女生的第三人稱,但是,如果在一百年前,這樣讀的話,那是絕對錯誤的。

  因為在民國之前,她這個字,讀作jie,第三聲,是姐的另外一種寫法,後來近代學者劉半農考慮到中國的漢字裡面,缺乏英語中的she(代表女性的第三人稱),於是,劉半農經過一番研究,提出了這樣的主張:將她這個字,從jie變音成ta,同時,含義也從姐姐變革成女性的第三人稱。

  

  圖片來源於網絡:「她」字音變

  因此,綜合這些情況來說,在歷史的發展和人民習慣的變革之下,漢字讀音發生變化也不足為奇。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嗯」根本不讀「en」,字典裡都查不到這個讀音
    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不論是哪一種輸入法,只要使用拼音「en」就可以打出「嗯」字,大家平時都是這麼用的,難道還有錯嗎?實際上,還真錯了。其實,「嗯」的真正讀音包括「ǹg、ńg、ňg、ǹ、ń、ň」,就是沒有「en」!許多人常常把「嗯」與「恩」混為一談,甚至連二者拼音都隨便混用,其實這是一種公理性質的錯誤。
  • 「嗯」根本不讀「en」?讀錯不怪你,真正的讀音連字典都查不出來
    「嗯」這個字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隨著網絡的發展,原本一個單純表達應允、肯定或疑惑的嘆詞被賦予了多重含義。有人說它是聊天終結者,有人說這是一種敷衍的態度,也有人說常對人說「嗯」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嗯」字,你知道它的真正讀音是什麼嗎?
  • 埃及舞知識點:「Mise-en-scene」還是」Mejansee「?
    這和mejansee 又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就我們常見的"Mejansee"這個詞來說,正確的寫法是Mise-en-scene ,讀音:米贊散呢,抱歉我只能這樣標註發音以便於大家都能認識。這是法語詞彙,因為眾所周知,大部分的舞蹈詞彙都是法語,比如我們常用的阿拉貝斯、巴蒂布雷還有轉圈(沙您)等等。。。我上面標註的發音即是它的法語發音。
  • VLOG正確讀音怎麼讀
    在關於vlog讀音的話題衝上熱搜之後,網友們馬上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了讀音,還興致勃勃地參與了投票。雖說第一個選項「vo嘮各」基本發音是對的,但VLOG教授還是不太建議用這種漢字來拼湊讀英文單詞的「洋涇浜」念法,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跑偏,而且還容易有口音。
  • 一字之差、讀音相同,最容易誤會的兩所大學,誰尷尬誰知道
    在我國有這樣兩所大學,校名讀音非常相同,只有一字之差,最容易被人搞混淆,以至於畢業生在面試的時候,需要特別在學校前面加上所在省份以示區別,否則面試官很容易誤會,造成不必要的尷尬。這兩所大學校名雖然讀音相似,但是區別卻很大,一所是211重點大學,並在2017年9月入選了「雙一流」建設高校,而另一所只是普通的本科大學,所以說這兩所大學的層次差別還是很大的。這就是暨南大學和濟南大學。這兩所大學的校名只有第一個字的區別,暨:jì(讀第四聲),濟:是雙音字,一讀jì(第四聲),如:救濟;二讀:jǐ(讀第三聲),如:濟水、濟南。
  • 那些我們終於讀對的漢字,又悄悄變回錯誤讀音……
    …… 作者:「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 這幾天,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 無論塗啥腮紅,這3個「常見錯誤」別忽視!容易花哨,像「大媽」
    無論塗啥腮紅,這3個「常見錯誤」別忽視!容易花哨,像「大媽」通過化妝來提升自己的顏值,讓自己變漂亮,這是很多女人日常都在做的事情。尤其是皮膚比較黃黑,膚色不怎麼好的女性,白天工作忙碌,晚上還要加班啥的,氣色看起來都比較差勁,還沒時間保養皮膚。
  • 漢字讀音誰說了算? 切莫忽視語言變化中的審美傳承
    經典古詩詞裡一些字的發音「循古」還是「從新」引發爭議  漢字讀音誰說了算?切莫忽視語言變化中的審美傳承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和載體,古詩詞的字音本身也具有情感和審美價值。古詩詞的字音被改動後,其意境和美感是否會被破壞,這是爭議最大的地方。
  • 用「___」畫出錯誤的讀音
    故「埋怨」的「埋」讀音為mán。參:[cān]加入在內。[shēn]中藥名。[cēn][~差(cī)]長短不齊,如「~差(cī)不齊」、「~差(cī)錯落」。[sān]古同「叄」,三的大寫。差:[chā]減法運算中,一個數漲減去另一個數所得的數。[chà]不相同。[chāi]被派遣去做的事。[chài]同「瘥」。[cī]〖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故「參差」的讀音為cēn cī。
  • 尿尿的正確讀音?可笑至極
    字典上發(niao)音的尿字是有兩種解釋的,可以作為名詞和動詞使用,由此可以直接判定(niaoniao)這一讀法是正確的。可因為有人偏偏著重聲明沒人說是錯了的(niaosui)正確,這無形之中使為人們最廣泛的使用著的(niaoniao)墮到了錯誤的境地。
  • 為什麼把,an,en,in,un,ün叫做前鼻韻母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最後一組雙韻母,它們分別是,an安,en恩,in因,un溫,ün暈。以及三個整體認讀音節,yuan,yin,yun。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就是,理解這五個雙韻母的發音過程,並且準確讀出它們的發音。理解雙韻母 ,an, 為什麼發,安,音。
  • 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塊肩部肌肉
    作為身體中最靈活的關節,肩部依靠前鋸肌來做臂部向上旋轉的動作,並用它來牽拉肩胛骨。直臂前舉、胸部推舉、划船或伏地挺身等動作都要用到這塊肌肉。前鋸肌有時也被稱為「拳擊手的肌肉」,因為它有助於做出用拳猛擊的動作。因此,如果你想做出更猛烈的刺拳和交叉拳動作,增強前鋸肌的力量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 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和」字有7個讀音,竟然只能排第二
    漢字的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象形上,也體現在讀音上,比如多音字。所謂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用以區分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詞性、不同詞意或者不同用法。【hé】:這是最常用的讀音,可以表示的意思相當多,詞性也涵蓋了名詞、動詞、形容詞、連詞、介詞,比如:和服、和解、和諧、我和你等。【hè 】:曲高和寡、和詩一首。
  • 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單詞讀音與記憶深度解讀
    第五單元單詞讀音與記憶詳細解讀1.just,閉音節,u讀up中u音,j讀juice中音2.s+car+f=scarf,ar是r音節,讀拼音a長音,c濁化成g,也就是讀g.5.g+love=glove,這個是單數,複數為gloves,其中s讀zoo開頭音6.jacket夾克,閉音節,a讀apple音,e這裡讀音比較淘氣,讀元音字母i閉音節it音。7.boot靴子,它是單數,相當於shoe,boot中oo讀長音拼音u,和too中oo讀音相同。
  • 讀音最多的漢字:人人會讀,天天使用,卻沒發現竟然有10種讀音
    漢字的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象形上,也體現在讀音上,比如多音字。  所謂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用以區分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詞性、不同詞意或者不同用法。    那麼,你知道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嗎?
  • 廈門枋湖讀音惹爭議,媽媽念錯孩子跟著念!如何避免孩子讀錯音?
    01為什麼人經常容易念錯字?這要追根溯源我們一些常見的3種錯誤行為習慣。02為什麼我們容易犯這3種錯誤習慣?這要歸咎於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找到這個字的正確讀音,並通過組詞加以鞏固。這保證我們一開始學習的知識是正確的。若不懂裝懂,吸收進錯誤的讀音,養成習慣後,不僅鬧笑話,糾正還費時費力。
  • 一個最簡單卻最有用的烹飪知識——Mise en place
    如果你要問我在法餐烹飪學校裡學到的最重要的習慣是什麼,那一定非Mise en place莫屬。Mise en place,在法語中的意思是,將所有東西放在一個地方,指的是在烹飪前,將所有的材料準備好,擺放在你的面前。
  • 「鄉音無改鬢毛衰」以後讀音是shuai,是時代變化還是文明讓步?
    其中,最後一個衰字,按照以往的規定,正確的讀音是「cuī」。如果在高考或者中考中,給這個字注音為「shuāi」,那麼丟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現如今相關部門宣布,從此以後,在這句詩歌裡,標註為「cuī」是錯誤的,而標註為「衰」是正確的。
  • 前鼻音韻母:an、en、in、un、ün,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和詳細講解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這一課的拼音學習吧!一、學習目標1.正確認讀前鼻韻母:an、en、in、un、ün和整體認讀音節yuan、yin、yun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2.正確拼讀由an、en、in、un、ün組成的帶調音節,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音節詞:lun chuan。3.藉助拼音,正確認讀:藍天、白雲、草原、森林四個詞語,正確朗讀兒歌「家」。
  • 多音字:漢語中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最多的1個字有6個讀音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讀音。這種現象只有在漢語當中存在,在其他的任何語言當中可能都找不到。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多音字一般都只有兩個讀音。比如說長,一般有很長(cháng)、長(zhǎng)大兩個讀音。又比如說降,一般有降(jiàng)落,投降(xiáng)兩個讀音。這都是一個字有兩個讀音,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意義不同,語言屬性、用法也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