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糖水是甜食界第一,沒人反對吧

2021-02-16 社會學了沒



本文授權轉載自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甜食,可能是唯一一種不分男女老少、無論東西南北都能接受的口味。

西式的奶酪蛋糕,精緻的蘇式甜點、鹹甜兼具的雲腿月餅……眼花繚亂的各式甜品,總有一種能撩動你的胃,成為減肥路上的最大阻礙。

而甜點屆,還有個重要角色一直被忽略——那就是廣東糖水。

它遠不止字面上的「糖+水」,而是廣東各種甜品的總稱。不論傳統的綠豆沙、紅豆粥,還是奶茶店熱銷的楊枝甘露、水果撈/雙皮奶,都屬於廣東糖水的範疇。

但出了廣東,卻很少會有人使用「糖水」這個稱呼。不少脫胎於廣東糖水的經典菜式,名氣甚至超過了糖水本身。

廣東人有多愛糖水

廣東人食糖水,可能跟山西人吃醋、湖南人嗜辣一樣家常便飯。一年四季,廣東人總能找到合適、應景的糖水享用。

春季喝碗陳皮豆沙開胃,烈日炎炎靠海帶綠豆解暑,秋冬時節還有甜而不膩的冰糖雪梨、軟糯香甜的木瓜銀耳,以及冒著熱氣的紅豆沙或芝麻糊······

餐桌上少不了的糖水,還是生活中的萬能飲料。

小孩哭鬧,餵綠豆薏米哄哄;情侶約會,去甜蜜蜜的糖水店討彩頭。糖水還能用來給高考生加油打氣[1]。飲罷糖水再上考場,廣東考生甚至有了關羽「溫酒斬華雄」的風範。

還有更誇張的,汪曾祺回憶抗戰歲月時說,就連敵人飛機來轟炸,廣東的同學也要慢悠悠地煮一碗冰糖蓮子再躲進防空洞[2]。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糖水,也超越了日常甜品的範疇。對很多廣東人而言,糖水的味道除了甘甜,還蘊含著各式情感。

鄭潮安下船後的第一件事是喝一碗糖水 / 《唐山大兄》

街頭巷尾的糖水攤,大街小巷的老字號糖水店,或者乾脆是父母下廚做的夜宵……糖水是無數人童年的記憶,香港的源記糖水鋪讓蔡瀾吃出「母親的味道」[3];它亦是遊子歸鄉的企盼,女作家尤今鍾愛的「白果腐竹薏米糖水」凝結著幾代人的回憶與鄉情[4]。

糖水的風靡,也讓它成為嶺南文化的印記。

廣州的文明路,成為了「糖水一條街」,玫瑰、百花、明記這樣的老字號跟滿記、百搭果這些港式甜品店交相輝映[5]。

TVB港劇和港片裡,也留下了糖水的影子。《金牌冰人》中,「鴛鴦糖水」成了客棧的招牌菜式;《大時代》裡的丁孝蟹為了方婷,走進其他幫派領地吃糖水的鏡頭也成了經典場面。

《大時代》裡的丁孝蟹為了救下方婷,闖入其他幫派的領地吃糖水 / 《大時代》

王家衛《花樣年華》中,糖水成為傳遞感情的暗語,蘇麗珍通過芝麻糊表達她對周慕雲的愛意;上世紀70年代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鄭潮安背井離鄉來到泰國,第一件事也是馬上喝一碗糖水……

《花樣年華》裡,蘇麗珍在周慕雲生病時為他送上了一碗芝麻糊 / 《花樣年華》

可是,甜食人人都愛,為什麼偏偏是廣東人,吃糖水吃出了名頭呢?


為什麼是「廣東糖水」

廣東人對糖水的喜愛由來已久,這其實離不開廣東偏甜口的飲食傳統。

想吃各種甜食,「糖」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和今天糖果隨處可見不同,糖在古代是非常稀缺的物資,甚至是款待外交使節的貴重物品;有學者曾測算,唐代一兩砂糖的價格甚至和半鬥白面相當[6]。

糖之所以珍貴,主要是因為難以大規模生產:古人最初通過糧食中的飴糖獲取甜味,但飴糖甜度不高,像今天那樣吃糖就得大規模用穀物製糖,這放在古代顯然不現實[7]。

在這種情況下,出產蔗糖的甘蔗成為糖的重要來源。而廣東恰好是重要的甘蔗產地,也緊鄰較早發明甘蔗製糖工藝的交趾[7],在產糖、製糖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地處華南的廣東恰好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同時瀕臨南海,恰好在物產豐富這點上十分厲害。

一方面,廣東的氣候環境十分適合農作物生長。地處亞熱帶的廣東年平均氣溫基本在20℃以上,年平均日照時數多在2000小時上下,平均降水量也多在1350—2600毫米之間[8]。

這樣的氣候讓各種熱帶水果得以「肆意生長」。

蘇軾的名句「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就在感嘆嶺南水果的美味。在清代,廣東還是全國最重要的龍眼產地[9]。

2017年6月14日,廣東省茂名市荔枝產區,大量荔枝成熟,荔枝樹上掛滿鮮紅的荔枝果,果農忙於採摘、分揀、包裝,外運上市

時至今日,廣東仍是全國最重要的水果產區。2019年,廣東水果種植面積達1481萬畝,居全國第三。香蕉、荔枝、菠蘿等水果產量居全國首位[10]。

另一方面,沿海的廣東還成為不少引進農作物的第一站。

比如番薯在明代經外國商船和中國移民自東南亞引入[11];原產於南美洲的菠蘿,也被認為在16世紀自中南半島進入廣東[12]。

這些熱帶水果和引進農作物為廣東人創造甜食提供了無窮靈感,不少廣東糖水的經典菜式都來源於此。

東南亞的番薯可以製成番薯薑糖水,海南島的椰子可以臥蛋或燉雪蛤,金瓜芋泥、菠蘿葡萄羹也是本地熱帶水果的產物。

地理環境為廣東人提供了做糖水的材料,那做糖水的技術從哪裡來呢?

這或許和廣東的「靚湯文化」有關。

位於嶺南的廣東堪稱整個中國最為潮熱的地區,從古至今,廣東人為對抗潮溼悶熱的天氣下了不少功夫。

據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暑溼所居。粵人篤信湯有清熱去火之效,故飲食中不可無湯。」[13]湯,是廣東人「清熱除溼」的重要武器。

而糖水也深受「煲湯」傳統影響——最初的糖水就被廣東人稱作「甜湯」。

當豐富的物產、偏甜口的飲食風格遇到喝湯傳統,三者間發生了奇妙的反應——很多你無法和「甜」聯繫起來的食材,比如雞蛋、海帶、雪蛤,都被廣東人放進糖水中。

北方人看了,可能都分不清這是糖水還是東北亂燉。

比如文明路上的玫瑰糖水,不僅有燉雞蛋,還有燉雞蛋紅豆、燉雞蛋松子。與其說是「甜品」,不如看作經甜食風格改造後的「老火靚湯」。

2019年10月20日 ,廣州文明路,騎樓。這條保留完整的騎樓街既有傳統老字號小吃,又有新派創新美食

連苦瓜,廣東人都能做出「苦瓜蘋果飲」:這道菜看上去黑暗料理,但去瓤的苦瓜苦味大大減少,正好符合廣東人的飲食要求[14]。

得天獨厚的甜食傳統、可用於美食創造的豐富物產,加上煲湯傳統帶來的廚藝技術,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在廣東出現了如此多的「糖水」。


吃糖水,還是得到廣東

如今,楊枝甘露、西米露這些經典糖水已經隨奶茶店火遍全國;綠豆羹、冰糖雪梨也成了常見飲品。

但就像螺螄粉還是得去廣西吃,最正宗的火鍋還得到川渝品嘗一樣,想吃最正宗的糖水,還是得到廣東去。

到處都能買到的飲料、甜品,為什麼偏要跑到廣東去?

因為只有在廣東,你才能體會「糖水」到底有多豐富。

作為各類奶茶甜品店資深顧客的你,可能覺得甜品吃來吃去不過那麼幾樣。滿記甜品菜單上的「中式糖水」才16種選擇[15],許留山的甜品燉品加起來也只有20多道[16]。

而且各家店的甜品其實也大同小異:奶製品無非雙皮奶、炒酸奶、炸牛奶;水果甜品翻來覆去也就是楊枝甘露、水果撈……

只有到廣東,你那被奶茶店限制的想像力,才能得到充分釋放。

文明路明記甜品的菜單上有89種糖水,百花甜品店糖水樣式超過100道,玫瑰糖水店更是有足足135種選擇。

「嶺南湯王」佘自強曾經整理了廣東人常喝的糖水款式,結果足足梳理出360多道[17]。這麼多種糖水,估計只有在廣東才能見到。

不僅數量多,而且一道普通甜品放進糖水的「範疇」,立馬就能玩出花來。

嘗慣了奶茶店裡雙皮奶的你,可能以為這道甜品只是簡單熬煮牛奶,再添加奶油形成奶皮。

卻不知道廣東人會用本地特產的水牛奶製作這道甜點,再經過添加蛋清、砂糖和慢火燉煮的程序才把它端上餐桌。

漫長的熬煮與蛋清的添加賦予雙皮奶更鮮嫩的口感,水牛奶更高的乳脂含量讓它不需要奶油也能凝結雙層奶皮,還有「掛杯凝珠」的視覺效果[18]。

同是牛奶,除了常見甜品,廣東人還開發出姜撞奶、鳳凰奶糊之類的吃法。

當水牛奶遇到雞蛋黃,金黃色的「鳳凰奶糊」兼具牛奶的鮮香和蛋黃的細密;辛辣的老薑汁與牛奶在幾秒的時間內碰撞在一起,造就滑嫩的姜撞奶,一杯下肚暖意充盈全身……

2018年2月21日,廣州,黃埔古村現撞姜撞奶。薑汁打底衝牛奶,薑汁和牛奶在一定溫度範圍(即40度-100度)內發生化學作用,使牛奶凝固製作而成

在甜品上如此富有創造力,難怪在南信牛奶甜品店,牛奶甜品就有24種之多;玫瑰糖水店裡,以「杏仁豆腐」為主料的糖水也有11道。

離開廣東,沒有任何一家奶茶店或甜品店,能把一道簡單的食材做出如此多的花樣。

不僅樣式多,論味道廣東糖水也技高一籌。

糖水的口感風味,首先同食材質量有密切的關係。

就像上面提到的,地處嶺南的廣東背靠熱帶水果主產區,各類糖水的常用食材產量大且價格便宜,這讓廣東人有了使用新鮮食材做糖水的底氣。

2019年1月17日,廣東湛江,高空看下去的湛江菠蘿的海,就像一塊大地毯

今年七月,全國菠蘿平均批發價是5.3元/公斤[19],而廣州市內批發價不過3塊[20];當北京荔枝賣12塊7一斤時,深圳的妃子笑才3塊多[21]。

面對這樣的價格差異,加上運輸、儲存成本,廣東以外的奶茶店想用新鮮水果做甜品就很奢侈了。這也難怪連鎖奶茶店的水果類甜品定價都對消費者很不友好,商家的利潤還很低[22]。

所以奶茶店中涉及水果的飲品甜品,往往採用水果罐頭或果醬。和用新鮮水果製成的廣東糖水相比,味道自然大打折扣。

「獨家風味」也是廣東本地糖水取勝的法寶。

和滿記、許留山這些佔據購物中心的連鎖甜品店,或喜茶、一點點這些商業街上的奶茶店不同,廣東的糖水鋪子更多由個人或家庭經營,想吃到地道的糖水也得街頭巷尾地去找。

2009年1月9日,廣州,越秀區大東街,文明路,一間甜品店門口的正準備點購的顧客

但也正是每家糖水鋪子的經營者不同,糖水製作方法也不一樣,反而造就了口味上的「個性化」。

隱藏在同福路小門店裡的蘇芬甜品,以絕活「糖不甩」著稱;同福西路舊騎樓下的耕田公,清涼順滑的龜苓膏喝完後全身舒暢;荔灣村裡不起眼的甜園甜品,做出來的香芋糖水又香又糯……

街巷中的每一家糖水鋪都有自己的絕活,每一道糖水都可能帶給你全新的體驗,每一口下去都充滿驚喜。

所以,只有在廣東,你猜不到吃到的糖水,下一口是什麼味道。

[1]光明日報.(2020). 桂圓、糖水、紅蘋果、空調……廣東高考準備好了![5]南方都市報.(2017). 文明路糖水一條街,吃嘴裡是甜,在心裡是情[9]劉冬瑩.(2016).清代廣東龍眼的栽培利用研究,華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0]廣東省農村農業廳.(2020). 2019年廣東省水果產銷形勢分析[11]袁泉.(2018).番薯引入對清代社會的影響研究,南京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8]騰訊新聞.(2018).168年前順德人就吃雙皮奶,百年歷史的雙皮奶魅力到底是什麼?[20]見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廣州市農產品市場價格採集系統」統計[21]騰訊新聞.(2020). 產量達200多萬噸,北方15元一斤吃不起,南方卻常滯銷賣不動[22]杭州日報.(2019).不做輕食的奶茶品牌不是好果汁店?


推薦閱讀

畢業論文,你把我鯊了吧

作者:侯楚楚

來源: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

編輯:朝晚


你可能還喜歡:

饞了你就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廣東糖水是甜食屆第一,沒人反對吧
    不論傳統的綠豆沙、紅豆粥,還是奶茶店熱銷的楊枝甘露、水果撈/雙皮奶,都屬於廣東糖水的範疇。但出了廣東,卻很少會有人使用「糖水」這個稱呼。不少脫胎於廣東糖水的經典菜式,名氣甚至超過了糖水本身。廣東人食糖水,可能跟山西人吃醋、湖南人嗜辣一樣家常便飯。一年四季,廣東人總能找到合適、應景的糖水享用。
  • 廣東糖水,不只是甜的水,而是煲好的,和北方人想像的不一樣啊喂
    糖水店和甜品店在廣東是遍地開花的,街邊的小吃都不乏賣糖水類的,每個熱愛甜食的小可愛一定都不願意錯過廣東糖水,糖水種類也非常多,如今不少奶茶店咖啡店中的一些品種就是來自廣東糖水的呢。總之糖水基本就是把一些下火的材料加水和糖一起煮,可以作為糖水的材料有很多,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功效,有的屬於清涼型,有的具有燥熱性,根據不同的主料來配搭不同輔料,可以達到相輔相助的效果。所以糖水成為廣東人喜歡的小吃,既可以作為中式飯食後的甜品,也可以作為夜宵的消遣,甜甜的味道為廣東的人們帶去愉快的心情。
  • 跟廣東媽媽學煲糖水,整個秋天不易燥,滋潤皮膚,水靈透亮氣色好
    要說煲湯,非廣東人莫屬,要說煲糖水,廣東一帶的化州也是糖水出名的地兒,許多廣東人都知道有名的「化州糖水店」,還有在各種粵語電視劇裡,茶餘飯後,廣東師奶們都會耐心地走進廚房再給家人熬上一鍋清潤的紅豆沙或綠豆沙,這些都是廣東人的飲食文化習慣和體現。要說廣東糖水受歡迎,是因為糖水是甜食,甜食招人待見。
  • 香港糖水、廣東點心——不僅僅是美味
    香港糖水: 廣東、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漢族甜品小吃的總稱,屬於粵菜系。種類十分多樣,多以甜食、燉湯、文煲為主,口味清甜淡雅,同時很多美食也含有極強的養生功效。 雍基餐飲於今夏遍邀粵港糖水名廚,特別推出蓮子百合血糯羹、鮮果白涼粉、馬來咋喳、薑汁撞奶等富於港式特色的糖水,以饗各位饕餮食客。 而且重要的事要說三遍:每份的價格都不超過10塊錢、不超過10塊錢、不超過10塊錢!
  • 暑假比爬山有意思的事,是食糖水,一碗糖水就能看出廣東人的包容
    廣東糖水和網紅奶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奶茶只需煮熟,而糖水則源於廣府飲食文化中「煲」的做法,往往是文火慢熬。夏季裡冰鎮的糖水不僅可以消暑,還可以補充身體失去的水分,伴隨著沁人心脾的甜食讓人食慾大開,在不知不覺中補充營養。了解到廣東夏季異常悶熱,人的新陳代謝速度快而且容易食不果腹,能量消耗大。
  • 沒吃過糖水,等於沒來過廣東!
    《尋味東莞》第三集播出之後 廣東的糖水又上了熱搜 光是東莞糖水就已經徵服全國吃貨 更不要說咱們整個大廣東啦
  • 廣東糖水!太好吃了!
    糖水鋪也與精緻的網紅甜品店不同,它藏匿在街頭巷尾,鋪面裝修粗糙,幾張舊桌子和塑料凳散落在店內外,大鍋裡翻滾著糖水。在廣州,大街小巷裡,最不缺的就是各種糖水店,木瓜雪耳、雙皮奶、綠豆海帶、西米露、姜撞奶、芋圓…可以吃一個月不厭倦。如果說人是水做的,那廣東人的身體大概就是由糖水+湯水組成的。吃糖水不單是為了貪一口「甜」。
  • 廣東人夏天必備糖水,廣東人教你煲廣式糖水,美容養顏,好喝不胖
    夏天來了,廣東人一般喜歡喝上一碗冰涼涼的糖水,好喝又解饞,糖水是廣東省傳統小吃的總稱,種類十分多樣,有紅豆沙 蓮子糖水等等,基本就是把一些下火的材料加水和糖一起煮,十分消暑,為廣東人喜歡的小吃,糖水既可以作為中式飯食後的甜品,也可以作為夜宵的小品,可以為人們帶來愉快的心情,今天我為大家介紹幾道廣式糖水的做法
  • 雙皮奶、西米露、龜苓膏……別攔我,我要去廣東喝糖水
    繽紛西米露 黃琳 攝 人們常說「食在廣東」,茶餘飯後,一碗細膩的糖水是廣東人的心頭好。>滲在血液裡 說起甜食,廣式糖水可謂獨佔鰲頭。飯後品嘗糖水的人們 不同於北方品種單一的甜羹,廣東人餐桌上的糖水應時而易。
  • 海帶綠豆湯,廣東人夏季的老牌清涼糖水
    微信號:suicats海帶綠豆沙是廣東數都數不過的糖水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款糖水, 用綠豆加海帶為主食材熬出的糖水,也是很多廣東人心中的一碗家的念想,也是夏季清門的必備;以綠豆和紅灰為主打的糖水,首先都是要慢火煮熟,撈出豆皮之後,再燉到綿密起沙,再將切成條狀的海帶攪煮入內,兩種清涼的食材碰撞之後入口卻軟滑綿沙。
  • 廣東人的夏天沒有糖水怎麼能熬得過去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廣東人講究因時而食,到了夏天就會在晚飯後煲上一鍋廣東糖水。
  • 大暑已至,廣東人極力推薦的5碗糖水,清熱解暑沒得說
    大暑已至,廣東人極力推薦的5碗糖水,清熱解暑沒得說廣東人對糖水的熱愛幾乎可以和早茶持平,他們煮糖水的性質和煲湯差不多,能選擇和搭配的材料非常多,但是每一種搭配出來都非常符合大眾口味,而且幾乎所有的廣式糖水對身體都能有大好處,就比如這5種廣東人極力推薦的糖水
  • 一碗糖水,吊打全世界
    廣東人表示:呵呵,你還是往下看吧。在廣東地區,糖水是平日裡必不可少的存在。多用牛奶、豆類、堅果等,加水和糖熬煮燉成湯狀、糊狀、羹狀或沙狀。除液體外,也有固體和半固體。各種形態的糖水都讓人慾罷不能!不如,再來一碗吧。
  • 許留山或許會老,但糖水永不倒
    許留山是內地人的甜品啟蒙,很長一段時間裡,它與滿記代表了甜品的全部。可以說,許留山與滿記定義了內地人對甜品的所有想像。在甜品的國度,只存在三種人:許留山芒果黨、滿記榴槤黨,還有偷偷愛著兩者的騎牆粉。很久以後,甜品界才闖入了鮮芋仙等品牌,變得五花八門。
  • 廣東人最喜歡的經典糖水之一:海帶綠豆糖水,做法非常簡單
    在廣東,沒有糖水的夏天是不完美的。在街頭巷尾總能看到甜品鋪,經典的糖水有海帶綠豆沙、百合蓮子羹、腐竹雞蛋糖水、蓮子紅豆沙、西米露等等。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動不動就「上火」,口乾舌燥、心浮氣躁、胃口欠佳。而且夏天由於出汗多,水分流失較多,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 我們除了不僅要飲食清淡,也要多飲湯水,尤其是煲一些能解暑止渴、清熱解毒的糖水來喝。
  • 在廣東,有哪些糖水比較好吃呢?
    談到這個夏天,每個人第一感覺都是特別熱。這時,我們總要拿些比較奇怪的冷飲來吃,這樣的話就能達到消暑的效果。所以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廣東很有特色的糖水吧,其實廣東這個地方糖水的歷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而且種類也很多。
  • 關於喝糖水這件事,我們廣東人都是很認真的
    前段時間,剛被「廣東人真是太太太太太好玩了!!!」這篇文章刷了屏,文中段子句句戳中廣東人的心聲。 廣東人的一天,是養(吃)生(貨)的一天。早上喝茶、晚上喝湯,飯後再來碗糖水的習性,早已約定俗成。如果說人是水做的,那麼廣東人很可能是湯+糖水+涼茶做的。
  • 冬天乾燥廣東人愛吃糖水,這樣煮糖水,簡單實用味道棒,清甜滋潤
    冬天乾燥廣東人愛吃糖水,這樣煮糖水,簡單實用味道棒,清甜滋潤冬天我經常用這些食材煮糖水,好吃又好做,愛美的女性別錯過冬季溫度低,氣候乾燥,空氣中沒什麼水分子,皮膚容易出現乾燥,甚至皮膚出現乾裂,還容易皮膚很癢。在冬季要多喝水補充水分,很多廣東人經常喝湯水和吃糖水。
  • 簡單的番薯糖水,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好,原來是這個環節沒做對
    簡單的番薯糖水,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好,原來是這個環節沒做對!最近一直在學習,廣東的傳統小吃,糖水可以說是廣東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不得不佩服廣東人的創造力,糖水都能做成美味的甜點,廣東人之所以會做出各種各樣的糖水,也是因為廣東那邊天氣炎熱,糖水可以起到清熱,清熱的作用,所以廣東人都喜歡喝糖水。
  • 廣東媽媽的廚房秘密武器:糖水
    上幾個星期,我們分享了廣東媽媽的廚房一大武器——老火靚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試這個簡單又好喝,而且還具備食療功能的經典款老火湯?每到秋天,廣東媽媽不僅會開始煲潤燥止癢、化痰止咳的老火湯;另一大武器「糖水」也會跟老火湯一起輪番上陣,務求讓家人順利度過這個喉嚨容易幹、皮膚容易過敏的季節。糖水,是一種廣東人無法忘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