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修行當發無所得心

2021-02-19 嶧山興國寺

這一切的修持,必須以般若正見為總持。在六度中,般若如眼目,能引路,不入歧途,直趨菩提。若無般若正見,六度中的五度,外道亦有。比如布施,持戒,禪定等等,外道並不缺乏,關鍵是沒有了正見,外道多有偏頗及不究竟。比如外道的戒律,有些苦行者,終生禁慾,一生保持某個動作,全身塗滿泥灰,認為是消業,臨終往生梵天,這些皆是妄想所致。

我在很多學佛圈裡,看到不少人修行法門換來換去,就像走馬觀花一般。比如今天看到某個大悲咒感應錄很精彩,於是發心修大悲咒;過幾天看到準提百無禁忌,於是又修準提……一山望著一山高,終無所成。

當然,法門換來換去,浮躁不堪,這本身是沒福報的表現。按說為腎水不足,心火熾盛。

據我的觀察,世間的工作事業、或者出世的修行法門中,有這麼一個規律,把一件事做極致了,你就是頂尖人物。

臺灣的見如法師,一生專修孔雀法成就。有個師兄整天只修一部法華經,修到常夢中與觀世音菩薩溝通,預知未來的水平。這些例子很多。

有個朋友修一個法門前,常搜索各種感應錄來增強信心,這初學者的心態自然很正常。但是如果以此來增加信心,明顯不足,發心不足,道心自然不堅固。

我上次修一個法門,剛修幾天就感應到母親的冤親債主匆匆離開了,也幫他人除了非人障礙。後來我便知道,當我們修法時,我們的親人朋友自然得到利益幫助。

我修的這個法恐怕目前沒多少人修,我也不看別人的感應,還是以善知識為本,而且以經典為師,以法為師。因為我覺得別人的感應不是大相應,而且何必以別人的感應來增加自己的信心,而不是自己的感應來增加別人的信心。

我現在逐漸覺得修行是一生的事,如果學佛是為了治病、消災、求財等目的,必有得失心,得失心一重,必然患得患失。修一個法門沒有效果時,就會動搖信心。

自然,修法可以增息懷伏,這可以積累福報資糧。但是如果真學佛,修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證悟、入三摩地、斷生死、出輪迴,長期燻修定慧,這方名真修行。否則以妄想心,證道者無有是處。

相關焦點

  • 這麼多人是真在修行嗎?
    七菩提分是工程面,三三昧是技術面,這三個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這個是你真正修行的地方,你修什麼定沒用有,一定要修這個三昧。  這個三昧是怎麼修的,這裡頭牽涉到技術面很重要的工程。我跟各位談技術面的,第一個是有一個修行陷阱,叫舒服坑,禪堂裡這是一番大工程。第二個陷阱,這叫禪定坑,我們是橫出三界,從這裡來講叫羅漢坑。
  • 道教怎麼修行?佛教的修行方法有什麼不同?
    其實是因為這兩家修行方法各不相同導致的。中國人的修行,無論道家、佛家、儒家,大體上都是分為兩途:修「性」或者修「命」。基本可以說,修性是精神層面的修行;修命則是肉體方面的。但到底如何個修法,各門各派爭論紛紛。先修性還是先修命,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爭論了一千多年。
  • 修行這些事|道教居士在家如何修行?
    有很多居士弟子皈依後,也只是多了一個皈依的證書,並不知道在家應該如何修行?下邊,小編跟大家一起分享道教居士在家如何修行,不當之處,歡迎指正。一、修齋道人持齋,著重於對自身過往行為的懺悔,能意識到既往之過咎,又可生起對天地眾生的慈悲之念,於是雖然稱持齋,已是在修行了。誦經、禮懺、祭煉、建醮等一切法事,都包括在修齋範圍之內。
  • 真相的修行才能超脫苦難 假象的修行就會磨難重重
    因為,這些生命的緣分不是用肉眼就能看到的,只能是開功和開法的人才能夠看到,去查出你的來龍去脈和所有的真緣,才能使你解脫苦難免去緣分的磨度,這就是一種修行的真相和你今生的緣分。如果,逆緣違緣的修行就會達到陰陽相剋,與你的命中不合和你的緣分不合,就算你是修行了各種法門也不會順心如意的,也不會讓你減退災難和改變你命運中的磨度。
  • 畫畫,修行!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畫畫,
  • 閉關是修行的舞臺,紅塵是修行的道場!
    1、修行未出現境界時的外在知見,包括同修之間的不同知見,都是外境。 2、修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境界,亦即真修實煉所產生的沿途風光,就是內境。 3、走出了閉關的境界後還要面對紅塵,還會有更大的功課。這也是祖師大德們證得了根本智後,還要繼續走入紅塵以證得後得智。
  • 修行要越「笨」越好
    修行要越「笨」越好◎宣化上人 一九八二年五月七日
  • 「捨本逐末」的修行和「舍末逐本」的修行(宣化上人)
    「捨本逐末」的修行和「舍末逐本」的修行   節選自〈楞嚴經五十陰魔〉◎宣公上人 補述於八○年代>這個修有兩種修行,一個是捨本逐末的修行,一個是舍末逐本的修行。「捨本逐末」的修行,就是在那兒搞名搞利,就怕人不知道自己,在那兒一天到晚攀緣,和人拉攏關係,一切一切都是為自己有一個好名,好求名利,所以就怕人不知道自己。他在那兒是不管福慧有沒有,只是像那個抽鴉片煙的人,想現得利益,即刻就過癮了,所以他就求名求利不顧一切,把修福修慧都忘了。
  • 佛法:修行不一定非要吃素,但真修行人都堅持吃素,究竟為什麼
    比如有些人也想禮佛修行,但暫時真做不到完全素食,這時候如果有強硬的規定,那這人就可能失去了親近佛法的機會;其次,就是某些特定情況下,不吃肉不足以活命。但,有一個情況,那就是只是為了貪圖口欲去吃肉,這個和直接殺害眾生其實區別不大。明明有可以吃素的條件,卻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慾,經常吃肉,完全不顧及眾生被殺時的恐懼和絕望,這就有悖於一個修行人該有的慈悲心。
  • 真懂的話,就可以修行了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家的修行講究「明心見性」。而持「淫戒」的成功與否,最關鍵的因素是能不能斷掉「淫慾」,也就是說,斷掉「淫慾」,持「淫戒」才有可以成功,否則,就算是勉強戒一段時間,對於修行的意義並不大,從這個角度來說,斷掉「淫慾」才是修行的根本,換句話說,斷不了「淫慾」的人,連入佛門的門檻資格都沒有。那麼,關於「淫慾」,我們該如何認識呢?
  • 道教修行悟真篇
    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煉是愚痴。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二物會時性情合,五行全處虎龍蟠。本因戊己為媒娉,遂使夫妻鎮合歡。只候功成朝北闕,九霞光裡駕翔鸞。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金鼎欲留朱裡汞,玉池先下水中銀。神功運火非終旦,現出深潭日一輪。虎躍龍騰風浪粗,中央正位產玄珠。
  • 西遊真解│打坐修行如何得定?來看黃風怪的寓意:無心之心歇狂心
    《西遊記》中的三家,以人物來象徵,就是悟空——真命,八戒——真性,沙僧——真意;以真意修道,即是以無心之心修道,方能性命合一,成就大道。不僅能止假意之妄動,也能破一切修行障礙。所以黃檗禪師云:「學道人但學無心,一切佛法總不用學。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脫。」
  • 【禪悟人生】 別讓修行麻醉了我們
    首座和尚大為不解,忍不住詢問:「師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覺,為何您不打他,卻來打我?」 方丈不由分說,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覺都在用功,你卻坐在這裡打妄想!」 「啪!」如果這一板子打在你身上,你會作何感想呢?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日復一日做著修行的功課時,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義?
  • 打坐與念佛,哪種修行方法更好?
    這個世界上,修行的方法有無數種。其中被人們普遍知道的,大概只有幾十種左右。真正的修行方法,多數都選擇的單傳獨修。因為很多修行方法,不講究普度眾生,也不願意被別人知道,就一直以尋找徒弟的方式流傳。談起修行方法,最主要的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打坐,一種是不打坐。而不打坐的修行方法中,現今最為流行的就是念佛。特別是在很多地區都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說法。也許有的人會問,打坐與念佛這兩種修行方法,哪一種更好呢?如果從修行的本質上來看,一個人只要能通過某種修行方法,達成自己的修行目標,至於用什麼方法,則沒有分別。
  • 王陽明之如何在工作中修行:即事而真
    陽明先生一向強調事上用功,為學修行不是遠離事務,而是立足當下,即事而修。他說:「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願此文對大家有幫助和啟迪,修行未必在深山老林,就在當下,在社會的大染缸裡,在工作、家庭、生活和每一個起心動念中。
  • 佛教:什麼才是真正有修行功夫的人?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你真正是修道的人,你不去看人家的過失,你只是把眼睛收回來看你自己的過失,自己的過失懺悔都懺不完,你還管別人,哪有這個閒工夫?所以不論人非到不見人非,這樣你的心就愈來愈清淨。有人修行多年,每天日復一日的打坐、誦經、禮佛,可是自身的習氣和心態同從前如出一轍,沒有任何改變。
  • 修行人開悟的前兆
    若真修道人,必經磨難,不魔不成佛,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在真心觸動的一刻即震動三界,一定會有千磨萬難在等著你;就像唐僧,自踏上取經路那一刻起,「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言即已遍滿三界,你歷劫累生的冤親債主、一切心魔、一切有緣都在路上等著你了。
  • 小詩丨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在庭院清幽的家中修行,同樣可以進入禪關,而不必花費萬金去買山尋求清靜。只要心性澄明,智慧之光綻放如滿月,即使在家被俗世纏身,但是內心卻可以比出家人還要清閒。提起修行,有些人總以為隱遁於深山老林、廟宇道觀,一心只求脫塵離俗、看透紅塵,追求佛音道語、修身養性就能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舒服。
  • 美麗修行產品分析 | 新消費時代下化妝品消費模式的轉變趨勢
    但你今天真好看所提供的智能護膚助手服務,其實最終還是以進行科學理性的化妝品和護膚品消費為目的,且其業務分布也與美麗修行高度重合。而且由來自易觀千帆的數據,它在2019年第一季度美業服務二級行業排名第三,僅次於美麗修行。所以就當前階段來看,你今天真好看(以下簡稱」你真」)作為美麗修行潛在意義上的競品是最合適的。
  • 美麗修行產品分析|新消費時代下化妝品消費模式的轉變趨勢
    與美麗修行用於消費前進行信息資訊使用場景不同的是,你今天真好看更像是一個AI技術驅動的個人皮膚智能管理工具,用戶的基礎使用場景為智能記錄自己每天的肌膚狀況和查看階段性的皮膚狀態。但你今天真好看所提供的智能護膚助手服務,其實最終還是以進行科學理性的化妝品和護膚品消費為目的,且其業務分布也與美麗修行高度重合。而且由來自易觀千帆的數據,它在2019年第一季度美業服務二級行業排名第三,僅次於美麗修行。所以就當前階段來看,你今天真好看(以下簡稱」你真」)作為美麗修行潛在意義上的競品是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