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人是真在修行嗎?

2021-02-20 海雲和上法語

  這能修、所修的問題,而真正合起來要修的時候就是七菩提分、三三昧。七菩提分是工程面,三三昧是技術面,這三個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這個是你真正修行的地方,你修什麼定沒用有,一定要修這個三昧。

  這個三昧是怎麼修的,這裡頭牽涉到技術面很重要的工程。我跟各位談技術面的,第一個是有一個修行陷阱,叫舒服坑,禪堂裡這是一番大工程。第二個陷阱,這叫禪定坑,我們是橫出三界,從這裡來講叫羅漢坑。

  現在我要跟各位講的是三昧跟定的差別,四禪八定叫禪那的定,而橫出三界的,出羅漢坑的這個定叫作Dhyna,這個定是不一樣的,中文一翻都叫定,你就糊了,通通都錯了。現代很多有關瑜伽的書,尤其是阿斯坦瑜伽上面,他講的其實也是Dhyna,但是他們所修的都是medication。medication不屬於禪那,更不屬於Dhyna,medication是屬於須彌山腳下的禪定,他有療愈的功效,medica,medication是從medica來的,他是治療用的。

  Dhyna的修行是怎麼修?一定全身十八個點要走過,到第十六個點是Dhyna,是這樣子。十八個點從第七個點開始進入昆達裡尼,一般的禪定不經過昆達裡尼的,都叫禪那,四禪八定就是禪那。我們的修行一定要prana跟昆達裡尼相結合,假如你的prana跟昆達裡尼不能結合的話,那不是Dhyna,這是有明顯區別的。

  你要怎麼樣進入Dhyna的系統,就是從昆達裡尼開始,海底輪一直上來,一直來到喉嚨,修成逆舌身印,舌頭向後翻,要穿過蝶骨碰到腦下垂體跟松果體,得到甘露灌頂。這個時候prana經過昆達裡尼到達,這個時候就叫pran,就叫真氣,不叫元氣了,prana我們翻成元氣,昆達裡尼翻成正氣,到甘露灌頂以後我們就叫作真氣,真氣是黃帝內經上的詞。這個真氣就會從裡面那十幾個點來到這裡就轉到大腦裡面來了,從這邊再出來的時候,就到溼婆點,就是鼻梁塌鼻子的那一點,鼻子塌下去那個地方那一點叫溼婆點。昆達裡尼要經過那一點,然後再上來,上來的這一點就叫Dhyna,Dhyna過來的話就是百匯。

  他是一個一個指導,一個一個走過去的,修Dhyna跟修禪那是不一同的。修medication就在這須彌山腳下,這個地方治病就在這裡,通靈等等也在這裡,拿扇子穿個唐裝,白白嫩嫩的,很會講經說法,是在這裡,常放逸天。你去看看,那搖著扇子,穿著唐裝,長的白白的,很有福態的,很會講經,又無修無證、一字不立、直指人心的那些,通通是常放逸天,他們不會修行的,他就已經認為成就了。你現在還沒開始,不要以為你成就了,你一定在這個陷阱裡頭。你也會坐在那裡,也會打坐,一坐兩個鐘頭,在幹嗎?看西遊記,孫悟空當時從石頭吸收日月精華,有一天蹦出來了,跳到花果山水簾洞,然後就在那邊清修了,哪一天什麼東西又怎麼樣,想一想就開始大鬧南天門了,七十二變。

  七十二變有沒有修,當然有修,修的好不好,當然好,他把關聖帝君都趕下來了,關鍵就在於這是七十二有為法,這個不是修行,這叫外道,都在修行陷阱裡面。他沒有講他怎麼修,他跟那個師父算不錯,但是師父教出這個孫猴子來實在也很麻煩,齊天大聖,這個是修medication的成果。你說我不修medication,那我修禪那,四禪八定。而我們要修的是Dhyna。古代這個是沒有辦法區分的,禪定就是禪那,這沒有辦法區分,但我們是幫你區隔出來。你要修的禪定是什麼,一定是走Dhyna這條路來講,我們才能講修行怎麼進行,要不然你沒有辦法進行,這是一個關鍵。

  現在是假設你這些,因為理法界就是這樣,假設你都具備了,前行的工程面的問題:人品、認知都具足,你能不能具足其實師父也管不了那麼多,尤其在中國佛教的系統裡。在印度佛教不是這樣,象我跟我師父講,我說我們那邊要怎麼樣接引弟子?他說你有多少個?我說有多少個,他說太多了,那些都不是修行人。我說怎麼講?他說這世界有多少人,我說七十億人口,他說你的弟子五個就好,只有五個,你留意到,十億人口找不到一個。我說師父你有幾個弟子,五個。

  中國佛教產生這種病,都沒有人知道,我們自己也不能講,因為你自己是中國佛教的一份子,有沒有可能嗎?不可能,那麼多弟子幹嘛。在古代,吳佩孚也可以算古代了,他的部隊打到廟裡頭去,怎麼沒半個人?看到有一個很大的地方寫五觀堂,一群人跑去一腳就踹開門,嚇一跳,點一點裡面有六千多個人吃飯,竟然一個部隊在外面,而裡面一點聲音都沒有,這些人也就不管他,吃完飯開始唱戒偈,把他們嚇壞了,原來不是死人,還會唱歌。唱完以後出來的時候,整個道場遍滿了人,六千多個人。整個部隊二三千人,吃起飯來吵的要死,人家和尚吃飯都沒有聲音。

  這麼多人是真在修行嗎?這就是我們在問的,六千個人真修行,最少也有三成成就吧,三成成就,就算你什麼世界大戰,我想逃出來一二百個總有吧,現在怎麼一個也沒有。他們都很認真在修,套一句白話來講叫修不來,修不起來啦,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怎麼修,你怎麼修的來,怎麼修?修不來,是很認真的,真的,我們能批評嗎?這些都是我們的前輩,你就只好說,修的很好,好到哪裡去,問閻羅王才知道,沒有辦法。這些人所修的福報都很大,因為住在廟裡清心寡欲,這福報一定大,但他有沒有我們講的初步成就,轉到靈性世界裡,有沒有轉進去,這個很重要的。只要能轉到靈性世界,他就會往生淨土,跟他的本願相應去的,假如沒有轉到靈性世界,六道輪迴福報都很大。我不知道各位多少人從那邊來的,這福報一定很大,有沒有善根就不知道,你一定要抓到修行的要領。

  我們是假設你人品認知是夠的,這個工程面跟技術面是等持的,定慧等持你才有可能,而就在這個時候對於Dharma的部分不要執著,只要不執著就都很好,只要一執著你就完蛋,因為Moksha的心法工程你沒辦法進行。我們師父在帶信徒裡頭,最討厭的是這一種,慧能為什麼那麼討厭神會,神會就是知解之徒。神會算是很有靈巧的人,不象我們這些頑固者,頑固者是始終堅持他要怎麼講的,他是很靈活的人,他的禪修也是很有下功夫的。他當時所學的那一套是什麼東西,我們現在搞不清楚,因為他在自己師父這邊修。

  慧能已經那麼成就了你想想看,一直跟神會講,不要光講那些,但他就喜歡講那些,我們就懷疑,《壇經》是神會寫的,原因就在這裡。我們現在執著於文字上的人,恐怕都沒有神會的那種靈巧,當你不能靈巧,你只能做一種資料的堆積跟搜集而已,那不是義學。現在跟你講的是,你義學要成就的那個真正如法的靈活度,關鍵在這裡,你真的禪修一定要有,不能沒有禪修。

擷自《華嚴學》

聆聽、欣賞、接納

珍惜、尊重、感恩

圓融、廣大、包容

華嚴寺全球資訊網:http://www.huayenworld.org

相關焦點

  • 真修行當發無所得心
    比如布施,持戒,禪定等等,外道並不缺乏,關鍵是沒有了正見,外道多有偏頗及不究竟。比如外道的戒律,有些苦行者,終生禁慾,一生保持某個動作,全身塗滿泥灰,認為是消業,臨終往生梵天,這些皆是妄想所致。我在很多學佛圈裡,看到不少人修行法門換來換去,就像走馬觀花一般。
  • 適合修行的人有什麼特徵?悟道者:你有集體觀念嗎
    生命的進化就是生命的空間性變大了真正的修行,修真或者修道,目的當然是進化,難道你想要修著修著,然後變成個爬行動物,沒有人這麼想吧有人小聲嘀咕道:我想要進化,但我始終是是人類,可以嗎?海去青飛 道:你是古代人穿越到中國的嗎,還是連一天學也沒有上過?我舉個例子,你家的狗進化成了人,但還是狗的身體,這有可能嗎!如果真有上帝,上帝肯定是不屬於人類這個物種;如果真有神仙,神仙也肯定不是人類這個物種。
  • 修行人開悟的前兆
    若真修道人,必經磨難,不魔不成佛,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在真心觸動的一刻即震動三界,一定會有千磨萬難在等著你;就像唐僧,自踏上取經路那一刻起,「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言即已遍滿三界,你歷劫累生的冤親債主、一切心魔、一切有緣都在路上等著你了。
  • 「捨本逐末」的修行和「舍末逐本」的修行(宣化上人)
    >這個修有兩種修行,一個是捨本逐末的修行,一個是舍末逐本的修行。「捨本逐末」的修行,就是在那兒搞名搞利,就怕人不知道自己,在那兒一天到晚攀緣,和人拉攏關係,一切一切都是為自己有一個好名,好求名利,所以就怕人不知道自己。他在那兒是不管福慧有沒有,只是像那個抽鴉片煙的人,想現得利益,即刻就過癮了,所以他就求名求利不顧一切,把修福修慧都忘了。
  • 問道解惑 | 為什麼要修行?修行能幫助人的身體還是幫助人的靈魂?
    問:為什麼要修行?
  • 修行人吃飯前的三念五觀!
    修行人用飯前有三念,首先用調羹吃三口湯,每一口作一念觀想。第一念是「願斷一切惡」。斷惡,包括吃飯時不生分別心,不去分別這個有味道,那個沒有味道。有什麼便吃什麼,不要揀飲擇食,或者打其他妄想。不要想:這個地方真不好,吃飯時不準講話,很不自由。我來拜佛,還有這麼多規矩,真沒趣! 要是這樣想,吃下去也不容易消化。不要總是找人家不對,常瞅人不對,是自己苦未了。為什麼你不好好地迴光返照,反求諸己?第二念是「願修一切善」。要發願改過一切習氣毛病。修道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修行人說:當代人最缺少的東西,缺德並非只是罵人的話
    06:恭敬修行希無量,逢兇化吉遇呈祥。上一期我發表了關於修行四種氣的詩,文氣,才氣,靈氣,德氣。這四種氣,其實都是關乎人自身的。最重要的是德,德是什麼呢。它是我們修行人的目標,就像一份試卷一樣,只有足夠的分數,才能夠通過。
  • 你能修行,是多生多世修來的
    我們修行第一步,就是要修這兩個資糧,修好了資糧,才修加行位。就是說連福德、道德都沒有,福氣也沒有的人,今天連修心念經的時間都沒有,拼命地只知道打工賺錢,你這個人有福氣嗎?沒有。這個人如果整天算計別人,沒有道德,能有修心的果報嗎?沒有。今天沒有智慧,舍不去這些時間和錢財,就沒有這些資糧。
  • 吳師說|修行能改變緣份嗎?
    編輯:毛臻老師:世間有三種人是可以改變緣分的。大善人、大惡人、修行人。算命的人都不給這三種人去算命的,因為這三種人可以改變他的因果。除了這三種人,一般大局都是定好的。我們都是生活在不確定性的規範裡,為什麼有六道輪迴。一個念頭和一個念頭,一個想法和一個想法,看著很多,但是它是前後次第排序的。所以你把我推一下,我把你推一下,就像那個多米諾骨牌一樣。
  • 修行人的三種特徵
    一天24小時,除去睡覺、工作、吃飯、在路上,剩下的時間就是晚上那幾個小時,大多數人會看電視、上網、和朋友在一起,如果決定修行,娛樂的時間就會被取代。周一到周五,這段時間只有4-5個小時,當然還要收拾屋子、做飯、洗衣服。所以當你決定開始修行,將會逐漸遠離一切娛樂,遠離電視、網絡,遠離朋友們,因為打電話、聚會是很浪費時間的。遠離娛樂,這算是修行人的第一個特徵吧。
  • 修行人須先鍛鍊身體,氣血活了能量足,修行易出功夫
    就因為不會鍛鍊身心,把身體弄得病也來了,煩惱也生了,一天到晚總是板起面孔,那麼黑口黑面地對人。這是不懂修行才這樣子;懂得修行的,對誰都要和氣,不可以板起面孔。我們人遇到人,一定要有人性;要有人的行為,就要互相尊重,不要互相像敵人似的,見到人好像見到鬼似的,不可以這樣子。你這樣子,弄得自己的身心沒有快活的時候。修行不是要你下地獄呢!
  • 真相的修行才能超脫苦難 假象的修行就會磨難重重
    因為,這些生命的緣分不是用肉眼就能看到的,只能是開功和開法的人才能夠看到,去查出你的來龍去脈和所有的真緣,才能使你解脫苦難免去緣分的磨度,這就是一種修行的真相和你今生的緣分。如果,逆緣違緣的修行就會達到陰陽相剋,與你的命中不合和你的緣分不合,就算你是修行了各種法門也不會順心如意的,也不會讓你減退災難和改變你命運中的磨度。
  • 修行人的基本功——五根五力,以根為基,以力為長!
    正信佛法就是減法修行,越是真理越簡單,「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就是一朵「妙蓮華」,就是一句「如是我聞」,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句「如是等」。大根機之人聽幾句話便成就了。我在這十多年傳法中遇到這麼兩三個人,兩三個人而已。他聽了十來句話,不到十分鐘,明心見性了。哎呀,那個磕頭如搗蒜一樣,講話都發抖,那不是裝出來的,他幾十年都在追求宇宙人生的道理。師父幾句話就給他點破了,當下明白。
  • 面相能證明一個人修行的高低嗎?
    答:的確,我們常說相由心生,就是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在面相上會有表現,如有些人做事、說話急燥,表面上讓人一看就很急燥,長了一張急燥的臉。對於我們修行人來說,如果我們修的好,我們的心清淨慈悲,反應到面相上來說,也是讓人一看就是很和善的。但這些與氣色關係不大,與膚色也關係不大。
  • 真正的修行人,會讓人感到舒服!
    修行居道家養生 | 陰陽數術   太極八卦 | 丹道修煉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 修行要越「笨」越好
    修行要越「笨」越好◎宣化上人 一九八二年五月七日
  • 每個修行人都有護法神,怎樣留住你的護法神?
    如果是壞人,也有護法神,但可能數百人、千人才有一個護法神。這些鬼神,就像侍衛,你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但是,這些護法神的數量是有增減的,當一個人都做壞事時,那護法神就會一個個離去。一個人如果都做好事,那護法神就會越來越多。佛經表示,一個人每持守一戒,就增加五個護法神。依此而算,持守五戒的人最少有二十五個護法神了。
  • 佛教:什麼才是真正有修行功夫的人?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你真正是修道的人,你不去看人家的過失,你只是把眼睛收回來看你自己的過失,自己的過失懺悔都懺不完,你還管別人,哪有這個閒工夫?所以不論人非到不見人非,這樣你的心就愈來愈清淨。有人修行多年,每天日復一日的打坐、誦經、禮佛,可是自身的習氣和心態同從前如出一轍,沒有任何改變。
  • 佛法:修行也有「生物鐘」現象,佛祖是這麼解釋的,你知道嗎?
    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人們對自身的奧妙也越來越感興趣,並且在其中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現象,比如說一種叫做「生物鐘」的生理機制,認為人體隨時間節律會有時、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節律,每一個人的心理、智力和體力都會受到這個生物鐘的影響。
  • 修行要忍耐----宣化上人開示
    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像頭髮那樣細的善,也不放棄;像微塵那樣小的惡,也不去做。所以福慧功德圓滿,成為兩足尊。 各位注意,善雖然小,也要修,集沙成塔,便成大善。惡雖然小,若去做,集少成多,便成大惡,永遠不會成就道業。修行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果能諸惡莫作,那麼福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