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忍耐----宣化上人開示

2021-02-14 宣化上人

修行要忍耐

修行人,主要能忍罵忍打、忍冷忍熱、忍風忍雨、忍飢忍渴。

◎一九八○年十二月禪七開示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時候,經過三大阿僧衹(無量數)劫,才成正覺。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像頭髮那樣細的善,也不放棄;像微塵那樣小的惡,也不去做。所以福慧功德圓滿,成為兩足尊。

各位注意,善雖然小,也要修,集沙成塔,便成大善。惡雖然小,若去做,集少成多,便成大惡,永遠不會成就道業。修行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果能諸惡莫作,那麼福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若能眾善奉行,那麼智慧會一天比一天增加。雖然在增長,但要繼續修行,而不間斷,才能有所成就。

我們現在行行坐坐,坐坐行行,在禪堂裡用功修行,這就是修福修慧。如何修福?就是「不作諸惡」。如何修慧?就是「眾善奉行」。在這種情形之下,福報也圓滿,智慧也圓滿,然後很快成就佛道。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衹劫。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時,走錯很多冤枉路,可是他很有耐性,不灰心,繼續精進,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最後達成佛果。我們修行佛法,比釋迦牟尼佛幸運。他老人家給我們留下正道,只要按照目標前進,很快達到目的地──彼岸的淨土。

釋迦牟尼佛前生為常不輕菩薩時,修一種忍耐的苦行。見人就頂禮,口中還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有人討厭他的行為,所以他向人家叩頭,還要遭受人的罵或打。有一次,行菩薩道,向人叩頭,被人踢掉兩顆門牙,但是不灰心,再接再勵,行叩頭的苦行。這回學到經驗,見到人來,在遠處就先叩頭,還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叩完頭,說完話,即時就走,想打他也追不上。常不輕菩薩,以「無我相」的精神來修福修慧。誰教他這樣修行?沒有人教他這樣修叩頭行,乃是他自己心甘情願這樣修行。被打被罵不生瞋恚,這就是修忍辱波羅蜜法門。

修行人最要緊的法門,就是忍耐。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要忍要讓,與世無爭。若是不能忍,隨時發脾氣,把辛苦所修的功德,統統燒光。我們捫心自問,有沒有這種忍耐力?向人叩頭,反被人打,不生瞋恨。若能做到,就是佛弟子。若是做不到,趕緊攝守身心,向前勇猛精進修行。否則,浪費光陰空虛過,一無所得。修行人主要能忍冷忍熱、忍風忍雨、忍飢忍渴、忍罵忍打。學常不輕菩薩的精神,無論誰對我不好,也不生瞋恨心,以誠待人,彼自然被感化,化幹戈為玉帛。

修行人,就是修無我相。如果無我相,一切能忍受,境界來了,也不動心。自己把自己看成虛空一樣。順境來了,也是修行;逆境來了,也是修行。換句話說,順境來了,也不生歡喜心;逆境來了,也不生憂愁心。無論順逆,要認識清楚。若能如如不動,不會被境界所轉。若能了了常明,就能轉境界。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時,專修忍辱法門,所以稱為忍辱仙人。有一天,無緣無故被歌利王割去四肢,可是他不生瞋恨心,反而可憐歌利王的無知,所以對歌利王說:「等我成佛時,第一個先度你修道。」歌利王聞之,生大懺悔心,皈依忍辱仙人,後來就是憍陳如尊者(五比丘之一)。佛為他們五人說四諦法、三轉法輪,都證羅漢果位。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佛教的教主,他的忍辱功夫修到極點,怎樣也不會生瞋恚心,我們都是佛的弟子,應該向本師釋迦牟尼佛學習「忍耐」的功夫。淺言之,忍耐是修行法門最主要的,不可忽略。古人說:「忍片刻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說:「忍是無價寶。」誰把萬佛聖城打碎了,我也不執著,無所謂,絕對不生瞋恨心。人人如此想,天下太平。

忍耐,是修行人不可缺少的。有忍耐力,才能修行;沒有忍耐力,一切免談。今天所講的道理,非常平凡,淡而無味。可是這是真法、正法、妙法、稀法。雖然平常,但是道是從平常中生出來,道是人用腳走出來的。這種無為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不可當面錯過。如果當耳邊風,過而不留,那就後悔莫及。

今天對你們所講的話,會用時,無論什麼境界來了,不生煩惱。若能用智慧來判斷這個境界,不管什麼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不會有什麼麻煩。最後希望各位努力參,參「念佛是誰?」不找到「誰」字,不休息。

摘自法界佛教總會

相關焦點

  • 【雙語】修行要忍耐----宣化上人中英文開示錄(三)
    修行要忍耐Cultivation Requires Patience修行人,主要能忍罵忍打、忍冷忍熱、忍風忍雨、忍飢忍渴。◎宣化上人 開示A talk given by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時候,經過三大阿僧只(無量數)劫,才成正覺。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像頭髮那樣細的善,也不放棄;像微塵那樣小的惡,也不去做。所以他福慧功德圓滿了,成為兩足尊。
  • 高僧大德 ‖ 《人生要義》 禪七開示 - 借假修真(宣化上人)
    佛性根本上能控制這個身體,但有時候身體不聽話,不守規矩,做不合法事。你教它不修行,它高興得不得了;你教它忍耐,它覺得很不容易;你教它發脾氣,它覺得很容易。再講一個簡單的譬喻,一般青年男女,你若叫他修道出家,他很不願意,你若叫他快點找對象,他則高興得不得了。佛性住在四大假合的身體內,像人在房子裡住一樣。人所住的房子,也需要土、木、水、火等造成。房子有什麼作用?是為了住人的,若沒人住,房子丟空便壞了。
  • 宣化上人:修行若是不注重道德,就是造業
    人的德行不夠,脾氣就很大,無明就很重。若有德行,脾氣也沒有了,無明也化了,化成智慧。所以我們修行就要培植德行。學佛的人,要注重德行,不可做缺德的事,這就是修行的真諦。想要消除業障,必須要供養。供養可以培福培慧,要修道修德,不然的話,六度都沒有用處。六度是專為修道德而設的,修行若是不注重道德,就是造業!
  • 有一個特別的咒,能教人不起瞋恨心(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這個脾氣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好像人生種種病,為什麼生的?因為有脾氣。一切事情不順利,為什麼?也因為有脾氣。所以人若能沒有脾氣,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快樂的,都是平安的。可是,人都不注意這一點,以為隨隨便便發脾氣,就對事情有幫助。
  • 宣化上人:我出家之後,專修這個法門
    ◎宣化上人 開示於  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  修行的秘訣,就是要少吃。為什麼?因為少吃少生慾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常樂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生菩提,生菩提就得解脫;得解脫就能任運自在、生死自在、智慧自在,總之,一切皆自在。這是修行人所必經的途徑,共勉之!
  • 要守規矩,做事要光明正大,這才有定力【宣化上人原聲開示】
    ◎宣化上人 這個善男子修三摩地:修就是修行,用功去修行坐禪,不是一天到晚盡吃飯不修行,要修行,坐禪、聽經。坐禪,就是打坐;聽經,就是要學佛法,這就是修行。「三摩地」,這是修行什麼?就是修行定力。怎麼修定力呢?
  •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一九八三年五月三日開示佛見一切眾生有「生老病死」四大苦,所以才發心出家修行,研究解決這四大苦的方法。我們時常在不知不覺中,就現出煩惱,有時現之於色,有時藏之於心,有時候無明一動,什麼也不知道了;無明一作怪,就糊塗了。所以煩惱是障道的因緣,修道的絆腳石。可是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能沒有煩惱,為什麼?因為煩惱即菩提。
  • 忍辱波羅蜜有十種利益(宣化上人)
    忍辱的十種利益宣化上人慈悲開示:第三度「忍辱波羅蜜」。恭錄自 《 大乘妙法蓮華經 》淺釋萬事忍為貴宣化上人慈悲開示:修行的秘訣,就是要少吃。為什麼?這是修行人所必經的途徑,共勉之!修行人要忍耐,無論什麼境界來考驗,都要用忍耐心來忍受,咬緊牙根,衝過難關,那就會風平浪靜,自然安寧。在工作時,不願意做的,也要忍耐著去做,久而久之,習慣就成自然。
  • 要持多少遍〈往生咒〉才能消如此多的殺業?「宣化上人金剛棒喝」
    問:受戒的人,要守殺戒,可是家裡螞蟻一大堆,不小心都會踩到,天天犯戒,要怎樣消罪,請上人開示。宣化上人:我也是個小螞蟻,你先把我殺了。152.問:過去殺糞蟲、蚯蚓,殺生超過上萬,持〈往生咒〉要持多少才可以消如此多之殺業?宣化上人:你若斷欲了,你持一句就靈;否則你若沒有斷欲,你持一萬句也不靈的。
  • 宣化上人:從頭髮的軟硬,如何看出一個人的個性?
    他又發願教化眾生,令我們開智慧,睜開心眼,在佛光普照之下,享受無上法喜。       菩薩又見我們蒙瞶無知,苦樂不分,故開示我們要認識境界,對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能處之泰然。       遇逆境時,要忍耐打破苦的關頭;處順境時,也不留戀,明白一切無常。面臨任何境界,都有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定力。       有轉變境界的毅力和決心,才能免除煩惱痛苦。
  • 人若是不經過一番的病苦,是絕不肯發心修行的(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884 千萬小心,夜場是各種妖魔鬼怪集中的地方!885 不孝父母的後果!(附:忤逆不孝 報應圖)885 喜歡燒香拜佛的人都看看,不要再浪費金錢了!886 夏季免費放生方法!你還等什麼?一起行動吧!
  • 我要勸大家不要再墮胎了,小鬼難纏啊!(宣化上人)
    【編注】恭錄自《無辜的小鬼》(宣化上人開示)墮胎、嬰靈答問錄墮胎是殺業,如何才能補救?問:請教上人,現在報章雜誌上面,時常看到「供養嬰靈」,到底嬰靈是需要供養呢?還是要超度它往生?宣化上人:這個不能談到「供養」,因為它不是佛,不是法,不是僧。你要是供養它,那就落邪見。那麼超度還可以,超度不是供養,超度令它離苦得樂。但是這個冤孽若深了,也不容易解開這個結;因為這是奪命的一種債務,就要用奪命來還,所以是很不容易解的。雖然不容易解,你若遇到不貪財的真修行人,還可以有機會超度它們的。
  • 從頭髮的軟硬,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願一切眾生得柔軟發。盡於鬢額而生發。願一切眾生得如卍(wàn)字發。螺文右旋發。願一切眾生得佛相發。永離一切煩惱結習。願一切眾生得光明發。其光普照十方世界。個性固執的人不大容易與人合作,因為有強硬的脾氣。頭髮柔軟的人,性情和善些。我們修學道的人,最好少耍個性使脾氣,自己要時常注意,儘量控制自己的脾氣,減輕煩惱和瞋恨。又願一切眾生的頭髮像卍字,發紋自然向右邊旋轉。諸佛的頭髮,就是像螺紋樣向右旋的。諸位!如果我們長了一頭好頭髮,那就是我們已蒙受了菩薩給我們回向的利益。
  • 宣化上人:犯邪淫罪,如生人間,要得這兩種果報
    所以上人一生倡不邪淫、不淫慾,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前一年,仍不斷地重呼:  人生於色,死於色,如此而已。  上人說萬佛聖城是很古老的,仍然採男女分校的制度,就是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守規矩,不邪淫、不墮胎、不吃避孕藥。因為這個「色慾」是使這世界變壞的最重要因素。上人說:  男孩子要到二十五歲以後才找對象,女孩子要到二十歲以後才可以找對象。
  • 佩戴楞嚴咒的好處及如何佩戴楞嚴咒(宣化上人、妙祥法師、妙印法師開示)
    佩戴楞嚴咒的好處  宣化上人開示  (5)是否需要在楞嚴咒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如果需要,應如何寫?     答:不需要寫名字。  (6)除上述問題外,如有其它應該注意的地方,懇請妙祥師父開示。     答:佩戴書寫的楞嚴咒要避免男女事情。  (三)問:一位網上同修發心為大家製作楞嚴咒護身符,外面像個桶柱,裡面是印在綢布上的楞嚴咒,折好後放入桶中。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無所住什麼?(宣化上人)
    無所住這個情愛;你不住到情上,不住到愛上,你去欲斷愛,生死就會了。你想要成佛,先要斷無明。
  • 【雙語】受法香薰陶能開悟----宣化上人開示
    >受法香薰陶能開悟Permeated by the Fragrance of Dharma, We Can Become Enlightened 有善根的人, 剛來的人,覺得格格不入,香是香,我是我,互不相關。但是在這裡常燻,不知不覺中便和香氣成為一體。古人說: New comers cannot accept this idea.
  •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在家應該如何修行?
    出家的人應該修行用功。在家的人,也一樣應該修行用功。
  • 她肚子裡原來是兩隻大壁虎,一隻大青蛙(宣化上人)
    恭錄自《宣化上人事跡》在這裡我要告訴諸位一個故事,也許很多人都不會相信,但這故事是千真萬確的。劉果娟前生也曾遇到一件事,她不肯相信,今生就要償還懷疑的果報。晚間你回到家裡,記得半夜12點鐘的時候,在佛前上一炷香,你就一直念佛,然後看看有什麼情形出現。」當晚她依照我的話,在半夜12點,佛前上了一炷香。她念佛念到像是睡著,又像是做夢的時候,忽然看見韋馱菩薩手拿著一碗熱氣騰騰、味道很香的面來了,放在她的床前。
  • 【宣化上人開示匯集】
    ◎ 宣化上人曾子說了,說是「慎終」;怎麼叫慎終?「慎」就是謹慎其事;謹慎,就是父母在死的時候,要對這個事情要很慎重地,看得很重地,不可以那麼馬馬虎虎地,這叫「慎終」。你要好好地來做這個事,就是辦這個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