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症候群發病在臀部,有劇烈疼痛感,有症狀早就醫,避免惡化

2020-12-10 邱彬醫生說

導語:梨狀肌症候群(pyriformis muscle syndrome)是一種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壓的症候群,最常見於下肢的慢性損傷。患者的疾病特徵很明顯,臨床表現也很獨特。可能會出現「切刀」或「燒傷」髖部疼痛,嚴重的疼痛可能會導致行走困難。醫生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採取藥物,手術和其他治療方法。

01病症的病因有哪些呢?多數人可能都不知道,下面的幾點多了解

(一)總述

梨狀肌是髖關節外旋轉肌群的頂部。大約85%的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的下邊緣以離開骨盆。各種因素(例如創傷和藥物注射)可能導致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壓並引起不適。

(二)基本原因

1、創傷:臀部出血,粘連和疤痕形成;上髖臼後部骨折移位和過多的愈傷組織可導致坐骨神經在梨狀肌被壓縮

2、藥物注射:有時,向臀部注射藥物可能會導致梨狀肌變性,纖維攣縮,然後壓迫坐骨神

3、慢性勞損

由於坐骨神經離開骨盆時路徑的變化,少數患者會通過梨狀肌。當髖關節向外旋轉時,肌肉的強力收縮會在坐骨神經上造成過大壓力,從而導致對坐骨神經的慢性損傷。

(三)風險因素

研究數據表明,骨盆肌肉可能是由婦科相關疾病引起的。泌尿系統和子宮附件等婦科炎症反應可影響梨狀肌,間接刺激坐骨神經並具有相應的臨床表現

02患病之後,我們的身體經常出現哪些變化呢?這幾點也許很難避免

(一)概述

梨狀肌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嚴重的臀部疼痛可向下輻射,嚴重時可導致動不便。此外,在坐骨神經支配的區域內也會出現皮膚感覺。

(二)典型症狀

1、疼痛:疼痛從臀部通過大腿後部輻射到小腿和腳。疼痛很嚴重,表現出「刀割痛」或「灼傷痛」。一些患者可能會陰抽動痛

2、限制活動:患者行走困難,常有跛行,節屈伸受限

3、感覺障礙

由於坐骨神經在梨狀肌處受到壓縮,因此其神經支配的區域(如腿的外側)在觸摸時可能會感到皮膚麻木或感覺模糊。當神經損傷嚴重時,神經支配區域可能會發生感覺喪失。

(三)併發症

1、有些患者的臀部和小腿肌肉可能會萎縮

2、坐骨神經受壓可能影響其神經支配區域的肌肉功能,患者可能會感到腳後背無力。

03患病之後,做好及時的檢查很重要,及時地確定自己的病情

(一)預期檢查

對於因不適(例如臀部的放射性疼痛和行動不便)而去看醫生的患者,醫生將首先進行常規體格檢查,並建議患者進行成像檢查(例如MRI)以進一步評估實際狀況

(二)身體檢查

1、醫生要求患者在伸展髖部和膝蓋時進行髖關節的外旋,同時要與患者的腳相對。患者臀部和坐骨神經的疼痛或加重可以幫助診斷疾病

2、醫生被動地旋轉,屈曲和內收患者的髖關節,引起疼痛或疼痛加重,這也有助於診斷該疾病

3、醫生按壓梨狀肌,骶髂關節和坐骨結節,患者可能有壓痛。有時在受影響的臀部上可以感覺到臍帶或香腸。

4、有些患者在拉動患肢時可以緩解疼痛。醫生允許患者仰臥放鬆,有時患腳可能會向外旋轉。

(三)影像學考試

1、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作診斷疾病的主要依據。 MRI診斷軟組織病變的能力明顯優於其他成像方法

2、超聲波

超聲可以在實時成像中動態觀察梨狀肌。超聲可以準確顯示梨狀肌的形態和結構,內部回聲和周圍組織。它可以為確定梨狀肌綜合症的病因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四)其他檢查

1、「4」字試驗

也稱為「盤腿測試」,「髖關節外展和外旋測」。患者仰臥,一隻腿伸直,另一隻腿彎曲到臀部和膝蓋,將外踝放在直腿的膝蓋上,即兩條腿成「4」字形。醫生用一隻手將健側髂前上棘固定在對側,然後用一隻手按壓彎曲的膝關節使其靠近床表面。正常人的膝蓋很容易觸摸床表面,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可誘發坐骨神經痛

2、肌電圖

肌電圖可以反映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信號的變化,幫助醫生判斷神經本身是否正常運作。坐骨神經受壓會造成損害,並且當功能異常時,肌電圖會出現異常變化。

(五)診斷原理

醫生會仔細詢問患者的病史,並可以根據臨床表現(例如臀部的放射痛)並結合體檢和輔助檢查結果(例如MRI和肌電圖)進行診斷。在診斷過程中,醫生將注意識別是否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

(六)鑑別診斷

1、腰椎間盤突出症

梨狀肌症候群很容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相混淆,但後者通常具有腰痛和腰椎代償性脊柱側彎,腹部壓迫可加重或誘發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損傷的程度與椎間盤突出有關。直腿抬高測試和加固測試為陽性,而「4」測試則為陰性。

2、神經鞘瘤:坐骨神經鞘瘤對少見。症狀逐漸惡化,與活動或休息無關。病理檢查可以幫助識別。

04患病後的治療,一定要及時,這樣才能夠避免病症的惡化

(一)治療原則

臨床上,對於梨狀肌綜合症患者,非手術治療通常是主要的治療方法,醫生會給患者減輕疼痛,神經營養等藥物。對於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可以使用手術。

(二)一般治療:在發作期間,患者應避免長時間坐著並保持局部溫暖。

(三)醫學治療

1、止痛藥:對於明顯疼痛的患者,醫生將給予他們的布洛芬和其他藥物以減輕疼痛和減輕受傷部位的炎

2、營養神經藥物:醫生給病人服用甲鈷胺,維生素B6等藥物,以達到滋養神經,進神經修復的目的。

3、肌肉鬆弛劑:諸如鹽酸哌替松的藥物可以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和不適。

4、其他:醫生用拇指沿著梨狀肌的方向施加壓力,以找到疼痛的最重要部分。消毒後,局部使用利多卡因+潑尼松龍注射以減輕疼痛

(四)手術治療

對於接受過保守治療且症狀沒有明顯改善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通過外科手術切除梨狀肌尖端的肌腱組織,以達到釋放的目的。在外科手術探查過程中,如果有疤痕,肌肉粘連等,可以同時進行治療。

結語:梨狀肌症候群發病在臀部,有劇烈疼痛感,有症狀早就醫,避免惡化。我們平時坐著的時候,如果感覺自己的臀部非常的疼痛,甚至在站立的時候都有疼痛感,那就要及時地檢查一下,可能是我們的身體出問題了,尤其是患上了今天講到的這種疾病。

相關焦點

  • 久坐屁股疼痛 梨狀肌症候群找上身
    ,連帶整個下背部都不舒服,最近情況更嚴重了,除了臀部疼痛感愈來愈明顯外,走路還會跛腳,有人說她是椎間盤突出,也有人說她是坐骨神經痛,慌張的掛了好幾科,總算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 目錄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誘發梨狀肌症的原因如何檢測是否是梨狀肌症候群按摩放鬆法改善梨狀肌症候群
  • 坐出來的毛病 : 認識梨狀肌症候群
    「坐」出來的毛病 : 認識梨狀肌症候群小莉是個輕熟OL,平常上班穿著窄裙高跟鞋,坐著的時候習慣蹺腳,常常到下午單側臀部會有刺痛的感覺,連帶整個下背部都不舒服,最近情況更嚴重了,除了臀部疼痛感愈來愈明顯外,走路還會跛腳
  • 用3招臀部運動解決久坐、愛翹腳,髖關節疼痛丨健康
    是否經常感到從臀部開始有疼痛或麻木感,並且會向下延伸到大腿後側?小心是罹患「梨狀肌症候群」了。梨狀肌是位於髖關節深處的肌肉,一旦發炎情況嚴重,甚至影響坐姿、站姿與行走困難。其實,平時透過刺激臀部肌筋膜的健康操,有助於預防梨狀肌症候群找上門,以及避免髖關節疼痛。
  • 膽管炎有這3個危害,了解它的發病症狀,儘早發現配合做好治療
    導語:膽管炎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不想病情不斷的發展,最好要及時的就醫並且能夠聽從醫囑進行治療。患上膽管炎之後如果發病會很痛苦,平時起病也比較急,可能會出現上腹非常劇烈的疼痛,而且這種疼痛是持續性的。
  • 三種臀部疼痛,你應該[怎麼做]?
    你的臀部有疼痛嗎——在你走路、坐著、睡覺都感到困擾與不舒服,這種感覺非常不舒服,想讓人越快解決問題越好,然而有時候我們會試圖伸展受傷的位置反而不小心加劇了問題。接下來我們將看到三種類型的屁股疼痛·原因: 疼痛大約在屁股摺痕處。
  • 發病時的症狀有哪些?
    部分人洗臉時,臉部會突然出現疼痛感,考慮是三叉神經痛引起的,這種疾病常發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若不及時治療,容易使病情加重。體內缺乏維生素,對中樞神經造成傷害,面部會有痙攣的現象,患者會有三叉神經痛。有些人做過牙科手術,稍有不慎導致牙神經損傷,會有三叉神經痛的現象。平時的生活習慣不健康,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異常,引起三叉神經痛。家族中有三叉神經痛的病例史,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也會增加。日常沒有防護臉部神經的習慣,不小心觸碰到臉部的神經,從而引起疼痛感。
  • 長期臀部疼痛,竟因這5個因素引起,常用3種方式緩解
    那麼引起臀部疼痛的病因有哪些呢?留意以下五種,常用三種方式治療。肛腸疾病常見肛門疾病有痔瘡、肛裂、肛瘻等,會引發患者臀部疼痛感,日常行走、久坐、排便等疼痛感加劇,給患者造成排便陰影,而肛腸疾病在我國呈現高發症狀,尤其是痔瘡甚至有「十人九痔」之稱,引發原因多與飲食不良、缺乏運動、情緒不良等有關。
  • 臀部疼痛想到哪些疾病?
    其實上面說的幾種情況都會引發腰臀部疼痛,此外以下幾種情況也會引起腰臀疼痛:一.梨狀肌綜合症可致臀部疼痛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也稱股神經盆腔出口症候群。病人主訴臀部及下肢疼痛,多為慢性,有時有急性發作,走路或活動後加重,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臥床休息減輕。二.坐骨神經炎可致臀部疼痛
  • 臀部疼痛|梨狀肌與臀中肌的故事
    繼而出現局部變性組織充血、腫脹,刺激周圍的神經、血管而出現症狀。尤其是以髖部為頂點的軀幹側方擺動(如足內翻扭傷時,因重力和慣性的作用,同側髖部往側方扭擺)和以髖部為軸心的腰臀部扭轉(如投擲動作),常導致此肌牽拉傷。臀部肌注時,藥物和機械刺激也可造成的臀中肌損傷。
  • 鉤端螺旋體病發病後,常會有發熱的表現,若早就醫,可避免併發症
    發病後幾天至幾個月即為恢復期或發病後期。由於免疫病理反應,可能會出現發燒,眼後症狀和神經系統併發症。(2)鉤端螺旋體病的嚴重程度與細菌類型和人體免疫狀態有關。這幾點可能很難避免疾病發作之前可能會有一定的潛伏期,最長可能為28天,最短為2天。發病後,其典型的臨床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中期和晚期。它可以表現為發燒,頭痛,全身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咯血和其他症狀。
  • 引起臀部疼痛的相關疾病
    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也稱股神經盆腔出口症候群。  梨狀肌損傷多因下肢外展、外旋或內旋等猛烈動作所致。其症狀與椎間盤突出症很類似,但患者無腰痛及脊柱體徵,在梨狀肌局部有明顯的壓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60°以後疼痛減輕,局部疼痛消失;梨狀肌阻滯後疼痛消失。
  • 專家總結腰間盤突出有哪些症狀
    專家指出大家可以通過症狀及時的發現腰間盤突出,從而及時的採取治療措施。那麼腰間盤突出有哪些症狀呢?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介紹。專家指出腰間盤突出是由於腰椎間盤各部分,包括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等,尤其是髓核發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後,在外在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處突出,導致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 甲溝炎常發生在手足部位,會有紅腫瘙癢症狀,有症狀後要及時就醫
    隨著病情的惡化,病灶會擴展並擴散,引起頜下膿腫。皮膚發紅,腫脹和疼痛不那麼嚴重,但某些患者的症狀可能突然惡化。指甲的形態通常會發生變化,例如指甲板的凹凸,凹槽,褪色和圓形。(三)疾病進展甲溝炎的指甲(趾)感染分為四個不同階段:1、第一階段:指甲結構完好無損,指甲周圍的區域發紅腫脹,沒有滲出,擠壓指甲時可能會有疼痛感。
  • 腰痛和下肢疼痛的詳細解讀
    3、診斷:根據病史,症狀體徵可初步診斷,但需與骨折、椎間盤突出,脊髓損傷或腫瘤等疾病相鑑別。  坐骨神經痛(Sciatica)由於多種病因導致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大腿後外側及足外側,以疼痛為主的症候群。
  •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常發病在皮膚表面,有傳染性,有症狀便就醫
    01患病之後,我們的身體可能會有哪些症狀呢?下面的幾點可能很難避免(一)概述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發生在身體的許多部位。主要症狀是局部出現的小水泡簇,出現在皮膚和黏膜的交界處,皮疹更容易燃燒和發癢。潰瘍後可出現糜爛和潰瘍。
  • 三叉神經痛的症狀與易感人群有哪些?
    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 右腹部疼痛 劇烈運動右腹部疼痛怎麼回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會出現右腹部疼痛的症狀,也有很多人出現右下腹疼痛的症狀。那引起右下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有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 臀部酸痛
    若有上述這些危險因子的人要特別當心,罹患臀部酸痛的機會將比正常人高。檢查臀部酸痛的診斷:臀部,下背部,下腰部,髖關節,大腿根部的酸痛感。勞累臀部酸痛的鑑別診斷包括:關節炎、關節囊炎、肌肉筋膜疼痛症候群、神經病變、和其他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