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鴻語 編輯|閘蟹君】
《被光抓走的人》,很棒的一部題材新穎的科幻文藝片,以上帝視角(光)審視了普羅大眾的婚姻、愛情,探討了究竟什麼才是愛情,是激情還是相濡以沫的親情化愛情?並且大膽的探討了婚姻制度存在的意義。反諷有黑色幽默。很好看,很享受,電影的細節掌握得很好。可惜票房撲街,畢竟曲高和寡,無異於錦衣夜行、明珠暗投。觀眾的審美,還要日趨提高。人性挖得太深了,表現形式又非淺顯,觀眾看不懂,就沒票房。
藝術的高度和深入淺出之間的平衡,很難把握,甘蔗沒有兩頭甜,又要逼格又要賺錢,很難,未來應該婚姻制度的功能會減弱,人們會選擇更多的生活方式,一部本該得到更多關注與支持的電影,在這個快餐式愛情橫行的年代, 什麼是愛情,真愛到底存在不存在越來越被更多的討論。因為見得少,才談論的多。黃渤導演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讓我在疫情嚴重被迫禁足的一個下午,再一次思考了上面的問題,並審視了自己。不涉劇透,只是零散地寫下自己的體會。
我堅信著真愛的存在,一直,但愛到底是什麼,我也說不明白。我只知道,是眼裡有光,是疼惜,是默契,是恨不得全部的佔有,是不知道為什麼得心一陣陣揪著疼,是一同努力,是理解包容。能只對一人嗎?能持續一生嗎?我想,真愛也許會的吧。所謂的愛情肯定會越來越淡,但能量是守恆的,它只是轉化成了,親情。尋找真愛的過程,需要擦亮雙眼,「貨」比三家,但更需要我的勇敢。
我相信剛剛結束的這一段有它結束的意義,也同樣期待下一個人的到來。感謝這部電影。片子創意無敵,確認情感價值的方式竟然如此荒誕,一道白光帶走了那些被上天賜予相愛之名的情侶,本應該慶幸還活在世上的人卻受著靈魂的拷問和煎熬。消失的悲劇瞬間轉換成了榮耀的勳章,劫後餘生的幸運兒變成了苟活者,變成了世界的棄兒。「光」突如其來,如照妖鏡般照出我們的怯懦和虛偽,也照耀著我們的堅持和信仰。生活流的敘述裡雖有「主題先行」的痕跡,節奏也略慢,但也難能可貴地存在大量生動豐富的細節。
長江流經、霧氣瀰漫的小城宜昌,每個生活故事裡的主角都有著自己的執念和困惑,各個畫地為牢,各個拼命突圍。演員演技在線:黃渤渾身是戲,中年危機的拿捏恰到好處,「王大錘」白客令人眼前一亮,邊緣人物也有自己的「道德信仰」,黃璐「幼稚」粗糙的尋找,王珞丹圓滿完成「精緻」的任務,焦俊豔、宋春麗、文琪極好的陪襯,影片結束在柴米油鹽的日常敘述裡,中年男人撫慰著初次在愛情中失落的女兒。
又去廚房裡和在情感中和自己一樣漸漸迷路的妻子一起做飯,蹩腳地向妻子說出久違的「我愛你」。幾年前,我會覺得這種向平凡生活曖昧不清的表白是沒有原則的投降主義。這明顯地減弱了批判的程度,哪還有突突突刺向生活的激情和悲壯,一點都不先鋒。現在見到這樣的鏡頭心情更為複雜,我承認我竟然被這種永遠不可能偉大「拙劣」樣式的溫暖稍稍打動。《聖經裡》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我想記住這個神諭,我明白現實的難耐如黑暗,我也相信我會努力把一點點小角落點亮。
【排版|池墨 審核|沐芸】
【每日話題】關於 《被光抓走的人》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小編愛聽~
(歡迎關注,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原創不易,盜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