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主演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已經下映良久。
雖然電影的豆瓣評分有7分,但在黃渤、譚卓、王珞丹和白客等一眾「大咖」的加持下,卻依然只取得7000萬票房和比合格線高一點的分數,很明顯是這部電影的質量出現了問題。
電影改編自李誕的輕小說《冷場》中的一個篇幅。講述了一道神秘白光疑似會讓相愛的人消失,所以在白光照耀後,不同的人會因為伴侶的消失與否產生各種心理活動。
兩人都沒有消失,那是因為兩人之間沒有愛情了嗎?戀人和伴侶為此產生猜忌。
一人消失了一人沒有,那是因為消失的人和別人是真愛了嗎?留下的人為此疑惑曾經的伴侶是否變心。
兩個人都消失了,是否就沒有問題?並不是,身邊沒有消失的人會因此開始質疑自己的愛情。
電影就是根據上述三種心理活動,分別改編出四個沒有強關聯的故事。再通過人物在某些場景中的相遇,證明四個故事都是發生在同一背景中,是很典型的多線敘事。
多線敘事的電影並不少見,而且其中不乏讓人讚不絕口的佳作。
如昆汀的《無恥混蛋》或者弗蘭克·米勒的《罪惡之城》,分章節講述了不同人物的故事,並在結尾聚集在一起進行大亂鬥,既把人物的背景交代清楚,又能通過亂鬥滿足觀眾對刺激的追求。
又例如寧浩執導的《瘋狂的石頭》,不同人物的故事相互交錯,但又因為偷竊玉石產生了巧妙的關聯,讓觀眾在錯中複雜的人物關係裡逐漸理清所有線索,最後得到恍然大悟的快感。
湯姆·提克威和沃卓斯基姐弟執導的《雲圖》就更不用說了,通過同一靈魂化身的暗喻,把六個跨時空的故事關聯在一起,揭示了人性的恆古不變,讓觀眾為宏大故事背景下的精妙設定讚嘆不已。
可見,多線敘事的電影要想獲得成功,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對各條故事線的關聯。
故事的深度越深,這樣的關聯就需要越巧妙。一旦缺乏了恰當的關聯,多條故事線就難以構成一個整體。即使是《我和我的祖國》、《破事兒》這種由好幾個不同的短篇故事湊一起的電影,其在主題上的關聯都是十分明顯的。
反觀一下《被光抓走的人》,不同故事線的關聯性非常弱。四個故事的主角完全沒有關聯,故事與故事之間不存在因果上的交集,唯一聯繫就是都發生在一道神秘白光照耀後的背景下。
如果電影是一部硬核科幻片,四個故事最終都會回歸到神秘的白光上,探究白光出現的原因和解決辦法,那估計還能成為一部像《無恥混蛋》、《罪惡之城》那樣可以滿足觀眾一定觀看欲望的電影。
但《被光抓走的人》選擇在愛情上進行深度探討,希望通過四個互不關聯的故事,去對四種不同的感情進行探討。先不說在有限的電影時長裡,是否有足夠的篇幅展開四個既有深度又完整的感情探討,就從四個故事之間的關聯性如此羸弱來看,《被光抓走的人》明顯是把多線敘事結構玩壞了!
多線敘事結構的好處,在於可以讓觀眾在發現多條故事線的交匯時,能感到一種撥開雲霧的喜悅。
但在《被光抓走的人》中,羸弱的聯繫非但沒有為觀眾帶來這種喜悅,還大有一種故作深沉,故弄玄虛,牽強附會的感覺。不僅無法讓四個故事形成一個整體,還影響了每個故事的獨立性,使得整部電影的表達效果變差。
似主線又非主線的中年婚姻危機
首當其衝的,無疑是戲份最重,演員咖位最大的中年婚姻危機故事線。
由黃渤飾演的武文學以及譚卓飾演的張燕是一對結婚多年,並育有一女的老夫老妻。在光照後,武文學發現兩人都沒有消失,再加上日益變淡的夫妻關係,讓他覺得妻子已經不愛自己了。
於是,他偷看妻子手機尋找「姦夫」信息,並與年輕女老師曖昧來「報復」妻子。最終,在意識到自己才是造成婚姻問題的根源後,他懸崖勒馬停止了錯誤行為,並回歸家庭與妻子和好如初。
電影的開頭以黃渤和譚卓的一段「床戲」開始,反映出老夫老妻之間平淡的日常生活。電影的結尾則以兩人在廚房共同做飯結束,反映出兩人重歸舊好,領悟了平淡是福的真諦。
從中不難看出,黃渤和譚卓這段關於中年婚姻危機的故事,是導演想要主要表達的主線。
但因為穿插了另外三個故事的原因,導致這條主線故事表達得並不夠深度。劇情一直聚焦在黃渤的身上,展示黃渤過分敏感的自尊心影響了他與妻子的婚姻。但實際上他們的婚姻問題真的只是武文學一人造成的嗎?
八卦又嘴碎的老母親、倔強愛頂嘴的小女兒和喜歡隱忍不作聲的妻子,在這樣的三角組合裡,妻子永遠是最受傷的那個人。哪怕武文學貼心得像件小棉襖,張燕依然會在這樣的家庭裡受到莫大的心理負擔。
在武文學與張燕的婚姻中 ,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才是導致兩人感情不和的「元兇」。電影的最後,女兒雖然經歷了失戀,但並不意味著會改掉倔強愛頂嘴的毛病,老母親更是直接掉線不知去向,即使武文學回歸家庭,又能讓他們的婚姻狀況改善多少呢?
其實電影完全可以就武文學、女兒和母親展開三條故事線,並將三人對張燕的負面影響逐一消除,這樣才能讓張燕完全消除心理負擔,並與武文學重歸舊好。
但電影卻只把問題集中在武文學身上,用另外毫不相關的故事線補充電影時長,導致這條主線不夠深度,成為似主線又非主線的殘次品。
與「白光」不相干的人,劇情創新可惜虎頭蛇尾
其次是王珞丹與黃璐的「尋夫」故事線。
王珞丹飾演李楠是一名高冷臉美女,咋看像白百何,細看又像桂綸鎂。全程板著臉和「情敵」一起追尋失蹤的丈夫胡建平。結果不僅丈夫沒找到,反而發現了更多的疑似「情敵」,得知丈夫對每個人都只「愛」一部分這種幼稚的愛情觀。
最後,警察找上門來告訴她胡建平並不是因為愛上別人而被「白光」抓走了,而是車輛出了事故墜江。
不得不說,高冷美女聯手情敵找丈夫的設定非常有創意,但是結尾的含糊其辭容易讓人不太明白故事到底想表達什麼樣思想,簡直是虎頭蛇尾的典型。
故事的最後安排了一場給胡建平的祭祀活動,祭祀結束後老祭司告訴李楠,胡建平並不願意和她離婚,只是想讓她記得他最好的樣子,似乎是用超自然現象去為胡建平洗白。
但老祭司隨後又拿出手機讓李楠付費,又似乎暗示剛才的話語只是讓人爽快給錢的「好話」。
然而,老祭司這段話是騙術還是真的通靈現象並不重要,因為不管真假,這個結尾都改變不了胡建平的「渣男」本色。不過,李蘭聽完老祭司這一番並不能改變「渣男」本色的話語後卻若有所思,似乎把之前的一番痛徹心扉的頓悟都推翻了。
因為一句子虛烏有的話語,就原諒了一個「渣」到極點的男人,這樣的故事到底想讓我們領悟什麼愛情真諦呢?還不如直接停在李楠決定不找了那一幕,對幼稚的愛情觀作出批評比較好。
最精彩的故事殘缺了,最爛的故事太多餘了
電影中最精彩的故事,我認為是白客尋找「發小」秦山這段,不僅僅是因為故事涉嫌有禁忌之戀,而是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充滿懸念,且提出了全片最值得深究的問題:
人被兇手重傷將死時突然消失了,那兇手到底有沒有罪?
這個涉及倫理學和犯罪學的問題,與「白光」事件又息息相關,如果以此為主線不斷豐富白客的這段故事,想必可以拍出一部犯罪題材的《被光抓走的人》。
然而,因為電影主題是對愛情進行探討,所以放棄了如此優秀的展開,而專注在禁忌之戀的描述上。但因為禁忌之戀不是可以提倡的題材,所以只能瘋狂地打擦邊球,一直沒有點明白客與秦山的感情狀態。在白客因為刺殺嫌疑人而伏法後,故事也匆匆地落幕。
這樣的處理手法,毫無疑問讓一個本來可以精彩絕倫的故事成為了殘缺品,套著懸疑故事的殼子,不痛不癢地探討疑似禁忌之戀的愛情話題。結果既成不了好的懸疑片,又無法引起關於愛情的深度思考。
至於電影中最爛的故事,無疑就是李嘉琪和丁溪鶴飾演的那對小情侶。故事雖然篇幅短小,但內容毫無營養,每一分一秒都在浪費電影時長。
李嘉琪飾演的劉佳一是富家女,與丁溪鶴飾演的王揚是情侶關係,但劉佳一的父母一直反對他們交往。白光過後,劉佳一的父母消失了,失去阻力的劉佳一卻以白光沒有讓她和王揚消失為由,認為他們兩人並不相愛,並拒絕繼續與王揚交往。
王揚惱羞成怒強暴了劉佳一,並且為了證明自己對劉佳一的愛至死不渝,跳樓摔成重傷。劉佳一見證了王揚的一系列變故後,突然開竅,認為自己愛情就應該自己抓在手裡,不要再顧慮其他所謂「標準」。
從父母反對到以死相逼,都是「狗血」戀愛劇的標配劇情,放在一部想要討論愛情深度的電影裡,分分鐘讓人出戲。更何況王揚眼看對象被人拉走一言不發,被對象拒絕卻一言不合就選擇動粗,隨後還草率地去了結生命。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為何就會讓劉佳一頓悟他們之間是真愛呢?
因為這個故事篇幅很短,所以無法進行深入的考究。但從上述的劇情來看,這個故事的邏輯很有問題,只會拉低電影的質量,得出的所謂愛情結論也非常牽強附會,完全是一個多餘的故事。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個故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其中除了劉佳一和王揚的故事比較多餘外,其他三個故事完全可以通過修改情節以及進行進一步的劇情展開達到更好的效果。
然而導演選擇把4個故事放在同一部電影中進行多線敘事,在電影時長的限制下,每個故事必然難以完全展開,相互間成為了彼此的阻力,讓電影的整體質量下降。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回歸到多線敘事結構的關聯上,通過巧妙的關聯把幾個故事串聯一起,讓彼此之間互相補充。可惜電影並沒有很好地運用關聯,只是簡單的用一些偶遇的場景,把幾個故事的人物湊合在一起,這樣的關聯可有可無,對劇情完全沒有提升的作用。
不妨把胡建平作為暗線串起所有劇情
如何做關聯才可以讓這部電影的多線敘事「起死回生」呢?
我認為大體上需要兩個步驟,其一是砍掉劉佳一和王揚這條「最爛」故事線。其二是把那個與「白光」不相關的人胡建平作為暗線,把另外三個故事串起來。
武文學與張燕的問題是雙方的,但電影只聚焦在武文學身上,關於張燕的問題展開得不夠飽滿。因此可以把張燕設定為胡建平「愛而不得」的其中一人,讓李楠尋夫故事與武文學的故事產生交集。
武文學及張燕與李楠交互後,雙方都會被對方的境遇觸動,並重新思考自己在愛情裡的狀況。讓武文學一家重歸舊好的理由更充分,讓李楠對胡建平更加死心。
其次,可以設定胡建平在嘗試過各種「愛情」後,最終沉溺在與秦山的禁忌之戀中。張燕曾從胡建平口中了解相關情況並轉告了李楠,讓李楠尋夫與白客尋兇的故事搭上線。
李楠和白客的調查最終都指向胡建平與秦山一起消失的事實,這讓李楠和白客對自己不堪的感情徹底死心,並且選擇放下過去重新面對生活,迎接新的人生。
經過上述兩個改動,不僅讓三個故事成為彼此的補充,還讓電影帶有更正能量的色彩,明確了愛情應有的樣子,諷刺了濫愛式愛情觀的幼稚。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認為《被光抓走的人》好看嗎?其中的多線敘事結構需要怎樣的改動才能讓電影更加出彩?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