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抓走的人》:4個互不關聯的故事,把多線敘事結構玩壞了

2020-12-13 一木支危樓

黃渤主演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已經下映良久。

雖然電影的豆瓣評分有7分,但在黃渤、譚卓、王珞丹和白客等一眾「大咖」的加持下,卻依然只取得7000萬票房和比合格線高一點的分數,很明顯是這部電影的質量出現了問題

電影改編自李誕的輕小說《冷場》中的一個篇幅。講述了一道神秘白光疑似會讓相愛的人消失,所以在白光照耀後,不同的人會因為伴侶的消失與否產生各種心理活動。

兩人都沒有消失,那是因為兩人之間沒有愛情了嗎?戀人和伴侶為此產生猜忌。

一人消失了一人沒有,那是因為消失的人和別人是真愛了嗎?留下的人為此疑惑曾經的伴侶是否變心。

兩個人都消失了,是否就沒有問題?並不是,身邊沒有消失的人會因此開始質疑自己的愛情。

電影就是根據上述三種心理活動,分別改編出四個沒有強關聯的故事。再通過人物在某些場景中的相遇,證明四個故事都是發生在同一背景中,是很典型的多線敘事。

多線敘事的電影並不少見,而且其中不乏讓人讚不絕口的佳作。

如昆汀的《無恥混蛋》或者弗蘭克·米勒的《罪惡之城》,分章節講述了不同人物的故事,並在結尾聚集在一起進行大亂鬥,既把人物的背景交代清楚,又能通過亂鬥滿足觀眾對刺激的追求。

又例如寧浩執導的《瘋狂的石頭》,不同人物的故事相互交錯,但又因為偷竊玉石產生了巧妙的關聯,讓觀眾在錯中複雜的人物關係裡逐漸理清所有線索,最後得到恍然大悟的快感。

湯姆·提克威和沃卓斯基姐弟執導的《雲圖》就更不用說了,通過同一靈魂化身的暗喻,把六個跨時空的故事關聯在一起,揭示了人性的恆古不變,讓觀眾為宏大故事背景下的精妙設定讚嘆不已。

可見,多線敘事的電影要想獲得成功,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對各條故事線的關聯。

故事的深度越深,這樣的關聯就需要越巧妙。一旦缺乏了恰當的關聯,多條故事線就難以構成一個整體。即使是《我和我的祖國》、《破事兒》這種由好幾個不同的短篇故事湊一起的電影,其在主題上的關聯都是十分明顯的。

反觀一下《被光抓走的人》,不同故事線的關聯性非常弱。四個故事的主角完全沒有關聯,故事與故事之間不存在因果上的交集,唯一聯繫就是都發生在一道神秘白光照耀後的背景下。

如果電影是一部硬核科幻片,四個故事最終都會回歸到神秘的白光上,探究白光出現的原因和解決辦法,那估計還能成為一部像《無恥混蛋》、《罪惡之城》那樣可以滿足觀眾一定觀看欲望的電影。

但《被光抓走的人》選擇在愛情上進行深度探討,希望通過四個互不關聯的故事,去對四種不同的感情進行探討。先不說在有限的電影時長裡,是否有足夠的篇幅展開四個既有深度又完整的感情探討,就從四個故事之間的關聯性如此羸弱來看,《被光抓走的人》明顯是把多線敘事結構玩壞了!

多線敘事結構的好處,在於可以讓觀眾在發現多條故事線的交匯時,能感到一種撥開雲霧的喜悅。

但在《被光抓走的人》中,羸弱的聯繫非但沒有為觀眾帶來這種喜悅,還大有一種故作深沉,故弄玄虛,牽強附會的感覺。不僅無法讓四個故事形成一個整體,還影響了每個故事的獨立性,使得整部電影的表達效果變差。

似主線又非主線的中年婚姻危機

首當其衝的,無疑是戲份最重,演員咖位最大的中年婚姻危機故事線。

由黃渤飾演的武文學以及譚卓飾演的張燕是一對結婚多年,並育有一女的老夫老妻。在光照後,武文學發現兩人都沒有消失,再加上日益變淡的夫妻關係,讓他覺得妻子已經不愛自己了。

於是,他偷看妻子手機尋找「姦夫」信息,並與年輕女老師曖昧來「報復」妻子。最終,在意識到自己才是造成婚姻問題的根源後,他懸崖勒馬停止了錯誤行為,並回歸家庭與妻子和好如初。

電影的開頭以黃渤和譚卓的一段「床戲」開始,反映出老夫老妻之間平淡的日常生活。電影的結尾則以兩人在廚房共同做飯結束,反映出兩人重歸舊好,領悟了平淡是福的真諦。

從中不難看出,黃渤和譚卓這段關於中年婚姻危機的故事,是導演想要主要表達的主線。

但因為穿插了另外三個故事的原因,導致這條主線故事表達得並不夠深度。劇情一直聚焦在黃渤的身上,展示黃渤過分敏感的自尊心影響了他與妻子的婚姻。但實際上他們的婚姻問題真的只是武文學一人造成的嗎?

八卦又嘴碎的老母親、倔強愛頂嘴的小女兒和喜歡隱忍不作聲的妻子,在這樣的三角組合裡,妻子永遠是最受傷的那個人。哪怕武文學貼心得像件小棉襖,張燕依然會在這樣的家庭裡受到莫大的心理負擔。

在武文學與張燕的婚姻中 ,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才是導致兩人感情不和的「元兇」。電影的最後,女兒雖然經歷了失戀,但並不意味著會改掉倔強愛頂嘴的毛病,老母親更是直接掉線不知去向,即使武文學回歸家庭,又能讓他們的婚姻狀況改善多少呢?

其實電影完全可以就武文學、女兒和母親展開三條故事線,並將三人對張燕的負面影響逐一消除,這樣才能讓張燕完全消除心理負擔,並與武文學重歸舊好。

但電影卻只把問題集中在武文學身上,用另外毫不相關的故事線補充電影時長,導致這條主線不夠深度,成為似主線又非主線的殘次品。

與「白光」不相干的人,劇情創新可惜虎頭蛇尾

其次是王珞丹與黃璐的「尋夫」故事線。

王珞丹飾演李楠是一名高冷臉美女,咋看像白百何,細看又像桂綸鎂。全程板著臉和「情敵」一起追尋失蹤的丈夫胡建平。結果不僅丈夫沒找到,反而發現了更多的疑似「情敵」,得知丈夫對每個人都只「愛」一部分這種幼稚的愛情觀。

最後,警察找上門來告訴她胡建平並不是因為愛上別人而被「白光」抓走了,而是車輛出了事故墜江。

不得不說,高冷美女聯手情敵找丈夫的設定非常有創意,但是結尾的含糊其辭容易讓人不太明白故事到底想表達什麼樣思想,簡直是虎頭蛇尾的典型。

故事的最後安排了一場給胡建平的祭祀活動,祭祀結束後老祭司告訴李楠,胡建平並不願意和她離婚,只是想讓她記得他最好的樣子,似乎是用超自然現象去為胡建平洗白。

但老祭司隨後又拿出手機讓李楠付費,又似乎暗示剛才的話語只是讓人爽快給錢的「好話」。

然而,老祭司這段話是騙術還是真的通靈現象並不重要,因為不管真假,這個結尾都改變不了胡建平的「渣男」本色。不過,李蘭聽完老祭司這一番並不能改變「渣男」本色的話語後卻若有所思,似乎把之前的一番痛徹心扉的頓悟都推翻了。

因為一句子虛烏有的話語,就原諒了一個「渣」到極點的男人,這樣的故事到底想讓我們領悟什麼愛情真諦呢?還不如直接停在李楠決定不找了那一幕,對幼稚的愛情觀作出批評比較好。

最精彩的故事殘缺了,最爛的故事太多餘了

電影中最精彩的故事,我認為是白客尋找「發小」秦山這段,不僅僅是因為故事涉嫌有禁忌之戀,而是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充滿懸念,且提出了全片最值得深究的問題:

人被兇手重傷將死時突然消失了,那兇手到底有沒有罪?

這個涉及倫理學和犯罪學的問題,與「白光」事件又息息相關,如果以此為主線不斷豐富白客的這段故事,想必可以拍出一部犯罪題材的《被光抓走的人》。

然而,因為電影主題是對愛情進行探討,所以放棄了如此優秀的展開,而專注在禁忌之戀的描述上。但因為禁忌之戀不是可以提倡的題材,所以只能瘋狂地打擦邊球,一直沒有點明白客與秦山的感情狀態。在白客因為刺殺嫌疑人而伏法後,故事也匆匆地落幕。

這樣的處理手法,毫無疑問讓一個本來可以精彩絕倫的故事成為了殘缺品,套著懸疑故事的殼子,不痛不癢地探討疑似禁忌之戀的愛情話題。結果既成不了好的懸疑片,又無法引起關於愛情的深度思考。

至於電影中最爛的故事,無疑就是李嘉琪和丁溪鶴飾演的那對小情侶。故事雖然篇幅短小,但內容毫無營養,每一分一秒都在浪費電影時長。

李嘉琪飾演的劉佳一是富家女,與丁溪鶴飾演的王揚是情侶關係,但劉佳一的父母一直反對他們交往。白光過後,劉佳一的父母消失了,失去阻力的劉佳一卻以白光沒有讓她和王揚消失為由,認為他們兩人並不相愛,並拒絕繼續與王揚交往。

王揚惱羞成怒強暴了劉佳一,並且為了證明自己對劉佳一的愛至死不渝,跳樓摔成重傷。劉佳一見證了王揚的一系列變故後,突然開竅,認為自己愛情就應該自己抓在手裡,不要再顧慮其他所謂「標準」。

從父母反對到以死相逼,都是「狗血」戀愛劇的標配劇情,放在一部想要討論愛情深度的電影裡,分分鐘讓人出戲。更何況王揚眼看對象被人拉走一言不發,被對象拒絕卻一言不合就選擇動粗,隨後還草率地去了結生命。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為何就會讓劉佳一頓悟他們之間是真愛呢?

因為這個故事篇幅很短,所以無法進行深入的考究。但從上述的劇情來看,這個故事的邏輯很有問題,只會拉低電影的質量,得出的所謂愛情結論也非常牽強附會,完全是一個多餘的故事。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個故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其中除了劉佳一和王揚的故事比較多餘外,其他三個故事完全可以通過修改情節以及進行進一步的劇情展開達到更好的效果。

然而導演選擇把4個故事放在同一部電影中進行多線敘事,在電影時長的限制下,每個故事必然難以完全展開,相互間成為了彼此的阻力,讓電影的整體質量下降。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回歸到多線敘事結構的關聯上,通過巧妙的關聯把幾個故事串聯一起,讓彼此之間互相補充。可惜電影並沒有很好地運用關聯,只是簡單的用一些偶遇的場景,把幾個故事的人物湊合在一起,這樣的關聯可有可無,對劇情完全沒有提升的作用。

不妨把胡建平作為暗線串起所有劇情

如何做關聯才可以讓這部電影的多線敘事「起死回生」呢?

我認為大體上需要兩個步驟,其一是砍掉劉佳一和王揚這條「最爛」故事線。其二是把那個與「白光」不相關的人胡建平作為暗線,把另外三個故事串起來。

武文學與張燕的問題是雙方的,但電影只聚焦在武文學身上,關於張燕的問題展開得不夠飽滿。因此可以把張燕設定為胡建平「愛而不得」的其中一人,讓李楠尋夫故事與武文學的故事產生交集。

武文學及張燕與李楠交互後,雙方都會被對方的境遇觸動,並重新思考自己在愛情裡的狀況。讓武文學一家重歸舊好的理由更充分,讓李楠對胡建平更加死心。

其次,可以設定胡建平在嘗試過各種「愛情」後,最終沉溺在與秦山的禁忌之戀中。張燕曾從胡建平口中了解相關情況並轉告了李楠,讓李楠尋夫與白客尋兇的故事搭上線。

李楠和白客的調查最終都指向胡建平與秦山一起消失的事實,這讓李楠和白客對自己不堪的感情徹底死心,並且選擇放下過去重新面對生活,迎接新的人生。

經過上述兩個改動,不僅讓三個故事成為彼此的補充,還讓電影帶有更正能量的色彩,明確了愛情應有的樣子,諷刺了濫愛式愛情觀的幼稚。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認為《被光抓走的人》好看嗎?其中的多線敘事結構需要怎樣的改動才能讓電影更加出彩?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

相關焦點

  • 深度分析:劇情邏輯硬傷,《被光抓走的人》還配不上豆瓣7.0分
    於是,當視角切換後把同一事件聯繫在一起後,就給人一種獨特的觀感和新意。這種多視角來敘述事件的手法,我曾經在動漫《永生之酒》等作品上看到過。雖然《被光抓走的人》只是簡單的運用了這樣的敘事手法,但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可惜,在之後的故事中,這一敘事手法並沒有進一步的運用。
  • 黃渤主演的《被光抓走的人》到底是不是一部爛片?
    對於《被光抓走的人》這部電影到底是好是壞,我不作任何評價,之前,我也已寫過此片的觀後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沒被光抓走的人就沒有愛情了嗎?)。由於《黃渤敗了,從市場反應的角度來看,他演了一部大爛片》這篇文章的爭論較大,所以,在這裡對於此部電影僅以個人感觀再次說以下幾點:1、這部電影是什麼類型的?
  • 關於愛情——解讀《被光抓走的人》
    這是一部披著科幻的外衣,講述不同故事的敘事題材影片,電影題材很新穎。在影片剛開始的時候,因全球各個地方產生了幾秒鐘奇妙的光束而做了一個非常荒誕的設定。「被光抓走的人都是真愛?留下來的人似乎都是被愛情拋棄的人。」光束過後有部分人消失了,引來了紛紛的猜疑。以為會有人解釋被光抓走的人的原因,但是並沒有。
  • 被光抓走的人
    中國南方的一座小城市中,生活著中年教師武文學(黃渤),小混混筷子(白客),和丈夫準備離婚的李楠(王珞丹)等人,某天一道突如其來的光束在城中出現,緊接著,一些人消失了。人們很快發現消失的人大多成對,而科學家也給出解釋:光帶走的,是有愛情的人。
  • 《被光抓走的人》——你想當被光抓走的那個人嗎?
    >人們說,消失的人是被光抓走了,因為他們之間是真愛。誰也不知道被光抓走的人去了哪裡,他們之間可能達到了靈魂的默契,去了一個更高的維度,過上了童話故事般美好的生活:彼此恩愛,白頭偕老,幸福一生。反倒是那些沒有被光抓走的人,開始反思自己:我們有沒有愛著的人?我們是不是沒有被愛過?我們是不是沒人愛的可憐蟲?
  • 《被光抓走的人》其中的故事,也許我們都在經歷著
    《被光抓走的人》的劇情其實並不很複雜,大致就是一道奇異的白光(我就叫真愛之光吧),照向了世界,順帶吸走了一批人。《被光抓走的人》而被吸走的這批人都是彼此相愛之人,留下的要麼是不相愛的,要麼是愛得不夠的,而那些愛得不夠之人就開始彼此間猜疑、困惑甚至為了證明真愛而選擇自殺。
  • 《被光抓走的人》這道光是什麼?愛情又是什麼?
    「如果有一道神秘的光把一部分人抓走,社會的平靜與法則被打破,我們該怎麼辦?」這是《被光抓走的人》導演董潤年的一個腦洞,也是這部影片的創作靈感來源。《被光抓走的人》由董潤年編劇並執導,黃渤、王珞丹、譚卓、白客、黃璐、宋春主演,於2019年12月13日上映,目前在豆瓣的評分為7分。
  • 黃璐黃渤王珞丹主演電影《被光抓走的人》登陸加拿大北美影院
    7月23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由成都籍女明星黃璐和著名影星黃渤、王珞丹等主演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在加拿大院線正式公映。據悉,該片也成為了影院復工後第一部海外上映的中國電影。黃璐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從小多才多藝,還有著一副好嗓子。2003年,黃璐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
  • 《被光抓走的人》少見的高概念愛情片,黃渤譚卓飈演技,導演很牛
    大家好,這裡是欣陽影評最近,小編看了這部《被光抓走的人》的電影,一時間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主觀感覺這部電影是部爛片,但是電影其中的情感表達卻很真實。《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部由董潤年自編自導,黃渤、王珞丹、譚卓、白客等主演的現實主義輕科幻電影是黃渤策劃的HB+U計劃的首部全國公映作品。,於2019年12月1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一道奇特的光降臨地球籠罩城市,一部分人被光抓走,傳言這些消失的人都是相愛的人,而留下來的人們既要探尋真相,又要直面自我的故事。
  • 觀後感:被光抓走的是人還是信任?
    新年伊始,也是各種電影上映的好時機,相信各位看官也都觀看了由董潤年導演,黃渤,王珞丹,譚卓,白客主演的《被光抓走的人》該片主要講述的是,一道神秘的光照射一個小城市,導致城市中的部分人口消失,憑空消失。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現,被光抓走的人,百分之八十都是情侶關係,有關學者便說明:被光抓走的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因為真愛被抓走的。此話一出,讓沒有被光抓走的情侶,愛人變得相互猜忌,其中有黃渤和譚卓主演的一對夫妻的愛情的轉變,出軌男人被光抓走但是沒有跟任何女人一起消失等幾段故事。那麼到底是因為真愛被抓走?還是因為不夠愛被抓走呢?
  • 《被光抓走的人》票房撲街三大原因分析
    《被光抓走的人》(以下簡稱「被光」)來自黃渤2016年發起的「HB+U」新導演助力計劃。客觀來說,《被光》算是一部比較有誠意的電影,導演名叫董潤年,執導的電影雖然不多,但是在編劇圈卻小有名氣,代表作有《老炮兒》、《瘋狂的外星人》、《心花路放》、《「大」人物》等等,《被光》同樣由他擔任編劇。電影中的一眾主演也是個個演技在線,除了黃渤,還有譚卓、王珞丹、白客、焦俊豔、文琪等,罕見的沒有一個流量明星。
  • 多線敘事、美術突破 有關《紀念碑谷2》的三點個人感受
    a.多線平行敘事,parallel story-telling這是文學作品裡常見的手法,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演繹。母與子的交互,黑夜與白天的交替,日月的盈缺,等等。從一開始的單行線,到後面的平行線,再到最後的故事線融合相交,人物的分離與重逢,還是很有新意。讓人聯想起村上春樹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的平行敘事。
  • 百億影帝黃渤,也拯救不了《被光抓走的人》
    「黃渤」這個名字已經成為電影高票房的代表,可是就有這樣一部影片《被光抓走的人》,縱然有著黃渤、王珞丹、白客的主演,票房依舊撲街。百億影帝黃渤,也拯救不了《被光抓走的人》。《被光抓走的人》這部電影投資三億,票房僅七千萬,豆瓣評分也只有6.9分,這或許是看在黃渤的面子上搶來的的,百億影帝黃渤,也拯救不了《被光抓走的人》。
  • 《被光抓走的人》:好電影不一定晦澀難懂,但故事與手法缺一不可
    hello,小黑又來啦,這幾天看了黃渤的那部《被光抓走的人》,看完心情一直很複雜,理不清思路,思考了幾天打算將這一切記錄下來,有時候也許混亂也是一種清楚。電影講述了一道奇特的光降臨地球籠罩城市,一部分人被光抓走,傳言這些消失的人都是相愛的人,而留下來的人們既要探尋真相,又要直面自我的故事。小黑剛開始接受了「這束光帶走相愛的人」的設定,一直用一種『留下的人都是在努力為證明自己不是不愛而掙扎』。
  • 《被光抓走的人》我看了,用虛假的故事,狠狠地打了一次現實的臉
    閒來無事,把《被光抓走的人》看了一遍。這部電影宣傳力度不大,但效果很好。他用平淡無奇的瑣碎之事,將社會百態一覽無餘,其中大部分是愛情、婚姻。很多走進電影院的人,出來後都若有所思,有的人從裡面看到了自己,有的人從裡面看到了周圍發生的事,一杯白開水喝出了不同的味道。
  • 《被光抓走的人》:誰該被抓走,剩下的誰在痛苦?
    《被光抓走的人》上網了,還沒看的,可以去刷一遍。我覺得是不錯的。幾乎可以說,這不算什麼科幻片,而是一個關於愛情和婚姻,關於兩性話題的思考。雖然思考起來太艱難,但是這些總是被忽略的問題,一旦認真面對,還是挺可怕的。
  • 在白光後,那些沒被光抓走的人該何去何從
    一道神奇的光過後,一部分人消失了。人們發現,那些消失的人都是一對一對的,有夫妻,有情侶。剩下的那些沒被光抓走的人,有的人拼命尋找答案,想要看看自己愛的或是曾經愛過的那個人,到底是和誰一塊兒消失了。有的人覺得對方不愛自己,選擇了分手,甚至極端到殺了對方。也有的人把這道光視為最後的審判,決定卸下面具,正大光明地遵從自己的內心,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真實感情。電影《被光抓走的人》講的大概就是這麼個故事。宣傳海報上說:「愛是平凡生活的英雄主義。」
  • 《被光抓走的人》:傷害與背離之後,該如何發現並面對真實自我?
    也許沒有這道光的出現,這座城市中的人永遠都無法重新審視自己的愛情,永遠都無法思考所謂的真愛到底是個安慰劑,還是真實存在。在這道光之後,一切的偽裝都被撕開,人們開始面對真實的自己。在《被光抓走的人》中,同樣使用了毫無邏輯可言的「神跡」迫使人們打破常規。但與《守望塵世》不同的是,電影《被光抓走的人》的主題十分明確,在「被帶走的都是相愛的人」這個前提之下,故事的基調很嚴格地定格於愛情之上。
  • 寫給《被光抓走的人》片尾長鏡頭
    《被光抓走的人》劇照光,抓走了彼此「相愛」的人,剩下的人們極力地證明著什麼,卻發現什麼也證明不了。《被光抓走的人》劇照生活之外生長出的旁枝末節,只是想探頭窺視耀目陽光的騷動,枝上棲身的小鳥也只是偶然歇腳
  • 電影《雲圖》故事結構簡化 敘事手法簡單粗暴
    但實際上卻環環相扣,如第一個故事「亞當-尤因的太平洋日記」是第二個故事「西德海姆的來信」中主人公羅伯特-費羅比舍偶然讀到的作品,而費羅比舍與他男友的書信往來則被女記者路易莎-雷讀到(第三個故事「半衰期」);路易莎-雷的故事被寫成書,被第四個故事中的卡文迪什在火車上閱讀;卡文迪什的錄影則成為了反烏託邦時代女機器人星美-451(即第五個故事「星美-451的記錄儀」)的學習、回顧歷史的影像資料,星美-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