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幾篇文章我們講到了大腿內側內收肌群、股外側肌、股內側肌、以及後功能線帶來的膝關節疼痛問題。這一篇討論一下大腿前側軟組織對膝關節疼痛的影響。
股中間肌
症狀
股中間肌的筋膜點會導致大腿前側疼痛一直延續到膝蓋,在大腿中部最明顯,嚴重時會造成膝蓋痛以及膝關節活動受限制。筋膜點的位置好發於股中間肌肌腹的上端,相當於髀關穴下3-4橫指處。
造成損傷的原因
長時間的下蹲工作,比如摩託車修理工、鋪地板的工人、爬山、寒冷、繼發於股四頭肌的其他肌肉、腰背部緊張。
解剖
起點:股骨幹前外側上四分之三處;
止點:向下形成股四頭肌肌腱,止於脛骨粗隆;
神經支配:受股神經支配,來自L2-L4。
股中間肌是一個肌腱含量很高的肌肉,有一半以上是腱性結構,所以當股中間肌受累時可導致嚴重的膝關節屈曲受限。
功能
伸膝。與股四頭肌的其他肌肉共同完成膝關節伸展。
檢查
膝關節活動度檢查,比如深蹲試驗、仰臥屈髖屈膝試驗、半蹲試驗。
觸診檢查:
股中間肌筋膜點損傷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壓痛點,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也就是我們很少能在股骨幹的前方尋找到壓痛點,但是對於治療膝關節前方痛如髕骨軟化症等非常有效。
治療
手法治療:手法治療效果不佳,因為此肌的腱性結構含量多。
針刺治療:在股骨幹的前方,在髂前下棘與髕骨連線之間,均可定點針刺,可布針1-2排。針刺時,針尖朝向頭側或尾側均可,針尖與皮膚呈30-45°角,進行斜刺。此處無重要的神經血管。
股四頭肌針刺注意事項
①對於股四頭肌嚴重萎縮的患者,而不伴有疼痛,針刺治療效果不佳,此時患者膝關節疼痛僵硬是骨性改變造成的,是骨科手術適應症,應加以區分對待。
②對於中風後並發膝關節疼痛的患者,在股四頭肌治療時,應注意患者治療後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下肢無力、無法控制的現象,一般自然恢復時間為兩到三個月,其原因有待分析。
股直肌
症狀
股直肌筋膜點會造成膝蓋前上方疼痛,相當於髕骨上方疼痛,常被認為是股四頭肌肌腱炎。髕上滑囊疼痛,也會造成大腿前方疼痛。早晨起床時疼痛、夜間翻身痛,因為夜間翻身需要屈髖屈膝,股四頭肌收縮而誘發膝關節疼痛;下樓無力(股內側肌、股二頭肌)。
導致筋膜損傷的原因
突然的跌倒、踩空、直接創傷,比如:騎電動車或自行車時為支撐防止突然跌倒而突然用力。
解剖
起點:髂前下棘以及髖臼的上面;
止點:股四頭肌肌腱;
神經支配:由股神經支配,來自L2-L4神經。
功能
屈髖、伸膝以及屈髖伸膝的聯合運動,如騎自行車。仰臥起坐與髂腰肌協同屈髖,在仰臥起坐中,前表鏈的上段與股直肌協同,下段與脛骨前肌協同發力。
檢查
靜態評估:如腰大肌、股直肌、內收肌、闊筋膜張肌前束損傷時會造成骨盆前傾。
動態評估:
跟臀試驗
患者俯臥,雙腿伸直,握住患者腳踝,將足跟推向臀部,比較雙腿的順應性,詢問患者大腿前側是否有明顯的拉扯痛。股直肌筋膜損傷縮短者,跟臀試驗陽性。
觸診檢查:
在髂前下棘下方一到兩橫指觸診檢查股直肌的上段起點是否有敏感壓痛點,髂前下棘的位置大約在髂前上棘的內下方2-3指。觸診檢查時,要注意同時檢查縫匠肌。
利多卡因注射試驗:在壓痛點區注射利多卡因,患者相關症狀即可消失或減輕。
鑑別診斷
膝關節滑囊炎、髕周支持帶損傷、髕周滑囊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早期、強直性脊柱炎。
治療
手法治療:股直肌與淺層肌手法治療效果好,在髂前下棘下方筋膜點揉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伸膝伸髖,每次5-10分鐘,揉壓結束後進行股四頭肌牽拉,動作同跟臀試驗。時間在35-60秒之間,拉伸至患者大腿前側輕微疼痛為宜,不可暴力牽拉,造成股四頭肌痙攣。牽拉治療也可在針刺治療後進行,是相當有效的方式。
針刺治療:銀質針髂前下棘下方治療區,相當於髀關穴,囑患者仰臥,伸膝伸髖,在髂前下棘敏感壓痛點定點,單純的股四頭肌損傷可定位5-6點。針刺前,分清股直肌和縫匠肌的筋膜,並標記出股動脈的搏動處防止刺傷股動脈。
下一篇我們將討論膝關節四個面的治療以及這四個面的適應症。
您還是單一的治痛思路嗎?您還在哪疼治哪嗎?
來博恆治痛學習從骨骼關節、肌筋膜、神經等全方位分析治療疼痛。
我們會系統講解頸肩腰腿痛以及相關內科疾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案。通過針刺、筋膜手法、運動、呼吸調整等方式進行治療。針刺主要用銀質針、內熱針、針刀、針灸針、撥針、鉤針等。
來博恆治痛,讓您學會全方位分析疼痛!
課程亮點:理論授課+屍體解剖+臨床帶教
主要內容:
1.頸椎病(椎動脈型、神經根型、交感型、脊髓型頸椎病診療新思路) 。
2.頸胸段脊柱相關疾病診治。
3.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症布針定點原則、腰部評估,頸腰同治原則) 。
4.肩周炎、頑固性背痛、肩關節評估、頸肩同治原則等新思路。
5.膝關節疼痛(骨質增生、滑膜炎、半月板損傷等)全方位運動評估與治療,腰膝同治原則。
6.股骨頭壞死的軟組織治療方案(銀質針)以及髖關節評估。
7.腰、髖、膝、踝的聯合評估如何相互影響以及步態分析,如果選擇各類針具手法。
8.足踝疼痛(腳踝扭傷後遺症專題,足跟疼痛專題足背足趾疼痛專題) 。
9.肘關節疼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肘關節強直)。
10.手腕疼痛、手指疼痛的分析與治療新思路。
11.軟組織治療相關內科病:心慌胸悶氣喘、失眠、高血壓、頑固性腹瀉(便秘)等內科病治療。
12.痛經和乳腺增生等婦科筋膜點精準治療專題。
13.運動訓練,每個病人疼痛治療後訓練指導。
時間:2019年1月5日—9日
培訓費用:6500元
地點:山東濰坊
報名電話:劉老師 15863677945(微信同號)
宋老師15506365114(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