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阿(ā)哥(ɡē)吃(chī)面(miàn)—瞎(xiā)抓(zhuā)
①比喻選擇人或物時憑運氣,信手拈來。
②比喻辦事做工作心中無數,瞎忙乎。
三、矮(ǎi)子(zǐ)穿(chuān)木(mù)套(tào)—自(zì)稱(chēnɡ)自(zì)高(ɡāo)
釋義:木套:木屐,舊時的一種高腳雨鞋,用木板做底,下面釘上鐵釘,上面是牛皮鞋面,樣子和拖鞋相似。稱,稱許、稱讚。
比喻有的人愛自我表現,自己吹噓自己了不起。
例:我們要謙虛,任何時候都不能矮子穿木套,自稱自高。
木屐(jī),簡稱屐,是一種兩齒木底鞋,走起來路來吱吱作響,適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為帛製成,則稱為帛屐。牛皮製作則稱作牛皮屐。木製底下是四個鐵釘,耐磨、防滑。
《急就篇》是西漢史遊撰寫的書。該書在古代常被用作教給學童識字和常識的課本。書中顏師古注:「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寶玉脫了蓑衣,黛玉問道:上頭怕雨,底下這鞋襪子是不怕雨的?也到乾淨。寶玉笑道:我這一套全的,有一雙棠木屐,才穿了來,脫在廊簷上了」。
在這句歇後語裡的「木套」因為木屐沒有鞋帶,只需要套在腳上,用木頭套比較形象,所以叫做木套了。在這裡為什麼要對木屐拓展這麼多,我是想告訴大家木屐是由我們中國人發明的,後來才傳入日本,在日本流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