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東北人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巧手。
平凡寡淡的食材到了他們手裡,都能達到自己的「高光時刻」。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道——東北大飯包。
飯包,幾乎能撐起東北人的一年四季。
這是一種東北傳統小吃,將蒸熟的米飯和大醬、碎花生、土豆等拌在一起,包在白菜葉中即可食用。
說起飯包的由來,大多與滿人有關。
相傳,罕王努爾哈赤在帶兵打仗過程中,午飯期間路過一戶農家,為了讓士兵吃上飯,戶主急忙用生菜葉子包上剛做好的米飯,拌上大醬和蔥花,讓士兵帶在路上吃。
士兵們打完仗想起身上的飯包,打開頓時芳香四溢,這一偶然間得到的美食,至今傳承了400餘年。
兩年前,呂大哥從吉林將東北飯包帶到海南海口,開了「飯包天享熟食拌菜店」,成了當時海甸島一帶第一家東北飯包店。
上午9點,飯包店就開始營業,呂大哥要將大部分時間花費在食材的準備上。
飯包好不好吃,有兩個關鍵性因素:一是大醬,二是大米。
呂大哥家的大醬,用的是當天炒制的新鮮牛肉醬。採用優質牛肉,輔以東北太陽島空運來的香辣醬,小火慢熬半小時後出鍋即成。
東北大米是飯包的「血肉」,完整的米粒、軟糯的口感、香甜的氣息……再撒上現切的香菜、小蔥等,嚼一口,回味無窮。
靠著大米的粘度,即便溫度消失,飯包仍能在常溫下保持著大米的軟糯感。
食客還可以根據喜好自由選擇添加土豆泥、煎蛋、香腸、黃瓜、花生米等,不同的搭配,風味各異。
除了大醬和大米,為了保證地道的東北口味,呂大哥還特意從東北空運了包飯用的白菜,好吃有嚼勁,不容易被折斷,能將米飯緊緊包裹著。
裹飯包也十分有講究,必須要做成細長狀,且菜葉要緊緊包裹住米飯,並保證兩端距離合適。
這門祖傳手藝,呂大哥每天都在循環往復地操練著。
只見他往盆中放入溫熱的米飯,加入現切的香蔥、香菜,以及秘制的牛肉醬,用勺子反覆攪動,牛肉醬獨有的香味瞬間蔓延開來。
緊接著,鋪上保鮮膜,拿出翠綠的飯包專用白菜葉,正面朝外鋪開,將混合好的飯倒在菜葉上,鋪平壓勻,「唰」地一包,一份香糯可口的大飯包就新鮮出爐了。
雙手捧著飯包一口咬下去,白菜的清甜,牛肉醬的鹹鮮,醬香點綴著蔥香,瞬間充盈整個口腔。飯中滲透出絲絲辣味,不斷刺激味蕾,甚至還有一絲「上頭」的感覺。
這些看似平淡不起眼的食材,混合在一起便迸發出了一種極具衝擊力的味道。
大概這就是東北菜的魔力,多彩又包容。
蔡女士是店裡老客,常常會從陵水獨自驅車到海口,只為買一份飯包,有一回還接連吃了一周,可謂是妥妥的忠實粉絲。
東北大飯包是一種簡單而隨性的吃法,如同東北人的性格,直爽,不喜修飾,實在,不扭捏做作。
聽說再不愛吃飯的人,在大飯包面前,都能多吃兩碗米。
想吃?地址在這兒
海口市美蘭區海甸街道白沙門上村95號101室
關注「深夜愛報社」
撰文:王蘇 白淨
攝影:王蘇 白淨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總監:袁鋒
責任編輯:周鈺
這口辣湯飯,是許多海南人忘不掉的家鄉味兒……
吃了這口海南定安鴨飯,最後撐到扶牆走出……
覺得內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