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不看版
1、一人食問題:高油高鹽高糖、品種少
2、一人食如何健康地實現:
找一人食友好型餐廳
主食蔬菜優質蛋白食材缺一不可
利用小技巧並養成一些好習慣
避免高油高鹽高糖
3、文末:營養師私人「一人食」點餐單
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
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
短時間內心變得隨心所欲,
變得自由,不被打擾,
無所介懷地大快朵頤,
這種孤高行為,
正可謂是平等地賦予現代人的最佳治癒。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的粉都知道,這段熟悉的引言,配上松重豐大叔的饕餮風,開胃力爆棚。
一人食,早已不是一種現象或風格,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很多人的日常,甚至有心靈治癒的角色……不過,在營養師眼裡,這樣的日常,可能藏著很多飲食健康問題。
1、
「一人食」最常見的問題
1) 口味重:高油高鹽高糖
一人食很多時候是點外賣,問題來了:
高油:
深度油炸的雞腿、烤到焦香的肉串、炸油條反覆使用的烹飪油……在營養師的眼裡,這些食物就是苯並芘、丙烯醯胺等致癌物的代言;高溫油炸對食材原有優質蛋白、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破壞也是殺傷力巨大;大量用油烹飪的食物,還帶來攝入熱量明顯超標的風險……
高鹽: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天食鹽量不超過5克,這差不多就是一個鹹鴨蛋的含鹽量。外面餐館炒菜除了鹽還有很多高鈉的調味品,如豆瓣醬、味精、雞精等,一盤菜裡的鈉鹽水平也差不多就是一天的限額了……一人食的你,不妨掐指算算,吃得有鹽有味的同時,咱們吞下了多少鈉鹽?
高糖:
高糖,主要指添加糖的超量攝入風險。添加糖是指非食材天然含有的,額外添加的蔗糖、果糖、糖漿、蜂蜜等。一般成年人每天添加糖的限額是50g,最好控制在25g範圍內。一人食的我們,有沒有輕巧地拿起一塊小紙杯蛋糕,三口兩口就吃完了的情況?那一天的添加糖配額基本就泡湯啦~
2) 品種少:
餐館菜品都是標準份出品,一個人點菜很局限,如果適量點,食材品種難免單一,如果想品種豐富,又難免造成浪費。
2、
外食如何實現健康「一人食」
一個人往往懶得認真做飯,很多時候都是點外賣或者在外就餐。孤獨的美食家也是吃遍街頭也從沒有一集進過自家廚房。所以一人食的日常不能迴避的就是:如何在營養均衡和在外就餐之間找到一個健康的平衡點?這裡給孤獨的美食家們幾個實用小建議:
1) 選擇「一人食友好型」餐廳
「一人食友好型」餐廳友好在哪裡呢?
一般這樣的餐廳有小桌餐位,甚至有一人食的隔間,一個人吃飯也不尷尬。可以慢慢享受美食,以免狼吞虎咽,不知不覺多攝入熱量。其次,這樣的餐廳供應的菜品有半份或者每人每例的小份量,因此可以選擇足夠的食材品種,又不至於浪費。
生活中有這樣的餐廳嗎?有的,標準連鎖的快餐廳、中式食堂式自選餐廳,還有很多日式料理店都有一人食的「友好度」。
2)注重一餐涵蓋三類食材
在選店之外,更重要的是咱們之間心裡得有桿秤——選擇的食材要有種類、數量和比例的概念,這就是所謂「均衡」。
種類
每餐都最好由三大類食材組成:主食類(米麵和雜糧雜豆薯類)+蔬果類(綠葉菜和茄果類以及各種水果)+優質蛋白來源食物(禽畜肉魚蝦水產和蛋類奶類及大豆製品)。每天食材覆蓋三大類,不少於12種,每周不少於25種。
數量
主食每天250克到400克,平均每餐100g左右;蔬菜每天500g,其中一半選深色葉類菜;每餐差不多就是一份素菜的量;水果每天拳頭大小的吃一個就可以了;優質蛋白來源食物中,牛奶每天300g,雞蛋每天不超過1個,其他肉類加起來150g左右/天,差不多每頓一個肉菜就夠。
比例
每餐安排時,蔬菜佔一半,主食和優質蛋白來源食材加起來佔另一半。如果沒有量的感受,推薦購買一個中國營養學會監製的膳食餐盤,用餐盤盛飯菜,過段時間就會有直觀的認識了。此外,每天三餐也建議儘量均衡分配,或早餐和午餐稍多,不要集中在晚餐饕餮。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
3) 避免高油高鹽高糖的小技巧
避免高油
用少油的涼拌菜和白灼菜清蒸菜品代替油炸和油炒菜。
避免高鹽
可以的話告知店家,少放鹽,也不要用味精、雞精等高鈉調味品。不方便的話,倒一碗白開水,太重口的菜,在白水裡涮涮再吃。慢慢適應低鹽口味。
避免高糖
選擇傳統烹飪的饅頭、花卷等,減少西式高糖高脂的烘焙甜點。習慣飲用白開水、礦泉水等,對甜飲料、果汁(包括鮮榨果汁)說不。
對鮮榨果汁說不
3、
我的外食「一人食」
快餐、早點鋪(早餐):
1、酸奶+麥片+聖女果(在家也一樣)
2、牛奶+吐司或漢堡+水果黃瓜
3、八寶粥+茶葉蛋+雜糧饅頭+腐乳+白灼菜
4、銀耳湯+煎蛋+烙餅+白灼菜或少量鹹菜
5、豌雜麵(雜糧擔當:耙豌豆泥+精製主食:麵條+優質蛋白:肉末)+白灼時蔬
以上組合中西皆有,每種組合都兼顧了乾濕搭配,且都能體現優質蛋白+主食+蔬果的均衡,有些蔬果早點鋪子沒有,那麼選擇一些簡單品種自己帶上好了:頭天晚上洗好,第二天早上很方便取用,一下子就給均衡早餐加到滿分。
青椒肉絲配飯很好,但不建議將菜直接蓋澆在飯上,菜裡的油會全部滲透到飯裡被一起吃下
中西餐館(午餐/晚餐):
1、雜糧米飯+青椒肉絲+小白菜豆腐湯
2、大米飯(按平時一餐主食量減半)+雞汁土豆泥(土豆填補另一半主食量)+水煮牛肉(有芹菜青筍等配菜)+涼拌蘿蔔絲(食量小或份量多就去掉涼拌菜)
3、豌雜麵(雜糧擔當:耙豌豆泥+精製主食:麵條+優質蛋白:雜醬肉末)+白灼時蔬(沒錯,吃麵,早中晚都能選做均衡一人食)
4、披薩(面底+肉類+什蔬)+蔬果沙拉+奶油蘑菇湯(食量小就把湯改為一杯檸檬水吧)
5、珍惜單位自助食堂和三葷兩素的盒飯吧
意面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這盤主食和優質蛋白來源食物都不錯,但蔬菜少了,加一份沙拉吧,另外也要注意炒麵油過多的問題
啊,突然又餓了……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參考文獻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16版[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往期文章
運動飲料、果汁、礦泉水……當我們運動時我們喝什麼?
牛油果、西梅、小白菜和獼猴桃補充維生素C,你猜誰贏了?小龍蝦那麼美味,吃輔食的寶寶能來兩口嗎?
要減肥、吃素、增肌、加營養:全都需要吃蛋白粉?
宅家無聊的小神獸怎麼玩:自編自導防疫故事遊戲來一個
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一份川西鄉村學堂學齡前兒童營養膳食狀況小樣本調查走訪記錄
吃樂山:每次妄圖把心願單打卡完畢的努力,都是徒勞
霓虹覓食隨遇記
特快專遞:高考的48小時食譜菜單
《昨日的美食》:有一種溫暖叫回家吃飯
我知道一天得吃一斤蔬菜,可一斤到底是多大一堆?
學齡前兒童食育教案分享:彩虹蔬果課
實名推薦小白菜:蔬菜中的小清新實力派
體育中考在即,初三的孩子怎麼吃?
我被驚到了:骨頭湯的鈣含量超過牛奶?!
鈉鹽,咋個白眉白眼就吃多了喃?
早餐只有雞蛋算不算沒有葷菜? 以及,開學了,娃的早餐怎麼做?
這種營養素不提供能量,幾乎不被消耗吸收, 卻被推薦每天吃25-35克,國人平均攝入量不足一半……
新年寬胖預警:控制熱量?提防那些混錯朋友圈的隱形「主食」
用喜歡的方式運動一生:2018新版美國運動指南發布
枸杞比不過草莓?——吐槽BBC
長假後,如何撫慰我們的小腸胃?
曬曬減肥餐也能幫助減肥?……(減肥填坑錄·再續)
早餐穀物麥片挑選大作戰
泉州歸來,聊聊如何在旅行前做吃喝攻略
糖醋小排不用油?豈止啊,無油烹飪能做一桌菜~
大理歸來,聊聊如何在旅行中吃好喝好
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六種營養素,趕緊補起來
腹瀉後,營養師給自己的一餐病號飯
每逢佳節胖三斤,鬱悶;憂鬱還要使人肥,哭死……(減肥填坑錄·續)
後端午時期的粽子花式去庫存
減肥填坑錄
碘鹽,我到底該不該吃?
走多快算「快步走」鍛鍊?
一份NICE的減肥方
「游離糖」小圖鑑:一瓶可樂裡有幾顆糖?
隱形鹽偵查記:一碗沒有調料的掛麵,會有多「鹹」?
那些曾讓我感動垂涎的日本美食影視劇
輔食添加十問:從生命早期培養一個健康的小吃貨
一杯紅酒配電影?沒那麼簡單
放下咖啡,我們聊聊致癌物
一塊香濃的黑巧,還是一坨甜膩的白糖?
上班族快手早餐攻略
米易番茄到貨,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