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題目,你們一定會很驚奇,現在的社會,都在實行減肥,哪還有挨餓這一說呢?事實就是事實,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我是個典型的小吃貨,還特別喜歡吃甜食,婆婆曾告訴我少吃甜食,我是嘴裡答應,還是照吃不誤。春節前後,感覺又長肉了,計劃減肥。自己也知道秘訣就是「管住嘴,邁開腿。」,邁開腿,自己能做到堅持鍛鍊,但是,管住嘴就難了,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還是要吃的。用老公的話說就是「寧可瘡流膿,不讓嘴受窮。」於是乎,減肥計劃難以實施。這次,我卻被牙齒實實在在管教了一回。
事情是這樣的,大約半年了,我左邊的牙齒得病了,有個大窟窿,於是去找牙醫。牙醫開始給我治療,因為我最害怕疼,特別是打針,大夫一擦酒精,我就嚇得哆嗦,肌肉立馬就緊張起來,其實,肌肉越是緊張,打針時就越疼。我自己也知道這個理兒,但是每次還是中招。每當得病,寧可吃藥,絕不打針。這次修牙,吃藥不管用了,因為要進行牙窟窿清理。醫生一動我的病牙,我就又酸又疼,難以忍受。沒辦法,只能挑去牙神經了。在經過一番考驗,打了麻藥之後,大夫順利挑了我的牙神經,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治療了。
牙窟窿被清理乾淨後,需要每周一次給病牙上藥消炎,每次上藥,大夫告知不要用病牙這邊嚼東西,我一一照辦。人們常說「屋漏偏風連陰雨,船破恰遇頂頭風」,這話一點不假。經過近半年的治療,左邊的牙窟窿還沒有解決完,右邊的牙齒也出毛病了,上下槽牙隔三差五疼,最後疼得連東西都不敢嚼了,嗚呼,沒辦法了,把情況告知牙醫,牙醫告訴我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是先修好左邊的牙齒,再修右邊的。我就懷疑可能是一直用右邊的牙齒嚼東西,給累出毛病了,當然理由不成立,牙齒本身就有毛病,只是激發出了而已。因為右邊的牙齒不能用了,左邊的病牙上藥之後,只能用左邊的牙齒吃東西了。勉強幾個月之後,在我的強烈要求下,大夫終於答應今天可以補上左邊的牙齒了。我心裡放下了一塊石頭,一陣高興,終於盼到希望了,
下午4點,我到了牙醫的地方,暫時補上牙齒,牙醫告訴我,2個小時之內不準吃東西,2天之內,不準用剛補的牙齒吃東西,我答應著。回家的路上,我一合計時間,壞了,看來今天的晚飯泡湯了。平時每到吃飯的時間,不用看表,肚子會準確報時。這不,剛到晚飯的點兒,肚子就開始唱空城計了。為了避免自己看到誘人的飯菜,加劇肚子的難受,我讓家人先吃,自己只喝了點湯,算是把肚子對付過去了。沒想到的是,一碗粥撐不了多長時間,一個小時過後,肚子仍舊在抗議。我在廚房看了看,想了想,沒有什麼自己能吃的東西。左邊的牙齒不能嚼,右邊的牙齒一動就疼得難受。只好又喝了點水,去看書了。此時,感覺牙齒真是個好東西,早知道這樣,得罪啥也不能得罪牙齒。想想自己平時特喜歡吃甜食,從未節制自己,看來只能是自作自受了。這種挨餓的情況要持續兩天,晚飯還可對付一下,白天工作消耗熱量快,對於我這個吃貨,真是典型的懲罰呀,而我,就真的是一種煎熬了。
老公安慰我說:「你就當減肥了,不過,別指望能減多少肉。」我無奈的說:「減肥是可以的,但是肚子難受是不希望的。」老公也逗我,說:「哪有那麼多好事呀,這次你就老老實實的服從牙齒吧,我看也就牙齒能管住你的嘴,以後就知道好好對待牙齒了。」哎,沒有辦法,只能實實在在的迎接挨餓了。
第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早起做飯,我的肚子可是一大早就唱起了空城計。我必須忍著,因為我要先做好一家人的早餐,做好飯,自己蒸了碗雞蛋糕,感覺像特殊優待。吃飯時就不是這個感覺了,特別想吃昨天剛包的肉包子,感覺那軟軟的雞蛋糕是給沒牙齒的小寶寶做的,自己吃的還特別難受,因為上班的時間到了,吃過雞蛋糕,我就急急忙忙去上班了。在班上,我擔心活動消耗大能量,飢餓早早找上門,就儘量少活動。中午,還沒到家,肚子就餓得難受了。於是,電話告訴老公,煮好掛麵等我。回到家,我先喝完掛麵,就開始給即將回大學的兒子包水餃。(我們當地有個風俗,每當親人遠行,讓親人吃水餃,兒子下午就要回學校了。)看著老公和兒子津津有味地吃水餃,感覺肚子又餓了,但是還是要忍住的。下午,辦公室的同事都在給我出招:用豆漿機打米糊,用水沾餅乾,主要吃流食……下午下班回到家,貼心的老公就給我打米糊喝,感覺特別好喝。
第二天早上做早飯,肚子沒有抗議,真好。於是,我的早餐還是米糊。一上午感覺肚子挺舒服,中午的午餐還是米糊。到了晚上,不知為何,不想吃飯了,也不想米糊了,卻很想吃蘋果,特別是青菜,但是,為了牙齒早一天康復,我還是忍住了。晚上又喝了點掛麵,感覺肚子還可以。此時,總有一種黎明前的黑暗的感覺,明天我的牙齒就要解放了,想想就高興。我激動的對老公說:「明天我就能大吃特吃了。」老公馬上提醒我:「再堅持一天也好,可別前功盡棄。」我馬上伸了伸舌頭,笑了。
晚上,經歷了兩天的挨餓,有很多感受,我對老公說:「等我們老了,牙齒不管用了,是不是就像我現在這樣吃流食呀,好可怕。」老公笑著說:「如果不想那樣,就好好保護牙齒唄。」躺在床上,想了挺多:牙齒好好的時候,不珍惜,感覺無所謂,等有一天牙齒病了,才知道牙齒的重要。我們生活中的其他東西不也是這樣嗎?好好珍惜當下,珍惜擁有,別等失去了再珍惜,就晚了。
經歷了一次挨餓,知道了珍惜當下,珍惜身邊的親人,珍惜擁有的一切,收穫也不小,還要感謝這次挨餓呢。
近期作品
散文 | 李秀真 : 聊聊那些年的高考
散文 | 李秀真:相聚後的離別(外一篇)
隨筆| 李秀真:偉大的背影(外二篇)
【一封家書】李秀真:給兒子的一封信
【一封家書】李秀真:給兒子的第三封信
散文 | 李秀真:別樣的情人節(外一篇)
隨筆 | 李秀真:家庭教育,從小事抓起 ——小洞不補大洞難堵
散文 | 李秀真:一位老黨員的家校情懷(外一篇)
隨筆 | 李秀真:由「校長叫我爺爺」引發的事件(外一篇)
元旦專欄 | 李秀真:回味無窮的2018年,充滿希望的2019年
【作者簡介】李秀真,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茌平縣振興聯合校 民族小學教師。工作之餘,喜歡讀書、寫作、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