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徽因傳人生從來都靠自己成全》看林徽因又美又颯的一生

2021-01-19 晶靜讀書筆記

1.如果用花來比喻她倆,張愛玲就是鳶尾,姿態孤高倔強,讓人不敢向前靠近;林徽因則是山茶,明媚,自信,吸引著人們圍繞四周。張的性格讓她選擇了自我放逐,林則儘量讓自己通向溫暖的地方。

2.林徽因就是那種運氣足夠好的女人,她的朋友們都寵愛她。當然一個人的好運氣也是他的好性格帶來的,就像古龍先生說的——「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差」。任何的情感交換都是互相作用的,林徽因品格中有很多珍貴的、吸引人的東西,像磁石般緊緊吸引著靠近她的人。

3.在一些寂寞的日子裡,在悶得可以擰出水的倫敦,林徽因坐在壁爐前,讀著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打發時間。她讀丁尼生、拜倫、雪萊、霍普金斯、白朗寧的詩,讀蕭伯納的劇本。那些浪漫的故事和詩句從微微泛黃的紙張中飛出來,飛進了16歲少女的心裡,在她心裡蕩起了翩翩漣漪。

4.她與徐志摩所見過的女孩都不一樣,她在他心裡突然閃起光來。在那一瞬間,在他情感生活黯淡的天空裡,冉冉升起一顆閃爍著微弱光芒的星,像是蓄謀已久的靈光,像是不期而遇的久別重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星越來越明亮,越來越璀璨。那時,天真浪漫、情感炙熱的徐志摩,雖已依父母之命在中國結了婚,但他一直對這場婚姻感到痛苦,而這也並沒有能阻礙他在茫茫的人海中繼續尋覓他的靈魂伴侶。

5.那是第一次有男子以愛情的姿態走近林徽因,關於她熱愛的詩歌、文學,這個滿腹才華的男子都能與她一一談來。

6.很多時候,我們愛一個人,是因為那個人身上有你想要的理想生活,就如一個喜歡藝術的女孩,會愛上藝術家,一個喜歡讀書的女孩,會愛上作家那樣。對於徐志摩來說,林徽因就是他未來的「理想生活」,也是他一直想要追尋的靈魂伴侶。除了林徽因的氣質、外形、素養吸引了他,她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個性,也打動著處於父母安排的婚姻中的徐志摩。他最想要的愛情,就是同一個新派、靈魂自由的女子戀愛,他心中似火的熱情需要林徽因這樣的女子來承接。

7.離別是有氣息的,在兩個人相遇的時候就恣意地散發了出來。 或許有一種女人,當你看到她第一眼的時候,就已經失戀了。

8.他給她的愛情,讓她在甜蜜中感到惶惑。毫無疑問,在愛情裡的林徽因,並沒有失去理智,即便面對性格熾烈的徐志摩,她也理性得不像是一個16歲的女孩。在建築方面,她是眼光超前的女子,敢於創新和顛覆傳統的認知;在生活方面,她也勇於承擔生活突如其來的變故和壓力;唯獨在愛情上,她趨於保守和自保,不願意在愛情裡冒險。 在與徐志摩相處的這段時光裡,林徽因既初試了愛情的甜蜜,也嘗到了愛情的矛盾和苦惱,如果繼續糾纏下去,必定要自飲一杯苦酒。

9.「愛情」是個迷人的字眼,在這個世上,甘願為了愛情而冒險的女人數不勝數,總有個人會讓你拋卻清高與矜持,投身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林徽因不是純粹的愛情動物,理智的她知道,關閉掉一些情感,會過得容易一些。在她的生命中,有比愛情更有意義的事情。

10.有時候,你愛一座城,僅僅是因為這座城裡住著,或者曾經住過你愛的人,很多年後,當你提及這座城市的時候,甚至不記得這座城裡的風景,浮於心頭的全部是他/她的樣子。

11.林徽因的不告而別,讓徐志摩無比痛苦,但這卻並未澆滅他心裡的愛情火焰。分手中最讓人痛苦的部分,是從前關係親密的兩個人,分開之後,可能永遠都不會再見面了。有的人,在愛情裡,被拒絕了,就會與對方決裂,從此相忘於江湖,像兩滴無關緊要的水滴,落入茫茫大海,從此誰也認不出誰;而有的人,則會繼續出現在對方的生命裡,讓對方知道我還一直在關注著你,徐志摩便是後者。

12.但當他從北京的南長街來到雪池胡同裡的林府時,看到的卻是一個「小清新」:「一個亭亭玉立卻仍帶稚氣的小姑娘,梳兩條小辮,雙眸清亮有神採,五官精緻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淺色半袖短衫罩在長僅及膝下的黑色綢裙上。」少年的心裡便立刻充滿了好感。當他們聊完天,林徽因轉身出門時,她的身影便如同一顆蒲公英的種子飄進了梁思成的心裡,成了「飄逸如一個小仙子」一樣的存在。

13.從林徽因留下的照片來看,她並不是傾國傾城、美豔嬌嗔的女孩,她像一朵氣質清新的山茶花,獨立、明亮,吸引著靠近她的人。

14.菲茨傑拉德說:「愛情這東西,既不決定於你或者對方的自身條件,也並不取決於雙方天性匹配,愛情的關鍵在於時間,在於時機,你何時靠近她的身邊,何時走進她的心裡,何時滿足對方對於愛情的需要,太早或者太晚了都不行。說到底,愛情,就是輪盤賭。」

15.愛情和婚姻是兩種不同質地的東西,都說性格相近的兩個人適合做朋友或者情人,性格互補的兩個人才適合結婚。

16.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關係,最完美的關係是可以容忍其中的不完美。任何一段持久的感情,都不只是單方面的付出。在每一段關係裡面,愛都是相互的,只愛,只被愛,都不可滿足和恆久。

17.我想林徽因惹人喜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她會尊重身邊朋友的生活方式,並以一種開明的眼光看待朋友的生活,不會幹涉朋友的私生活,更不會以一個道德楷模的姿態站出來指指點點。不管外界如何評價,她始終認為金嶽霖是自己的好朋友,並不會覺得他的生活方式和獨特的愛情觀有任何不妥。

18.可以想到,當年的徐志摩遇到林徽因這個自己心中的理想女孩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多麼的澎湃,詩人的敏感和浪漫放大了他對她的愛,他的愛情就像一條洩洪的大河奔騰著流向她,如此聲勢浩大,從倫敦一直追隨到北京,驚動了當時的文藝界。但是當時倘若林徽因答應了徐志摩的追求與之結婚,那對於徐志摩來說,大概也會了無樂趣了吧,之後的陸小曼們還是會出現。徐志摩是個徹底的浪漫主義者,他一路追逐著一個背影,如果她停下並轉身過來,那麼這場追逐就結束了。她要一直往前走,不能停下來。

19.像林徽因這樣的女人,她骨子裡面就帶了自我保護裝置,遇到需要選擇的時刻,就自動開啟,將受傷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0.選擇逃避自然是一條看起來最容易的路,但人生到了最後卻只能是草草收場。

相關焦點

  • 張幼儀: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被離婚的張幼儀,經歷了痛苦的淬鍊,最終靠著自己不屈不撓的努力,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真正開啟了她傳奇的一生。正如張幼儀自己所說:「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或許是有個聲音在她心中吶喊,不能被苦難擊倒,她還要成長,她要成功,她要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張幼儀擦乾眼淚,重新振作起來,她將所有的精力用在學習上,為開啟她的嶄新人生做好準備。
  • 直擊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的真容,不得不承認她們真的很美
    直擊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的真容,不得不承認她們真的很美 在浪漫詩人徐志摩的一生中,有三個名媛點綴其短暫的一生,她們分別是康橋戀人林徽因、北平名媛陸小曼、初任原配張幼儀,現在來一組老照片見證玄機,不得不承認她們真的很美。
  • 林徽因,女人一生浪漫又何妨
    不讀林徽因,你不知道女人還可以活得那麼美,那麼浪漫。林徽因有三段刻骨情史,然而,每一段都讓人豔羨不已。林徽因的初戀是徐志摩。都說初戀是紮根最深的,林徽因對他的牽掛直到他意外地離開。在林徽因和他說她愛上了金嶽霖的時候,梁思成對她都是理解和支持的,他說,我尊重你的選擇,你可以選擇和你喜歡的人過日子,而他和金嶽霖也從未發生正面衝突。這要怎樣的愛,才能承受妻子心中同時愛著她人。林徽因的柏拉圖式的感情是金嶽霖。如果你不懂什麼是柏拉圖式的愛情,你來看看林徽因和金嶽霖的愛情吧。金嶽霖跟著林徽因,始終做鄰居,林徽因搬到哪,他也搬到隔壁。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讀後感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讀後感 文/池玉林 忙裡偷閒,每天晚上睡覺前,會看會書,斷斷續續的將封塵許久的書又拿出來翻閱,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花了幾天的時間看完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作者:白落梅,原名胥智慧,中國華僑出版社。
  • 林徽因和張愛玲的一生:藏著女人幸福的終極密碼
    林徽因和張愛玲。相差16歲。都是天賦異稟。都是民國女神。她們的人生,藏著女人幸福的終極密碼。女人幸福的終極密碼1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張愛玲稍大時,母親坐在抽水馬桶上看老舍的小說,一面笑,一面讀給她聽,她靠在門框邊傻笑。母親在國外期間,會寄玩具給張愛玲姐弟,並囑咐家中女傭每天帶他們去一趟公園。弟弟秀美可愛,有時張愛玲讓他編個故事,他說得稚嫩可愛,愛玲說:「沒等他說完,我已經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一下,把他當個小玩意。」
  • 林徽因:人生若只如初見
    金嶽霖是經徐志摩引薦認識林徽因梁思成夫婦的。自此以後便成為兩家文化沙龍裡的鐵桿客人。金嶽霖初見林徽因就對他評價極高,讚美林徽因的才華學識人品。而林徽因對金嶽霖這位大哥也是十分的敬佩敬愛。尤其在徐志摩死後金嶽霖與林徽因的感情更加的深厚,他們相知相惜彼此欣賞。
  • 想要林徽因的幸福,卻走了張愛玲的路,「活該」你受了愛情的苦
    林徽因和張愛玲,同樣出身官宦之家,同樣是家中長女,同樣也是父母不睦,父親再娶,同樣都是在文學上天賦異稟,同樣都是民國女神。為何一個一生幸福無比,另一個卻遭遇背叛,痛苦半生。而林徽因則說:你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在愛情裡從來沒有卑微過,而且她眼光獨到,對於不對的感情能夠及時止損,比如當她得知徐志摩有妻子時,她果斷寫信斬斷情絲,她從沒有在愛情中失去過自我,所以她能得到幸福。但張愛玲愛得太卑微,見了胡蘭成,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 經典推薦之《林徽因傳》:有你就是最好的時光
    著有《林徽因傳》、《陸小曼傳》、《張愛玲傳》等作品。內容介紹作者用最清澈的文字、詩意的筆法、全面詳實的資料,生動地展現了林徽因的傳奇一生:她的才華,她的性格,她的信仰,她的苦難,她的事業,她美麗之外的坎坎坷坷、燦爛與輝煌……書中還收錄了林徽因所有最經典、最唯美、最精緻的作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書信,語言溫婉淡雅,如行雲流水,又如拂面春風。
  • 林徽因:自律到極致,人生才精緻
    她,就是林徽因。林徽因的一生可謂賺盡風流與得意,這樣的女人難怪會被罵為天下第一綠茶婊,上天似乎太眷顧這個女人。無論世人對她是褒是貶,有一點卻是確定的,她按照自己的節奏,掌控著自己人生的方向,走完了自己精緻傳奇的一生。民國時期,才女輩出,譬如張愛玲、蕭紅等,相比之下,林徽因的人生際遇似乎更幸運。這是為什麼?
  • 專訪丨陳新華:林徽因對當代女性的啟示是,忠於自己做自己
    有人通過AI修復技術還原了林徽因16歲時的舊照另外一件事就是大家強加在林徽因身上的「網紅濾鏡」。去年,有網友稱用AI技術修復了一張林徽因16歲時跟父親去英國的舊照。那張照片看上去很美,但仔細看就會發現,林徽因完全被網紅化了,失去了她的質感。
  • 為什麼林徽因註定會成為民國時期的傾城才女?
    正是這位嫻靜優雅、知書達禮的姑母,教會了林徽因讀書識字,加深了她的文學修養,也為她將來成為一代才女做好了前期的積累。如果到了現代,林徽因一定屬於「明明可以靠顏值,可偏偏靠才華」的女強人之列。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準備好聽我了嗎?」這是一個多麼有韻味又特別的女人,梁思成註定要為她的這句話細細地守候呵護她一生了。
  • 民國女神林徽因:讓男人愛到骨子裡的女人,身上都有這3個特點
    那麼為什麼林徽因能夠讓男人愛到骨子裡呢?看看她身上的這3中特質你就知道了!注重內在美,要有自己獨特的品味林徽因的五官不夠精緻,身材也沒有前凸後翹,不如陸小曼漂亮和耀眼。但是林徽因卻十分有品位,她清楚自己的長相清秀,適合素雅的打扮。
  • 《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愛情往事》:愛與人生都是修行
    [導讀]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講了嗎?」這就是愛情。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講了嗎?」這就是愛情。
  • 林洙為何抵制林徽因?
    二是目的很明確,後妻林洙存有私心,故詆毀林徽因在人們心中的女神形象,同時來提高自己的形象。林洙利用著自己特殊的身份,杜撰林徽因感情生活,雖事情的經過大概無誤,但她看待的本質變了,真實內容就跟著被曲解了。為什麼?林洙沒什麼名氣,如果只寫她和梁思成的故事,肯定沒什麼人會讀。作為一個作者,她需要賣點。林徽因名氣大,她的一生頗受人們關注。
  • 薦讀|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林清玄說:「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她讀過的書。」此語用來形容林徽因,倒是極為妥帖。在文學上,她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徐志摩坦言,自己是因為林徽因才走上了詩歌的道路,她是落在他心湖裡的一朵雲,甘願做她裙邊的一株草,哪怕只能在凝望中愛著她。
  • 16歲給徐志摩寫分手信,51歲離世,一生被愛的傳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有事業。和梁思成去美留學,就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女子不得入建築系的制度下,學美術旁聽建築課,優異成績畢業。她和丈夫一直為保護古建築奔走,還主持參與了國徽設計。林徽因51歲因肺病離世,短短一生,光芒四射,從民國閃耀至今。
  • 林徽因與母親何雪媛的愛恨一世
    「我知道自己其實是個幸福而走運的人,但是早年的家庭戰爭已使我受到了永久的創傷,以致如果其中任何一點殘痕重現,就會讓我陷入過去的厄運之中。我自己的媽媽把我趕進了地獄,這搞得我筋疲力盡並深受傷害,到我臨上床時真恨不得去死或從來沒有出生在這麼個家庭過。」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如果沒有1931年的那場變故,不知徐志摩後半生會選擇怎樣的活法,只是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沒人知道徐志摩在信裡寫了什麼,不過他有一首《忘了自己》,詩裡面寫道: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裡,遇到你。這首詩為徐志摩的人生留下了註腳,回首過往煙雲,他仿佛仍在康橋的風雨裡等一個人。
  • 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愛情,悄悄地我走了
    康橋的生活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康橋邊有美麗的倩影,他們曾經在有各種野花點綴的蔥綠草坪上,或者看書,或者看天上的行雲。他們也曾經到碧波蕩漾的康河裡划船,他們完全陶醉於愛情中,然而,林徽因的不辭而別,叫他措手不及,他只能用詩歌表達對往昔甜蜜生活的追憶,記錄下他人生中最值得記憶的一段時光。
  • 徐志摩真的不愛林徽因
    徐志摩與林徽因在林徽因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紛擾愛戀中,徐志摩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不過,林徽因並不愛徐志摩,她愛過的兩個男人,一個是她的丈夫、梁啓超之子梁思成,另一個則是著名的哲學家金嶽霖。他本以為自己選擇的是「愛、自由與美」的化身,但很快他會發現,這個象徵著美好的女人,也有著普通女人所具有的大多數的臭毛病,甚至還會拉屎撒尿,他怎麼能受得了?對徐志摩來說,愛是一種過分的估價。一旦他看穿了林徽因人間煙火的那一面,就不可能愛她。當年,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未果,卻仍然不顧家人和親友的一致反對,堅決要求與張幼儀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