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術:從3點細節識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一目了然

2020-12-15 第一營銷學派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一個健康的環境成長,那麼他的人品不會太差;有的人從小在不健康的環境成長,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那麼他的人品肯定會受到一定的不良影響。不過不管是人品好,還是人品差,我們都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因為現在的人都會偽裝。今天教大家一招「識人術」,從3點細節識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一目了然。

一、請人喝頓酒。

有一句話說得好「酒品即人品」,這就話一點都不假。因為一個人在喝醉酒後,往往會「酒後吐真言」,此時更容易吐露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古人就有一句話,描述了以酒識人的方法:「醉之以酒而觀其性」,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與對方一起飲酒,來觀察他人在酒後言論與性情。

只要你喝過酒,相信你就會體會到什麼是「酒壯慫人膽」,除非說你是「海量」,否則你喝了酒以後,內心的壓抑想法都被激活了。此時的你會變得異常高調,例如,你平時不敢說的話都敢說,平時不敢做的事都敢做了。

所以,我們如果想要看一個人的人品如何,最佳的方式就是請對方一起去吃個飯、喝頓酒。人在喝酒後,大腦意識變得更加鬆懈,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他在酒桌上的表現,以此來準確看穿一個人。正如這句話:「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所以,我們與別人喝一頓酒,就可以輕鬆把這個人的品行,看得八九不離十, 當然了,前提是你自己沒有喝醉,你必須要悠著點。

二、對待服務員的態度。

無論是哪個工作崗位,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合法的,勞動人民永遠是最光榮的。一個人品好的人,永遠不會去鄙視或者嘲諷「不光彩」的工作崗位,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如果你想看透一個人的人品,你就可以從這方面的小細節入手。有的時候,你和對方一起出去遊玩,在公共場合看他對服務員的態度,如果是彬彬有禮,和服務員交流的話,說明他的人品還是不錯的,至少表面上的尊重與禮貌還是有的;如果是態度惡劣,動不動就對服務員呼來喝去,甚至是辱罵,說明他的人品相當惡劣,不會懂得尊重他人。這種人千萬不要與之深交,否則你總有一天會被他挖坑,自討苦吃。

三、借錢的態度。

俗話說得好「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一個人的信譽好不好、人品好不好,通過他找別人借錢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了。如果是對方是真的誠心借錢,那麼自己就會把借錢的原因,一五一十的告訴你。並且會承諾一個具體的時間,明確表示什麼時候會歸還。還有,對你的感謝在剛開始借錢的時候就表達出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生活中有人總是找自己借錢,而且是張口就借,也不說什麼原因。你問他原因,他還挺不耐煩,搞得你借錢給他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一樣。最可惡的是,你問他什麼時候還,還好像顯得你很理虧,太斤斤計較。

「人無信不立」,如果他借錢後總是有各種理由拖延,甚至是不還。如果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無論借款的金額是大還是小。這樣的人百分之百是不講誠信的人,人品很糟糕的人。

總結

從以上3點細節識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一目了然。

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社會常識全知道》

只有掌握這些社會常識,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建立廣闊的人脈,獲得財富和成功的青睞。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和領導相處得越好,這3個方面的事情越不能說,別怪我沒提醒你

你一旦過了30歲,找工作再難也不要從事這3個職業,別怪我沒提醒

敬酒時,低情商的人總是說「我幹了,你隨意」,高情商的人這樣做

前領導叫我回去上班,我要不要吃回頭草呢?過來人:要分析這3點

和親戚關係再好,這3件事也不能透露,否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相關焦點

  • 曾國藩: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懂這3點,老實人也能精明處世
    曾國藩: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懂這3點,老實人也能精明處世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恐怕沒有人能知道。世間萬物人們更難知道的是隔著肚皮的人心,尤其是如何防範身邊的小人。先賢曾國藩平生功勞身大,以一己之力挽大清於危難,最厲害的並不是他的「豐功偉績」,令人稱道的卻是他的識人術。按照曾國藩的識人理論,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最關鍵的是看懂這3點,搞明白了老實人也能精明處世。說白了,曾國藩識人術的核心在於看透了人性。君子與小人的根本區別,取決於人性。人性是很難看透的,一旦摸透了人性,那就了不得,基本上算是「半仙級別」。
  • 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三點就行了
    這句話為我們講出了識人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想要做事,想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人際關係、人情往來。與人交往的時候,如果識人不明,就算自己再有本事,也可能被人所騙。到時候不僅自己的才華沒有用武之地,還可能會吃大虧。所以說,識人非常重要,但是識人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想好看透一個人言行之間,背後隱藏的動機,這需要高明的識人智慧,未必每個人都可以掌握。
  • 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不在面相在這四處
    這世上人心莫測,感情更是真假難辨,一個人是好是壞,憑單次的耳聽眼見都不一定為實,要用心去分辨,曾國藩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由此可見慧眼識人是件多麼重要的技能。 熱情者有可能是笑裡藏刀,讚揚背後也可能是口蜜腹劍,若輕信了善於偽裝的人,不僅會壞了手中的事還有可能給自己招來災禍。 「時間看人,落難懂人」其實識人之術並非高深莫測,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不在面相,觀此4處便能識人,總結下來就是:言行舉止。
  • 鬼谷子識人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號書院,ID:YHSY-1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鬼谷子識人術:看人一看一個準,記住兩句話!會識人,就等於比別人多了一雙看透人心的眼睛,才能更好地辦成事。
  • 君子與小人
    粗俗是文雅的反義詞,卑鄙是高尚的反義詞,小人是君子的反義詞 。與君子一詞相對應,小人一詞也古有兩義,一是指地位低下的人,二是指人格卑劣的人 。大禹這裡所說的君子,指賢德之人;所說的小人,指人格粗陋,卑劣之人 。宋儒邵雍喜愛以理入詩,他從品格方面談論君子與小人,說 :君子與義,小人與利。與義日新,與利日廢。君子尚德,小人尚力 。尚德樹恩,尚力樹敵。君子作福,小人作威。作福福至,作威禍隨。君子樂善,小人樂惡。樂惡惡至,樂善善歸。
  • 《小人經》識小人、防小人.
    是不是合乎道理,順應變化的人根本也不關心這個。珍視名聲者,名譽易損,愛惜自己者,保全自身。名利不是壞事,追名逐利也不是罪過,以此為惡是人的主觀想法而已。君子沒什麼可自以為尊貴的,小人也沒什麼低賤的,尊貴還是低賤都是虛名,不足以稱道一世。君子不一定就能得到什麼,小人也不一定會失去什麼,得到、失去,跟思想境界也毫無關係。名譽都是虛的,利益才能真正誘人,是人就難以抗拒。
  • 識人術:熟背這五句口訣,讓你輕鬆識破對方是小人還是君子!
    宰予就是被孔子評價為:朽木不可雕的人;聖人孔子在識人上都會失手,我們就更要去學一學了。《史記》當中就有另外一個故事它清晰地講述了獨門秘方的識人五法,一起來看看吧!金錢在每個人心中的概念都不同,對輕財重義的人而言,金錢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但對唯利是圖的人而言,金錢卻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常言道:「君子仗義疏財,小人視財如命。」
  • 親君子,遠小人
    君子和小人不是一類人,從不走同一條路。親君子,遠小人,是自古至今對人的忠告,是一條經典的古訓。很多人都願意跟君子相處,不願意跟小人接觸,說明人的願望是向好向善。但人都長得差不多,並且會掩飾,很難透過外表看到內心,一眼看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所謂知人知面難知心是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善良者,正直者總以為別人也與自己一樣,這種認識無疑是天真而幼稚的。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
  • 君子和小人的區別!親君子、遠小人!
    君子和而不同。真正的友情有一個,或者奢侈點有幾個談得來的點就夠了,剩下的需要彼此包容。畢竟,朋友不是自己的複製品,而是一個有個性、獨立的人。而每個人的獨立,都應該得到理解、尊重,予以包容。所謂「泰」,就是穩如泰山,就是處事嚴謹,這樣的人是能夠讓他人信任之人,這樣的人是能夠讓他人放心之人,是厚道之人。君子泰然,小人驕橫。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風骨。君子心態平和安定和勇敢,安詳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閒。
  • 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就看這八點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與人交往,應近君子,遠小人。到底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其實,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就看這八點。做人,當如君子,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不驕不傲,一視同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絕不勾結,光明磊落。3、看利益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利益面前,最能分辨出一個人的德行。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這種人,一定是小人,但在利益面前,大公無私,顧及道義的,一定是君子。
  • 寧與君子結怨,莫與小人結仇。七非先生如是說
    七非先生:聽過一句古訓「寧與君子結怨,莫與小人結仇」的話嗎?這是吃虧在自己開始不識人只論理。還是要想辦法和緩關係。一般能這麼去簡單報復的,其實也能夠被簡單拉攏,好好搞好關係吧。2、識理還得識人3、寧與君子結怨,莫與小人結仇。
  • 作為年輕人,熟背這三句「識人術」口訣,才能少吃小人虧!
    從小無論是父母長輩還是家長都會奉勸我們,以後一定要和優秀的人一起相處,一定要有一顆看人的眼睛。
  • 君子坦蕩蕩,小人根本阻擋不了;一個人格局夠大,成全你的人越多
    經常有人說「我最近做什麼事情都不順,是不是犯小人了」。「小人」可不是現在的名詞,早在西周以及春秋時期就有了。那時小人的意思和現代不同,人們把統治者稱為「君子」,被統治的百姓稱為「小人」;人們把有德之人比喻成君子,無德之人稱為小人;還有人在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面前,自稱為「小人」,也算是一種謙稱。後來人們乾脆把好人稱為君子,壞人稱為小人。
  • 為什麼君子鬥不過小人!(經典)
    編輯 | 亦舟 · 來源 | 網絡君子之所以鬥不過小人,是因為君子講道義,小人講勢利;君子愛講正理,小人總說歪理
  • 如何交君子,怎樣防小人,做好自己是關鍵
    經常聽到有人說,做人如何交君子,怎樣防小人。古代將人分為君子和小人;現代社會沒有將人有這種區分了,但在人們心中,有這種的區分意識:有德的人,沒有德的人;還有一種區分就是:老實人,聰明人。可見,老實人在大多人眼中成了無用的代名詞。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將交往看得很淡。
  • 禪意;親君子,遠小人
    小人自有小人的嘴臉。貪婪、沒有胸襟、嫉妒心強     禪宗有語是這樣說的:不必與小人結冤讎,小人自有其冤家對頭;不必向君子諂媚,君子不會礙於個人情分而給你什麼恩惠。佛家對於小人和君子的態度,始終是一視同仁的。對於小人不抱怨、不討好,對於君子不諂媚、不嫉恨,因為佛無論對君子和小人都無所求。
  • 老祖宗的「觀人術」:熟記3句口訣,教你秒懂人心,簡單又實用!
    俗話說得好「不識貨半世苦,不識人一世苦」,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擁有快速認清楚一個人的機能是很必要的。古代王侯將相都有一套獨有的「識人術」,這樣不僅能夠幫助上位者認清手下的真實性,還能幫助管理人員。
  • 10句話,看清身邊的君子與小人
    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區分?小編精選10句話,幫助大家梳理區分。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之於自己,小人求之於別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現問題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撇清自己,從不會去反思檢討自己,從自身找原因。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根本區別
    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小人,對待小人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敬而遠之,儘量少和小人打交道,少得罪小人,那麼如何分辨君子和小人呢?末學為大家總結了君子和小人的十條區別,大家可以對照參考一下。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君子與小人的10個區別,幫你認清身邊的小人!
    君子和小人是儒家經常提到的名詞,在《論語》中多次出現,也提到了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很多不同之處,下面總結其中的10個,希望能幫助大家認清身邊的小人。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為人處世,公正無私,愛人如己,對任何人都沒有分別之心,與任何人都能和諧相處,但不會結黨營私。小人相反,小人愛憎分明,喜歡拉幫結派,完全以個人為中心,很難容下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