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少年」因舉止像女生,被同學扒褲子查性別,生命定格在15歲

2022-01-01 扒姐聊娛樂

每個人生來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可以不喜歡與你不一樣的人,但是你沒有權利去傷害他們。

01前言

還記得2018年蔡依林和五月天一起在舞臺上唱的《玫瑰少年》這首歌嗎?這首歌還獲得了2019年年度金曲獎。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舞臺中,這首歌再次出現,讓更多人知道了這首歌的創作背景,那個感動無數人的玫瑰少年是多麼讓人遺憾。

玫瑰少年的原型就是曾經因為舉止像女生,卻被同學嘲笑、甚至扒褲子,最後將自己生命定格在15歲的葉永志。

因為葉永志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看待別人眼光的狹隘,因為蔡依林、五月天以及無數為玫瑰少年感到難過並且發聲的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依舊是能夠包容的。

02玫瑰少年幸福的童年

1985年,臺灣一個鄉村的普通家庭裡,陳君汝生下了自己的兒子,還給兒子取名為葉永志。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然而令陳君汝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孩子的生命會定格在15歲。

葉永志雖然是一個男孩,但是他卻十分乖巧懂事,其他同齡男孩正在玩各種遊戲,但是葉永志卻對這些男孩喜歡的事物不感興趣,反而會幫助母親做家務,喜歡炒菜收拾家務。

除了這些,葉永志性格也很像一個溫柔的女孩,他能夠體諒母親的辛勤勞作,會在母親累的時候主動幫母親捶背捏肩,會在母親幹完活之後做好飯菜。

因為葉永志的貼心,鄉親都對陳君汝說:「又這麼好的兒子,你都不用生女兒了」

誰都不曾想到這句話在以後會要了葉永志的命。

03玫瑰少年的與眾不同不被接納

葉永志小學時候過得無憂無慮,因為那個時候孩子分辨不出男女性別差異,所以即便是葉永志表現出溫柔一面也不會被人質疑。

等葉永志進入國中後,就是他噩夢的開始。

進入國中時期的葉永志開始慢慢發育,同時期的男孩女孩也在後天的環境中凸顯了兩性的差異性。

兩性之間的差異不僅僅是性別上的差異,外在、愛好、舉止之間也有存在著差異。

也正是這些外界規定的涇渭分明的差異帶給葉永志悲劇。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性格、外在、愛好、舉止等都是後天培養的,這些是沒有固定標準的,所謂男生喜歡藍色、女生喜歡粉色這些都是人為制定的標準,在一些人看來違反了這些標準就會被視為異類。

葉永志也不例外,在那個兩性教育缺失的年代,葉永志說話尖細,走路扭捏、手指翹蘭花指會被視為異類,會被同齡男性視為娘娘腔。

人都是喜歡抱團,在團體內發現異己,就會採取行動,要麼將這個人改變為同類,要麼對這個人產生暴力傾向。

這些男生看不慣葉永志,會是不是欺負他,比如讓葉永志幫他們寫作業,如果葉永志不服從男同學就會對他拳打腳踢。

葉永志也不敢,因為怕這些人報復,所以就幫他們寫作業,人都是欺軟怕硬的,葉永志越是不敢反抗,那些欺負他的人就越是要得寸進尺。

而老師的否定更是助長了這些欺負他的人的囂張態度。當老師看到葉永志「反常」的舉動後,甚至建議葉永志去看心理醫生。

這個舉動讓葉永志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認為自己是正常的,為什麼會去看心理醫生?

幸好心理醫生話讓陳君汝安心下來,心理醫生表示如果有人覺得小永志不正常,那就是這些人不正常。心理醫生的這些話就像一個鎮定劑打在陳君汝身上。

04

可是葉永志的悲劇還是沒能夠倖免。

這些欺負他的人開始變本加厲欺負他,甚至會在葉永志在廁所的時候強行讓他脫褲子,對葉永志「性別驗證」,每天圍觀葉永志成了這些人家常便飯的事情。

而葉永志在這樣一群人的圍觀下,心理防線漸漸垮了。

陳君汝知道兒子的事情後將這件事情反映給學校,學校也同意葉永志提前五分鐘下課去廁所。

也正是因為這特殊的5分鐘,更加讓其他人認為葉永志「有問題」,葉永志在這五分鐘上廁所的時候,其他學生會跟著溜出教室,然後在廁所對他進行人格侮辱。

2000年,葉永志15歲那一年,葉永志在上了自己最喜歡的音樂課之後,像以往一樣提前五分鐘去廁所,然而這次卻沒有再回來了。

05玫瑰少年的離世喚醒眾人

葉永志被發現時,嘴角和鼻子都在留血,倒在廁所一邊。而老師卻在警察來之前就把血跡清理乾淨,然後送去醫院。

法醫表示葉永志是因為心臟病去世的,可是陳君汝知道自己的孩子一直都是健康的,每年都要做體檢,根本沒有心臟病,所以陳君汝開始為孩子申訴。

這位沒有人脈沒有錢的農村婦女憑藉著自己對兒子的愛,一直在為自己兒子申訴,還遇到了跟自己兒子同樣遭遇的人,陳君汝開始加入平權運動中,為這些人發聲。

葉永志的悲劇出現之後,臺灣相關部門開始重視兩性教育,還出臺了玫瑰少年的系列書籍,規定了校園霸凌的一些懲罰制度。而造成葉永志悲劇的三位涉事人也被判刑。

葉永志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性別平等法律,換來了無數人對跨性別者的寬容,而葉永志卻永遠離開我們,成為了永遠的傷痛。

我們很多人都用「娘娘腔」「假小子」來羞辱與自己不同的人,然而這些人才是真正做自己,才是在打破傳統單一男性女性的角色。

社會多元化發展需要更多人有一顆包容的心,自己不喜歡不要強求他人喜歡,自己不喜歡不要扼殺別人的喜歡。

相關焦點

  • 「玫瑰少年」曾因舉止像女生,被扒褲子檢查性別,生命定格在15歲
    說到性別行為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雖然說對這個詞彙沒有多麼清晰的認知,但是在生活當中,如果說看到有男生做出了出格的行為,或者說是由女生做出了出格的行為,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非常的反感。似乎在很多人心目當中,男生就一定要是和女生保持非常寬的距離感,一旦男生做出了相對女性化的行為,就會被大家笑話。而玫瑰少年葉永志的死亡就是因為性格的問題。葉永志從小出生於普通家庭,但一家人在一塊兒非常的幸福。
  • 「玫瑰少年」因舉止像女生,遭扒掉褲子檢查性別,生命永留在15歲
    其中,打破固有性別看法,成為當下年輕人共同追求。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性別刻板印象。什麼是性別刻板印象呢?那就是人們對於男性或女性在自己行為、心理或是人格品質上固定看法、期待。這些持有性別刻板印象的人,看待行為往往不是從具體個體出發,而是從性別固定觀點來看待。似乎男性天生就應該勇敢、堅強、陽剛,而不應該溫柔、陰柔、精緻。有不少人對一些舉止像女生的男人做出不人道的欺凌。
  • 那個被扒褲子檢查性別的「玫瑰少年」,生命定格在15歲
    然而,公演結束不久,我無意間翻閱信息才發現,原來,這首蔡依林的《玫瑰少年》是有原型的。比起乘風破浪的姐姐帶給我們的不畏艱辛做自己,真實的「玫瑰少年」的人生,留給我們是遺憾,惋惜和痛心。少年的「與眾不同」蔡依林當初創作《玫瑰少年》,初衷是為了幫那些因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遭遇差別待遇的人發聲。而這個初衷背後,承載著一個15歲少年的悲劇,和一個鄉村農婦多年的堅持。
  • 「玫瑰少年」因太溫柔,被同學脫褲驗身,15歲時生命定格學校廁所
    當年,一名臺灣男孩葉永志因為性格相對於一般同齡男生過於溫柔,自上學後屢遭男同學歧視欺凌,最終在15歲時生命定格於學校廁所。悲劇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小永志是媽媽的最珍貴禮物二、媽媽眼中的最珍貴禮物,卻是同學眼中的「異類」,在學校飽受欺凌小永志上小學後,因為他在性格舉止上過於女孩子般的溫柔,被學校中的男同學們視為「異類」。
  • 還記得哪個「玫瑰少年」嗎,生命被定格在15歲
    殊不知,演出完畢沒多久,我不經意閱覽信息內容才發覺,原先,這首歌蔡依林的《玫瑰少年》是有原形的。哪個被扒褲子查驗性別的「玫瑰少年」,性命被停留在十五歲相比飛馳人生的親姐姐帶來大家的不懼艱苦做好自己,真正的「玫瑰少年」的人生道路,交給我們都是缺憾,痛惜和悲痛。
  • 還記得「玫瑰少年」嗎?因像女生被人在廁所羞辱,結局令人唏噓
    這是蔡依林《玫瑰少年》中的一句歌詞,曾經這首歌還入圍年度金曲獎,歌曲非常感人,讓人聽得一度落淚,不單是因為動人的旋律,更是因為背後的真實故事。這首歌是為葉永志所作,這個男孩因為舉止像女生而被校園霸凌,蔡依林將這個故事搬上舞臺,讓人善待身邊不一樣的人,她希望這首歌能給那些為自己權利奮鬥的人們一點希望和力量。
  • 對一個玫瑰少年說抱歉|這個15歲男孩改變了臺灣的性別教育
    對一個玫瑰少年說抱歉這個15歲男孩改變了臺灣的性別教育當想到男性氣質時,你腦海裡浮現的是?
  • 「玫瑰少年」之死,生命停止在15歲,噩夢停止
    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有的女孩子擁有男孩子的性格,男孩子有點娘娘腔,他們沒有錯,他們只是沒有按照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他們只是在堅持做自己。很多人都認為性格是有局限性的。前一段時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復活賽,姐姐們一起跳了名為《玫瑰男孩》,贏得了很多粉絲的歡迎,這首歌是蔡依林創作的,其實這首歌是有一個原型的。比起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這個「玫瑰男孩」所經歷的才是真的艱辛。當初蔡依林決定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就是為那些因為性別、性取向發生差異,所受到不同的待遇。
  • 那些藏在蔡依林歌曲《玫瑰少年》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文/紅豆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復活團的姐姐唱的是蔡依林的《玫瑰少年》,只是聽了一次,就莫名的感動。當了解到背後的故事時,就更加讓人忍不住落淚了。歌曲背後是關於一個舉止女性化而遭受校園霸凌的臺灣男生葉永志短暫的一生。歌曲的開頭,就是這樣的一句歌詞:誰和誰的靈魂,裝進誰的身體?
  • 15歲跨性別者陳屍學校廁所:蔡依林《玫瑰少年》背後的殘酷故事
    》不知道菠菜們有沒有聽過《玫瑰少年》這首歌。聽名字,看歌詞,都在唯美地描述一個少年的玫瑰青春。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首歌其實是有故事原型在的。整個故事,浸了鮮血,我了解之後,只覺得殘酷得令人心寒。葉永志每天下課都不敢上廁所,因為同學會笑他娘娘腔,脫下他的褲子強行檢查。
  • 15歲的玫瑰少年之死,和一位母親的20年抗爭
    上周《乘風破浪的姐姐》,阿朵帶領的復活團表演了蔡依林的《玫瑰少年》。玫瑰少年,浪漫的稱呼下,是曾經受盡凌辱的尊嚴,和一個男孩逝去的生命。2000年,中國臺灣屏東縣,國中男孩葉永志15歲。在媽媽陳君汝眼裡,兒子是上天賜予她最溫柔的禮物。
  • 紀念,玫瑰少年—葉永志
    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玫瑰少年》—蔡依林https://b23.tv/av48006267    打開連結,可觀看《玫瑰少年》紀錄片             葉永志,一個可愛的男孩子「永志是個特別乖,特別懂得體貼媽媽的孩子,他會說媽媽你累喲,我給你捶背,你不要做這麼累的工作
  • 玫瑰少年之死,你準備好聽這個震動臺灣的故事了嗎?
    玫瑰少年意為性別被錯置的男孩玫瑰少年的出現由先天和後天的多種原因構成這一詞語在1997年法國電影《玫瑰少年夢》中首次出現「玫瑰少年紀錄片」-葉永志篇▲「玫瑰少年」葉永鋕生於1985年,15歲過世。就讀國中時,因言行舉止溫柔遭同學欺負、霸凌,導致他下課時間不敢上廁所,只能利用上課時間去,從教室走到廁所的那條路,累積他短短一生的恐懼。且根據調查,當時葉永鋕被迫以4種方式如廁:提早幾分鐘下課、找要好男同學陪同、上課鐘響後使用女廁、使用教職員廁所等。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你要像個男人」、「你怎麼跟個娘們似的」,但為什麼男人就不可以脆弱,女人就不可以強悍呢?
  • 對一個玫瑰少年說抱歉
    當所有人在追究責任與原因時,葉永鋕在校園長期因為『性別角色』的偏見受到霸凌的問題才浮上檯面,原來,從小個性被一般人認為女性化的葉永鋕,常因此受到某些同學欺負,甚至要在大家面前強行脫他褲子以驗明正身,讓他嚇得不敢在下課時間去上廁所,儘管向學校多次反應卻從未獲得改善,進而導致遺憾。
  • 玫瑰少年: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
    《玫瑰少年》是蔡依林演唱的歌曲,由蔡依林、阿信作詞,陳怡茹歌詞協力,剃刀蔣、蔡依林作曲,收錄於蔡依林2018年12月26日發行的專輯《UGLY BEAUTY》中。2019年5月15日,該歌曲入圍第三十屆金曲獎年度歌曲獎。玫瑰少年這個名字典故源自19年前因舉止女性化而遭受校園霸凌致死的臺灣男生葉永志,蔡依林曾把這個悲劇故事搬上演唱會舞臺,警示公眾善待身邊不一樣的人。
  • 「文化」:玫瑰少年之死
    俞飛在人們對於性別特質、性別認知越來越多元化的當下,很難想像還有許多人,曾經,甚至正在因此而受到霸凌。18年前,臺灣屏東15歲的「娘娘腔」男生葉永志,暴屍於學校廁所。到底是誰「殺死」了愛子?媽媽陳君汝強忍心中悲痛,在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毅然決定將官司一路打到底,最終贏得了一場來之不易的刑事官司。
  • 蔡依林與五月天的《玫瑰少年》,你真的聽懂了嗎?
    其實,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因為如果他下課去上廁所,只要一關上測廁所門,就會有一群男生衝上來脫他的褲子,檢查他是不是女生,大聲罵他「娘娘腔」。2000年4月20日上午,這一次,他沒有選擇上課的時候去上廁所,而是下了課後趕緊跑去上廁所。
  • 王藝 | 蔡依林、《玫瑰少年》,以及背後的玫瑰少年
    然後我看到了《玫瑰少年》。《玫瑰少年》,看名字,你想到什麼,無非少男少女、情情愛愛唄。不是的,我們低估了蔡依林,《玫瑰少年》關注的是關注校園欺凌以及LGBT少數群體,這首歌,令我震驚的,記錄了一件令我震驚的,幾乎已經被遺忘的故事。被稱為「玫瑰少年」的故事主角,本名叫葉永鋕,是臺灣初中三年級的男孩。
  • 天堂沒有歧視 懷念「玫瑰少年」葉永鋕 #同志人物
    「玫瑰少年」葉永鋕,生於1985年,死於2000年4月20日。
  • 「玫瑰少年」去世20年,你還在罵「娘炮、人妖、死變態」嗎?
    是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你有聽過《玫瑰少年》這首歌嗎?這首歌的背後有一個悲傷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葉永志,是一個溫柔有禮的男孩。他喜歡玩女生的玩具,被同學叫成娘娘腔。甚至在上廁所的時候強行脫他的褲子,來檢查他是不是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