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二、象辭破解」)
三、卦辭破解
卦辭曰:睽,小事吉。
釋義:
從天時上講,《睽卦》的本源卦是《否卦》,天時在仲秋之月。當其時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雷始收聲」而萬物斂藏。《否卦·象辭》亦云:「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有「剛自外來」而入主於《否卦》之內,則成《無妄卦》。剛欲發而不逢其時,為災也,故《雜卦傳》云:「無妄,災也」。《睽卦》由《無妄卦》直接卦變而來,天不佑大者行事,小者行事而無妄則吉,故曰「小事吉」。
從卦變上講,《睽卦》是由《無妄卦》變化而來。卦變時,「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柔者,小也。小者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故曰「小事吉」。
需要指出的是,《易》中的「小」、「大」之稱,言乎陰陽,陽為大,陰為小。所謂「小事」,並非現代意義上的芝麻「小事」,而是指「小者之事」,「小者」言乎陰,指女人、小孩、庶人等。
四、彖傳破解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婦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釋義:
《彖傳》共分四句,來解釋卦辭。
第一句「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這一句解釋了卦辭中的卦名——「睽」。《睽卦》上離下兌,「離為火」、「兌為澤」,故曰「火動而上,澤動而下」;又「離為中女」、「兌為少女」,故曰「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火動而上,澤動而下」是上下離散之象;「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是女嫁而家人離散,姐妹分手之象,故卦名謂之「睽」。睽者,離散也。
第二句「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這一句解釋了卦辭「小事吉」。《睽卦》上離下兌,「離為明,為麗」、「兌為說」,故曰「說而麗乎明」。「說」通「悅」,喜悅,高興之意;「麗」為附麗,依附的意思;「明」在這裡是指未來的前途光明。「說而麗乎明」是指女孩子出嫁,找到了終身的依靠,未來的生活充滿光明,因而感到喜悅。《睽卦》是由《無妄卦》變化而來,卦變時,《無妄卦》六二柔爻上行,之於五位,遂成《睽卦》六五。《睽卦》六五得中而應乎九二剛爻,故曰「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睽卦》六五,如女子出嫁,找到了很好的歸宿,既尊貴又一片光明,所以感到很喜悅,故曰「小事吉」。這裡的「小事吉」是指女子之事吉。女子為陰,陰為小者也。婚姻是人之大事,言「小事者」,言乎陰也。
第三句「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這一句是作者進一步闡述「小事吉」的深刻含義,並揭示出「以同而異」的主題。所謂「天地睽」是自然現象,即「火動而上,澤動而下」的自然現象。所謂「男女睽」,是指男婚女嫁的社會人倫現象,即「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的婚嫁現象。所謂「萬物睽」是概而言之,故曰「類也」。是由個別推演為一般。
第四句「《睽》之時用大矣哉!」這一句感慨《睽卦》的重大意義。《睽卦》的重大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體現在「時」上;二是體現在「用」上。《睽卦》之「時」,季在仲秋之月,日在下午酉時。適時,對人和萬物都很重要「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動靜不失其時」,才能無咎。《睽卦》之「用」,主要體現在「以同而異」上。「天下殊途而同歸」,目標一致,方法和手段可以各異,不要拘泥於千篇一律。多樣性才是世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