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2020-12-17 子夏故壇

(上接「二、象辭破解」)

三、卦辭破解

卦辭曰:節,亨,苦節不可貞。

釋義:

《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其天時為卯 。卯為一年當中的仲春之月,仲春之月,正是生機勃勃,萬物出達的季節,故「亨」。植物拔節而長,合乎天時,故通達。

節以制度,節而適度,過度則失去了節的意義。故曰「苦節不可貞。」「苦」有過度過分的意思。《節卦》是《泰卦》變為《困卦》的中間過渡外,《泰卦》上卦為坤,共三個陰爻,當《泰卦》最終於變為《困卦》後,這三個陰爻唯有上六苦守極位而不移,故《節卦》上六爻辭曰「苦節」,其《象傳》亦釋曰:「苦節貞兇,其道窮也」。

取用無度為不節,節以中度則甘,節以過度則苦。過猶不及,苦節猶不節也。節以制度,取中也。

四、彖傳破解

彖傳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彖傳》共分四句,來解釋卦辭。

第一句「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這一句解釋卦辭「節,亨」。《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為三剛三柔,故曰「剛柔分」,「剛柔分」則「日夜分」,指太陽直射赤道時,天地間陰陽二氣達到了平衡。《泰卦》變《節卦》時,《泰卦》九三上升而為《節卦》九五,《節卦》九五得中正之位,故曰「剛得中」。「剛得中」指剛用事而有中正之德。剛柔分而剛用事,用事而節之以中正之德,故曰「節,亨」。通俗地講,《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泰卦》是消息卦,陰陽分而陰消陽息,陽剛用事,代表四時中的仲春之月,節氣為驚蟄,春分之間。《禮記月令》云:「是月(仲春之月)也,月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功,啟戶始出」。當其時也,萬物出達,生機勃勃,故「亨」。

第二句「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這一句解釋卦辭「苦節不可貞」。「苦節」指《節卦》上六爻,其爻辭曰:「苦節貞兇,悔亡」,其《象傳》亦釋曰:「苦節貞兇,其道窮也。」《節卦》是《泰卦》變為《困卦》的中間過渡環節,《泰卦》上有三陰,最終變為《困卦》後,有兩陰都挪動了位置,唯上六陰爻居於極位而苦貞固守,不易其位,故為「苦節」。仲春之月,事物正處於生長變化的過程中,事物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節」是建立在變化發展的基礎上的,應當與時俱進,隨機應變,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節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不是固守舊制,苦守過時的數度,是不適宜的。過猶不及,苦節猶不節,故「苦節不可貞」也。

第三句「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這一句實際上是對卦辭「節,亨」的進一步解釋。《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卦變時,《泰卦》九三升而成為《節卦》九五。《節卦》九五為坎體主爻,「坎為險」,故《節卦》九五有行險之象。《節卦》為上坎下兌之象,「兌為說」、「坎為險」,故曰:「說以行險」。《節卦》九五雖「行險」,但卻中正而節,又「坎為通」,故曰:「當位以節,中正以通」。通達則為「亨」,故曰:「節,亨」。

《泰卦》上坤下乾,「乾為天」,「坤為地」,故曰:「天地」;《泰卦》變為《節卦》後,《節卦》上坎下兌,又《節卦》有互震體,又《節卦》九五、六四、六三、九二組成結構上的大離體,「震」為仲秋之卦,「離」為仲夏之卦,「兌」為仲秋之卦,「坎」為仲冬之卦,《節卦》有四時焉。《泰卦》變《節卦》,有天地變化,節而成四時之象,故曰「天地節而四時成」。天地變化,節而成四時二十四節氣,這是自然規律,也是天地變化而通達的表現,故曰「節,亨」。

第四句「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這一句實際上是對卦辭「苦節不可貞」的進一步解釋。這句話指出,節以「不傷財,不害民」為度。君子以節,能做到不傷財,不害民就可以了,如果為節而節,過度苦節,也就失去了節的意義,使節成為阻礙事物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故「苦節不可貞」。比如,我們現在社會發展了,我們就可以適當地吃好一點、穿好一點、住好一點,而沒有必要象解放前那樣生活,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我們大家的生活質量,也可以推動社會繼續向前發展。孔子也曾說過「不傷財,不害民」的話,記載在《孔子家語·致思篇》中,下面是原文:

孔子北遊於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孔子四望,喟然而嘆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子路進曰:「由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裡,搴旗執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貢復進曰:「賜願使齊、楚合戰於漭漾之野,兩壘相望,塵埃相接,挺刃交兵,賜著縞衣白冠,陳說其間,推論利害,釋國之患,唯賜能之。使夫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辨哉!」顏回退而不對。孔子曰:「回!來,汝奚獨無願乎?」顏回對曰:「文武之事,則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雲焉?」孔子曰:「雖然,各言爾志也。小子言之。」對曰:「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回願得明王聖主輔相之,敷其五教,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鬥之患,則由無所施其勇,而賜無所用其辯矣。」

夫子凜然曰:「美哉,德也!」子路抗手而對曰:「夫子何選焉?」孔子曰:「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顏氏之子有矣。」

孔子這裡所謂「不傷財、不害民」,是指不用戰爭手段解決爭端。

《節卦》所謂「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這句話也是從卦象中來的。《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上為坤體,變成《節卦》後成為坎體。「坤為眾」,換言曰「民」,又「坤為布」,「布」是古代的貨幣,換言曰「財」。「坎為水」,引申為「泉」,《蒙卦》有言曰「山下出泉」。「泉」也是古代貨幣的稱謂。《說文·段注》曰:「《外府·注》曰:『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泉者,今之錢也。《詩經·衛風》:『抱布貿絲』。」

《泰卦》變為《節卦》後,坤體變為坎體。卦變時,《泰卦》九三上行入於坤體而得中正之位,遂成《節制》九五。九五中正,中正則為有度,故曰節以制度」。坎為勞卦。《說卦傳》曰:「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勞」是慰勞,使民休息的意思,後世之人弄反了其意義。「勞」從力在冖(mi)下,表示役力歸藏而得到休息。冬日裡,萬物皆歸藏休息。萬物有所歸,象徵萬物得到了慰勞、休息。《節卦》九五入乎民而勞之,慰勞則不害也,故曰「不害民」。卦變使坤體變為坎體,「坤為布」,「坎為泉」,布與泉都是錢財,但「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布」變為「泉」,說明把錢財布幣儲藏了起來,藏而不用,故為「不傷財」。

相關焦點

  • 「睽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睽,小事吉。四、彖傳破解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婦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 「恆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曰: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釋義《恆卦》天時在仲春之月,亦或在日出之時,陽氣出達,朝氣蓬勃,故「亨」。亨者,萬物通達也。四、彖傳破解彖傳曰:「『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解析「節卦」之卦圖
    卦辭:節,亨。苦節不可貞。彖傳: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爻辭及其象傳:初九:不出戶庭,無咎。《泰卦》是消息卦,陰陽分而陰消陽息,故《泰卦》及其所變之卦的天時為卯,當以卯命行事。「卯」為一年當中的仲春之月,節氣為驚蟄,春分,卯正即為春分日;「卯」亦為一天當中的日出之時,時間在5~7時之間,卯正即為6時整。仲春之月,凌晨6時,正為萬物出達,舒展之時,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 「節卦」象辭「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破解
    《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先變為《節卦》,然後《節卦》再變為《困卦》。《泰卦》九三是卦變動爻。《泰卦》九三為震體主爻,「震為蒼筤竹」。卦變時,《泰卦》九三上行而得中正之位,成艮體主爻,「艮於木也,為堅多節」,《節卦》九五象竹木向上生長而在關鍵處束節,故卦名曰「節」。節者,竹木之有束約也。
  • 感覺易經的卦辭不好理解和記憶?參考下這個(二),快速記牢64卦
    昨天發了上經三十卦的卦辭總結,雖然閱讀量不大,但收藏的比例卻是很高,看來易學愛好者還是比較多的。感覺易經的卦辭不好理解和記憶,是很多易學初學者比較苦惱的問題,曉生根據卦辭的意思和卦象把每卦概括為16個字,並且儘量讓它押韻上口,便於記憶。
  • 「革卦」之卦圖破解
    卦辭: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彖傳: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爻辭及其象傳:初九:鞏用黃牛之革。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六二:巳日乃革之,徵吉,無咎。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九三:徵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 capitulate「屈從;投降」的運用及其同義詞的比較
    「keep a space occupied」。」"And remember, Rivera didn't draft Haskins last year.Capitulate及其同義詞 yield,submit 屈服和succumb 屈服都是為了給某人或某物作出讓步,但在強調上有一些細微的差異。 Yield 可以適用於任何形式或程度的force「屈服」,debate「強迫」或pleading「懇求」(「yields too easily in any argument「在任何論點中都太容易屈服」」)。
  • 《易》佔筮之大衍筮法/蓍草法
    >得到6或9數的爻,稱為「應」爻或「變」爻。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辭斷之。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辭斷之,如乾卦六爻皆動,則為群龍無首,吉。
  • 我最喜歡的卦辭爻辭之《高島易斷》
    吾亦近退休之齡,越發感覺要抓住歲月的餘暉,於是去了北京服裝學院非遺傳習館,業餘學習女紅;雖從易二十餘載,一直跟隨公司師長同事之節拍,很少依自心喜好來安排,今經濟大環境更序,嘗試寫公眾號和易友分享,實現周易與女紅的左右腦同時工作亦同時休息的良性循環,因學文科,易喜歡一切美好美麗之物,所以研易,亦喜歡象類精美語言之書,所以八字,紫薇和鐵板神數等門類入門快,蓋因《三命通會》,《淵海子平》等經典古籍詞句之精短華麗
  • mangle「毀損;亂砍;破壞」的運用及其相關詞比較
    除了有「mutilate」意思的動詞性的 mangle 之外,英語中還有名詞性的 mangle(「a machine for ironing laundry by passing it between heated rollers「洗衣機通過對滾筒的加熱再傳遞到衣物來達到熨燙效果」」)及其相關的動詞(「用液壓機按壓或撫平」)。
  • 「需卦」努力工作,努力玩耍,努力生活|醉讀周易
    「需卦」講的是「度」與「心態」的問題,這也是易學思想中重要的內容。「需卦」排在「屯卦」與「蒙卦」之後,上為坎,下為乾。水在天上,為雲。這裡就有了兩層含義。第一,雨水可以滋養萬物;第二,雨水若太大,則有阻礙之勢。
  • はらだ新繪「鬼滅之刃」上弦叄猗窩座公開
    はらだ新繪「鬼滅之刃」上弦叄猗窩座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鬼滅之刃」風柱·不死川實彌官方生日賀圖公開
    「鬼滅之刃」風柱·不死川實彌官方生日賀圖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班」字背後的政治史:「上班」為什麼叫「上班」?朝鮮「兩班」是...
    我們知道,但凡涉及「分發」,在群體內部就很難做到絕對公允,往往結合分發的結果還會出現身份、等級、地位等序列之分,如古詞「班序」就是指「按官爵排列的次序」,古時,百官上朝所站的位置因官階大小而排列固定,越靠前的越能看得清「聖面」,因而也更受皇帝信任,這也是「上班」一詞的發源所在。  「西遊記」中天庭人士常常自詡「位列仙班」,也體現出仙人和凡人相比的優越感。
  • ambient「周圍環境的」運用及其起源
    生物學家探索 ambient「環境光」對植物的影響。聲學專家試圖控制ambient sound「環境聲音」;氣象學家研究 ambient pressure「環境壓力」,ambient air「環境空氣」或ambient temperature「溫度」。
  • 解讀萃卦:卦象、卦辭。謀劃未來,推動復興
    萃卦,卦、爻、文字卦名——萃。萃指的是:草木(木)一春結束了(卒)。一歲一枯榮,草活一春,人活一世。萃=艹+卒。卦象——大地之秋。大豐收、大消殺之象。秋風蕭瑟,秋風掃落葉之象。大豐收——象在初六、六二、六三、九四組成的大艮卦——艮為終(卒)為成,為碩果纍纍。消殺——象在萃卦的上卦兌,兌為毀折、毀敗。秋風掃落葉——秋(萃卦的上卦兌)風(六三、九四、九五,三個爻組成的巽卦)掃(萃卦的上卦兌)落葉(六三、九四、九五,三個爻組成的巽)
  • 「簡譜視唱」《鼓浪嶼之波》——八分音符與切分節奏
    「簡譜視唱」圖文+視頻。通過熟悉的經典音樂,幫你快速掌握簡譜視唱技能。今天,我們通過《鼓浪嶼之波》這首歌曲曲譜的視唱,來掌握八分音符的時值與切分節奏。,經過多年的傳唱,已成為廈門的品牌之歌。「簡譜視唱」《今夜無眠》——八六拍子及其節奏
  • 聽說過「壽司之神」,你知道「天婦羅之神」嗎?
    ============天婦羅這東西,我想各位讀者一定不陌生,隨便哪個日料店都有天婦羅:蓮藕、紅薯、茄子、大蝦,裹上麵皮過油一炸,蘸著醬油或者醬汁一吃不就完了? 作為「江戶的三味」:壽司,天婦羅,鰻魚飯 中的一員,天婦羅和壽司一樣,對廚師、選材、技術等等有著明顯的等級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