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2020-12-16 子夏故壇

(上接「二、象辭破解」)

三、卦辭破解

卦曰: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釋義

《恆卦》天時在仲春之月,亦或在日出之時,陽氣出達,朝氣蓬勃,故「亨」。亨者,萬物通達也。《禮記·月令》云:「是月仲秋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恆卦》上震下巽,「震為雷」、「巽為風」,故《恆卦》之象,春風入內,雷發於外,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故「亨」。仲春之月,物不分類群,皆得春而亨,天道如此,故「無咎」也。物興之初,當作長久之計,這種萬物鹹亨,共同發展的狀況,顯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和青春活力,萬物應時而出達,只有充分發展,才能體現春天的好生之德,故「利貞」。「亨,無咎,利貞,」久於《恆》道,而萬物有成。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萬物正是充滿希望,大有前途的季節,正是擼起袖子、甩開膀子、邁開步子,準備大幹的時候,故曰「利有攸往」。只有持之以恆,一步一步走下去,才能有好的結果,才不會辜負上天所賜的大好時光。

《恆卦》講夫婦之道。夫婦之道正則家道興。夫婦之道追求長久,長久的夫婦之道應該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良好的家風,二是興旺的家道。《恆卦》上震下巽,「巽為風」,代表家風,「震為大塗」,代表家道。良好的家風取決於女主人,良好的家風正如春風一樣和熙溫馨,故「亨,無咎、利貞」。興旺的家道取決於男主人,興旺的家道正如日出之時出門的坦途,會越走越光明,故「利有攸往」。

四、彖傳破解

彖傳曰:「『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釋字(詞)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王朝首次會試選拔人才,雍正帝親自出題,共考三場。第一場試題為「利者,義之和也。」第二場試題為「子所不語」;第三場考試題為「日月得於能久照」。

「利者,義之和也,」出自《易·乾卦·文言》。全句為「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子所不語」出自《論語》,全句為「怪力亂神,子所不語,六合之外,存而不論。」「日月得天能久照」就出自《易·恆卦·彖傳》全句為「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這句話的意思是日月只有遵循其固有的運動規律,才能長久地照耀大地,「得天」就是指能順應自然規律。否則,如果日月沒有固有的運動規律,則其光照不可久也,或庶幾可亡矣。《易·恆卦·彖傳》裡的這句話,與《易·豫卦·彖卦》裡的「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的意義是完全相同的。日月的運行,四時的變化 皆有其固有的規律,故能長久,而聖人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做到順天而應人,不能隨心所欲,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這樣循常道而行則民服而天下化成矣。

《恆卦》講夫婦之道,夫婦之道正則家業興,家業興則家道久也。《家人卦·象辭》曰:「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言有物而行有恆」這就是家風,也可稱為家訓,是家人都應該遵循的總則。一個家如果沒有一定的行為規範和總則,家人都為所欲為,甚至恣意妄為,則家道必衰,家運不可久也。

釋義

本《彖傳》共分五句,解釋了卦辭。

第一句「『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這一句解釋了卦辭中的卦名——恆。首先說明「恆」是久的意思 。接著又從卦變的角度,用卦象說明「恆」的由來 。《恆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卦變時,《泰卦》初九剛爻上行而六四之柔下行,相互交換位置,遂成為《恆卦》,故曰「剛上而柔下」,《恆卦》上震下巽,「震為雷」,「巽為風」,卦變之象,雷出乎外而風入於內,雷風相薄,故曰「雷風相與」。《恆卦》九四為震體主爻,象徵雷;初六為巽體主爻,象徵風。雷動而性出,風散而性入,卦變時雷出而風入,各得其所,故曰「相與」。

《恆卦》上震下巽,「震為動」,故曰「巽而動」。「巽」在這裡沒有指明意義,是《周易》惜墨如金,為精簡計。實際上「巽為進退」,這裡換言曰「權衡」,意思就是思慮再三,不斷權衡。「巽而動」在這裡就是深思熟慮而後動的意思 。《恆卦》六爻,三剛三柔,剛柔均而各有應,故曰「剛柔皆應」。「剛上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這些都是穩固恆久的配置,故「恆」。

第二句「『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這一句解釋卦辭「恆,亨、無咎、利貞」。首先,指出「恆」就是要久於其道,能久於其道,故「亨、無咎、利貞」。所久之道者,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就是指事物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既然是客觀規律,那就是亙古不變的,事物是運動變化的,但其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是恆久的,故曰「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久於其道」就是要始終遵循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是恆久的,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適用的,故「亨、無咎、利貞」。

第三句「『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這一句解釋卦辭「利有攸往」。《恆卦》天時為卯,卯代表一年當中的仲春之月,亦代表一天當中的日出之時,仲春之月是萬物始出之季,《禮記·月令》云:「是月(仲春之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日出之時,亦萬物始出之時,四時變化,晝夜更替,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終而有始,卯時正是萬物始出之時,又是新一輪的開始,故曰「終則有始」。春天是一年的開始 ,春天是萬物生發,大有前途的季節,鼓舞人們向前去,故「利有攸往」。日出之時,是一天的開始,朝氣蓬勃,出門的路途會越走越光明,故「利有攸往」。「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只有趁著這大好時光向前走,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第四句「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這一句是從天、地、人三道發揮《恆卦》的意義。恆道在於久,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天人合一」,無論是自然,還是人類社會,其運動變化都有固有的規律性,只有順應這種規律才能長久。日月往來,晝夜更替,寒暑往來,四時變化都遵循著固有的規律,故日月能久照,四時能久成。聖人平天下,也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天道民心,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這正如《豫卦·彖傳》所言:「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聖人平天下,不僅要順天應人,還要持之以恆,不能朝令夕改,久於其道,然後天下安也。

第五句「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這一句進一步發揮出「以恆觀情」的命題。萬物皆有情,有情則有所恆,故觀其所恆,則其情可現矣。

相關焦點

  • 「睽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睽,小事吉。四、彖傳破解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婦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 「節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節,亨,苦節不可貞。釋義:《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其天時為卯 。四、彖傳破解彖傳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彖傳》共分四句,來解釋卦辭。
  • 「恆卦」初六爻辭「浚恆。貞兇,無攸利」破解
    (上接「四、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初六:浚恆。貞兇,無攸利。象曰:浚恆之兇,始求深也。《禮記·月令》:「是月仲春之月也,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釋象《恆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恆卦》初六原為《泰卦 》六四。《泰卦》六四為兌體主爻,「兌為澤」,泛稱川澤,陂池。
  • 雷風恆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32):變則通,通則久
    《序卦》: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鹹卦講陰陽男女感應,有感覺了,就要婚姻了,婚姻講恆講久,所以鹹卦後面是恆卦。恆卦傳統哲學味道很濃。《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鹹卦重點講變則通,恆卦重點講通則久。鹹亨恆亨,兩卦都通達,都講陰陽的交通往來,相輔相成,但側重點不同。
  • 《周易》恆卦:持之以恆有好處也有壞處!如何堅持做一件事情?
    《周易》恆卦的卦辭說: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持之以恆是亨通的,沒有過錯的,有利於做事,有利於有所前往。恆卦,六五爻的爻辭說: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恆久地保持柔順的德行,對女子來說吉祥,對男子來說則有兇險。這句話是說並非持之以恆就能成功,要懂得正確地選擇要做的事。選擇不對,則無異於南轅北轍,越堅持,越努力,越失敗。
  • 感覺易經的卦辭不好理解和記憶?參考下這個(二),快速記牢64卦
    昨天發了上經三十卦的卦辭總結,雖然閱讀量不大,但收藏的比例卻是很高,看來易學愛好者還是比較多的。感覺易經的卦辭不好理解和記憶,是很多易學初學者比較苦惱的問題,曉生根據卦辭的意思和卦象把每卦概括為16個字,並且儘量讓它押韻上口,便於記憶。
  • 「革卦」之卦圖破解
    卦辭: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彖傳: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爻辭及其象傳:初九:鞏用黃牛之革。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六二:巳日乃革之,徵吉,無咎。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九三:徵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 capitulate「屈從;投降」的運用及其同義詞的比較
    「keep a space occupied」。」"And remember, Rivera didn't draft Haskins last year.Capitulate及其同義詞 yield,submit 屈服和succumb 屈服都是為了給某人或某物作出讓步,但在強調上有一些細微的差異。 Yield 可以適用於任何形式或程度的force「屈服」,debate「強迫」或pleading「懇求」(「yields too easily in any argument「在任何論點中都太容易屈服」」)。
  • 《易》佔筮之大衍筮法/蓍草法
    >得到6或9數的爻,稱為「應」爻或「變」爻。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辭斷之。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辭斷之,如乾卦六爻皆動,則為群龍無首,吉。
  • 我最喜歡的卦辭爻辭之《高島易斷》
    吾亦近退休之齡,越發感覺要抓住歲月的餘暉,於是去了北京服裝學院非遺傳習館,業餘學習女紅;雖從易二十餘載,一直跟隨公司師長同事之節拍,很少依自心喜好來安排,今經濟大環境更序,嘗試寫公眾號和易友分享,實現周易與女紅的左右腦同時工作亦同時休息的良性循環,因學文科,易喜歡一切美好美麗之物,所以研易,亦喜歡象類精美語言之書,所以八字,紫薇和鐵板神數等門類入門快,蓋因《三命通會》,《淵海子平》等經典古籍詞句之精短華麗
  • mangle「毀損;亂砍;破壞」的運用及其相關詞比較
    除了有「mutilate」意思的動詞性的 mangle 之外,英語中還有名詞性的 mangle(「a machine for ironing laundry by passing it between heated rollers「洗衣機通過對滾筒的加熱再傳遞到衣物來達到熨燙效果」」)及其相關的動詞(「用液壓機按壓或撫平」)。
  • 「需卦」努力工作,努力玩耍,努力生活|醉讀周易
    「需卦」講的是「度」與「心態」的問題,這也是易學思想中重要的內容。「需卦」排在「屯卦」與「蒙卦」之後,上為坎,下為乾。水在天上,為雲。這裡就有了兩層含義。第一,雨水可以滋養萬物;第二,雨水若太大,則有阻礙之勢。
  • はらだ新繪「鬼滅之刃」上弦叄猗窩座公開
    はらだ新繪「鬼滅之刃」上弦叄猗窩座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鬼滅之刃」風柱·不死川實彌官方生日賀圖公開
    「鬼滅之刃」風柱·不死川實彌官方生日賀圖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班」字背後的政治史:「上班」為什麼叫「上班」?朝鮮「兩班」是...
    我們知道,但凡涉及「分發」,在群體內部就很難做到絕對公允,往往結合分發的結果還會出現身份、等級、地位等序列之分,如古詞「班序」就是指「按官爵排列的次序」,古時,百官上朝所站的位置因官階大小而排列固定,越靠前的越能看得清「聖面」,因而也更受皇帝信任,這也是「上班」一詞的發源所在。  「西遊記」中天庭人士常常自詡「位列仙班」,也體現出仙人和凡人相比的優越感。
  • ambient「周圍環境的」運用及其起源
    生物學家探索 ambient「環境光」對植物的影響。聲學專家試圖控制ambient sound「環境聲音」;氣象學家研究 ambient pressure「環境壓力」,ambient air「環境空氣」或ambient temperature「溫度」。
  • 解讀萃卦:卦象、卦辭。謀劃未來,推動復興
    萃卦,卦、爻、文字卦名——萃。萃指的是:草木(木)一春結束了(卒)。一歲一枯榮,草活一春,人活一世。萃=艹+卒。卦象——大地之秋。大豐收、大消殺之象。秋風蕭瑟,秋風掃落葉之象。大豐收——象在初六、六二、六三、九四組成的大艮卦——艮為終(卒)為成,為碩果纍纍。消殺——象在萃卦的上卦兌,兌為毀折、毀敗。秋風掃落葉——秋(萃卦的上卦兌)風(六三、九四、九五,三個爻組成的巽卦)掃(萃卦的上卦兌)落葉(六三、九四、九五,三個爻組成的巽)
  • 「簡譜視唱」《鼓浪嶼之波》——八分音符與切分節奏
    「簡譜視唱」圖文+視頻。通過熟悉的經典音樂,幫你快速掌握簡譜視唱技能。今天,我們通過《鼓浪嶼之波》這首歌曲曲譜的視唱,來掌握八分音符的時值與切分節奏。,經過多年的傳唱,已成為廈門的品牌之歌。「簡譜視唱」《今夜無眠》——八六拍子及其節奏
  • 聽說過「壽司之神」,你知道「天婦羅之神」嗎?
    ============天婦羅這東西,我想各位讀者一定不陌生,隨便哪個日料店都有天婦羅:蓮藕、紅薯、茄子、大蝦,裹上麵皮過油一炸,蘸著醬油或者醬汁一吃不就完了? 作為「江戶的三味」:壽司,天婦羅,鰻魚飯 中的一員,天婦羅和壽司一樣,對廚師、選材、技術等等有著明顯的等級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