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許多煩惱和憂愁都是自己給自己綁的繩索,是對自己心理的無端耗費。只有消除這些自己設置的精神陷,學會放下,才能收穫內心的平靜和富足。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但同樣相信,每次聽到或看到後,感覺皆有不同:佛陀有次講經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來到佛前,兩手各拿了一個花瓶,前來獻佛。
佛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婆羅門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佛陀又說:「放下!」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這時黑指婆羅門說:「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了,請問現在你要我放下什麼?」
佛陀說:「我並沒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再沒有什麼了,你將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黑指婆羅門才明白了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很多人有了功名,就對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錢,就對金錢放不下,有了愛情,就對愛情放不下;有了事業,就對事業放不下。
眾生在肩上的重擔,在心上的壓力,豈止手上的花瓶?這些重擔與壓力,可以說使眾生生活過得非常艱苦。必要的時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為一條幸福之道!
生命有時顯得太沉重,主要是因為眾生有太多難以割捨的東西。有一句話是對運動員說的,其實對每個人都有意義:「如拿得起,放得下,這是舉重;如拿得起而放不下,這是負重!」最近如果你感到生活太沉重,活得不輕鬆,那麼,是否有放不下的東西呢?
每個人都有重擔。古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只是個人的擔子、個人的難處有不同、有大小。這個「重擔」往往成為我們前行道路上的障礙,所以必須要放下重擔。
「重擔」如果用今天一般的說法就是「壓力」。人生在世,經常有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具有不同形態的壓力。比如工作的壓力,健康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心境的壓力,環境的壓力,等等。
這些壓力壓得人透不過氣,影響眾生的追求,不放下這些重擔,內心就得不到釋放平安與喜樂。
有一種方法可以擺脫這種苦。佛教的方法是開啟人的智慧,找到心靈的淨土,而不是讓人逃避到世外桃源。做父母、兄弟姐妹,做兒女、做夫妻,都是在建立一種人際關係上。
任何一種關係都會讓我們去學習進步,讓自己找到內心的平衡感,與人和諧相處,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我們往往總是記得當年的榮耀、成就和光輝,一直停在過去,停滯不前。讓我們學會忘記,鮮花也好,羞辱也好,都已經過去,歷史不可能再次重演。不要讓過去拖住你的腳步,既然無法改變現實,你又何必總是記著呢?
學會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能夠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放下壓力,活得輕鬆;放下煩惱,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懶惰,活得充實;放下消極,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猶豫,活得瀟灑;放下狹隘,活得自在……只有該放下時放下,我們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