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是判斷糖尿病患者1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而血糖監測可以及時地掌握患者各個時間段的血糖控制情況,為指導患者科學飲食,合理運動以及調整藥物提供充足的依據,是糖尿病治療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而我們熟知的有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睡前血糖,夜間血糖以這些不同時間段測血糖到底有何意義?今天就跟大家一一揭曉
1.空腹血糖——這個時間段的血糖值一方面體現胰島β細胞的殘存功能,另一方面體現降糖藥的遠期療效,如果此段時間血糖高出正常範圍,就說明殘存的胰島β細胞功能弱,降糖藥的效果也差(從前一天晚上22點起禁食,禁水,至次日清晨6-8點未進餐時測得的血糖)
2.餐前血糖——能反應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的持續性和降糖藥的遠期療效,檢測餐前血糖可指導患者調整將要吃入的食物總量和餐前注射胰島素的量(在午餐和晚餐前所測得的血糖值)
3.餐後2小時血糖——可以反應胰島素分泌能力,飲食和藥物治療情況,糖尿病早期患者中,有70%-80%都是先有餐後血糖高,隨後才出現空腹血糖高,這是由於胰島素抵抗的現象以及進食後早期胰島素分泌不足(從進食第一口食物開始計時2小時測得的血糖值)
4.睡前血糖——可反應胰島β細胞對進食晚餐後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積極檢測睡前血糖,有助於指導糖尿病患者夜間加餐,預防夜間低血糖(夜間臨睡前所測得的血糖值)
5.夜間血糖——正常情況下,夜間應當是一天中血糖最低,最平穩的時候,檢測夜間血糖主要用於判斷夜間是否有低血糖,是否需要調整治療,空腹血糖高時,夜間血糖低於4.5mmol/L提示可能由於夜間低血糖引起的空腹高血糖,夜間血糖大於5.5mmml/L,空腹血糖高可能是黎明現象(根據治療方案不同選擇測定時間,一般是午夜0點-凌晨3點之間監測)
溫馨結語: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治療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旦血糖控制不穩定,就可能引發糖尿病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因此每個糖人都要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