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虹哥的鼓勵 鞭策 下,我堅持到大寒了。
《廿四節氣頌古》這個系列的文章,看似是寫了一個農曆年,其實從2016年11月虹哥贈書《跟著農曆走一年》予我後,我就先用一年時間在朋友圈試了試水(好像那些小品文的閱讀效果比發在公眾號的閱讀效果還好,原因被森朝同學一語道破:因為短);之後一年呢,又去了五大洲的其他一些國家。考察了一下外國的節令
所以說這個系列其實寫了挺久的了,跨度從乙未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之年)一直到了 開封 汴梁 東京 東京2 奧運會之年。今天這個系列終於走到了終點,心中難免悵然若失。
似乎古人也不能免俗,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作者,寫到最後也犯懶了。
小寒時那句「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本已夠精簡的了。大寒直接來了一句「大寒,十二月中。解見前。」果然,哪怕僅僅是寫書寫到了快過年的時候,大家也都條件反射式的犯懶了。
畢竟,無論大寒在臘月初或尾,這個節氣,總是昭示著新年的到來。
因為己亥年沒有閏月,因而臘月來得早,臘八節竟然早早的出現在冬至節氣中。而庚子年的臘月又來得晚,臘八節恰好與大寒節氣撞在了同一天。因此,往年都是小寒節氣明星主打飲食的臘八粥,竟然連續兩年不在小寒中。
因為引述古人的話中,經常會見到「六月節、七月中、八月節」這種詞;而元稹的《詠廿四氣》組詩中,這種提法也是頻頻上線,所以這個系列的文章寫到最後,解釋一下這個「節與中」:因為古代有資格寫書的人都是居住在洛陽附近的人,他們都說中中中……
古人把廿四節氣中,從立春(1)到小寒(23)這12個奇數的節氣,稱為節氣;而從雨水(2)到大寒(24)這12個偶數的節氣,稱為「中氣」。古人將中氣作為每個農曆月的標誌,中氣不能離開賜予她力量的那個月份。
最重要的中氣就是冬至,按規定必須要在農曆十一月(冬月)。因此,冬至所在的摩羯座 也被視為 十二星座 廿四節氣之始。相對應的,大寒就一定要處在臘月。而當某月只出現一個「節氣」而沒有「中氣」時,你就是倒黴催的 就沒有資格成為一個獨立的月份,只能成為上一個月的閏月,這就是農曆置閏的基本規則。
大寒三候是:一侯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相比於之前的冬至和小寒,大寒節氣並不再突出的表現陽氣回升。當然對於一候的孵小雞而言,作者還是說了 「初候,雞乳育也。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云乳。馬氏曰,雞,木畜麗於陽而有形,故乳在立春節也」。
二候,徵鳥厲疾。徵,伐也,殺伐之鳥,乃鷹隼之屬。至此而猛厲迅疾也。
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陳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上下皆凝,故云腹堅,腹猶內也。
這裡的「猛禽努力捕食、冰凍三尺」,則把「大寒」二字體現的淋漓盡致。
其實如果以寒冷程度而論,大寒在和小寒的較量中是落敗的。我國超過六成面積,小寒節氣是冷過大寒的;若沒有最大的新疆給大寒加了砝碼,差距還會更大。
而如果比極端最低氣溫,小寒更是贏得毫無懸念。但如果節氣排序中,先大而後小寒,似乎更覺怪異,又與先小而後大暑的排序衝突,故而如此命名。
去年大寒的最後兩天,我在姑蘇城。對江南的熱愛,即使是在最寒冷的時節也不曾改變。大寒花信風為: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瑞香花,長這個亞子 ↓
這花信,似乎是說明春天已經近在眼前了呢!
山礬花,是這個亞子 ↓
瑞香和山礬,我並不熟悉;而張公《感遇》有言「蘭葉春葳蕤」;坡仙也有言「先春發叢花」。但即使全球變暖、即使在江南,大寒節氣期間,也是見不到空谷幽蘭的吧!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大寒-立春時節,江南最常見的,仍舊是傲雪寒梅——甚至,能夠開放的,往往是臘梅;而紅梅,還在含苞待放呢!
更加偏北的南京,以梅為市花,梅花山甚至要到2月-3月初,才能贏來最佳賞花時節。
說到以物候來表現時間,腦洞大開的法國人民,曾經發明了比廿四節氣更加浪漫且文藝的「法蘭西共和曆」,做得更加徹底:不僅每月有一個清新唯美的名字,甚至每天都有一個浪漫清奇的稱呼。結果用了12年半就廢除了,竟然還沒秦朝的時間長。
皇帝上位後與教廷和解了固然是最大的因素,而同時期推波助瀾的另一個觀點曰:我法蘭西「泱泱大國、地大物博」,面積超過中國第五大省——沒有重慶的四川!為咩就以巴黎地區的物候來為全國的日子命名呢?南部人民不同意鴨!
這部曆法充分體現了法國人民的革命浪漫主義不靠譜不著調的二桿子精神:每月30天,分為3周,一周10天;最後5或6天像古埃及太陽曆一樣放在年底,稱為「無套褲漢日」——原諒我不知道這是什麼鬼。
從舊曆9月22日開始,12個月依次稱為葡月、霧月、霜月、雪月、雨月、風月、芽月、花月、牧月、獲月(收月)、熱月、果月。
很多日期的稱呼更是唯美:如桂葉芫花日/雪蓮日/火絨草日/黃水仙日/長春花日/鵝耳櫟日/百合花日/秋牡丹日/三色堇日/瑞香日……
真是把風花雪月做到了極致!除了浪漫的沒邊,什麼都好。
時至今日,這部曆法的作用僅僅是記載了皇帝年輕時的一些活動:如熱月政變、霧月政變等。
年輕時的皇帝,帥哥一枚 ↓
至剛易折,至柔無損。既然本系列文章開篇詩是無門和尚的《頌》,那就應該學學禪師的心性。很重要的一點是:別太把別人講過的話當話,當他講了沒有做到時,也不要太當事。
畢竟早在世紀之初,高考作文命題人就已經敏感的發現:現代中國人,最不當回事的就是「誠信」了(被語文老師督促著練過這個題目的小夥伴舉個手,來往死裡暴露年齡)
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我朝領倒講話時騙騙老百姓也就得了;如果當真了,被坑死了朝廷也不同情你。
就好比什麼事情沒有白紙黑字且籤字畫押,對方不認帳了,您就麻利兒認倒黴就行了;要是籤了合同,也不用糾結於誠信問題,麻利兒找律師起訴去。比如我和某人在蘇州的第一次見面,某人第一句話就是:「你還真來了,還以為你講著玩的」——原來也沒把我的話當回事兒。
心事比較重、又覺得講話應該算數的人,在我國往往過得不太幸福。比如一代詞宗小晏。
但小晏的婉約詞寫得美極,而又有兩首詞中提到了「花信來時」,真是極好的報春詞。畢竟,接下來春季的六個節氣,就是接連18種花信依次報到時。這個系列寫到最後,就用小晏這兩首《點絳唇》與《清平樂》來作為這個系列的收尾吧!
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分飛後。淚痕和酒。佔了雙羅袖。
煙輕雨小。紫陌香塵少。謝客池塘生綠草。一夜紅梅先老。
旋題羅帶新詩。重尋楊柳佳期。強半春寒去後,幾番花信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