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著讓他背乘法表!看看斯坦福教授怎麼說

2020-12-21 小婷老師育兒觀

數學是一門讓家長、老師、孩子都無比頭疼的一門學科。

為了不讓孩子在上小學後,數學被落下,於是很多家長都決定讓「笨鳥先飛」,早早的帶著孩子做數學啟蒙。

但是,很多家長都並沒有搞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掉入了誤區當中,家長勞心勞力,孩子也痛苦萬分。

誤區一:認為數學是智力衡量的標準

孩子如果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就認為孩子智商高。

孩子什麼事情完成的好都歸結於他智商高,而不是他的努力,他的思維。

如果孩子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平平,家長就認為孩子不是很聰明。

那麼家長勢必會把這種負面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傳達給孩子,孩子也會產生消極想法。

認為我學習不好,是因為我笨。

這樣失去了更新自己能力的動力,容易固步自封。

誤區二: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數數、背乘法口訣表

無論是數數還是背乘法口訣表,家長的這一行為都是在把數學從生活中剝離出來。

孩子只是在死記硬背,孩子並不理解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

有多少孩子,能夠流利地從1數到100,但是拿出一串葡萄問孩子這是多少個,孩子卻回答不出來。

《指南》中也明確提出,要讓孩子「理解加和減的實際意義」,這裡面「實際意義」這4個字才是重點。

斯坦福的數學教育學教授Jo Boaler說「越強調死記硬背,孩子就越不願去思考數字和數字間的關係,因而難以發展出數感。」

並且Jo Boaler的團隊還針對2000個孩子展開調查研究,最終研究表明,很多數學低能力學生都是很早開始死記硬背數學運算公式和口訣,由此失去了理解和靈活運用數字的能力。

到最後,數學思維能力很差,數學成績只能是平平。

數學並不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需要孩子思維靈活。

在她的著作《這才是數學》一書中,她也曾說道學是研究規律的學科,是一門充滿藝術美感與創造性的學科。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做好數學啟蒙才是真正對孩子有利呢?

1、家長先要放下對「數學」的偏見

家長不要把「數學很難」的思維帶給孩子,讓孩子還沒有嘗試數學,就先入為主的認為數學很難。

2、要把「數學」放在生活中

孩子的思維形成是這樣的:

動作思維(0-3歲)——形象思維(4-6歲)——抽象思維(6歲以後)

所以說,想要給孩子做好啟蒙,就一定要用具體的故事和實物解釋公式和數字背後的意義。

比如讓孩子理解「5」這個含義。就要告訴孩子「5」代表5個房子,5輛汽車,5朵雲……

讓孩子理解5-1=4就要告訴孩子,5個房子拆掉1個,就剩4個;5輛汽車開走1輛,就剩4個;5朵雲,飄走1朵,就剩4個。

3、要讓孩子明白長短、大小、分類、排序等概念

數學啟蒙從來不只有背乘法口訣表、計算加減法,這只是一部分。

真正的數學啟蒙,是在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而分類歸納、圖形認知、空間想像力等才是對孩子數學思維的培養有幫助事情。

《德國好奇狗陪你學》就是一套幫助孩子做數學啟蒙的遊戲書。好奇狗遊戲團隊的領軍人物曾經更是一名小學老師,所以對孩子的心理特徵把握的非常精準。

這13冊當中一共包含了數學啟蒙中要用的7大類思維的遊戲,分別是記憶力、運算能力、分類歸納、圖形認知、邏輯思維能力、空間現象力、歸納演算能力。多個方面幫助孩子充分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整套書都是以一隻好奇狗角色貫穿全書,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各項數學思維能力好玩有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這一套書一共13冊,逐步增加難度。書籍中包含了200張貼紙每次拿貼紙作為獎勵特別管用。

讓孩子在玩中提升數學能力。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數學啟蒙」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斯坦福教授:要想學好數學,不能依靠智商,思維訓練從小就要跟上
    有的孩子數學好,有的孩子語文好,可是為什麼語文多讀讀,多背背就會了成績就提高了?可是數學,好像無論怎樣都很難提升,補習班也去了,大量數學題也做了,但是成績就是不見提升。對數學的誤解1.認為學習數學與智商掛鈎,學不好數學孩子就笨。2.以為數學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背公式,背例題。
  • 這樣背九九乘法口訣表(附練習)
    熟記乘法口訣表是學好小學數學的第一步,對於正在上小學小朋友來說,熟記乘法口訣表的確有一定難度。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要做好這6件事,再加上多說這兩種詞彙
    數學作為三大學科之一,其重要程度不容置疑。畢達哥拉斯曾說,「數學支配著宇宙。」小到去超市購物,大到國家科研領域的研發,都涉及到數學。怎樣才能調動起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呢?斯坦福教授表示,數學的啟蒙要家長做好這6件事,再加上多說這兩種詞彙。斯坦福學前教育學院的Deborah J.
  • 數學啟蒙的黃金期,家長別用錯誤方式拖後腿,扼殺了孩子的數感
    這樣的場景應該在很多家庭都有出現吧,往往這時孩子若能流暢回答,家長都會興奮得不行。 不過,家長可別高興的太早,與其說這是數學啟蒙,倒不如說是超前教育,孩子的數感不是這麼培養的。 到數學啟蒙的黃金期,家長可千萬別用錯誤方式拖後腿,太過機械化的記憶反而會扼殺孩子的數感。
  • BBC數學啟蒙寶藏動畫片:不知怎麼教孩子數學,看它就對啦!
    對於年紀小的孩子,數學啟蒙應該如何下手?很多家長在這一塊經常摸不準方法,導致孩子不但沒能啟蒙成功,反而錯失黃金時期。小豌豆這次給爸爸媽媽們帶來了一個數學啟蒙的好方法,絕對是娃最愛的啟蒙方式——看動畫片!
  • 數學啟蒙,真正要教給孩子的是「玩」數字,而不是數「123」
    很多家長都意識到數學很重要這一點,並且也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學好數學,但是大多家長認為孩子數學學得好與壞是孩子智商和老師教學的問題。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智商和老師的教學是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只是一方面,除了這兩點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孩子的數學啟蒙。在這一方面許多明星家長就做得很好。
  • 數學啟蒙並非簡單加減,抓住關鍵期培養娃思維能力,小學才不吃力
    而對於幼兒階段的數學啟蒙,也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學會算術,更重要的是系統思維能力的培養。那從這份認知曲線中可以看到:2-6歲的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是以具體形象為主,還不具備抽象思維,所以這麼大的孩子學數學,會比較困難。2-6歲孩子的數學啟蒙,要強調「生活化」雖然困難,但只要方法正確,邊玩邊學數學,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且還有助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為之後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 用上這7招, 快樂有效背乘法口訣, 我家中班孩子都能做到!
    從家裡二寶小時候起,我就很重視對於他的數學啟蒙,他自己也一直很喜歡數學,買玩具都挑選有各種數字的! 我在小花生上看到過一位牛娃,上小學之前就學完了小學數學,竟然不自量力地也想嘗試一下。
  • 九九乘法表逼哭4歲小蘿莉 全世界只有中國孩子背這東西?【2】
    先下調查   珠心算培訓火   4歲娃開始學   年花費5000多元   珠心算,是在重慶開展得很火的少兒數學培訓內容,主要針對4~12歲的小朋友,孩子的準確率、速度達到一定程度後,才可升班。參加該培訓班,3個月1680元,一年花費5000多元。   「珠心算能讓孩子記憶力、計算速度提高,學習習慣得到改善。」該校蘇老師說,分校約有300多名孩子,5歲的孩子佔大半,「5歲學習珠心算很合適。我們不分寒暑假。」
  • 孩子熟背九九乘法口訣表,打好小學計算基礎!
    乘法口訣表的確有一定難度。然而,只要採取多種巧妙和有效的輔助辦法,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容易解決。
  • 幼兒園到小學全概括,經典數學啟蒙圖書推薦,讓孩子愛上數學!
    數學思維類孩子學數學,最重要的是學習數學思維,從給暖暖做數學啟蒙開始,我就比較注重對暖暖數學思維的培養,也研究了很多培養數學思維的書籍,下面這幾套是我們對比過市面上的數學思維書籍後,覺得還不錯的,推薦給大家。
  • 德國數學啟蒙的「精髓」,風靡歐洲30年,每本不到五塊錢
    我認為當代父母最麻煩的問題應該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在所有學科中,數學一定是最重要的。一位粉絲之前給我寫信說:基礎數學很簡單,就是一些加減乘除運算。為什麼我的孩子就是不會呢?後來,問了一下這位媽媽如何啟發孩子的數學。她說她每天都會在孩子們面前數數,給孩子們背誦乘法公式。
  • 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我的孫子僅10歲,他的奧數題目我都做不來
    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我的孫子僅10歲,他的奧數題目我都做不來清華大學數學系的王文湛教授,曾經在一個講座中就痛批過,現在很多這樣類型的奧數班,他說:現在的很多奧數班不過就是「萬忙的戲法」罷了,課偏偏有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會相信。
  • 缺乏數學思維,以後很難學懂數學,看德國孩子如何用遊戲啟蒙數學
    每次數學考試之前,都會祈求試卷上的題,但願我都背過。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說到底其實是不懂數學,缺乏數學思維。缺乏數學思維的孩子,小數學一二年級的成績還可能名列前茅,但是到了三年級應用題一出,會打得他措手不及,這是因為一二年級的算術可以通過記憶力背下來,但是應用題考的是邏輯,是數學思維。
  • 數學王子高斯多厲害?如果他的成果全部發表,能讓數學進步一百年
    在高斯18歲時就發現了正態分布,和質數分布定理、最小二乘法,而且根據這個發現,他還創造了一套測量方法,這個測量結果畫成了曲線,高斯創造的曲線分布被後人稱作為高斯分布圖,也被叫做標準正態分布。在十八歲就能研究出這麼高深的數學知識,高斯對數學的天賦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
  • 學會算數,不如培養數學思維,3個小技巧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
    對於孩子來說,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一個人的各種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數學的影響。單純從應試的角度來說,不學好數學也就喪失了考試競爭優勢。那麼,在孩子啟蒙階段,學數學到底要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引導孩子學好數學?這些問題都是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
  • (教科院制)二年級數學檢測卷,觀察物體,表內乘法,考100分不難
    這份來自於湖北省某市縣的2020年秋數學單元素質檢測卷,考查的內容是觀察物體和表內乘法的相關知識點,題目不難,重在細心。第一大題是計算題,有加法,有減法,還有乘法,考查學生對表內乘法的理解掌握熟練度以及加減等綜合的計算能力。口訣表都會背了,看誰更細心,所以,粗心大意要不得,認真審題,細心計算是關鍵。
  • 美國兒童數學思維啟蒙工具系列一:數軸(Number Line)
    美國兒童數學啟蒙工具很符合兒童的前具體運算階段(2-6歲)認知思維特點,這些工具以「具象」的方式將兒童帶進抽象的數學世界,輔助他們以有趣的形式理解數的意義、概念和數學興趣的培養,本系列將對這些工具進行逐一介紹。
  • 只知道背乘法口訣表?真正的數學啟蒙不只是死記硬背!
    3、敘述你用數學思考的過程大多數情況下,您每天都使用數學。當你發現自己正在使用數學思考問題時,您可以嘗試大聲複述出來,這樣會讓孩子理解數學的重要性以及與日常生活的相關性,一定要每天都這樣做。例如,您可以從事以下活動的時候這樣做:比較不同超市物品的價格、測量食材或者配方的比例、計算優惠券的折扣。
  • 《兒歌洞洞書》的正確打開姿勢:原來這不僅是套兒歌書、洞洞書,還是數學啟蒙書、視覺挑戰遊戲書!
    別慌張,別亂跑,別淘氣,注意保持隊型,一二一,左右左,前進!看了動畫,聽了兒歌,熱身運動結束,今天的課正式開始!同學們,翻開書本第一頁...邊讀兒歌,邊跟孩子一起扮演螞蟻,加入行軍隊伍中:go marching是行軍或者遊行的意思,帶孩子一起做行軍動作,一邊做動作,一邊說gomarching,go mar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