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教授:要想學好數學,不能依靠智商,思維訓練從小就要跟上

2020-12-26 超超育兒知識

有的孩子數學好,有的孩子語文好,可是為什麼語文多讀讀,多背背就會了成績就提高了?可是數學,好像無論怎樣都很難提升,補習班也去了,大量數學題也做了,但是成績就是不見提升

很多家長堅信笨鳥先飛,所以早早的就給孩子報了奧數班進行數學啟蒙,不過效果並不盡人意,有的甚至導致孩子厭學。

然後很多家長就開始找原因,甚至還帶著孩子測智商。

對數學的誤解

1.認為學習數學與智商掛鈎,學不好數學孩子就笨。

2.以為數學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背公式,背例題。

3.題海戰術,以為大量做題數學成績就會提高。

數學的奇怪現象

我們都說勤能補拙,起早貪黑大量練習,但是數學好像跟我們開個玩笑,沒有效果,可是有的孩子沒見怎麼努力認真,成績還真是不賴

有的孩子就像天才一樣,整天打遊戲,題目掃一眼就有思路,寫寫畫畫答案就出來了。可是有的人,都已經把正確答案都給他了,他都看不懂

影響數學成績的不只是智商,更重要的是思維

斯坦福的數學教育學教授Jo Boaler在《這才是數學》中提到:數學是研究規律的學科,是一門充滿藝術美感與創造性的學科。

很多學生死記硬背公式口訣,漫無目的的大量練習題目,最終數學思維很差,數學成績也就是一般。

「數學帝」葛軍提倡舉一反三,練習一道題就把一到題目「吃透」如果光是做題,不思考其原理,那麼就像沒做一樣,甚至還可能退步,因為腦袋裡是混亂的,沒有任何的思路。最終也還是不能形成數學思維。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正確數學啟蒙

1.家長不要給孩子學習壓力

很多家長數學不好,但是千萬不要把數學「很難」,這種思想灌輸給孩子,這樣孩子還沒開始,在心理上就已經恐懼數學了,

2.生活處處是數學

孩子很小,數字對於孩子來說,只是一個抽象數,具體意義並不知曉,所以家長可以數與物結合,這樣孩子就有了具體的概念。

3個蘋果,5個橘子等等。三個蘋果吃沒一個,就出現了3-1=2的意義。

3.讓孩子有空間認知

大小,圖形,立體形狀,空間想像力都要讓孩子有初步的概念,對於孩子數學培養都是有幫助的,因為初中以後,數學就分為代數,幾何兩部分了

4.藉助工具書

現在有很多適合低齡兒童的工具繪本。通過書中的遊戲,等給孩子進行啟蒙教育。

《德國好奇狗陪你學·數學啟蒙遊戲》就是一套非常經典的啟蒙遊戲書,編纂團隊的先鋒人物就是一名小學老師,所以本書對兒童心理,以及實際年齡發育情況的把控非常準確。

全套書共13冊,以一隻好奇狗的卡通形象,貫穿了全書故事,遊戲等,讓孩子有很強的代入感。遊戲包括對記憶力,運算能力,分類歸納能力,計算能力,邏輯思維,圖形識別等能力全面進行訓練,孩子孩子從小形成數學思維

相關焦點

  • 斯坦福教授:美國教育思維沒那麼多花樣,就這9點
    完美 I can t make this any better——我不能做得更好了。 I can always improve. I ll keep trying !——我還能做得更好,我要繼續試試! 把思維從「我的能力只能做這麼多,這件事這樣就足夠完美了。」
  • 高考數學滿分考入北大,「大鬍子」學霸:從小培養數學思維是關鍵
    說到數學,相信大多數學生還是認為它是非常令人頭疼的學科,特別是高中的數學。想當年,海綿媽媽也是其中的一員,特別我當時還是個理科生,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特別敬佩,數學學得特別好的人,於是詢問他們怎麼學好數學時,他們一般都會說,數學挺簡單,只要你掌握了學數學的邏輯思維,解題的套路會掌握很好。
  • 學會算數,不如培養數學思維,3個小技巧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
    對於孩子來說,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一個人的各種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數學的影響。單純從應試的角度來說,不學好數學也就喪失了考試競爭優勢。那麼,在孩子啟蒙階段,學數學到底要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引導孩子學好數學?這些問題都是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著讓他背乘法表!看看斯坦福教授怎麼說
    誤區一:認為數學是智力衡量的標準孩子如果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就認為孩子智商高。孩子什麼事情完成的好都歸結於他智商高,而不是他的努力,他的思維。如果孩子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平平,家長就認為孩子不是很聰明。
  • 數學成績不好,就代表智商不高?大錯特錯!
    網絡傳的的智商測試題但是這些題真的能測出一個人的智商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些題只能考察出一個人的數學思維和邏輯,與智商的關係不大。智商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智力表現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推理能力等,所以我們在上面看到的題並不是智商測試題。那麼什麼是影響數學成績的因素呢?
  •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不是智商有問題,而是父母的啟蒙方法出錯了
    小林的孩子球球已經幼兒園大班畢業了,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小林自己在上學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數學了,考高中和大學因為數學沒有上更好的學校。因為有自己的例子,所以小林一直都希望兒子能夠把數學學好。「球球,今天的試卷寫了嗎?」小林對題海戰術一直都深信不疑,從球球上幼兒園開始,小林就為孩子買了很多的數學試卷讓他做。
  • 你為什麼學不好數學,學好初中數學真的和智商關係不大
    常有家長問我,老師,我們家孩子學不好數學,是不是他笨,智商跟不上啊?我想要說的是,學好初中數學真的和智商關係不大。那麼,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學生數學考試不及格,甚至還會出現個位數呢?1.學習態度的問題十個數學不及格的學生,至少有八個是學習態度的問題。初中數學學習上,態度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學習態度是一個比較空泛的概念,你是主動學習的,還是被動學習的?你課前有沒有預習,課上有沒有認真聽講,課後的作業是不是獨立完成的?
  • 怎樣學好初二數學?
    1、重視推理能力的訓練   初二是抽象思維快速發展的時期,對應於學習就是推理能力大發展的時期。   初二數學的學習一般會偏重於跟推理能力有關的內容。   你會發現,進入初二,探究題突然變多了,難度也在增加。
  • 這道題,讓我知道什麼叫智商「欠費」!據說60秒答對的人智商130
    數學作為一門嚴謹的學科,有著廣泛應用性、高度抽象性以及結論的確定性等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再結合數學學科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想學好數學必須要具備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在這三種能力之中,運算能力可謂是學好數學的基礎,空間想像能力主要是應對幾何,而邏輯思維能力則是學好數學的核心。邏輯思維是數學思維的一種,它在數學的學習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是檢驗數學真理的時間標準,同時也是數學證明的工具。通常來說,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邏輯思維就是主線。可以說數學自誕生以來,就與邏輯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斯坦福教授10年研究:比勤奮更能決定孩子人生的,是成長型思維!
    實際上,孩子不願學習,沉迷遊戲,學習成績不好的背後,是孩子的思維模式出現問題!全球含金量最高教育獎「一丹獎」得主——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
  • 20歲學渣攻克了世界級難題,破格成最年輕教授,網友直言:給跪了
    當他的同學都考上清華、北大、斯坦福、香港理工等名校時,他僅考入了中南大學。即使是他最喜歡的數學,成績也不拔尖,專業成績勉強只是個中等。父母看他特別喜歡數學,也會支持他的興趣,還買過很多開發數學思維的書籍,幫他建立更寬闊的思維,才能夠以後學習更得心應手。結果也確實,證明了劉路父母的教育方式很成功。
  • 智商是天生遺傳的,還是後天訓練獲得的?事實上訓練可以提升智商
    似乎這三種人是人類智商頂尖的三種人。但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而印度因為種姓制度,上層的婆羅門壟斷教育資源,他們的智商當然也高了起來。所以,智商這種東西,不僅僅是天生的,更多的是後天培養。如果孩子從小做一些智力的培養,他的智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 斯坦福教授:孩子一生有3次增加「智商」機會,第3次最招人煩
    想不到吧,孩子最招人煩的年紀,卻是增加智商的好時機。真是讓父母痛並快樂著,一邊培養一邊上頭。斯坦福教授:孩子一生有3次增加"智商"機會為了讓孩子更聰明、智商更高,父母可謂是費盡心機。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身子壯不壯的先不說,腦袋一定要靈光,是大多數家長發自內心的渴望。孩子們的競爭白熱化,造成了這種父母提前操心孩子智商的局面。但真正安心研究孩子智商發展規律的父母,卻不多見了。父母們知道嗎?斯坦福教授推孟,就潛心研究過兒童智力發展的規律,可以給父母們很多啟示。
  • 如何高效學好數學?這些做法讓整個學習的過程更有效率!
    上課前花兩三分鐘把書本本節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這樣上課老師講自己不但可以跟上老師節奏還可以再次鞏固。上課專心聽講。思路要跟著老師走,不然很容易犯困走神。遇到新的知識點概念等,要及時記憶。不然以後很難再想起來去背,不要妄想考前抱佛腳,這樣很容易記憶混淆。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可以問同學,爭取每個知識點一定弄懂得透徹。
  • 兒童數學思維訓練 著名教育家何秋光內江開講
    原標題:兒童數學思維訓練 著名教育家何秋光內江開講   關閉  人民網內江4月19日電(劉俠)4月19日,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專家何秋光將她的「兒童數學思維訓練大講堂」帶到了四川省內江市,並與現場200餘位幼兒園園長一起分享了她的幼兒數學教學經驗。
  • 3-6歲是發展數學能力的黃金期,5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直到我與清華大學附屬教授聊過才了解到,在孩子3-6歲時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父母不能像識字一樣教孩子學數字,為此清華教授建議培養孩子「數感」使用這5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運算腦」!、記憶力、數學思維運算,如果超過6歲再進行培養將會難上加難。
  • 孩子總學不好數學是因為笨?可能缺少「數理思維」,難怪總學不來
    文|萱媽(戳↑關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兒知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從小到父母管的比較多的就是孩子的學習了,因為學習的好壞關乎著孩子未來的發展。說到學習,讓人頭疼的就是孩子的數學了。每次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父母在一邊看著都非常著急。看到孩子連簡單的題目都做不好,就會很生氣。還會經常說孩子笨,可是父母越是罵孩子,他就越想不出來該怎麼做。
  • 豌豆思維怎麼樣幫孩子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我家啵妞從小就被人誇聰明伶俐,因為在她小時候每天睡前我都陪她讀故事,在 2 歲的時候就給她做英語啟蒙。因此啵妞從小就看起來像是一個語言天賦極高、知識面又廣的小女孩。至於數學思維方面的啟蒙我一直都沒有重視,心想小學不過就教簡單的算術,但是沒想到剛上一年級的啵妞在期中考試後自信心就大受創,跟我說同學笑她總是連簡單的題目都算錯。啵妞說她討厭數學,是數學害她不能名列前茅。看到啵妞這厭學的心理我才意識到得幫她找到學好數學的方法,於是決定嘗試李開復都推薦的豌豆思維怎麼樣。
  • 爸媽數學不好,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這3點做到孩子很受益
    孩子是文科生,爸媽建議她學經濟管理或者會計,她不喜歡,跑過來問我,大學什麼專業不需要學數學。數學是這個孩子的心魔,我是知道的,她從小就不愛學數學,初中高中補課幾乎全都是補的數學,但數學成績就是提不上來。
  • 學霸筆記分享:小學數學想要學好,掌握這幾張思維導圖就夠了!
    要問讓很多孩子絞盡腦汁的學科是什麼,當之無愧是數學。有的孩子無論怎麼學,數學成績就是不好!家長難免會將自己的孩子與成績好的孩子比較,對於那些別人家的「學霸」羨慕得不得了。難道是自己家孩子太笨,別人家孩子聰明?